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点永磁电磁混合悬浮实验平台设计
1
作者
杨杰
杨帅
+2 位作者
周发助
李智鑫
宋成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0,共8页
磁悬浮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磁浮交通、工业制造、医疗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而混合悬浮具有低功耗、可调、可稳的优势,故开发永磁电磁混合悬浮实验平台用于开展混合悬浮技术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为探索多点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的悬浮机...
磁悬浮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磁浮交通、工业制造、医疗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而混合悬浮具有低功耗、可调、可稳的优势,故开发永磁电磁混合悬浮实验平台用于开展混合悬浮技术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为探索多点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的悬浮机理和控制算法,该文研制了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综合实验平台,平台以STM32H743IIT6为主控芯片,由平台主体、电源电路、悬浮控制器、驱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斩波电路、传感器、外部采样电路等组成,通过双闭环串级PID控制策略实时调节电磁力大小,实现多点悬浮间隙的动态可控。测试结果表明,多点永磁电磁混合悬浮实验平台能在多种复杂工况下实现稳定悬浮,可为探索与验证多点混合悬浮控制算法提供软硬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磁混合
悬浮
HALBACH阵列
双闭环串级PID控制
实验平台
抗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Fuzzy-PID控制算法在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梁中华
吴红波
+1 位作者
杨霞
李庆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永磁电磁混合磁悬浮平台控制系统是典型的非线性迟滞系统,单纯采用经典PID控制或Fuzzy控制难以满足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鲁棒性等要求.虽然可以采用PID控制算法结合分段调节PID控制参数的所谓非线性PID来进行控制,但是这种整定方法由...
永磁电磁混合磁悬浮平台控制系统是典型的非线性迟滞系统,单纯采用经典PID控制或Fuzzy控制难以满足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鲁棒性等要求.虽然可以采用PID控制算法结合分段调节PID控制参数的所谓非线性PID来进行控制,但是这种整定方法由于采用了分段控制,在每个分段内PID参数不再变化,在受到较大扰动时控制作用可能会不及时,从而导致吸死现象的发生.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采用Fuzzy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Fuzzy-PID控制算法,在常规PID调节器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推理思想,根据不同的偏差、偏差变化率对PID参数进行自校正.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满足混合磁悬浮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磁混合
悬浮系统
非线性PID
模糊PID
自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磁电磁混合型磁浮球的改进滑模控制方法
被引量:
5
3
作者
杨杰
秦耀
+1 位作者
汪永壮
张振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0-209,共10页
针对未知扰动引起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控制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改进滑模控制方法 .首先,分析并搭建了永磁电磁混合悬浮型磁浮球控制实验台和系统理论模型;其次,引入了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扰动进行估计与控制补...
针对未知扰动引起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控制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改进滑模控制方法 .首先,分析并搭建了永磁电磁混合悬浮型磁浮球控制实验台和系统理论模型;其次,引入了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扰动进行估计与控制补偿,采用积分滑模面和改进指数趋近律设计了改进滑模控制方法,削弱了滑模控制输出抖振,改善了磁浮球的动、静态性能,并分析了有无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扰动估计与补偿时的系统的稳定性和误差收敛大致范围;最后,通过半实物联合仿真技术对所提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改进滑模控制方法、改进滑模控制方法、传统滑模控制方法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改进滑模控制方法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抗扰性,对外部磁场摄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在给定信号范围变化及突变时也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所提控制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的控制性能,对于永磁电磁混合悬浮型磁浮球这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磁混合
悬浮系统
磁
浮球
改进滑模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控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磁永磁混合型EMS磁悬浮非线性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
17
4
作者
龙鑫林
佘龙华
常文森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6-39,共4页
针对电磁永磁混合磁悬浮这一种特殊非线性系统,深刻分析被控对象特性后,指出普通状态反馈控制方法的不足,根据系统的特性提出一种非线性反馈控制方法,并通过反馈线性化理论证明其合理性。为进一步改善控制效果,提出重构速度信号,延长大...
