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存舌下动脉伴前交通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余峰 何士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7-588,共2页
患者女,6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于2009年10月31日突发头痛伴进行性意识障碍5h入院。CT提示脑室内积血,右侧直回血肿形成。入院时患者Hunt-HessⅣ级。急症脑血管造影显示原始舌下动脉(primitive hypoglossal artery,PHA)在左侧颈内... 患者女,6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于2009年10月31日突发头痛伴进行性意识障碍5h入院。CT提示脑室内积血,右侧直回血肿形成。入院时患者Hunt-HessⅣ级。急症脑血管造影显示原始舌下动脉(primitive hypoglossal artery,PHA)在左侧颈内动脉的C2水平发出,穿过舌下神经管和基底动脉吻合,左侧椎动脉未见显影,前交通动脉显示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舌下动脉 前交通动脉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卒中起病经血管超声诊断为永存舌下动脉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安立澌 曲凯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2期1337-1341,共5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0岁,因"右脸及右手麻10小时"于2020年4月7日至吉林省电力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无力或抽搐、视物不清、言语不利、心慌、胸闷、胸痛、发热等,无饮水返呛及吞咽困难。门诊...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0岁,因"右脸及右手麻10小时"于2020年4月7日至吉林省电力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无力或抽搐、视物不清、言语不利、心慌、胸闷、胸痛、发热等,无饮水返呛及吞咽困难。门诊行颅脑MRI检查发现,双侧放射冠区及右侧顶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缺血灶;左侧丘脑急性或亚急性期梗死(图1A),以"脑梗死"收住院。既往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多年,未规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舌下动脉 动脉超声 经颅多普勒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压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存舌下动脉合并脑干梗死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颜俊文 张丽娥 +3 位作者 关贤生 李继中 颜小庚 韩江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永存舌下动脉(PHA)是第二常见的颈动脉-基底动脉吻合,此类患者常伴随后交通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以及同侧、对侧或双侧椎动脉的发育不良,由于血管的异常吻合,会导致脑缺血症状和体征的复杂化,前循环的栓子可以导致前循环和后循环梗死。... 永存舌下动脉(PHA)是第二常见的颈动脉-基底动脉吻合,此类患者常伴随后交通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以及同侧、对侧或双侧椎动脉的发育不良,由于血管的异常吻合,会导致脑缺血症状和体征的复杂化,前循环的栓子可以导致前循环和后循环梗死。本院近期收治了1例PHA合并脑干梗死患者,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经过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循环等治疗好转,2个月电话回访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较前明显改善,本研究拟结合文献对该病例进行详细阐述,并对4种胚胎性颈动脉-基底动脉吻合作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舌下动脉 脑梗死 脑干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存原始舌下动脉合并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术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尧 白鹏 +2 位作者 向守卫 邹杨鸿 余化霖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92-1093,共2页
永存原始舌下动脉(persistent primitive hypoglossal artery,PPH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的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异常吻合血管。更多见于女性和好发于左侧[1-2]。PPHA解剖结构异常及血流动力学紊乱,常合并椎动脉发育不全、后交通动脉缺... 永存原始舌下动脉(persistent primitive hypoglossal artery,PPH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的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异常吻合血管。更多见于女性和好发于左侧[1-2]。PPHA解剖结构异常及血流动力学紊乱,常合并椎动脉发育不全、后交通动脉缺如等血管变异[3]和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狭窄等脑血管疾病[1,3-4]。鉴于临床工作中较为罕见且合并动脉瘤治疗难度较大,现报道1例诊断为右侧PPHA合并左侧小脑上动脉起始部动脉瘤并行介入栓塞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原始下动脉 颅内动脉 介入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的影像学特点及其意义 被引量:23
5
作者 袁飞 崔翔 +2 位作者 刘银社 赵军 顾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3-427,共5页
目的探讨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此类异常吻合血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头颈CT血管造影(CTA)及MR血管造影(MRA)诊断为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9例病人行头颈联合CTA检查,3例行头和/或颈... 目的探讨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此类异常吻合血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头颈CT血管造影(CTA)及MR血管造影(MRA)诊断为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9例病人行头颈联合CTA检查,3例行头和/或颈部MR血管造影(MRA)检查。结果 12例中,9例为永存三叉动脉,3例为永存舌下动脉。永存三叉动脉中,外侧型8例,内侧型1例;按Saltzman分型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4例;吻合点近端的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发育不良4例,吻合点近端基底动脉完全萎缩1例;1例合并动脉瘤,2例合并大脑中动脉成窗。3例永存舌下动脉中,2例伴同侧椎动脉缺如,1例伴对侧椎动脉发育不良,1例伴对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及成窗变异。结论 (1)CTA及MRA能清晰、快速、准确地显示永存三叉动脉和永存舌下动脉等颈内-基底动脉吻合的走行、毗邻关系及其合并症;(2)熟悉这些原始吻合血管的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相应治疗中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胚胎性血管 永存三叉动脉 永存舌下动脉 体层摄影术 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变异与动脉瘤发生风险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肖钦 杨信举 +2 位作者 童海鹏 龚水根 刘春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探讨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变异各类型与动脉瘤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变异患者的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资料及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并纳入同期120例MSCTA检查患者作为对照组,并... 目的:探讨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变异各类型与动脉瘤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变异患者的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资料及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并纳入同期120例MSCTA检查患者作为对照组,并筛选出两组中动脉瘤患者。通过皮尔逊卡方检验统计两组之间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性,以及各类型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变异患者中动脉瘤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变异患者93例,合并动脉瘤患者为20例,发生率为21.5%,具体类型及其例数为永存三叉动脉(17/79),永存舌下动脉(2/6),永存寰前节间动脉(1/8)。永存动脉出现动脉瘤6例,除永存动脉外头颈部其他动脉出现动脉瘤12例,另外2例为永存动脉与其他动脉同时出现动脉瘤。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中头颈部其他动脉的动脉瘤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各类型之间动脉瘤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变异增加动脉瘤发生风险,但并不会增加永存动脉以外头颈部其他动脉发生动脉瘤的风险,各类型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变异之间动脉瘤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永存颈内-基底动脉 永存三叉动脉 永存寰前节间动脉 永存舌下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