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永定河北京段水质水量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夏军 Hung Hoang Nghia 曾思栋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7,共7页
自然条件下的河流水质模型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的城市河流应用中存在局限性,构建耦合人类活动影响的水质模型是识别城市河流水质变化的关键。针对永定河北京段自然水循环与再生水、循环管线回水及外调水等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特点,构建... 自然条件下的河流水质模型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的城市河流应用中存在局限性,构建耦合人类活动影响的水质模型是识别城市河流水质变化的关键。针对永定河北京段自然水循环与再生水、循环管线回水及外调水等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特点,构建了基于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与一维稳态的水质过程耦合的模型,分析了不同调水情景下永定河北京段水质变化过程。应用表明该模型在永定河北京段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不仅能描述过去天然条件、现状条件下水质过程,同时能应用于未来规划情景下的水质预测,同时表明外调水工程对永定河北京段的水量水质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北京段 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 水质模拟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优化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亚丽 李一辰 +1 位作者 马嘉 张云路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第2期61-67,共7页
文章以复合生态系统为理论基础,着眼人-生物-城市环境三者的平衡,以北京市永定河平原城市段为例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从人的生态游憩、生物的栖息地与城市环境的生态修复潜力3方面协调的角度整理评价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筛选出22... 文章以复合生态系统为理论基础,着眼人-生物-城市环境三者的平衡,以北京市永定河平原城市段为例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从人的生态游憩、生物的栖息地与城市环境的生态修复潜力3方面协调的角度整理评价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筛选出22个因子并确定因子权重;其次,依托ArcGIS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综合适宜性最高、中等、最低区域分别占比40.33%、43.91%、15.76%,其主要原因是流域中北部自然条件良好且基础设施完善,而南部建设程度高等人为干扰因素大且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从人-生物-城市环境之间建立协调耦合关系的角度提出平原城市段优化策略,以期协调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完善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空间体系及可持续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北京永定河平原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