针对电磁永磁混合磁悬浮这一种特殊非线性系统,深刻分析被控对象特性后,指出普通状态反馈控制方法的不足,根据系统的特性提出一种非线性反馈控制方法,并通过反馈线性化理论证明其合理性。为进一步改善控制效果,提出重构速度信号,延长大速度信号的作用时间,在满足系统正常响应速度的情况下,增加电磁铁向上运动的阻尼,抑制电磁铁向上方向的超调,从而避免磁铁撞击甚至吸死轨道。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永
磁
混合
磁
悬浮
非线性控制
反馈线性化
信号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磁永磁混合悬浮的零功率控制
被引量:
3
5
作者
杨祚唐
陈慧星
李云钢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3期59-61,共3页
基于电磁永磁混合悬浮系统局部线性化设计零功率悬浮控制器,将电流积分项视为外环独立控制。其电流反馈采用最速电流环的思想,使线圈电流能快速跟踪控制电压变化,减少电感滞后作用。根据不同负载质量对应的最优控制参数及其实现零功率...
基于电磁永磁混合悬浮系统局部线性化设计零功率悬浮控制器,将电流积分项视为外环独立控制。其电流反馈采用最速电流环的思想,使线圈电流能快速跟踪控制电压变化,减少电感滞后作用。根据不同负载质量对应的最优控制参数及其实现零功率悬浮时对应的间隙,设计变负载质量条件下PD环参数的自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永
磁
混合
悬浮
零功率控制
参数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漏磁补偿的混合电磁铁磁力修正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黎松奇
罗成
张昆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4-609,共6页
电磁永磁混合磁铁的悬浮磁力具有强非线性特点,与磁铁结构密切相关,而现有混合磁铁磁力解析计算公式忽略了磁路漏磁等因素影响,在实际计算中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两种常用混合磁铁结构的磁路模型,分析了边缘磁通分布、磁路...
电磁永磁混合磁铁的悬浮磁力具有强非线性特点,与磁铁结构密切相关,而现有混合磁铁磁力解析计算公式忽略了磁路漏磁等因素影响,在实际计算中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两种常用混合磁铁结构的磁路模型,分析了边缘磁通分布、磁路漏磁对磁铁工作磁路的影响,推导了两种混合磁铁的磁路方程及相关磁阻,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磁铁磁力修正计算方法,最终通过有限元分析对两种结构的混合磁铁磁力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悬浮气隙较大,电磁永磁混合磁铁在电磁力计算中漏磁影响不能忽略;采用本文磁力修正公式计算,两种混合结构电磁力误差分别降低为3.8%和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
浮列车
永磁电磁混合
磁
铁
有限元方法
磁
路
磁
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磁电磁型低速磁悬浮车轨耦合振动抑制新方法
被引量:
9
7
作者
李晓龙
龙鑫林
翟明达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9-655,共7页
针对永磁电磁混合磁浮列车静浮实验中遇到的车轨耦合振动问题,首先建立考虑轨道弹性的系统数学模型,分析产生振动的原因,提出了通过设置非线性饱和环节、动态调整饱和阈值来抑制车轨耦合振动的新方法。系统在平衡点附近时通过调整饱和...
针对永磁电磁混合磁浮列车静浮实验中遇到的车轨耦合振动问题,首先建立考虑轨道弹性的系统数学模型,分析产生振动的原因,提出了通过设置非线性饱和环节、动态调整饱和阈值来抑制车轨耦合振动的新方法。系统在平衡点附近时通过调整饱和阈值来改变控制输出的幅值特性,逐步消除引起共振的能量,从而达到抑制振动的目的,系统在偏离平衡点时,快速释放饱和环节,进而提升控制器的调节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轨耦合振动
振动抑制
永磁电磁混合
型
磁
悬浮
非线性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力活塞式电动机混合驱动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赵景波
鹿麟祥
+1 位作者
贝绍轶
张兵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5-601,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电动化底盘电力活塞式电动机电磁驱动系统存在的电磁力对电流大小过度依赖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永磁电磁混合方式构成电力活塞式电动机混合驱动系统驱动活塞做功的方案,设计了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结构。基于磁路分析法建立...
