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磁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共模EMI噪声的预测及抑制 被引量:4
1
作者 余伟 王世山 +1 位作者 虞振洋 周峰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68,共7页
永磁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中高du/dt、di/dt在系统中寄生参数作用下感应出的电磁干扰,随着开关频率的不断提高,已逐渐影响到其在高精密场合下的可靠运行。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模型的研究,是电磁干扰分析、预测及其... 永磁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中高du/dt、di/dt在系统中寄生参数作用下感应出的电磁干扰,随着开关频率的不断提高,已逐渐影响到其在高精密场合下的可靠运行。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模型的研究,是电磁干扰分析、预测及其抑制的基础。本文研究出一种永磁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共模EMI噪声的预估方案:针对典型系统中的智能功率模块(IPM)装置,通过分析开关管状态切换过程中IPM桥臂中点电位的跳变,等效出共模噪声源模型;在阐述共模干扰传播路径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方法提取了传播通道中所涉及的各主要部件(变流器、屏蔽线缆及永磁同步电机)的高频参数;在150k Hz^30MHz频段内,对其共模EMI噪声进行了实际测量,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根据样机实测EMI噪声,对于超出电磁兼容标准部分,提出了通过设计平面EMI滤波器滤除的方案,最终通过实验对该新型滤波器噪声抑制效果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共模干扰源 参数提取 共模干扰模型 平面EMI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平坦控制研究
2
作者 曹生志 王洪希 +2 位作者 段炼 禹天凤 王蔼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6-92,共7页
为了提升永磁同步电机(PMSM)伺服系统的轨迹跟踪动静态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微分平坦的伺服系统三闭环新型控制策略。对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并证明其平坦性。为了进一步增强系统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引入扩展卡尔曼观测器来估计... 为了提升永磁同步电机(PMSM)伺服系统的轨迹跟踪动静态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微分平坦的伺服系统三闭环新型控制策略。对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并证明其平坦性。为了进一步增强系统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引入扩展卡尔曼观测器来估计转子位置,并将其作为平坦控制器的反馈部分,以实现系统有效补偿;基于伺服系统的三闭环微分平坦控制结构,设计其电流、速度及位置控制器;最后,搭建系统仿真模型,与传统PI控制方法进行对比,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与传统PI控制相比,采用平坦控制策略在控制伺服系统过程中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位置跟踪精度,显著提升了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同时对外部负载扰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微分平坦控制 扩展卡尔曼观测器 位置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型并联位置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设计
3
作者 丁一峰 朱其新 朱永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8,共8页
随着对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中位置精度、响应速度、稳定程度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三环串联矢量控制系统已无法同时满足这些性能要求。针对此问题,设计一种滤波型并联矢量控制系统。分别对串、并联结构系统进行模型简化分析,并通过频域法进行... 随着对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中位置精度、响应速度、稳定程度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三环串联矢量控制系统已无法同时满足这些性能要求。针对此问题,设计一种滤波型并联矢量控制系统。分别对串、并联结构系统进行模型简化分析,并通过频域法进行参数整定。从机制上对两种结构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并联结构系统的综合控制性能优于串联控制系统,但其抗高频扰动性能较差。利用根轨迹簇解析各个控制器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伯德图的三频段理论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研究。最后,进一步分析得出相较于串联结构系统,并联结构系统可以更方便地通过加入调节控制器进行性能优化,并以此为基础在系统中加入二阶巴特沃斯滤波器,提出了滤波型并联结构系统,在维持系统低中频性能的基础上,改善了系统的高频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滤波型并联结构系统可以消除位置环在动态信号输入下的稳态误差,同时具备更快的响应速度和较好的高频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位置伺服系统 并联结构系统 根轨迹簇 巴特沃斯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伺服系统转速跟踪控制与数据驱动的参数设计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连传强 郭力源 +2 位作者 许观达 肖飞 张伟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12-2421,共10页
在永磁伺服控制系统中,传统的转速控制策略在低频段存在幅值与相位偏差问题,降低了转速跟踪控制精度。为解决该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转速跟踪控制策略与数据驱动的参数设计方法。主要思路是在转速控制环节串联一个滞后-超前补偿... 在永磁伺服控制系统中,传统的转速控制策略在低频段存在幅值与相位偏差问题,降低了转速跟踪控制精度。为解决该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转速跟踪控制策略与数据驱动的参数设计方法。主要思路是在转速控制环节串联一个滞后-超前补偿器,用以校正低频段的幅值与相位;以低频段补偿后的幅值及相位误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同时约束补偿器在全频带范围内的最大幅值增益和相移,设计了一种数据驱动的补偿器参数优化方法,并对补偿后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实验数据所设计的补偿器在转速指令频率小于1 rad/s的低频段区间内,转速跟踪误差小于2 r/min,相较于传统方法控制精度显著提升;在跟踪转速阶跃指令时,该文方法和传统方法的控制效果相当,这说明该文方法在改善低频段跟踪性能的同时,保持了控制系统在中高频段原有的幅频和相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转速控制 滞后-超前补偿器 数据驱动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机电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林利红 陈小安 +1 位作者 周伟 缪莹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3,共6页
