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辨证运用武威汉代医简方剂分期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小军 王海东 +6 位作者 田雪梅 张延昌 可易弘 马正忠 马维明 朱文菊 沈海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2期34-37,共4页
《武威汉代医简》成书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之年间,其学术价值宝贵,是研究我国古代医药学重要的参考文献,有13枚简牍论及痹证,至今仍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文章结合医案阐释《武威汉代医简》系列方剂辨证分期治疗类风... 《武威汉代医简》成书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之年间,其学术价值宝贵,是研究我国古代医药学重要的参考文献,有13枚简牍论及痹证,至今仍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文章结合医案阐释《武威汉代医简》系列方剂辨证分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发病原因:寒、热、湿、瘀、虚,临床诊治中将其分为三期:急性期、迁延期、恢复期;急性发病期从寒湿、湿热论治,寒湿阻络证应用伤寒逐风方,湿热阻络证选方治鲁氏青行解腹方;迁延期病邪以痰瘀为主,选“瘀方”治疗;恢复期肝肾亏虚,使用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类风湿关节炎 武威汉代医简 辨证分期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瘀方”治疗中晚期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验案举隅 被引量:6
2
作者 田雪梅 王海东 +3 位作者 年芳红 李伟青 金芳梅 张延昌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9期64-65,共2页
通过典型病案探讨应用武威汉代医简"瘀方"治疗中晚期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指出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难治的常见风湿免疫病,西医治疗该病以口服抗风湿药物为主,可有效延缓病情,但有起效较慢... 通过典型病案探讨应用武威汉代医简"瘀方"治疗中晚期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指出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难治的常见风湿免疫病,西医治疗该病以口服抗风湿药物为主,可有效延缓病情,但有起效较慢、延误病情的缺点,祖国医学通过辨证论治选用有效中药方剂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痰瘀痹阻 武威汉代医简 “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医简 辨证先声——武威汉代医简及其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戴恩来 金华 +2 位作者 张延昌 朱向东 李金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4期347-348,共2页
文章介绍了武威汉代医简内容及其与《伤寒杂病论》的联系,并从扩展药物种类、创立方药剂型、辨证肇始,以及首提活血化瘀治法、博采众方等方面探讨其学术价值。
关键词 武威汉代医简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之“东海白水侯所奏方”溯源考 被引量:5
4
作者 吕有强 袁仁智 扈小健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5期29-31,共3页
对《武威汉代医简》中"东海白水侯方"的文献进行研究,以探求其发源流转,发现其可能源自两汉"献方"活动,后由于疗效明确,一直流转后世;隋之前医著《素女方》中治疗"七伤"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 对《武威汉代医简》中"东海白水侯方"的文献进行研究,以探求其发源流转,发现其可能源自两汉"献方"活动,后由于疗效明确,一直流转后世;隋之前医著《素女方》中治疗"七伤"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石韦丸"方,《千金翼方》中的"周白水候散"都是由其加减化裁而来,主治范围也有变化,说明了古老方剂的临床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汉代医简 东海白水侯方 素女方 石韦丸 周白水候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敦煌汉简》与《武威汉代医简》看两汉时期西北医学 被引量:9
5
作者 孙其斌 吕有强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9期33-37,共5页
以《敦煌汉简》医药简和《武威汉代医简》为参考底本,结合文字考释及医简解读,从伤寒、杂病、药物、针灸诸方面了解两汉时期西北地区的医药发展。
关键词 敦煌汉 武威汉代医简 两汉 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骆苏”考辨 被引量:4
6
作者 吕有强 扈小健 唐鹏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10期69-71,共3页
通过古代医药文献和现代临床实验互相参证,考释汉代出土医药文献——武威汉代医简中的"骆苏"一药。分析其真实含义和药物类型,推论该药在方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揭示两汉时期西北地区药物交流情况。
关键词 武威汉代医简 骆苏 骆驼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中的针灸、推拿学成就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延昌 田雪梅 +1 位作者 杨扶德 张宏武 《甘肃中医》 2005年第12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武威 汉代医简 针灸学 推拿学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外、妇、五官科方药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延昌 田雪梅 +1 位作者 杨扶德 张宏武 《甘肃中医》 2005年第1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武威 汉代医简 外科 妇科 五官科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痹证方药考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延昌 《西部中医药》 1991年第4期29-31,共3页
