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艺术作品的永恒性
- 1
-
-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
-
关键词
邓晓芒
《艺术作品的永恒性》
文学艺术
人文精神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略论叶芝其人其诗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方汉泉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
-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74-83,73,共11页
-
文摘
本文从四个不同层面去论述本世纪初爱尔兰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巴特勒·叶芝的人生哲学、创作思想及其主要诗作:一、探索诗人在追求永恒艺术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双重意识,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二、剖析诗人的贵族理想主义和对人民大众的态度;三、探讨诗人对待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复杂态度、矛盾心态及其理想的英雄观;四、简述诗人在世界风云突变面前所描绘的梦魇般的幻像及其对世界未来的预言.不断探索永恒艺术和现实生活的相互关系,是诗人一生从事诗作的主导思想.
-
关键词
梦幻理想
永恒艺术
双重意识原则
贵族主义
爱尔兰民族独立
梦魇幻像
未来预言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从加达默尔的“游戏说”看文学意义的发展规律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明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3,共2页
-
文摘
当代哲学解释学大师加达默尔认为 ,游戏的主体不是游戏者 ,不是游戏中的人 ,而是游戏本身。它作为一种纯粹的自我表现 ,是一个不断往返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游戏不仅实现了自我更新与变异 ,而且它还能使其自身作为一个意义整体被反复地去表现与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文学意义的发展规律来讲具有非同寻常的启示作用。事实上 ,文学也同样是在不断的意义变异中实现自身统一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和存在的扩充的 ,因此可以说 ,作品的存在作为一个意义整体 ,已经超越了每一次阐释活动的特殊性而具有了一种普遍性。这就是艺术真理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变”与“不变”的意义辩证法 ,同时也是加达默尔“游戏说”所提供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
关键词
游戏
意义变异
永恒的艺术魅力
艺术真理
-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