针对电动汽车电动化底盘电力活塞式电动机电磁驱动系统存在的电磁力对电流大小过度依赖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永磁电磁混合方式构成电力活塞式电动机混合驱动系统驱动活塞做功的方案,设计了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结构。基于磁路分析法建立了传统电磁驱动系统和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的等效磁路模型,并建立了两种驱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同等条件下对两种驱动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产生的电磁力是传统电磁驱动系统的17.3倍;在同等工作要求下,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的电流消耗为传统电磁驱动系统的25.2%,有效降低了电动汽车电动化底盘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的能耗,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磁
驱动
永磁电磁混合
仿真分析
等效
磁
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磁悬浮式驱动织针原理及试验方法探讨
被引量:
7
9
作者
吴晓光
张驰
+3 位作者
朱里
孔令学
李爽
张国珍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3,共4页
在分析针织提花机传统选针原理和磁悬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磁悬浮式驱动织针模式,该模型以电磁-永磁混合驱动为基础,对电磁驱动织针进行编织原理研究与试验方法探讨。验证了磁悬浮式驱动织针模式下选针方式的可行性;同时对试验...
在分析针织提花机传统选针原理和磁悬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磁悬浮式驱动织针模式,该模型以电磁-永磁混合驱动为基础,对电磁驱动织针进行编织原理研究与试验方法探讨。验证了磁悬浮式驱动织针模式下选针方式的可行性;同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悬浮驱动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将单织针控制原理扩展延伸到多织针控制,并对多织针悬浮驱动模式的控制策略进行探讨,为实现磁悬浮式驱动织针实用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花圆纬机
磁
悬浮驱动
电磁
-
永
磁
混合
驱动
选针方式
单织针控制
多织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磁悬浮式织针轴向悬浮控制及运动轨迹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吴晓光
张弛
+2 位作者
朱里
雷小龙
刘洋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25,共4页
针对传统针织提花机原理,提出一种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织针模型。通过该模型与传统织针运动轨迹比较,建立磁悬浮式驱动织针运动控制方案,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织针运动轨迹位置实时检测,实现提花三功位编织动作;建立电磁-永磁混合驱动下磁...
针对传统针织提花机原理,提出一种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织针模型。通过该模型与传统织针运动轨迹比较,建立磁悬浮式驱动织针运动控制方案,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织针运动轨迹位置实时检测,实现提花三功位编织动作;建立电磁-永磁混合驱动下磁感强度对织针轴向磁力模型,分析电磁-永磁混合驱动时织针运动频率与结构之间关系,揭示影响悬浮式织针运动频率的因素,从而对织针轴向位移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磁悬浮式驱动织针方式不仅能优化编织原理,同时能大幅度提高编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悬浮
运动控制
位置检测
电磁
-
永
磁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悬浮式驱动织针系统的高效编织模式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朱里
吴晓光
+1 位作者
孙盼
张弛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21,共5页
基于课题组前期开展的悬浮式驱动织针理论及织针动态特性研究以及悬浮式驱动系统,为了大幅度提高编织效率,降低针织机能耗,深入研究悬浮式织针的运动机理,分析织针的最高工作频率及高效工作模式,以实现传统机械编织工艺的彻底取代。从...
基于课题组前期开展的悬浮式驱动织针理论及织针动态特性研究以及悬浮式驱动系统,为了大幅度提高编织效率,降低针织机能耗,深入研究悬浮式织针的运动机理,分析织针的最高工作频率及高效工作模式,以实现传统机械编织工艺的彻底取代。从运动模型和工作频率上分析悬浮式织针3功位工作,测量悬浮式织针的工作频率,给出各种电磁激励下织针运动的机械频率,测试最高激励频率下织针的机械运动,计算针织提花圆机的悬浮编织效率。结果表明,在电磁-永磁混合驱动模型下,悬浮织针3功位高速编织,编织效率可达18.500Hz,比传统机械编织工艺提高一倍以上,完全可以取代传统顶针机械编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式驱动织针
永
磁
-
电磁
混合
驱动
电子激励
3功位机械频率
永
磁
织针
织针运动轨迹
编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点永磁电磁混合悬浮实验平台设计
1
作者
杨杰
杨帅
周发助
李智鑫
宋成林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磁浮轨道交通装备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06300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B4302101)
江西省重大科技研发专项项目(20232ACE01011)。
文摘
磁悬浮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磁浮交通、工业制造、医疗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而混合悬浮具有低功耗、可调、可稳的优势,故开发永磁电磁混合悬浮实验平台用于开展混合悬浮技术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为探索多点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的悬浮机理和控制算法,该文研制了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综合实验平台,平台以STM32H743IIT6为主控芯片,由平台主体、电源电路、悬浮控制器、驱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斩波电路、传感器、外部采样电路等组成,通过双闭环串级PID控制策略实时调节电磁力大小,实现多点悬浮间隙的动态可控。测试结果表明,多点永磁电磁混合悬浮实验平台能在多种复杂工况下实现稳定悬浮,可为探索与验证多点混合悬浮控制算法提供软硬件支撑。
