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福建林业》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2001年6月,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1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地处长汀县,总面积达10397.7公顷,主要保护原生性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汀江源头重要水源涵养林,... 2001年6月,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1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地处长汀县,总面积达10397.7公顷,主要保护原生性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汀江源头重要水源涵养林,以及境内珍稀、濒危和特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汀江 自然保护区 圭龙山 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秀华 钟益鑫 彭东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9-1508,共10页
【目的】探讨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从物种多样性和区系地理特征,以期为两类植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应用开发及系统演化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整理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名录,分析... 【目的】探讨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从物种多样性和区系地理特征,以期为两类植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应用开发及系统演化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整理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名录,分析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结果】(1)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23科60属129种,其中石松类有2科5属15种,蕨类植物有21科55属114种。(2)优势科、属明显,优势科有3科,优势属有1属;单种科、属和寡种科、属是构成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科、属的主体。(3)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和热带分布为主;属、种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为主,同时呈现温带性质;中国特有种有15种。(4)该区与梁野山保护区的地理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地理成分多样,特有现象明显,生物多样性较低,植物区系成分在水平梯度上呈现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汀江自然保护区 石松类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柄石杉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宋育红 邓巍 +2 位作者 张杭颖 高元龙 张君诚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88-92,共5页
对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柄石杉群落的植物组成、生活型谱、垂直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群落有维管植物83科154属198种,生活型谱显示群落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种数的66.67%,其中以小高位芽和矮高位芽... 对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柄石杉群落的植物组成、生活型谱、垂直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群落有维管植物83科154属198种,生活型谱显示群落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种数的66.67%,其中以小高位芽和矮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地下芽也占一定比例,达14.14%,且以蕨类植物为主。群落垂直结构分化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表明:群落草本层与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乔木层与层外层,而群落各层次的均匀度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柄石杉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钟萼木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义堂 陈世品 +1 位作者 张晓萍 林国锋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1,共5页
采用随机样地调查法,对福建省建宁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钟萼木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群落物种较丰富,共有植物39种,隶属于26科34属;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89,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33,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为0.52;钟萼木在... 采用随机样地调查法,对福建省建宁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钟萼木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群落物种较丰富,共有植物39种,隶属于26科34属;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89,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33,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为0.52;钟萼木在该群落中处于优势种地位,其伴生物种较丰富,但伴生树种间的关系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萼木 群落特征 伴生植物 物种多样性 闽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开森 邓元德 +1 位作者 吕国梁 刘连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5,33,共10页
【目的】为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闽西常绿阔叶林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利用区系地理学原理,统计分析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3个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 【目的】为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闽西常绿阔叶林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利用区系地理学原理,统计分析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3个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1)汀江源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47科599属1 237种,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有63种。2)种子植物区系表征科是壳斗科、冬青科、紫金牛科、五加科、樟科和山茶科。3)种子植物区系属数的R/T值1.45,高于武夷山的R/T值(1.10),而低于梁野山的R/T值(1.66)和虎伯寮的R/T值(2.68)。4)与梁野山、武夷山、虎伯寮3个自然保护区相似性比较,在科级水平上相似性极高,均大于90%;在属级和种级水平上,与梁野山的相似性系数最高,分别是76.76%和61.86%。【结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较多;大科、大属优势现象明显,少种科、少种属数量占优势,区系分化较大,体现科属水平的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起源古老,热带性质明显;在地理亲缘关系上该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与梁野山的联系最为密切,与虎伯寮的和武夷山的联系较为疏远,与其地处武夷山脉南段延伸支脉区域的地理位置相符合,具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明显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汀江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表征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建兰 《福建林业》 2017年第6期17-18,20,共3页
一、保护区基本概况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地处武夷山脉中段的建宁县东南部,属森林和野生生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全区面积13022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4633 hm^2,缓冲区面积3441hm^2,实验区面积4948hm^2。... 一、保护区基本概况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地处武夷山脉中段的建宁县东南部,属森林和野生生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全区面积13022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4633 hm^2,缓冲区面积3441hm^2,实验区面积4948hm^2。区内的严峰山西南麓海拔950m处,是闽江的正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护林员 野生动植物保护 集体林 生态公益林 森林防火 森林公安 生态旅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楚原梦冉(文/图) 余丽芝(文/图) 李静(文/图) 《云南林业》 2023年第6期80-83,共4页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因此建立完善的疫源疫病监测网络体系至关重要。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为例,介绍该保护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因此建立完善的疫源疫病监测网络体系至关重要。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为例,介绍该保护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陆生野生动物 疫病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湿地被联合国正式批准为国际重要湿地
8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0-70,共1页
位于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鄂凌湖、扎凌湖湿地新近被联合国《湿地公约》秘书处正式批准为国际重要湿地,这标志着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原湿... 位于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鄂凌湖、扎凌湖湿地新近被联合国《湿地公约》秘书处正式批准为国际重要湿地,这标志着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原湿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联合国 国际 三江自然保护区 地被 《湿地公约》 生物多样性 高海拔地区 高原湿地 青海省 秘书处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
《地理教学》 2003年第7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三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海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友秀 秦子博 +1 位作者 孙耿敏 黄柳菁 《南方园艺》 2023年第2期50-57,共8页
