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永磁涡流耦合器传递转矩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程习康
刘巍
+1 位作者
孙明浩
罗唯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39-1746,共8页
永磁涡流耦合器作为一种传动装置,传递转矩的有效计算是评价其传动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一台6磁极对数、额定输入转速1450 r/min的永磁涡流耦合器,首先,根据耦合器几何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磁力线走向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永磁涡流耦合...
永磁涡流耦合器作为一种传动装置,传递转矩的有效计算是评价其传动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一台6磁极对数、额定输入转速1450 r/min的永磁涡流耦合器,首先,根据耦合器几何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磁力线走向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永磁涡流耦合器的磁路分布,进而通过分析漏磁边界条件得到了泄漏磁阻和有效磁动势;其次,建立导体盘涡流的坐标系,根据趋肤深度和安培环路定律,考虑磁场分布的连续性和对称性,构建了耦合器的磁感应强度方程;然后,根据导体盘涡电流密度和电导率的数学关系,同时考虑三维端部效应,得到了传递转矩的解析结果;最后,建立样机试验平台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转速差范围内,所提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相对误差在6%以内.采用该方法对永磁涡流耦合器的设计优化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涡流耦合器
磁
路
泄漏
磁
阻
传递转矩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聚磁式永磁涡流耦合器及其电磁特性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陶前程
林鹤云
+2 位作者
李毅搏
王克羿
李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4-1169,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聚磁式永磁涡流耦合器(FCPM-ECC),通过在永磁转子内设置磁障以减少漏磁、增强聚磁效应,从而提高永磁体利用率和耦合器的输出转矩.基于等效磁路法(MEC)建立了FCPM-ECC的解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涡流和电磁转矩表达式,并...
提出了一种新型聚磁式永磁涡流耦合器(FCPM-ECC),通过在永磁转子内设置磁障以减少漏磁、增强聚磁效应,从而提高永磁体利用率和耦合器的输出转矩.基于等效磁路法(MEC)建立了FCPM-ECC的解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涡流和电磁转矩表达式,并通过3D有限元法(FEA)验证了解析模型的准确性.此外,研究了永磁体极数、永磁体厚度、永磁内转子铁芯厚度和磁障尺寸等参数变化对FCPM-ECC转矩提升程度的影响,并总结了不同永磁体厚度下磁障尺寸参数选取的一般规律.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新型聚磁式结构可以显著减小永磁体的漏磁,进而提高耦合器的输出转矩.与传统内置永磁式涡流耦合器(IPM-ECC)相比,在永磁体用量相等的情况下,采用该聚磁式结构可将输出转矩提升17.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
磁
分析
有限元分析
聚
磁
效应
等效
磁
路法
永磁涡流耦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磁涡流耦合器传递转矩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程习康
刘巍
孙明浩
罗唯奇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39-174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808217,51905077)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1807086,XLYC1801008)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项目(2017RJ04,2019CT01).
文摘
永磁涡流耦合器作为一种传动装置,传递转矩的有效计算是评价其传动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一台6磁极对数、额定输入转速1450 r/min的永磁涡流耦合器,首先,根据耦合器几何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磁力线走向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永磁涡流耦合器的磁路分布,进而通过分析漏磁边界条件得到了泄漏磁阻和有效磁动势;其次,建立导体盘涡流的坐标系,根据趋肤深度和安培环路定律,考虑磁场分布的连续性和对称性,构建了耦合器的磁感应强度方程;然后,根据导体盘涡电流密度和电导率的数学关系,同时考虑三维端部效应,得到了传递转矩的解析结果;最后,建立样机试验平台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转速差范围内,所提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相对误差在6%以内.采用该方法对永磁涡流耦合器的设计优化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永磁涡流耦合器
磁
路
泄漏
磁
阻
传递转矩
试验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eddy-current coupler
magnetic path
leakage magnetic resistance
transmitted torque
experiment
分类号
TH133.4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聚磁式永磁涡流耦合器及其电磁特性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陶前程
林鹤云
李毅搏
王克羿
李亚
机构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4-116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7026)
文摘
提出了一种新型聚磁式永磁涡流耦合器(FCPM-ECC),通过在永磁转子内设置磁障以减少漏磁、增强聚磁效应,从而提高永磁体利用率和耦合器的输出转矩.基于等效磁路法(MEC)建立了FCPM-ECC的解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涡流和电磁转矩表达式,并通过3D有限元法(FEA)验证了解析模型的准确性.此外,研究了永磁体极数、永磁体厚度、永磁内转子铁芯厚度和磁障尺寸等参数变化对FCPM-ECC转矩提升程度的影响,并总结了不同永磁体厚度下磁障尺寸参数选取的一般规律.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新型聚磁式结构可以显著减小永磁体的漏磁,进而提高耦合器的输出转矩.与传统内置永磁式涡流耦合器(IPM-ECC)相比,在永磁体用量相等的情况下,采用该聚磁式结构可将输出转矩提升17. 1%.
关键词
电
磁
分析
有限元分析
聚
磁
效应
等效
磁
路法
永磁涡流耦合器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lux concentrated effect
magnetic equivalent circuit method
permanent magnet eddy current coupler
分类号
TM359.9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永磁涡流耦合器传递转矩计算方法研究
程习康
刘巍
孙明浩
罗唯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聚磁式永磁涡流耦合器及其电磁特性分析
陶前程
林鹤云
李毅搏
王克羿
李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