关键词
永磁电磁混合
悬浮
HALBACH阵列
双闭环串级PID控制
实验平台
抗扰性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electromagnetic hybrid suspension
Halbach array
double closed-loop serial PID control
experimental platform
immunity
分类号
TP2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uzzy-PID控制算法在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梁中华
吴红波
杨霞
李庆江
机构
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04D035)
沈阳科学技术计划资助项目(1053125-1-17)
文摘
永磁电磁混合磁悬浮平台控制系统是典型的非线性迟滞系统,单纯采用经典PID控制或Fuzzy控制难以满足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鲁棒性等要求.虽然可以采用PID控制算法结合分段调节PID控制参数的所谓非线性PID来进行控制,但是这种整定方法由于采用了分段控制,在每个分段内PID参数不再变化,在受到较大扰动时控制作用可能会不及时,从而导致吸死现象的发生.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采用Fuzzy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Fuzzy-PID控制算法,在常规PID调节器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推理思想,根据不同的偏差、偏差变化率对PID参数进行自校正.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满足混合磁悬浮系统的要求.
关键词
永磁电磁混合
悬浮系统
非线性PID
模糊PID
自校正
Keywords
hybrid magnets
levitation system
nonlinear PID
Fuzzy-PID
self-tuning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磁电磁混合型磁浮球的改进滑模控制方法
被引量:
5
3
作者
杨杰
秦耀
汪永壮
张振利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永磁磁浮与轨道交通研究院
江西省磁悬浮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0-20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2063009)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资助项目(E255J001)。
文摘
针对未知扰动引起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控制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改进滑模控制方法 .首先,分析并搭建了永磁电磁混合悬浮型磁浮球控制实验台和系统理论模型;其次,引入了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扰动进行估计与控制补偿,采用积分滑模面和改进指数趋近律设计了改进滑模控制方法,削弱了滑模控制输出抖振,改善了磁浮球的动、静态性能,并分析了有无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扰动估计与补偿时的系统的稳定性和误差收敛大致范围;最后,通过半实物联合仿真技术对所提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改进滑模控制方法、改进滑模控制方法、传统滑模控制方法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改进滑模控制方法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抗扰性,对外部磁场摄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在给定信号范围变化及突变时也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所提控制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的控制性能,对于永磁电磁混合悬浮型磁浮球这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永磁电磁混合
悬浮系统
磁
浮球
改进滑模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控制性能
Keywords
permanent electric magnetic suspension system
magnetic floating ball
improved sliding mode con⁃trol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control performance
分类号
U125 [交通运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磁永磁混合型EMS磁悬浮非线性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
17
4
作者
龙鑫林
佘龙华
常文森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磁悬浮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6-3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974128)
文摘
针对电磁永磁混合磁悬浮这一种特殊非线性系统,深刻分析被控对象特性后,指出普通状态反馈控制方法的不足,根据系统的特性提出一种非线性反馈控制方法,并通过反馈线性化理论证明其合理性。为进一步改善控制效果,提出重构速度信号,延长大速度信号的作用时间,在满足系统正常响应速度的情况下,增加电磁铁向上运动的阻尼,抑制电磁铁向上方向的超调,从而避免磁铁撞击甚至吸死轨道。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电磁
永
磁
混合
磁
悬浮
非线性控制
反馈线性化
信号重构
Keywords
hybrid EMS nonlinear control feedback linearization signal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U292.917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磁永磁混合悬浮的零功率控制
被引量:
3
5
作者
杨祚唐
陈慧星
李云钢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磁悬浮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3期59-61,共3页
