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对欺凌应对的影响:求助意愿的作用
1
作者 魏洁 朱婷婷 +3 位作者 洪新伟 陈燕铃 傅恩娜 张林 《应用心理学》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为探讨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对欺凌应对的影响,以及求助意愿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采用3(支持来源:家庭、教师、同伴)×2(支持内容:情感、工具)×2(求助意愿:高、低)的被试间设计,对9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青少年获得的工... 为探讨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对欺凌应对的影响,以及求助意愿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采用3(支持来源:家庭、教师、同伴)×2(支持内容:情感、工具)×2(求助意愿:高、低)的被试间设计,对9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青少年获得的工具支持和教师支持越高,欺凌应对的能力越强;(2)求助意愿在不同社会支持对欺凌应对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提供有针对性的社会支持有助于青少年校园欺凌应对能力的提升,为干预和减少校园欺凌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欺凌应对 求助意愿 应对效能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决策框架下的求助意愿:依恋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秀娟 王梦婷 +2 位作者 韩尚锋 刘燊 张林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0-845,共6页
基于风险决策框架探讨情境紧急性和依恋类型对个体求助意愿的影响,通过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区分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被试,考察他们在不同情境条件下的求助意愿及风险偏好。结果发现:(1)个体在紧急情境下的求助意愿显著高于一般情境下的求... 基于风险决策框架探讨情境紧急性和依恋类型对个体求助意愿的影响,通过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区分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被试,考察他们在不同情境条件下的求助意愿及风险偏好。结果发现:(1)个体在紧急情境下的求助意愿显著高于一般情境下的求助意愿,安全依恋个体的求助意愿显著高于不安全依恋个体的求助意愿;(2)依恋安全调节情境紧急性对求助意愿的影响,安全依恋个体在一般和紧急情境下均表现为风险规避型求助,不安全依恋个体在一般情境下表现为风险规避型求助,在紧急情境下则表现为风险寻求型求助。这表明,情境越紧急,个体的求助意愿越高,且依恋安全调节个体求助方式的风险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决策 求助意愿 情境紧急性 依恋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抱怨主诉人群痴呆早期检测求助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世杰 杨燕妮 +2 位作者 李欢利 李华 李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9-363,共5页
目的:调查记忆抱怨主诉人群的痴呆早期检测求助意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痴呆危险人群的早期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重庆市主城区某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记忆抱怨主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 目的:调查记忆抱怨主诉人群的痴呆早期检测求助意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痴呆危险人群的早期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重庆市主城区某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记忆抱怨主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对记忆抱怨主诉人群的求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44名记忆抱怨主诉人群中,126例(36.63%)记忆抱怨主诉人群有求助意愿,218例(63.37%)记忆抱怨主诉人群没有求助意愿。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婚姻状况(OR=1.869,P=0.011)、文化程度(OR=1.364,P=0.012)、痴呆家族史(OR=1.989,P=0.010)对记忆抱怨主诉人群的痴呆早期检测求助意愿有影响。结论:记忆抱怨主诉人群的痴呆早期检测求助意愿缺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是否有痴呆家族史是记忆抱怨主诉人群痴呆早期检测求助意愿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抱怨主诉 痴呆 求助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素养水平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求助态度及意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邵灿 赵芸芝 +1 位作者 王晓萌 马现仓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815-817,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素养水平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求助态度及意愿的影响。方法选取62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利用健康素养量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意愿问卷并结合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将其分为对照组(低健康素养)和研究组(基本健康素养),每组均... 目的探讨健康素养水平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求助态度及意愿的影响。方法选取62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利用健康素养量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意愿问卷并结合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将其分为对照组(低健康素养)和研究组(基本健康素养),每组均为31名。比较2组的心理行为问题、求助态度及意愿。结果 2组在攻击性行为方面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研究组在剩余的7个心理行为问题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求助态度与求助意愿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与各项心理行为问题呈负相关,与青少年求助态度及意愿呈正相关。结论提高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有助于预防及减少心理行为问题,提高求助态度及求助意愿,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水平 青少年 心理行为问题 求助态度 求助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诊疗信息求助行为——外部因素、个体动机与形成路径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敏 刘雪瑞 张艳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11期18-24,38,共8页
[目的/意义]探究影响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诊疗信息求助行为的外部因素、个体动机与形成路径,为在线健康社区生态圈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过程]以信息生态理论为分析视角,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4个维度提炼... [目的/意义]探究影响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诊疗信息求助行为的外部因素、个体动机与形成路径,为在线健康社区生态圈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过程]以信息生态理论为分析视角,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4个维度提炼出影响因素和个体动机,并选择技术接受模型为研究框架提出研究假设,进而构建形成路径的理论模型。选取"好大夫在线"、"寻医问药网"、"39健康网"等在线健康社区为实证研究数据来源,采用"情境实验+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获取437份有效样本数据,利用Smart PLS2. 0检验理论模型。[结果/结论]求助自我效能负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健康信息素养、求助经验、感知易用性、信息准确性、相关性、及时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求助自我效能和健康信息素养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按照显著程度,直接影响求助意愿因素依次为求助经验、社会容认度、感知隐私风险、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平台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健康社区 诊疗信息 求助意愿 信息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土族贫困妇女的文化教育救助意愿及救助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秀花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97-98,共2页
青海属于欠发达的多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较落后,除了全省义务教育工程实施较顺利以外,其他的文化教育培训等都相对滞后,比如:职业教育、土族贫困妇女的文化教育技术培训等,尤其是民和县和互助县一些偏远地区,一定数量的土族... 青海属于欠发达的多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较落后,除了全省义务教育工程实施较顺利以外,其他的文化教育培训等都相对滞后,比如:职业教育、土族贫困妇女的文化教育技术培训等,尤其是民和县和互助县一些偏远地区,一定数量的土族贫困妇女受文化水平、家庭地位、经济收入、文化教育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她们的经济贫困演变成了精神文化的贫困,所以,通过文化教育使土族贫困妇女精神脱贫就显得尤为重要[1]。因此,我们必须探寻出一套符合实际的少数民族贫困妇女文化教育救助机制,推进青海土族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族贫困妇女 文化教育 救助机制 求助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干预的心理健康素养提升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邱琴 刘佳静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4-539,共6页
研究旨在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健康素养干预的有效性,以及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结果表明:1.基于网络教育的干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心理健康素养,进而促进... 研究旨在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健康素养干预的有效性,以及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结果表明:1.基于网络教育的干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心理健康素养,进而促进专业心理求助意愿,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但是对大学生的幸福感没有产生明显影响;2.心理健康素养可以通过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分别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和幸福感,且专业求助意愿和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素养和幸福感之间起着完全链式中介作用。总的来说,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提升不仅可以改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能增添生活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网络干预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 心理健康 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