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学习求知欲:外语教育学研究的新议题
1
作者 刘宏刚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8,共8页
求知欲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积极心理因素。深入系统地梳理语言学习求知欲的发展脉络,深挖该领域的研究特点,能够进一步丰富外语教育学研究成果,为开展培养语言学习求知欲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基于此,本文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对语言学... 求知欲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积极心理因素。深入系统地梳理语言学习求知欲的发展脉络,深挖该领域的研究特点,能够进一步丰富外语教育学研究成果,为开展培养语言学习求知欲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基于此,本文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对语言学习求知欲的实证研究从理论基础、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三个角度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习求知 作为兴趣的语言学习求知 作为剥夺感的语言学习求知 外语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知导刊》征稿函
2
作者 《求知导刊》编辑部 《教育界》 2024年第15期F0003-F0003,共1页
《求知导刊》杂志是由广西师范大学主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的教育类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1393/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624X。大16开本,148页。
关键词 征稿函 教育类期刊 广西师范大学 ISSN 求知 广西出版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求知欲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丽华 杨丽珠 苏晓君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1年第2期57-62,共6页
本研究探讨了小学生求知欲的构成因素及其培养因子 ;制定了测评小学生求知欲的问卷 ;运用现场教育实验 ,对小学生求知欲进行了培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 .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 ,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求知欲的水... 本研究探讨了小学生求知欲的构成因素及其培养因子 ;制定了测评小学生求知欲的问卷 ;运用现场教育实验 ,对小学生求知欲进行了培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 .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 ,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求知欲的水平 ,它们是促进小学生求知欲发展的重要途径。 2 .求知需要、学习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求知欲培养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跃课堂气氛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被引量:2
4
作者 夏玲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5期128-,共1页
医学微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笔者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微生物世界,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 教学方法 兴趣求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析“不求知天”、“知天”和“制天命而用之”的逻辑关联 被引量:1
5
作者 董祥勇 《船山学刊》 CSSCI 2008年第3期79-82,共4页
荀子将"天"视为自然而然层面上的哲学范畴,"不求知天"旨在拒斥奢求知天的进路,并未否定天的可知性和人的知之能,相反,"不求知天"正是以"知天"为其归,并构成后者的逻辑前提和基础。"不求知... 荀子将"天"视为自然而然层面上的哲学范畴,"不求知天"旨在拒斥奢求知天的进路,并未否定天的可知性和人的知之能,相反,"不求知天"正是以"知天"为其归,并构成后者的逻辑前提和基础。"不求知天"和"知天"作为人的合理且积极的作为的组成因素,两者又指向并内涵于"制天命而用之"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求知 知天 制天命而用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教师素质对学生认同感、归属感和求知欲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清玲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53-155,共3页
新时期地方高校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求知欲普遍不佳,实验证明,在其他硬件设施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尤其是其中的人格魅力部分则是改善这一现状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认同感 归属感 求知 教师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时代大学生求知现状及教育途径探索
7
作者 赵欣 张念军 +1 位作者 李盛恩 谢艳艳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职业被淘汰,与之相应的产业技能也成为昨日黄花。谁也不能确切知道,新技术将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的劳动力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我们为未来所做的准备不仅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的训练,而且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职业被淘汰,与之相应的产业技能也成为昨日黄花。谁也不能确切知道,新技术将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的劳动力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我们为未来所做的准备不仅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的训练,而且要使学生能够适应变化的世界。让学生学会求知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专家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教育途径 信息时代 求知 现状 传授知识 科学技术 教育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知识观视阈中的求知与求能
8
作者 崔岐恩 张晓霞 张夏青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12,共4页
以后现代知识型为灵魂的新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生成性、境遇性、价值性、文化性。求知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对话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求知是人的本性,然而求知本身并不必然促进能力的发展。人的能力与发展被视为教育的中心,而知识成为人发展... 以后现代知识型为灵魂的新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生成性、境遇性、价值性、文化性。求知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对话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求知是人的本性,然而求知本身并不必然促进能力的发展。人的能力与发展被视为教育的中心,而知识成为人发展的手段,求知成为求能之阶梯。求能的最优化结果有赖于求知动力、求知方式和求知效果间的良性互动。采取合理性建构知识教学方式可使求知与求能在实践中整合,并能化解"高分低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观 求知 求能 教学方式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学生求知能力的培养
9
作者 罗明忠 《金融经济学研究》 1997年第1期79-81,共3页
作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求知能力。本文论述了求知能力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培养学生求知能力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 教学 求知能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生求知欲在省属农业大学农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10
作者 邓本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2516-2516,2518,共2页
分析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非教学研究)明显弱于教学型大学,而教学型大学教学效果却远不及前者的现状,以省属农林类大学农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为例,探讨强调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和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效果是否具有主... 分析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非教学研究)明显弱于教学型大学,而教学型大学教学效果却远不及前者的现状,以省属农林类大学农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为例,探讨强调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和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效果是否具有主导作用,笔者认为:教学效果可能并非由课堂教学质量决定,学生心态是否积极也同样为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型大学 农学课程 教学质量 学生 教师 求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学无捷径求知如生命--杨民康民族音乐学研究评介
11
作者 萧梅 《当代音乐》 2018年第12期1-6,共6页