文摘
基于电磁永磁混合悬浮系统局部线性化设计零功率悬浮控制器,将电流积分项视为外环独立控制。其电流反馈采用最速电流环的思想,使线圈电流能快速跟踪控制电压变化,减少电感滞后作用。根据不同负载质量对应的最优控制参数及其实现零功率悬浮时对应的间隙,设计变负载质量条件下PD环参数的自适应机制。
关键词
电磁
永
磁
混合
悬浮
零功率控制
参数自适应
Keywords
Hybrid suspension of electromagnets and permanent magnets
Zero power control
Adaptive parameter
分类号
TP273.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漏磁补偿的混合电磁铁磁力修正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黎松奇
罗成
张昆仑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4-60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033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682017CX050)。
文摘
电磁永磁混合磁铁的悬浮磁力具有强非线性特点,与磁铁结构密切相关,而现有混合磁铁磁力解析计算公式忽略了磁路漏磁等因素影响,在实际计算中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两种常用混合磁铁结构的磁路模型,分析了边缘磁通分布、磁路漏磁对磁铁工作磁路的影响,推导了两种混合磁铁的磁路方程及相关磁阻,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磁铁磁力修正计算方法,最终通过有限元分析对两种结构的混合磁铁磁力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悬浮气隙较大,电磁永磁混合磁铁在电磁力计算中漏磁影响不能忽略;采用本文磁力修正公式计算,两种混合结构电磁力误差分别降低为3.8%和8.3%.
关键词
磁
浮列车
永磁电磁混合
磁
铁
有限元方法
磁
路
磁
力计算
Keywords
maglev vehicles
electro-permanent magnet
finite element method
magnetic circuits
magnetic force calculation
分类号
V22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磁电磁型低速磁悬浮车轨耦合振动抑制新方法
被引量:
9
7
作者
李晓龙
龙鑫林
翟明达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磁悬浮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9-65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974128)
文摘
针对永磁电磁混合磁浮列车静浮实验中遇到的车轨耦合振动问题,首先建立考虑轨道弹性的系统数学模型,分析产生振动的原因,提出了通过设置非线性饱和环节、动态调整饱和阈值来抑制车轨耦合振动的新方法。系统在平衡点附近时通过调整饱和阈值来改变控制输出的幅值特性,逐步消除引起共振的能量,从而达到抑制振动的目的,系统在偏离平衡点时,快速释放饱和环节,进而提升控制器的调节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
车轨耦合振动
振动抑制
永磁电磁混合
型
磁
悬浮
非线性饱和
Keywords
tracks coupling vibration
vibration suppression
PEMS low speed maglev train
nonlinearity saturation
分类号
U211.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B535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力活塞式电动机混合驱动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赵景波
鹿麟祥
贝绍轶
张兵
机构
江苏省高性能材料绿色成形技术与装备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5-60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517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2586)
+3 种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ZBZZ-024)
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11115)
常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前沿技术)(CJ20130015)
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4RZY01)
文摘
针对电动汽车电动化底盘电力活塞式电动机电磁驱动系统存在的电磁力对电流大小过度依赖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永磁电磁混合方式构成电力活塞式电动机混合驱动系统驱动活塞做功的方案,设计了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结构。基于磁路分析法建立了传统电磁驱动系统和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的等效磁路模型,并建立了两种驱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同等条件下对两种驱动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产生的电磁力是传统电磁驱动系统的17.3倍;在同等工作要求下,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的电流消耗为传统电磁驱动系统的25.2%,有效降低了电动汽车电动化底盘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的能耗,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磁
驱动
永磁电磁混合
仿真分析
等效
磁
路模型
Keywords
electric vehicle
electromagnetic drive
mixture of electromagnet and permanent mag-net repulsive
simulation analysis
equivalent magnetic circuit models
分类号
U46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悬浮式驱动织针原理及试验方法探讨
被引量:
7
9
作者
吴晓光
张驰
朱里
孔令学
李爽
张国珍
机构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学院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国家创新重点试验室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538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5309)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CDB216)
