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氾胜之书》中关中作物播种期的古今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伟 王乐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8期18-19,共2页
关中盆地东西长逾300km,南北宽10~100km,地势较低,气候温暖,物产丰饶,人口众多,有"膏壤沃野千里"之称。通过阐述《氾胜之书》所记载的先进农业生产经验和其对农时农事的把握,同时对比《氾胜之书》所记载的作物播种期和现今... 关中盆地东西长逾300km,南北宽10~100km,地势较低,气候温暖,物产丰饶,人口众多,有"膏壤沃野千里"之称。通过阐述《氾胜之书》所记载的先进农业生产经验和其对农时农事的把握,同时对比《氾胜之书》所记载的作物播种期和现今关中农作物的播种期选择的不同,得出随着生态环境的变迁,农作物的播种期也需要做出恰当的调整的结论,以期有助于改革和指导当今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关中地区 氾胜之书 作物 播种期 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氾胜之书》及其农学思想贡献与历史价值
2
作者 付娟 《古今农业》 2023年第4期69-79,17,共12页
《氾胜之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农书,总结归纳了汉代北方旱地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内容,是我们研究、理解中国传统农学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学术成果之上,从作者生平、版本流传情况出发,重点阐释了《氾胜之书》的农学... 《氾胜之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农书,总结归纳了汉代北方旱地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内容,是我们研究、理解中国传统农学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学术成果之上,从作者生平、版本流传情况出发,重点阐释了《氾胜之书》的农学思想贡献与历史价值,以期在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今天,为中华农耕文明的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氾胜之书 农学思想 农业科技 精耕细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声汉在农学遗产整理与翻译方面的贡献 被引量:8
3
作者 孔令翠 曾洁 《农业考古》 2020年第3期218-223,共6页
石声汉先生虽然不是学农学史也不是学翻译出身,但他积极响应政府要整理农学遗产的号召,立刻转攻农学遗产整理。他在整理过程中分析与研究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国农学史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研究的同时将《氾胜之书今释》和《齐... 石声汉先生虽然不是学农学史也不是学翻译出身,但他积极响应政府要整理农学遗产的号召,立刻转攻农学遗产整理。他在整理过程中分析与研究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国农学史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研究的同时将《氾胜之书今释》和《齐民要术概论》这两部重要的农学典籍英译,是我国最早将其译介给世界的农学典籍翻译家之一,可谓名副其实的让农学遗产走向世界的先行者。今天,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包括农学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因而颇有必要研究曾经为推动中国文化遗产走出去的先驱者留给我们的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遗产 氾胜之书今释 齐民要术概论 石声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的利用与改良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娟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3,共8页
"塿土"是关中平原现代地表广泛覆盖的农业土壤,也是历史上对土壤资源持续利用与改良的产物。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识土、用土、改土、养土的经验,并被广泛记录于古代农书及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中。文... "塿土"是关中平原现代地表广泛覆盖的农业土壤,也是历史上对土壤资源持续利用与改良的产物。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识土、用土、改土、养土的经验,并被广泛记录于古代农书及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中。文章通过对先秦至两汉时期古农书及相关文献中土壤信息的提取和整理,结合现代土壤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环境及其土壤资源的利用与改良。研究表明,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地表土壤尽管为全国优良的土壤类型,但土壤质地不良,水分、养分供给不足,盐碱化等因素也导致了土壤的适耕性减弱。秦汉时期精耕细作的治土和治田过程使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在土壤质地、结构、水分、养分等方面均有所表现,促使了关中平原自然土壤向农业土壤的迅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关中平原 土壤环境 氾胜之书 利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四民月令》札记两则
5
作者 徐福举 《农业考古》 2020年第1期183-188,共6页
《四民月令》是中国第一部月令体农书,然而书中却并无具体的农业技术说明,主要是由于汉代已经广泛流传着《氾胜之书》这样一部优秀的农书,《四民月令》的任务就是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各种事务,实现田庄在自给自足基础上的生产收获最大化... 《四民月令》是中国第一部月令体农书,然而书中却并无具体的农业技术说明,主要是由于汉代已经广泛流传着《氾胜之书》这样一部优秀的农书,《四民月令》的任务就是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各种事务,实现田庄在自给自足基础上的生产收获最大化。《四民月令》中的农业商品贸易,并不是单纯的追逐暴利,而是自给自足经济的一种补充,也是崔寔务本思想的反映。从这两个问题中,我们都可以加深对《四民月令》性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寔 《四民月令》 氾胜之书 工商皆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