为了研究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中存在的多物理过程、多参量复杂耦合关系,提出了对该系统进行机电耦合振动特性分析的观点。从全局机电耦合的角度,对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进行了机电耦合分析,将该系统归纳为三质量两轴系统,建立... 为了研究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中存在的多物理过程、多参量复杂耦合关系,提出了对该系统进行机电耦合振动特性分析的观点。从全局机电耦合的角度,对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进行了机电耦合分析,将该系统归纳为三质量两轴系统,建立了三质量两轴系统的机电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由于电流调节器参数、阻尼、谐波扰动、间隙以及负载扰动等因素引起的系统机电耦合振动动态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机电耦合振动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该机电耦合振动特性分析对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传动 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 机电耦合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林利红 陈小安 +1 位作者 周伟 缪莹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32-1137,共6页
对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时,必须考虑系统的机电耦合影响。从机电能量转换的角度,根据系统的全局耦合分析和局部耦合分析,建立了该系统全局耦合关系图和永磁同步电动机精密传动装置子系统局部机电耦合关系图,然后采用... 对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时,必须考虑系统的机电耦合影响。从机电能量转换的角度,根据系统的全局耦合分析和局部耦合分析,建立了该系统全局耦合关系图和永磁同步电动机精密传动装置子系统局部机电耦合关系图,然后采用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建立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精密传动装置子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推导了该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正确的,这为该系统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传动 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 机电耦合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永磁交流伺服系统速度抗干扰控制算法研究
7
作者 刘欢 郝中洋 +1 位作者 张晓敏 王新浩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55,共9页
速度控制器是伺服控制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性能是衡量整个控制系统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程中,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往往存在大量的干扰,传统PID控制算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为提高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抗干扰控制性能,文章设... 速度控制器是伺服控制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性能是衡量整个控制系统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程中,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往往存在大量的干扰,传统PID控制算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为提高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抗干扰控制性能,文章设计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速度抗干扰控制算法。首先,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在对旋转变压器解调的同时,实时准确的估计干扰,并加以前馈补偿。然后,设计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实现了转速的高精度抗扰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的速度控制误差相比传统PID控制器减少了64%以上。因此,该控制算法性能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器,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提高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系统 旋转变压器 扩张状态观测器 前馈补偿 抗干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永磁交流伺服同步驱动的拉床控制系统 被引量:8
8
作者 邓雄飞 胡旭东 +2 位作者 鲁文其 刘虎 王玮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前国内的拉床多采用液压驱动,针对其存在加工质量(精度和光洁度)不佳、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的问题,在技术成熟和性能优越的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基于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同步驱动的拉床系统。首先给出了电伺服同步驱动... 目前国内的拉床多采用液压驱动,针对其存在加工质量(精度和光洁度)不佳、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的问题,在技术成熟和性能优越的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基于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同步驱动的拉床系统。首先给出了电伺服同步驱动的立式内拉床的机构图,并对该机构图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主溜板伺服同步驱动系统、调刀伺服驱动系统和拉床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方案,并采用共享指令的同步控制策略来确保拉床同步性能。最后,以立式内拉床为对象,在20 t的负载力下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永磁交流伺服同步驱动的拉床控制系统具有成本低、可行性好、同步性能测试稳定、加工精度高等优点,对国内拉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系统 控制系统 立式内拉床 同步驱动 调刀伺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机电耦合试验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利红 陈小安 周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28,共7页