文摘
在分析针织提花机传统选针原理和磁悬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磁悬浮式驱动织针模式,该模型以电磁-永磁混合驱动为基础,对电磁驱动织针进行编织原理研究与试验方法探讨。验证了磁悬浮式驱动织针模式下选针方式的可行性;同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悬浮驱动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将单织针控制原理扩展延伸到多织针控制,并对多织针悬浮驱动模式的控制策略进行探讨,为实现磁悬浮式驱动织针实用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
提花圆纬机
磁
悬浮驱动
电磁
-
永
磁
混合
驱动
选针方式
单织针控制
多织针控制
Keywords
Jacquar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Magnetic Levitated
Electromagnetic and Permanent Force Mixed Drive
Needle Selection
Single-needle Control
Multi-needle Control
分类号
TS183.4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悬浮式织针轴向悬浮控制及运动轨迹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吴晓光
张弛
朱里
雷小龙
刘洋
机构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2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5384
51305309)
湖北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资助项目(2014CFA099)
文摘
针对传统针织提花机原理,提出一种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织针模型。通过该模型与传统织针运动轨迹比较,建立磁悬浮式驱动织针运动控制方案,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织针运动轨迹位置实时检测,实现提花三功位编织动作;建立电磁-永磁混合驱动下磁感强度对织针轴向磁力模型,分析电磁-永磁混合驱动时织针运动频率与结构之间关系,揭示影响悬浮式织针运动频率的因素,从而对织针轴向位移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磁悬浮式驱动织针方式不仅能优化编织原理,同时能大幅度提高编织效率。
关键词
轴向悬浮
运动控制
位置检测
电磁
-
永
磁
混合
Keywords
Axial Magnetic Suspension
Motion Control
Displacement Detection
Hybrid of Electromagneticand Permanent Magnetism
分类号
TS18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悬浮式驱动织针系统的高效编织模式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朱里
吴晓光
孙盼
张弛
机构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2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5384)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CDB216)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4CFA099)
文摘
基于课题组前期开展的悬浮式驱动织针理论及织针动态特性研究以及悬浮式驱动系统,为了大幅度提高编织效率,降低针织机能耗,深入研究悬浮式织针的运动机理,分析织针的最高工作频率及高效工作模式,以实现传统机械编织工艺的彻底取代。从运动模型和工作频率上分析悬浮式织针3功位工作,测量悬浮式织针的工作频率,给出各种电磁激励下织针运动的机械频率,测试最高激励频率下织针的机械运动,计算针织提花圆机的悬浮编织效率。结果表明,在电磁-永磁混合驱动模型下,悬浮织针3功位高速编织,编织效率可达18.500Hz,比传统机械编织工艺提高一倍以上,完全可以取代传统顶针机械编织工艺。
关键词
悬浮式驱动织针
永
磁
-
电磁
混合
驱动
电子激励
3功位机械频率
永
磁
织针
织针运动轨迹
编织模式
Keywords
Suspension Driving Knitting Needle
Driven by Mixed Electromagnetic and Permanent Magnet
Electronic Excitation
Triple Working Position Mechanics Frequency
Permanent Magnet Knitting Needle
Motion Track of Knitting Needle
Knitting Pattern
分类号
TS183.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点永磁电磁混合悬浮实验平台设计
杨杰
杨帅
周发助
李智鑫
宋成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Fuzzy-PID控制算法在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中的应用
梁中华
吴红波
杨霞
李庆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永磁电磁混合型磁浮球的改进滑模控制方法
杨杰
秦耀
汪永壮
张振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电磁永磁混合型EMS磁悬浮非线性控制算法研究
龙鑫林
佘龙华
常文森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电磁永磁混合悬浮的零功率控制
杨祚唐
陈慧星
李云钢
《兵工自动化》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漏磁补偿的混合电磁铁磁力修正研究
黎松奇
罗成
张昆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永磁电磁型低速磁悬浮车轨耦合振动抑制新方法
李晓龙
龙鑫林
翟明达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电力活塞式电动机混合驱动系统性能分析
赵景波
鹿麟祥
贝绍轶
张兵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磁悬浮式驱动织针原理及试验方法探讨
吴晓光
张驰
朱里
孔令学
李爽
张国珍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磁悬浮式织针轴向悬浮控制及运动轨迹研究
吴晓光
张弛
朱里
雷小龙
刘洋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悬浮式驱动织针系统的高效编织模式研究
朱里
吴晓光
孙盼
张弛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