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网络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波动力矩补偿 被引量:4
1
作者 赵辉 冯英浚 +1 位作者 张志忠 王雪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12,共4页
电机系统的波动力矩是影响精密伺服系统响应精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对恒速工作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电机系统控制指令中叠加补偿指令的抑制波动力矩方法 ,构造了相应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 ,采用改进的BP网络———SPDS... 电机系统的波动力矩是影响精密伺服系统响应精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对恒速工作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电机系统控制指令中叠加补偿指令的抑制波动力矩方法 ,构造了相应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 ,采用改进的BP网络———SPDS算法进行网络训练 ,实现了波动力矩补偿指令的计算 ,经样机系统验证得到了满意的波动力矩补偿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系统 波动力矩补偿 神经网络 响应精度 离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并联逆变器馈电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谐波性能改进及容错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政 陈健 程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57,共8页
研究了多通道并联逆变器馈电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谐波性能改进方法以及逆变器发生故障并开路运行后的容错控制策略。提出了移相混沌空间向量脉宽调制(SVPWM)策略,通过各并联逆变器SVPWM采样时间的交错,消除了开关频率部分倍频处谐波。同... 研究了多通道并联逆变器馈电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谐波性能改进方法以及逆变器发生故障并开路运行后的容错控制策略。提出了移相混沌空间向量脉宽调制(SVPWM)策略,通过各并联逆变器SVPWM采样时间的交错,消除了开关频率部分倍频处谐波。同时通过无规则变化开关频率,将所有开关频率倍频处谐波能量在频谱上平铺,进一步减小了谐波峰值。本文针对系统中逆变器故障情况,分别提出并比较了"正常通道直接补偿"、"正常通道不对称电流补偿"及"等额电流补偿"三种容错控制策略。论文通过实验对上述谐波性能改进方法及容错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并联逆变器 永磁同步电机系统 谐波性能改进 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高频电压注入的六相串联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转子初始位置解耦观测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涛 周扬忠 +1 位作者 屈艾文 钟天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73-2085,共13页
用一台逆变器驱动两台永磁同步电机串联系统,可以通过控制不同平面的电压矢量实现对两台电机的独立解耦控制。该文提出在一台六相逆变器的六相平面和三相平面下同时注入旋转高频电压信号,通过解调静止坐标系下电流响应的负序分量来分别... 用一台逆变器驱动两台永磁同步电机串联系统,可以通过控制不同平面的电压矢量实现对两台电机的独立解耦控制。该文提出在一台六相逆变器的六相平面和三相平面下同时注入旋转高频电压信号,通过解调静止坐标系下电流响应的负序分量来分别获得两台电机的转子初始位置角。同时为了提高观测精度,利用解调电流响应中正序分量所获得的误差角对解耦获得的转子初始位置角进行补偿。此外,对于六相串联三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考虑到系统中两台电机的浅磁饱和特性,在极性判断中利用了与传统单台永磁同步电机相反的结果来进行判断。根据该文所设计的旋转高频电压注入法,可以实现两台电机转子初始位置解耦观测。六相PMSM和三相PMSM的估计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3.72°和1.81°。最后,实验验证了所提观测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相串联三相同步电机(PMSM)系统 旋转高频电压 饱和 转子初始位置 解耦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红梅 王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85-91,共7页
为了实现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SMPMSM)驱动系统的无位置传感器运行或位置传感器故障下的系统自适应容错运行,首先介绍基于微分代数的SMPMSM驱动系统转子位置和转速的获取方法,其次研究逆变器死区效应对转子位置估计精度的影响,给出基于... 为了实现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SMPMSM)驱动系统的无位置传感器运行或位置传感器故障下的系统自适应容错运行,首先介绍基于微分代数的SMPMSM驱动系统转子位置和转速的获取方法,其次研究逆变器死区效应对转子位置估计精度的影响,给出基于纹波电流计算的逆变器死区补偿方案,提出基于微分代数且集成逆变器死区补偿的SMPMSM驱动系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案,进而架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SMPMSM驱动系统。通过系统建模、仿真和实验测试验证了所提出的SMPMSM驱动系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装式同步电机驱动系统 微分代数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纹波电流计算 死区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波电流计算的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逆变器死区补偿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红梅 候书寒 姚宏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34-41,共8页
对于电压源型逆变器,由于其功率开关管寄生电容的存在,使逆变器开关周期内输出电压上升和下降不再是瞬时实现,而传统的死区补偿方法并未考虑寄生电容的影响,不仅导致死区补偿效果欠佳,而且存在电流过零点判断困难及易产生过补偿的技术... 对于电压源型逆变器,由于其功率开关管寄生电容的存在,使逆变器开关周期内输出电压上升和下降不再是瞬时实现,而传统的死区补偿方法并未考虑寄生电容的影响,不仅导致死区补偿效果欠佳,而且存在电流过零点判断困难及易产生过补偿的技术不足。为此,论文首先分析计及开关管寄生电容的逆变器死区效应,然后,针对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SMPMSM)驱动系统,详细推导其逆变器输出纹波电流的计算公式,提出基于纹波电流计算的逆变器死区补偿方法,并通过基于不同死区补偿方法的SMPMSM驱动系统建模、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死区补偿方法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装式同步电机驱动系统 逆变器 寄生电容 纹波电流 死区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多模块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传导EMI建模与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丹 申科 +3 位作者 刘卫国 梁培鑫 樊昱琨 段晓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03-4611,共9页