为了研究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多因数耦合下的动态特性,构建了以PMAC多轴运动控制卡为核心,以IPC为支撑平台的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的试验体系结构。通过软件原型系统,采集了系统在空载和加载运行状态下的电流、转速和转矩等响... 为了研究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多因数耦合下的动态特性,构建了以PMAC多轴运动控制卡为核心,以IPC为支撑平台的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的试验体系结构。通过软件原型系统,采集了系统在空载和加载运行状态下的电流、转速和转矩等响应信号,并将物理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分析的正确性。研究内容和结果有助于分析设计参数和机电耦合参数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机理和规律,有利于对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进行动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 机电耦合 精密传动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整定的永磁交流伺服系统模糊免疫PID控制器 被引量:18
10
作者 史婷娜 张典林 +2 位作者 夏长亮 陈炜 万健如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5-50,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整定的模糊免疫PID控制器,并将其应用于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之中。该控制方法将生物免疫反馈机理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由一个常规的PID控制器和一个免疫型比例控制器顺序串联实现,其中免疫比例控制器的非线性函数由模糊推...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整定的模糊免疫PID控制器,并将其应用于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之中。该控制方法将生物免疫反馈机理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由一个常规的PID控制器和一个免疫型比例控制器顺序串联实现,其中免疫比例控制器的非线性函数由模糊推理实现,PID及免疫比例控制器中的参数由遗传算法实现自寻优。利用功能强大的仿真工具Matlab/Simulink对交流伺服系统进行仿真,控制器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等优点,显著提高了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免疫PID 遗传算法 交流伺服系统 免疫反馈 模糊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线性化控制 被引量:64
11
作者 张涛 蒋静坪 张国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43,共4页
提出了交流伺服系统自适应反馈线性化的控制方案 ,通过将在线估计的参数应用于坐标变换和非线性状态反馈 ,达到了线性化控制的目的 ;讨论了增强参数收敛性问题。
关键词 交流同步电机 伺服系统 线性化控制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永磁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陈荣 严仰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5-208,236,共5页
电机控制方法主要有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两种控制方法。在系统控制结构、控制方法对系统硬件的要求、系统的控制性能等方面对两种控制方法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对系统控制的硬件要求较高、低速性能较差、电机调速... 电机控制方法主要有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两种控制方法。在系统控制结构、控制方法对系统硬件的要求、系统的控制性能等方面对两种控制方法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对系统控制的硬件要求较高、低速性能较差、电机调速范围较窄,适用于速度变动范围不宽的调速系统。而使用矢量控制方法时,系统调速范围较宽,低速性能良好。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自身特点,只有选择矢量控制方法才能满足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动机 交流伺服系统 控制策略 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电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重载驱动的伺服压力机动力系统电容储能参数 被引量:6
13
作者 鲁文其 胡育文 +1 位作者 黄文新 杜栩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9-65,共7页
阐述了曲柄机械式伺服压力机样机研制的整机方案,动力系统以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容储能装置的组合取代传统机械压力机的异步电机和机械飞轮—离合器组合,重点对该动力系统的电容储能参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伺服压力机的工作模式及该电容储... 阐述了曲柄机械式伺服压力机样机研制的整机方案,动力系统以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容储能装置的组合取代传统机械压力机的异步电机和机械飞轮—离合器组合,重点对该动力系统的电容储能参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伺服压力机的工作模式及该电容储能装置在冲压过程电压电流的变化情况。在Matlab环境下建立重载伺服驱动系统的模型,以研制一台80t的伺服压力机为目标,通过仿真对电容储能参数的选取进行分析,提出一组合理的储能参数,并设计实现了该样机的重载伺服驱动系统。结合曲柄式机械压力机,以液压蓄能器作为负载对象进行试验。结果证明,该伺服系统能够满足压力机冲压加工的重载驱动特性,提出的储能参数是合理的,设计的电容储能装置不仅可以实现机械飞轮的助力作用,而且减缓了峰值电流对电网的冲击,采用的动力系统方案具有大功率高过载的特点,在伺服压力机场合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压力机 同步电机 电容储能 动力系统 重载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交流同步直线电机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6
14
作者 李庆雷 王先逵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7-581,共5页
分析了永磁交流同步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和控制要求 ,对 4种典型的位置控制器进行了比较研究 ,对扰动观测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和参数调整。在此基础上 ,提出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加速度反馈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 ,此控制... 分析了永磁交流同步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和控制要求 ,对 4种典型的位置控制器进行了比较研究 ,对扰动观测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和参数调整。在此基础上 ,提出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加速度反馈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 ,此控制系统适于永磁交流同步直线电机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同步直线电机 位置伺服控制系统 位置控制器 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转动惯量辨识方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韩亚荣 邱鑫 朱德明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40,80,共6页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具有不同转动惯量的负载,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在提高系统动态抗扰能力研究过程中,转动惯量辨识为首要解决问题。