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柏树公社(今柏树乡)旱滩坡地带发现的汉代医简共92枚,其中简78枚,牍14枚。这些简牍内容相当丰富,包括了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本文根据文献出版社1975年10月出版的《武威汉代医简》(以下简称《医简》),对治... 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柏树公社(今柏树乡)旱滩坡地带发现的汉代医简共92枚,其中简78枚,牍14枚。这些简牍内容相当丰富,包括了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本文根据文献出版社1975年10月出版的《武威汉代医简》(以下简称《医简》),对治疗痹证的方药等内容作以下整理分析,以了解汉代西北地区的人们对痹证的认识,也许对目前痹证的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医简 痹证方 甘肃武威 伤寒逐风方 蜀椒 文献出版社 温经通络 桂枝芍药知母汤 热痹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注解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延昌 杨扶德 +1 位作者 田雪梅 张宏武 《甘肃中医》 2005年第1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武威 汉代医简 方药注解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注解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延昌 杨扶德 +1 位作者 田雪梅 张宏武 《甘肃中医》 2004年第1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武威 汉代医简 方药注解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的中药学成就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延昌 杨扶德 +1 位作者 田雪梅 张宏武 《甘肃中医》 2005年第8期9-11,共3页
关键词 武威 汉代医简 中药学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句读补正注解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延昌 吴秖骧 +1 位作者 田雪梅 张宏武 《甘肃中医》 2004年第6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武威 汉代医简 注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的内科学成就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延昌 田雪梅 +1 位作者 张宏武 杨扶德 《甘肃中医》 2005年第6期7-9,共3页
关键词 武威 汉代医简 内科学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热熏”疗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吕有强 《西部中医药》 2011年第11期56-58,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热熏"疗法,为现代中医外治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诸多学者对《武威汉代医简》的训诂以及文献分析,研究"热熏"疗法的诊疗特色。结果:"热熏"疗法是西北地区独有的,具有... 目的:通过研究《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热熏"疗法,为现代中医外治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诸多学者对《武威汉代医简》的训诂以及文献分析,研究"热熏"疗法的诊疗特色。结果:"热熏"疗法是西北地区独有的,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诊疗方法,体现了"三因制宜"的辨证思想。结论:以"热熏"疗法所衍生的诊疗方法至今仍应用于临床,值得深入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汉代医简 热熏疗法 三因制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的内科学成就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延昌 田雪梅 +1 位作者 张宏武 杨扶德 《甘肃中医》 2005年第5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武成 汉代医简 内科学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外治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延昌 《西部中医药》 1991年第2期32-33,共2页
1972年11月武威旱滩地汉墓发现的《武威汉代医简》(以下简称《医简》)是一部较为完整的医学方书,在医简中还是首次发现。简牍共92枚,其内容丰富,不但有医治内科、外科、妇科及五官科病的医方,还较为详尽地记录了很多外治疗法。
关键词 外治疗法 汉代医简 汉墓 摩法 利庐 蜀椒 局部病 肢节 疑难杂证 塞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注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延昌 杨扶德 +1 位作者 田雪梅 张宏武 《甘肃中医》 2004年第1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武威 汉代医简 注解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的内科学成就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延昌 田雪梅 +1 位作者 张宏武 杨扶德 《甘肃中医》 2005年第7期7-8,共2页
关键词 武威 汉代医简 内科学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的中药学成就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延昌 杨扶德 +1 位作者 田雪梅 张宏武 《甘肃中医》 2005年第9期9-11,共3页
关键词 武威 汉代医简 中药学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