随着半导体器件开关频率的不断提高,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技术的电机驱动系统面临着严重的传导电磁干扰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诸如滤波器、电缆、电机及驱动器单元通常处于级联状态,同时系统级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 随着半导体器件开关频率的不断提高,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技术的电机驱动系统面临着严重的传导电磁干扰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诸如滤波器、电缆、电机及驱动器单元通常处于级联状态,同时系统级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预测无需获得系统内部每个支路/节点的EMI信息。针对上述特点,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级联T参数的模块化EMI建模方法。所提方法采用基于替换定理的干扰源建模技术以考虑交流电机驱动系统中的PWM开关动作行为。同时,该方法将系统中的各个阻抗单元视为一个二端口网络“黑盒”,并采用T参数进行描述以避免Z参数不能直接应用于级联单元运算的问题。此外,对EMI标准未限制的级联器件单元进行模块化划分,并采用T矩阵运算对其进行简化,该简化过程不存在理论近似。理论分析表明,因EMI优化而增加或改变滤波器等级联模块时,基于级联T矩阵的EMI预测方法只需对涉及的级联单元重新进行划分和阻抗计算即可。最后,以一台永磁电机驱动系统为例进行分析及验证,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模块化、复杂度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驱动系统 模块化级联网络 干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改进非线性反步自抗扰位置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栋炜 林杭彬 +3 位作者 刘丽桑 陈健 曾志伟 王佩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78,共6页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MSM)位置伺服系统的性能,针对外部扰动及参数不确定性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反步自抗扰控制方法。首先,针对传统自抗扰位置控制器中反馈控制律的设计仅限控制增益已知的情况且其收敛性能有限的问题...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MSM)位置伺服系统的性能,针对外部扰动及参数不确定性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反步自抗扰控制方法。首先,针对传统自抗扰位置控制器中反馈控制律的设计仅限控制增益已知的情况且其收敛性能有限的问题,基于反步控制及连续光滑非线性函数改进了控制律设计;其次,针对传统自抗扰控制器所采用的等效扰动估计方法性能有限的问题,引入朗道自适应观测器对扰动及参数分别辨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非线性反步自抗扰控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位置的跟踪收敛速度及跟踪精度,增强了系统对外部扰动及参数不确定性的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 非线性反步控制 朗道自适应观测器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永磁同步电机跟踪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宇 袁家信 张恒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8期145-149,共5页
针对具有输入时滞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的信号跟踪问题,采用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方法,能够在含有输入时滞的情况下通过该控制方法完成对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跟踪控制。通过仿真试验证明,所提出的事件触发控制策略... 针对具有输入时滞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的信号跟踪问题,采用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方法,能够在含有输入时滞的情况下通过该控制方法完成对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跟踪控制。通过仿真试验证明,所提出的事件触发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追踪到参考信号,并显著减少控制器的更新次数,从而延长执行器寿命,提高系统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系统 输入时滞 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 事件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SM驱动系统位置传感器故障在线诊断与自适应容错控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红梅 姚宏洋 王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228-235,共8页
针对以旋转变压器为位置传感器的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重点开展旋转变压器正交不完善和幅值不平衡位置传感器故障在线诊断与自适应容错控制研究。首先分析旋转变压器幅值不平衡与正交不完善故障所导致的位置偏差及在d、... 针对以旋转变压器为位置传感器的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重点开展旋转变压器正交不完善和幅值不平衡位置传感器故障在线诊断与自适应容错控制研究。首先分析旋转变压器幅值不平衡与正交不完善故障所导致的位置偏差及在d、q轴定子电流中所呈现的故障特征,提出基于定子q轴电流故障特征的有效提取,通过故障模式定位、识别和故障程度评估实现位置传感器故障的在线诊断,巧妙地回避逆变器死区效应引起的q轴电流脉动对位置传感器故障诊断精度的影响,再基于获取的位置偏差实现自适应容错控制。最后,通过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系统实验测试证实所提出的位置传感器故障在线诊断与自适应故障容错策略的合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驱动系统 位置传感器故障 死区效应 故障在线诊断 自适应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换器的实时计算脉宽调制方法
10
作者 何青松 吴振奎 +2 位作者 魏毅立 张自雷 李兆泽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38,共9页
在分析脉宽调制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离散化的思想,提出一种实时计算脉冲宽度的方法。该方法在一个采样周期内采集一次参考电压信号,再基于伏秒平衡原理推导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功率器件导通与关断时间的计算公式,并给出方法实现流程。所提方... 在分析脉宽调制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离散化的思想,提出一种实时计算脉冲宽度的方法。该方法在一个采样周期内采集一次参考电压信号,再基于伏秒平衡原理推导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功率器件导通与关断时间的计算公式,并给出方法实现流程。所提方法计算简洁、可输出任意电压信号、不依靠载波信号和坐标变换。其次,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对实时计算脉宽调制(RTCPWM)控制下的单相DC-AC变换器、三相DC-AC变换器和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并在模拟平台上进行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满足调制要求的前提下,实时计算脉宽调制的输出电压总谐波失真率为79.18%,模型性能较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提升30%,电机正反转转速波动范围小于1%。可将该调制策略推广应用到电力系统频率偏差调节、三相电压不平衡补偿、多功能变换器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宽调制 变换器 实时计算脉宽调制 同步电机 谐波分析 同步电机调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滑模观测器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电流传感器微小故障诊断 被引量:12
11
作者 许水清 刘锋 +2 位作者 何怡刚 胡友强 柴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277-7287,共11页
