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纹样及其在当代丝绸图案的设计应用——以汉代铜镜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扬 张毅 +1 位作者 单筱秋 杨丽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汉代铜镜上的植物纹样是农耕社会背景下,中国本土早期的自然观、宗教与汉代经济政治、审美意识交融共生的产物。文章结合汉镜的图像资料,绘制植物纹样的形态,根据形态特征对汉镜上植物纹样的类别进行总结归纳,并从艺术设计审美的角度对... 汉代铜镜上的植物纹样是农耕社会背景下,中国本土早期的自然观、宗教与汉代经济政治、审美意识交融共生的产物。文章结合汉镜的图像资料,绘制植物纹样的形态,根据形态特征对汉镜上植物纹样的类别进行总结归纳,并从艺术设计审美的角度对它的布局功能、形神表达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最后结合现代设计构成理论探究其在当代丝织品中传承与应用。研究表明,汉镜植物纹样的类别主要包括四瓣纹、草叶纹、花卉纹、仙草纹四种,其造型概括抽象,构成多变,气韵生动。设计实践验证,汉镜植物纹样可以通过现代设计在当代重新焕发活力,这对其他传统纹样融入当代生活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铜镜 植物纹样 四瓣纹 草叶纹 传统纹样 图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铜镜十字交叉图式图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瑛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6-97,共2页
铜镜作为古代艺术物品在汉代出土最多,在某种意义上是汉代文化的缩影。汉代铜镜纹饰以十字交叉图式图像为基础,并配以四瓣花纹为核心,通过器身、底纹及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纹样,并严格地遵循这一艺术形式,构成了汉代阴阳五行的观念,使得... 铜镜作为古代艺术物品在汉代出土最多,在某种意义上是汉代文化的缩影。汉代铜镜纹饰以十字交叉图式图像为基础,并配以四瓣花纹为核心,通过器身、底纹及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纹样,并严格地遵循这一艺术形式,构成了汉代阴阳五行的观念,使得汉代铜镜艺术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铜镜 十字交叉图式 四瓣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南部出土汉代铜镜纹饰的文化内涵浅析
3
作者 李春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9期24-27,共4页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出土汉代铜镜的纹饰的文化内涵进行初步研究。主要采用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相关方法,对出土汉代铜镜进行归纳和梳理。通过对这些铜镜的纹饰深入研究,揭示其文化内涵。最终发现其文化内涵与汉代人的社会思想和天文...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出土汉代铜镜的纹饰的文化内涵进行初步研究。主要采用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相关方法,对出土汉代铜镜进行归纳和梳理。通过对这些铜镜的纹饰深入研究,揭示其文化内涵。最终发现其文化内涵与汉代人的社会思想和天文观测由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中南部 汉代铜镜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我国古代铜镜中汉镜的纹饰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邓茂兰 《戏剧之家》 2016年第6期208-208,共1页
汉代铜镜以其精美的的工艺制作和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其纹饰艺术综合体现了当时的工艺制作水平、社会民俗文化、民族心理乃至宗教文化信仰等。对汉镜纹饰特点进行探究,有助于了解汉代的人文历... 汉代铜镜以其精美的的工艺制作和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其纹饰艺术综合体现了当时的工艺制作水平、社会民俗文化、民族心理乃至宗教文化信仰等。对汉镜纹饰特点进行探究,有助于了解汉代的人文历史,把握我国古代铜镜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铜镜 纹饰艺术 特点 人文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首语
5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3期4-4,共1页
本期“专题策划”栏目围绕“工艺美术”主题展开。徐志华教授就中国设计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重现了与吕品田研究员的访谈记录。广东漆技艺历史源远流长,白芳研究员通过对清代西方的广作外销漆器贸易订单、来华日志以及外... 本期“专题策划”栏目围绕“工艺美术”主题展开。徐志华教授就中国设计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重现了与吕品田研究员的访谈记录。广东漆技艺历史源远流长,白芳研究员通过对清代西方的广作外销漆器贸易订单、来华日志以及外销漆器的商标和款识的梳理,进一步还原了特定时代下广作外销漆器在中国对外贸易活动中的历史事实。何康从萧山溪头黄汉墓地铜镜材料着手,通过探究铜镜样式与随葬用途的关系,比照讨论特定区域环境下以随葬为目的生产的汉代铜镜,在制式上与日常用镜的区别,进一步还原了文物“透物见人”视域下汉代铜镜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铜镜 对外贸易活动 专题策划 汉墓 卷首语 访谈记录 学术体系 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哉孔子”镜铭文疏证
6
作者 曹锦炎 《中原文化研究》 2018年第3期96-98,共3页
山东省临清市品镜斋主人收藏有一面东汉初期的四神博局纹铜镜,传出浙江绍兴。外区圈带铭文以"大哉孔子"起首,共42字(现存40字):"大哉,孔子志也。美哉,厨为食也。乐哉,居无事[也]。[诗]哉,兴入异也。贤哉,掾掌吏也。喜哉... 山东省临清市品镜斋主人收藏有一面东汉初期的四神博局纹铜镜,传出浙江绍兴。外区圈带铭文以"大哉孔子"起首,共42字(现存40字):"大哉,孔子志也。美哉,厨为食也。乐哉,居无事[也]。[诗]哉,兴入异也。贤哉,掾掌吏也。喜哉,贫人得也。善哉,保七字(子)也。""大哉孔子"镜铭内容在出土或传世的汉镜中罕见,亦未见著录,虽短短42字,文采也朴素无华,但对我们深入了解东汉时期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追求及其处世哲学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铜镜 铭文 儒家文化 处世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