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北魏前期汉人士族的入仕起家与世资门第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公元4世纪末,塞外游牧异族拓跋入主中原,顺从汉地固有的贵族主义,清定流品出身秩序,妥善安置滞留乡梓的汉人士族,谋求双方的谅解与合作,此乃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表现在仕进起家方面,北魏依照魏晋惯例广泛吸纳汉人士族步入官场,放...
公元4世纪末,塞外游牧异族拓跋入主中原,顺从汉地固有的贵族主义,清定流品出身秩序,妥善安置滞留乡梓的汉人士族,谋求双方的谅解与合作,此乃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表现在仕进起家方面,北魏依照魏晋惯例广泛吸纳汉人士族步入官场,放宽世资核算的标准,充分满足其提升门第的利益诉求,从而整合社会力量,扩大统治基础。关键举措是在起家官与世资门第之间搭建约略四等差的比例对应,同时调节品位职级与清浊要闲的关系,基于阀阅形成彝伦攸叙、各任其性的理想格局,深入落实流品之精神实质。紧迫的认同危机,迫使置身华夏边缘的北魏忠实继承魏晋传统,令其早期制度体系呈现出鲜明的汉式面相,其在中古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传承作用亦由此得以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前期
汉人士族
起家官
家世门第
流品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魏中书学新探
被引量:
8
2
作者
姚宏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3-80,共8页
北魏前期改国子学为中书学,与太学并存。中书学隶属中书省,主要作为笼络、控制汉人士族的机构而存在,也成为后者参与北魏政权、保持政治地位的一条重要途径。中书学虽以五经教授,而中书博士多不专主授经,中书学生有品阶,反映了北魏中书...
北魏前期改国子学为中书学,与太学并存。中书学隶属中书省,主要作为笼络、控制汉人士族的机构而存在,也成为后者参与北魏政权、保持政治地位的一条重要途径。中书学虽以五经教授,而中书博士多不专主授经,中书学生有品阶,反映了北魏中书学的独特性。孝文帝太和十六年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又有所创新。北齐国子寺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并为隋唐所继承,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书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书学
中书博士
中书学生
教育事业史
北魏
中书省
汉人士族
政治地位
教育管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北魏前期汉人士族的入仕起家与世资门第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军
机构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古鲜卑拓跋氏士族化进程研究”(19BZS05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公元4世纪末,塞外游牧异族拓跋入主中原,顺从汉地固有的贵族主义,清定流品出身秩序,妥善安置滞留乡梓的汉人士族,谋求双方的谅解与合作,此乃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表现在仕进起家方面,北魏依照魏晋惯例广泛吸纳汉人士族步入官场,放宽世资核算的标准,充分满足其提升门第的利益诉求,从而整合社会力量,扩大统治基础。关键举措是在起家官与世资门第之间搭建约略四等差的比例对应,同时调节品位职级与清浊要闲的关系,基于阀阅形成彝伦攸叙、各任其性的理想格局,深入落实流品之精神实质。紧迫的认同危机,迫使置身华夏边缘的北魏忠实继承魏晋传统,令其早期制度体系呈现出鲜明的汉式面相,其在中古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传承作用亦由此得以发挥。
关键词
北魏前期
汉人士族
起家官
家世门第
流品秩序
Keywords
the early Northern Wei Dynasty
Han aristocracy
the entry into official position
family status
identity order
分类号
K239.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魏中书学新探
被引量:
8
2
作者
姚宏杰
机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3-80,共8页
基金
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中国教师史研究"(DAA050045)阶段成果之一
文摘
北魏前期改国子学为中书学,与太学并存。中书学隶属中书省,主要作为笼络、控制汉人士族的机构而存在,也成为后者参与北魏政权、保持政治地位的一条重要途径。中书学虽以五经教授,而中书博士多不专主授经,中书学生有品阶,反映了北魏中书学的独特性。孝文帝太和十六年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又有所创新。北齐国子寺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并为隋唐所继承,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书学。
关键词
中书学
中书博士
中书学生
教育事业史
北魏
中书省
汉人士族
政治地位
教育管理机构
分类号
K239.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北魏前期汉人士族的入仕起家与世资门第
刘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魏中书学新探
姚宏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