为及时准确地检测出新能源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电流传感器微小故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滑模观测器的微小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含有电流传感器微小故障的驱动系统混合逻辑动态模型,其次利用状态增广和非奇异坐标变换对... 为及时准确地检测出新能源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电流传感器微小故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滑模观测器的微小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含有电流传感器微小故障的驱动系统混合逻辑动态模型,其次利用状态增广和非奇异坐标变换对电流传感器微小故障进行故障重构,然后设计收敛速度快且能够抑制高频抖振的自适应滑模观测器以精确估计系统重构状态,最后采用系统重构状态实际值与观测值残差作为检测变量并利用范数设计自适应阈值。该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能诊断微小故障和显著故障,而且可以检测从微小故障演变为显著故障乃至失灵的整个过程,准确性高、鲁棒性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驱动系统 电流传感器 微小故障 自适应滑模观测器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反馈环的电动飞机驱动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江秀红 李佳欣 +1 位作者 刘彦娟 王玉颖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1-457,共7页
电动飞机驱动系统由于存在反馈环无法用成功流(GO)法进行可靠性分析,直接断开反馈又降低了分析结果的精度,为此提出一种通过建立布尔方程解决含有反馈环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设置反馈信号为系统输入,根据信号流向和GO法操作符运算规... 电动飞机驱动系统由于存在反馈环无法用成功流(GO)法进行可靠性分析,直接断开反馈又降低了分析结果的精度,为此提出一种通过建立布尔方程解决含有反馈环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设置反馈信号为系统输入,根据信号流向和GO法操作符运算规则建立含反馈信号的布尔方程,并与其他反馈信号的方程联立求得各反馈信号的表达式,进而获得系统可靠性分析结果。以某电动飞机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为例,基于GO法建立系统可靠性模型,并对系统断开反馈和含有反馈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反馈环处理方法可行,能有效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度,同时可延伸GO法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飞机驱动系统 可靠性分析 同步电机驱动系统 成功流法 反馈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第31卷作者索引 被引量:1
13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J0035-J0064,共30页
关键词 逆变器 有源滤波器 铁路功率调节器 实验研究 高压直流输电 电子器件 半桥变换器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变流器 同步电机驱动系统 同步电动机 开关电机 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PID伺服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7
14
作者 胡海兵 胡庆波 吕征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44-2148,共5页
针对耦合和非线性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器优化设计的难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比例、积分和微分(PID)控制器的优化设计方法.结合PSO的基本原理和PMSM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给出了优化PID控制器设计的步骤.考虑到综合评价系... 针对耦合和非线性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器优化设计的难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比例、积分和微分(PID)控制器的优化设计方法.结合PSO的基本原理和PMSM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给出了优化PID控制器设计的步骤.考虑到综合评价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在优化过程中引入了新的模糊汉明距离的评价策略.同时对遗传算法(GA)和PSO算法优化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搜寻到最优或次最优的参数空间,并能取得比GA更好的空间解.优化得到的PID控制器速度响应快、超调量小,有效地提高了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遗传算法 比例 积分微分控制器 同步电机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PMSM speed modulation system with sliding mode based on active-disturbance-rejection control 被引量:12
15
作者 荣智林 黄庆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406-1415,共10页
A sliding mode and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SM-ADRC)was employed to regulate the speed of a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The major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are that it can main... A sliding mode and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SM-ADRC)was employed to regulate the speed of a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The major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are that it can maintain the original features of ADRC and make the parameters of ADRC transition smoothly.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also ensures speed control accuracy and improves the robustness and anti-load disturbance ability of the system.Moreover,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 d-axis current output equation,a novel current-loop SM-ADRC is presented to improve the system’s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inner ability of anti-load disturbance.Results of a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sliding-mode ADRC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response,small overshoot,small steady-state error,wide speed range and high control accuracy.It shows that the system has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variations in rotational inertia,load and internal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urbance rejection auto tun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speed modulation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