引言作为同辈同行,我与杨民康不仅在中国传统音乐领域中仪式音乐研究、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等方面多有交集,亦同时面对着特定历史时期的学术转型与挑战。在“文革”结束后的学术复兴中,古一今、雅一俗、中一西音乐的世纪大题不可回避地... 引言作为同辈同行,我与杨民康不仅在中国传统音乐领域中仪式音乐研究、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等方面多有交集,亦同时面对着特定历史时期的学术转型与挑战。在“文革”结束后的学术复兴中,古一今、雅一俗、中一西音乐的世纪大题不可回避地带来了音乐学领域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研究 音乐学研究 评介 生命 求知 中国传统音乐 学术转型 “文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知计划2007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圆满结束
12
作者 王佳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0-160,共1页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四大基础工程之一的“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实施方案》,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求知计划项目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2007年4月分别在福建省厦门市和江苏省扬...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四大基础工程之一的“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实施方案》,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求知计划项目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2007年4月分别在福建省厦门市和江苏省扬州市举办。培训班由项目国家级骨干教师主讲,来自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教师培训班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求知 中国科协 工程实施 科学教育 基础工程 计划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唤醒职校学生的求知欲
13
作者 张桂春 《江苏教育》 2019年第12期1-1,共1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成绩骄人。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职业学校中多数学生的求知欲并不高,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经常表现出“厌学”情绪。有些人不仅学习积极性不高,拖延学业,甚至畏惧学习。对此...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成绩骄人。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职业学校中多数学生的求知欲并不高,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经常表现出“厌学”情绪。有些人不仅学习积极性不高,拖延学业,甚至畏惧学习。对此,很多教师感到无奈,并常常用这个事实来反驳“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的教育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校学生 求知 唤醒 中等职业教育 教育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学习积极性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敏 释放求知的渴望
14
作者 任秀颖 《印刷经理人》 2011年第3期38-38,40,共2页
近两三年,常有同事和朋友对朱敏说,“感觉你不太一样了”。到底哪里不一样了?朱敏自己也在琢磨。
关键词 朱敏 求知 同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育与求知:音乐教育价值的双效追求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晓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7-79,共3页
中国音乐教育历经 2 0世纪的发展中 ,显示出的旨在强调美育或审美教育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 ,经作者研究发现与中国古今实用主义的思想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然而对照现今我们的音乐教育 ,却普遍存在着一种重“美育”、轻“求知”的实用主... 中国音乐教育历经 2 0世纪的发展中 ,显示出的旨在强调美育或审美教育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 ,经作者研究发现与中国古今实用主义的思想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然而对照现今我们的音乐教育 ,却普遍存在着一种重“美育”、轻“求知”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 ,最终导致“求知”(认知 )的不足。基于这一问题 ,文章提出了如何音乐教育中实现求知与审美的统一 ,知识与技能的统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美育 求知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的求知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桂莉 《管子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23-28,共6页
荀子是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求知论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对认识与求知(主体与客体)关系中的关于天人关系、心物关系、形神关系方面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对求知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荀子是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求知论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对认识与求知(主体与客体)关系中的关于天人关系、心物关系、形神关系方面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对求知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学习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也作了精辟的论述。本文试对这些观点作一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知与认识 感性与理性 学知与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学生求知心理规律开展病理教学的实践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2期121-,共1页
关键词 病理教学 求知心理 病理学 兴趣 基础医学 个性心理特征 病理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霞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12-112,共1页
大文豪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因此政治教师应该善于质疑,创设问题情景,造成悬念,让学生带着问号去寻求科学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怎样设问,何处设问呢?笔者就此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求知 学生 激发 问题情景 科学 教师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控倾向与求知进取学习动机的关系:生源类型与自我满意水平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心语 赵玉芳 +1 位作者 陈冰 刘祥燕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年第3期129-136,共8页
为探讨自主招生和统招生两种不同生源类型的学生的自我满意水平在外控倾向与求知进取学习动机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采用学习动机量表、心理内-外控制源量表(ANSIE)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TSCS)对336名自主招生学生和266名统招生大学生进... 为探讨自主招生和统招生两种不同生源类型的学生的自我满意水平在外控倾向与求知进取学习动机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采用学习动机量表、心理内-外控制源量表(ANSIE)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TSCS)对336名自主招生学生和266名统招生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自招生在求知进取学习动机、自我满意水平上均显著高于统招生,而在外控倾向上低于统招生;(2)外控倾向与求知进取学习动机呈现显著负相关;(3)自我满意水平在外控倾向与求知进取学习动机之间起调节作用;(4)生源类型对自我满意的调节作用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控倾向 求知进取学习动机 自我满意水平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育与求知: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的反思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启元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60-62,共3页
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重“美育”(审美教育)、轻“求知”(知识建构)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最终导致“求知”(认知)的不足。对于音乐艺术的认识与把握始终只限于经验,而难以上升为理性。一个优秀的受教育者,最终也只具有诗人... 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重“美育”(审美教育)、轻“求知”(知识建构)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最终导致“求知”(认知)的不足。对于音乐艺术的认识与把握始终只限于经验,而难以上升为理性。一个优秀的受教育者,最终也只具有诗人的直觉与想象力,而缺乏哲学家的理性与思辨精神。许多受教育者对音乐只有感悟和经验,而缺乏知识和理性,整个音乐教育也只强调了音乐的教育作用与审美作用,而淡视了音乐的认识作用。进而受教育者对音乐及相关学科也就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教育者 求知 美育 音乐教育 知识建构 教育作用 中国音乐 音乐艺术 审美作用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