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朗为什么选择汇率高估政策?
1
作者 大卫.斯坦伯格 王宇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6-41,共6页
20世纪50年代,为笼络大巴扎、富有的土地所有者及有权势的保守派,巴列维政府采用多重汇率制度,汇率升值提高了消费者和进口商的购买力。20世纪60年代初,伊朗经济陷入衰退,制造业部门逐步扩大。制造业严重依赖进口和借贷,汇率低估有利于... 20世纪50年代,为笼络大巴扎、富有的土地所有者及有权势的保守派,巴列维政府采用多重汇率制度,汇率升值提高了消费者和进口商的购买力。20世纪60年代初,伊朗经济陷入衰退,制造业部门逐步扩大。制造业严重依赖进口和借贷,汇率低估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发展,但也也增加了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成本。巴列维下台后,制造业部门逐步边缘化,维护非贸易部门利益导致20世纪80年代里亚尔汇率高估。拉夫桑贾尼执政期间,服务业部门存在的政治优势,是里亚尔汇率高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 汇率高估 制造业 服务业 对外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高估与税收损失
2
作者 许立东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2-24,共3页
1994年1月1日,我国实现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两年多来,伴随着外汇体制的改革,人民币汇率逐步上升.但与此同时,国内却出现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21%,1995年通货膨胀率仍有14.... 1994年1月1日,我国实现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两年多来,伴随着外汇体制的改革,人民币汇率逐步上升.但与此同时,国内却出现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21%,1995年通货膨胀率仍有14.8%.此种现象已经引起经济界的广泛重视,种种研究成果不断面世,但有一领域至今尚涉猎不多,那就是汇率与税收之间的关系问题.经济现象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汇率是国与国之间经济贸易往来赖以进行的一种手段,国际间的任何经济行为和投资决策都离不开对汇率的分析.同样,一国汇率也是对国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变量.就汇率与税收的关系而言,一国官方汇率水平与税收水平一般呈负相关关系.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实际官方汇率的高估(即兑换一个单位外汇所需本国货币的减少),会降低税收水平;实际官方汇率高估越多,税收水平也就越低,造成的税收损失也就越大.具体地说,汇率高估所带来的税收损失有直接与间接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高估 税收水平 人民币汇率 税收损失 通货膨胀率 税收收入 进口商品 货币贬值 贸易自由化 出口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保护、汇率变动及其政策选择
3
作者 许长新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前,国际贸易理论与各国的贸易实践已较一致地表明,在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贸易的自由化体系要优越于受控的贸易保护体系。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仍存在着明显的贸易保护政策。虽然贸易保护的直接动机和理由大多只同... 目前,国际贸易理论与各国的贸易实践已较一致地表明,在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贸易的自由化体系要优越于受控的贸易保护体系。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仍存在着明显的贸易保护政策。虽然贸易保护的直接动机和理由大多只同一些特定的产业有关,但是原因还在宏观经济的发展。贸易保护和宏观经济中可变因素的关系,特别是同汇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保护政策 汇率高估 经济增长 实际汇率 汇率 宏观经济 就业机会 贸易政策 贸易自由化 贸易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钉住汇率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隐患——兼谈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取向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瑞玲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54,共5页
世纪之交 ,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从爆发危机的发展中国家来看 ,其汇率制度往往选择钉住汇率制 ,而且汇率的急剧波动往往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尽管在危机爆发前夕 ,这些国家试图直接动用外汇储备以稳定汇率 ,但终未摆脱金融危机的厄... 世纪之交 ,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从爆发危机的发展中国家来看 ,其汇率制度往往选择钉住汇率制 ,而且汇率的急剧波动往往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尽管在危机爆发前夕 ,这些国家试图直接动用外汇储备以稳定汇率 ,但终未摆脱金融危机的厄运。因此 ,在资本高度流动条件下 ,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发展中国家钉住汇率制的利弊作些理论分析 ,得出钉住汇率制是发展中国家金融隐患的结论 ,并由此论及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汇率制度 钉住汇率 汇率高估 金融隐患 人民币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汇率调整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5
作者 施本植 张健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8-22,26,共6页
本文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存在高估的问题,使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相应较高,失去了价格竞争优势,同时又影响了外贸企业经营出口的积极性。自1985年人民币汇率四次下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单靠汇... 本文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存在高估的问题,使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相应较高,失去了价格竞争优势,同时又影响了外贸企业经营出口的积极性。自1985年人民币汇率四次下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单靠汇率调整其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应当重视配合运用信贷、利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和措施,才能真正使汇率调整起到鼓励出口,适当照顾进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调整 汇率高估 通货膨胀率 贸易逆差 外汇储备 人民币汇率 货币贬值 利率 进出口贸易 出口商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我国汇率下调情况看外贸体制改革
6
作者 黄峤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8年第2期25-28,共4页
我国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外汇严重短缺,也曾试图通过汇率下调来实现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从1981年以来,我国先后三次大幅度地调低汇率,使人民币从1981年1美元=1.50元人民币,最终调至1986年 1美元=3.70元... 我国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外汇严重短缺,也曾试图通过汇率下调来实现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从1981年以来,我国先后三次大幅度地调低汇率,使人民币从1981年1美元=1.50元人民币,最终调至1986年 1美元=3.70元人民币,可是人民币汇率大幅度下调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高估 外贸体制改革 出口换汇成本 生产企业 出口商品结构 发展中国家 扩大出口 外贸业务 美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人民币汇率下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7
作者 邓文贵 《西南金融》 1991年第8期62-63,共2页
较长时期以来,人民币汇率水平不尽合理,主要表现是人民币汇率高估。197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经过七次下调。实践证明,调汇后对于促进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对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收支平衡 汇率高估 资本项目 长期资本流动 非贸易收入 国内价格水平 短期资本流动 本国货币 非贸易外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条不紊地开放外汇市场
8
作者 孙玉珍 彭洪辉 《南方金融》 1988年第5期18-19,17,共3页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汇都实行严格的管制。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这一封闭抑制的政策将为全面开放的政策所代替。但由于旧体制积集已久,实不能操之过急,寄望于一朝即改。正确的作法是——
关键词 外汇市场 调剂中心 全面开放 法定汇率 外汇管理局 人民币汇率 政策 价格 外汇资金 汇率高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