本文在对传统方法研究基础上,提出两种分别基于加减速法和二分法的新型转动惯量辨识方法。...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具有不同转动惯量的负载,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在提高系统动态抗扰能力研究过程中,转动惯量辨识为首要解决问题。本文在对传统方法研究基础上,提出两种分别基于加减速法和二分法的新型转动惯量辨识方法。其中改进加减速法将传统方法微型化,使得电机可以在微震运行状态下进行惯量辨识;二分法利用转矩和转动惯量之间的联系,对转动惯量进行二分法快速查找。基于实验平台,对传统方法和新型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研究各方法可行性,并给出各自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系统 转动惯量辨识 加减速法 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 二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性能微控制器的超低速稀土永磁交流伺服系统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景林 马瑞卿 刘卫国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3,共4页
阐述了以软件伺服为控制策略的基于高性能微控制器的新型全数字高精度超低速稀土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特点、系统构成和功能实现。研制成功的伺服系统实测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很高的精度 (0 .0 5°)和优越的超低速 (1 .2&#... 阐述了以软件伺服为控制策略的基于高性能微控制器的新型全数字高精度超低速稀土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特点、系统构成和功能实现。研制成功的伺服系统实测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很高的精度 (0 .0 5°)和优越的超低速 (1 .2°/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控制器 稀土 超低速 高精度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非线性积分滑模的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立伟 魏维 +2 位作者 张超 刘辉 修三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917-3924,共8页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是一个强耦合、多变量、非线性的系统,滑模控制已经逐步应用于交流伺服系统中。针对滑模控制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未达到滑模面前鲁棒性差等缺点,结合趋近律设计了一种具有全局鲁棒特性的以非线性积分滑模面为基础的转...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是一个强耦合、多变量、非线性的系统,滑模控制已经逐步应用于交流伺服系统中。针对滑模控制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未达到滑模面前鲁棒性差等缺点,结合趋近律设计了一种具有全局鲁棒特性的以非线性积分滑模面为基础的转速控制器。所设计的控制器因为包含了非线性积分函数,使得在尽量小的超调量下增加了系统的响应速度,观测器的引入使系统具备了一定的抗扰动能力。通过仿真证明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该控制器使系统具有较好的伺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系统 非线性积分 全程滑模 转速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重载驱动的曲柄伺服压力机动力系统参数 被引量:8
18
作者 鲁文其 胡育文 +1 位作者 金海 胡旭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7,共7页
阐述了曲柄伺服压力机重载驱动的动力系统方案,鉴于压力机冲压加工过程负载具有的瞬时重载特性,对该动力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电参数和电容组容值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推导提出了近似求解的解析表达式。以研制一台80吨的曲柄压力机... 阐述了曲柄伺服压力机重载驱动的动力系统方案,鉴于压力机冲压加工过程负载具有的瞬时重载特性,对该动力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电参数和电容组容值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推导提出了近似求解的解析表达式。以研制一台80吨的曲柄压力机为目标,根据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的各参数值,设计并实现了该动力系统的电容组储能硬件装置和永磁同步电机驱动伺服系统,以液压蓄能器作为加载对象进行了试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动力系统参数解析公式是合理的,这为该类型伺服压力机的研发及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柄压力机 动力系统 同步电机 电容组 解析表达式 伺服压力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性能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薛青 花银群 +1 位作者 程广贵 李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期29-33,共5页
设计了应用于现代高新农业机械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控制策略,构建了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的位置、速度、电流三闭环控制系统,系统控制以DSP芯片TMS320LF2407为核心。系统软件由控制... 设计了应用于现代高新农业机械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控制策略,构建了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的位置、速度、电流三闭环控制系统,系统控制以DSP芯片TMS320LF2407为核心。系统软件由控制主程序和PWM中断服务子程序组成:主程序完成DSP的初始化,参数设定,过压、过流保护等功能;PWM中断服务子程序完成电流采样,转速计算,矢量变换和PWM输出等功能。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 交流伺服系统 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电感测量的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位置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凯 郭宏 汪国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2-25,共4页
研究了一种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新型位置检测方法.该系统没有安装附加的位置传感器,而是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在其内部装有4个位置传感线圈,通过检测传感线圈的电感量就可以得到以模拟量表示的转子位置角.将此模拟位... 研究了一种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新型位置检测方法.该系统没有安装附加的位置传感器,而是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在其内部装有4个位置传感线圈,通过检测传感线圈的电感量就可以得到以模拟量表示的转子位置角.将此模拟位置信号通过由高速A/D、D/A和CPU组成的轴角/数字编码器(RDC)及其它电路,进行八卦限鉴幅、查表和换向分频等处理,就得到了以数字量表示的位置信号及逆变器工作所需的电流参考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机 伺服系统 位置检测 电感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