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磁体结构对永磁同步电机电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洪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2,28,共5页
为比较不同永磁体结构对永磁同步电机性能的影响,以TYCX132M系列7.5k W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在Ansoft/Maxwell仿真环境下,建立了内嵌式W型和U型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的二维和三维模型,计算了两种永磁同步电机分别在空载和负载两种运行状... 为比较不同永磁体结构对永磁同步电机性能的影响,以TYCX132M系列7.5k W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在Ansoft/Maxwell仿真环境下,建立了内嵌式W型和U型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的二维和三维模型,计算了两种永磁同步电机分别在空载和负载两种运行状态下的反电动势、定子电流、转速和电磁转矩。分析表明:空载时W型比U型永磁同步电机的起动速度快、起动电流小、起动转矩平稳;负载时W型比U型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电流有效值略大,但转速恢复的时间短,电磁转矩波动小。综合比较而言,该类型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采用W型结构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OFT 永磁体结构 空载特性 负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贴式轴向磁通电机梯形削极分段结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武岳 张志锋 张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5,共12页
采用多极少槽结构和分数槽集中绕组可有效提高轴向磁通永磁(AFPM)电机的转矩密度,但磁动势谐波含量较大、频率较高,会引起永磁体涡流损耗增大和温度升高。通过优化表贴式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的永磁体结构可有效降低永磁体涡流损耗并抑制转... 采用多极少槽结构和分数槽集中绕组可有效提高轴向磁通永磁(AFPM)电机的转矩密度,但磁动势谐波含量较大、频率较高,会引起永磁体涡流损耗增大和温度升高。通过优化表贴式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的永磁体结构可有效降低永磁体涡流损耗并抑制转矩波动,因此提出梯形削极分段结构。首先,基于精确子域法分别建立不同永磁体结构的解析模型。其次,通过解析模型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永磁体结构的气隙磁密、输出转矩和涡流损耗进行分析对比。然后,通过研究永磁体分段对永磁体涡流损耗的影响,确定梯形削极分段结构的参数。最后,制造一台样机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梯形削极分段结构可有效降低永磁体涡流损耗并且改善轴向磁通永磁电机输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磁通永磁电机 梯形削极分段结构 永磁体结构 永磁体涡流损耗 转矩密度 精确子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主轴磁极结构对气隙磁密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慎波 孙俊主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28,共5页
永磁同步电主轴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如何确定产生所需气隙磁密的永磁体的尺寸。传统的永磁体尺寸设计采用经验公式估算,不具有准确性。文章阐述不同磁体尺寸对三种磁极结构径向磁通永磁同步电主轴气隙磁密的影响。借助于三种磁极结构... 永磁同步电主轴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如何确定产生所需气隙磁密的永磁体的尺寸。传统的永磁体尺寸设计采用经验公式估算,不具有准确性。文章阐述不同磁体尺寸对三种磁极结构径向磁通永磁同步电主轴气隙磁密的影响。借助于三种磁极结构的静态有限元模型仿真,揭示出永磁体体积和产生磁通的永磁体面积之间的直接关系。因此,一旦确定了最小永磁体体积,就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出产生磁通的永磁体面积。此技术也可用来设计转子截面积有限的异步启动永磁同步电主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主轴 内置式 表面式 永磁体 磁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速磁浮无铁心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结构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辉煌 杜玉梅 +4 位作者 张瑞华 张俊康 李正浩 郭科宇 王培龙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55,共10页
中速磁浮列车采用单边长初级无铁心永磁直线同步电机(IPMLSM)作为牵引电机,因为这种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无轮轨摩擦以及法向吸引力接近于0等优点,但是由于该电机定子无铁心,导致其推力密度较小,且永磁材料使用过多及定子绕组... 中速磁浮列车采用单边长初级无铁心永磁直线同步电机(IPMLSM)作为牵引电机,因为这种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无轮轨摩擦以及法向吸引力接近于0等优点,但是由于该电机定子无铁心,导致其推力密度较小,且永磁材料使用过多及定子绕组沿轨道长距离铺设,使电机效率进一步降低。为了提高电机性能,在IPMLSM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永磁体装配结构,可提升电机推力密度;并根据长定子IPMLSM绕组的特点,优化绕组导体截面,获得适用于中速磁浮列车IPMLSM定子绕组导体的宽与高之比,进一步提升电机的推力密度。最后,制作IPMLSM小型样机实验装置,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改进结构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铁心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Halbach永磁阵列 新型永磁体装配结构 结构优化 长定子 中速磁浮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耦合双梁压电振动俘能器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旭辉 左萌 +1 位作者 谭厚志 樊红卫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12期10-13,17,共5页
环境振动能量收集有望解决微功耗无线传感器节点的供电问题。针对典型压电式振动俘能器多为线性谐振系统,工作频带窄,难以适配实际振源的问题,引入外加磁场,研究双梁-永磁体结构的能量收集器的振动特性,利用磁偶极子理论建立了磁力模型... 环境振动能量收集有望解决微功耗无线传感器节点的供电问题。针对典型压电式振动俘能器多为线性谐振系统,工作频带窄,难以适配实际振源的问题,引入外加磁场,研究双梁-永磁体结构的能量收集器的振动特性,利用磁偶极子理论建立了磁力模型并引入动力学方程中,建立系统集中参数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系统关键参数对响应的影响规律,最后搭建实验平台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双梁压电俘能器在耦合磁场作用下俘能效率相对无磁力时大幅提高,在磁间距为26 mm时俘能范围拓宽3倍,电压输出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梁-永磁体结构 磁场耦合 振动能量收集 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