为充分了解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资源现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植物标本及鉴定,对其进行植物区系和资源类型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种子植物多样性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04科368属1011种,以乔灌为主;(2)植物区系优势现象明显... 为充分了解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资源现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植物标本及鉴定,对其进行植物区系和资源类型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种子植物多样性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04科368属1011种,以乔灌为主;(2)植物区系优势现象明显,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该区种子植物104科划分为9个分布区和8个变型,368属划分为14个分布型和13个变型;在科级水平上,具有明显的热带属性,兼具部分温带属性;(3)在亲缘关系上该区与福建九阜山的植物区系关联性最高,是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4)该区植物资源类型丰富,以药用植物、观赏植物、材用植物、食用植物、珍稀濒危保护植物5类为主,有较好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汀江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植物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汀江源自然保护区野生乡土木本植物资源观赏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友秀 杨桂梅 +1 位作者 杨钰华 黄柳菁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27-33,共7页
对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野生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及其综合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为野生木本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实地调查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102种植物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评分为Ⅰ级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 对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野生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及其综合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为野生木本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实地调查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102种植物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评分为Ⅰ级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共有25种、Ⅱ级36种、Ⅲ级34种、Ⅳ级7种,其中Ⅰ级植物具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结论:对于Ⅰ级植物如光亮山矾(Symplocos lucida)、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山矾(Symplocos sumuntia)等,观赏价值高,生态适应性较强,资源丰富且园林利用相对较少,建议应合理开发,广泛应用。Ⅱ级和Ⅲ级植物可适度或因地制宜的选择性开发利用;而Ⅳ级植物综合观赏价值、适应性和资源潜力均不高,较少考虑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汀江自然保护区 木本植物 层次分析法 观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南小霞 白振清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0期179-180,共2页
指出了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8年,是甘肃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物种基因库,区内分布着丰富的动物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野生动物也是天然的"病原库",是许多... 指出了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8年,是甘肃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物种基因库,区内分布着丰富的动物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野生动物也是天然的"病原库",是许多人兽共患病的携带者和自然宿主。为切实做好保护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应不断加强辖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有效预防突发性疫情扩散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陆生野生动物 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江源自然保护区优质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聂晓玲 卢福安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 闽江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优质 农业新技术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科技支撑 推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
14
作者 张继福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6年第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保护与建设 生态移民 三江自然保护区 科技支撑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部大开发战略 三江 人与自然和谐 可持续发展 退牧还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国家级保护区连添两头小象
15
作者 沈庆仲 董瑞 张国英 《云南林业》 2018年第1期84-85,共2页
2017年12月下旬,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捷报频传。先是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通过人工干预、自然分娩迎来了一头新小象,3日后又在野外发现并确认了一头野生小象的诞生。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国家级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人工干预 繁育基地 亚洲象 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饶的南滚河自然保护区
16
作者 李鑫 《云南林业》 2011年第6期65-65,共1页
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境内。傣语,南:水,滚:沙洲,意为沙洲之河。南滚河系云南省境内怒江下段仅次于南汀河、波罗河的第三大支流,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因此水系而命名。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南滚河 云南省 临沧市 国家级 南汀河 沙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包保护区开展食物源基地监测评估工作
17
作者 赵子蛟(文\图) 《云南林业》 2019年第2期11-11,共1页
2019年1月2-3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所工作人员对2018年建设的3750亩食物源基地进行第二次监测,对在食物源基地觅食的黑颈鹤进行调查。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食物 大山包 监测 评估 工作人员 黑颈鹤 科研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的生态现状及保护
18
作者 杨德福 《国土绿化》 2003年第2期8-8,共1页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和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一、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症结 近百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区产生了一系列生态问题:过度放牧...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和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一、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症结 近百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区产生了一系列生态问题:过度放牧、乱采滥挖植被导致大面积草场退化、鼠虫害肆虐、水土流失严重、产生生态难民;气候趋于干旱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江河水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消失。生态系统处于恶性循环,产生新的生态危机,实施保护战略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自然保护区 生态现状 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大开发 三江地区 生物多样性 三江 生态危机 土地荒漠化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林区纪胜
19
作者 韦荣华 《广西林业》 2011年第10期45-46,共2页
2011年7月,我随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司长张蕾、青海省林业厅副厅长李冰等自青海西宁南下,督导检查青海集体林改,探访了处在青藏高原东部的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麦秀林区,领略了高寒森林草原的独特风貌。西宁往南120... 2011年7月,我随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司长张蕾、青海省林业厅副厅长李冰等自青海西宁南下,督导检查青海集体林改,探访了处在青藏高原东部的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麦秀林区,领略了高寒森林草原的独特风貌。西宁往南120公里,在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尖扎县交界,九曲黄河第一湾出现了:黄河在这里并不是人们印象中浊浪翻滚的“黄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秀林区 三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藏高原东部 国家林业局 青海省 林业改革 森林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鸟类新纪录——高山旋木雀
20
作者 张营 王舰艇 +3 位作者 曾阳 鲍敏 段培 陈振宁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1-521,共1页
2013年4月24日、25日及26日在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玛可河保护分区内格日则沟(101°7′E,32°40′N,海拔3250m)、美浪沟(100°56′E,32°47′N,海拔3450m)和哑巴沟(101°4′E,32°41′N,31... 2013年4月24日、25日及26日在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玛可河保护分区内格日则沟(101°7′E,32°40′N,海拔3250m)、美浪沟(100°56′E,32°47′N,海拔3450m)和哑巴沟(101°4′E,32°41′N,3190m)野外考察期间观察到11只雀形目鸟类,并拍摄到清晰数码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形目鸟类 青海省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山 野外考察 数码照片 三江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