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嘉四灵诗学的再探讨——兼论其与江西诗派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钱志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58,共9页
本文比较系统论述了永嘉四灵诗论的特点,提出"话头"式诗论这一说法,并对四灵自身的重要的诗学概念一一进行分析,重构其诗学体系,指出其在近体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从具体诗学传承关系及诗学思想实际情况出发,对永嘉... 本文比较系统论述了永嘉四灵诗论的特点,提出"话头"式诗论这一说法,并对四灵自身的重要的诗学概念一一进行分析,重构其诗学体系,指出其在近体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从具体诗学传承关系及诗学思想实际情况出发,对永嘉四灵与江西诗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否定关系,而是一种沿承嬗变的关系。这一说法,为考察南北宋之际诗学流变提出一个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永嘉四灵 话头式诗论 江西诗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永嘉四灵”对魏晋风度的体认与承袭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彦 张维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32-134,共3页
"永嘉四灵"是南宋中后期重要的诗歌流派,在宋末颓废消极的社会风气中,他们推崇晋宋人物、向往名士风度,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模仿魏晋名士,同时在诗歌创作也带上了魏晋名士的烙印,因而"永嘉四灵"在当时的诗坛上独树一帜... "永嘉四灵"是南宋中后期重要的诗歌流派,在宋末颓废消极的社会风气中,他们推崇晋宋人物、向往名士风度,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模仿魏晋名士,同时在诗歌创作也带上了魏晋名士的烙印,因而"永嘉四灵"在当时的诗坛上独树一帜,同时也满足了他们自身的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嘉四灵 魏晋风度 体认和承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嘉四灵与南宋诗坛
3
作者 朱则杰 《浙江学刊》 1982年第3期108-112,共5页
永嘉四灵,指南宋中叶生长在浙江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徐照字道晖,一字灵晖,号山民;徐玑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赵师秀字紫芝,一字灵芝,号灵秀,别号天乐;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四人之体略同”(《南宋群贤小集... 永嘉四灵,指南宋中叶生长在浙江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徐照字道晖,一字灵晖,号山民;徐玑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赵师秀字紫芝,一字灵芝,号灵秀,别号天乐;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四人之体略同”(《南宋群贤小集·云泉诗》赵汝回序),诗宗晚唐贾岛、姚合,人称“四灵诗派”(厉鹗《宋诗纪事》卷六十三)。这个诗歌流派的出现,既有其时代、社会的原因,也是反对江西诗派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诗派 永嘉四灵 南宋中叶 黄庭坚 杨万里 信条 宋诗纪事 贾岛 姚合 诗歌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敛情约性,因狭出奇--论徐照山水诗
4
作者 诸葛忆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6,共12页
徐照居“四灵”之首,以擅写山水风景著称。徐照一生,大半在家乡温州度过,他的大量优秀诗篇都是歌咏永嘉山水的。只有写到家乡山水,徐照才以组诗形式予以咏叹,如《游雁荡山》八首、《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组诗可以更加全面、立体地... 徐照居“四灵”之首,以擅写山水风景著称。徐照一生,大半在家乡温州度过,他的大量优秀诗篇都是歌咏永嘉山水的。只有写到家乡山水,徐照才以组诗形式予以咏叹,如《游雁荡山》八首、《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组诗可以更加全面、立体地呈现家乡的山水风貌。温州城市坐落在山水之间,城内外山峰林立,水道交错,徐照居家周边或友人住宅附近都是赏心悦目的风光,这成为徐照诗歌吟咏的另一对象。“吾洲见地形”,徐照对家乡的山水充满自豪感。徐照多次外出游历,离家距离最远、时间最久的一次是随徐玑赴任永州司理参军。徐照沿途和在湘中饱览风光,并将之化作诗材,其山水诗有了更为开阔的画面。而且,他有意“诗将远地传”,以诗歌表达游历见闻。徐照自称“唐世吟诗侣”,以学习唐诗相标榜。其学习的是由中唐入晚唐的姚合、贾岛一派,更多的是承继了姚合“闲适诗”的创作精神,诗风清新秀丽,在平淡朴实中见新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照 永嘉四灵 山水诗 温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师秀考论三题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增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5-88,共4页
赵师秀居"永嘉四灵"之冠。本文考定,赵卒年在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终年51岁。对赵师秀的两句论诗名言,从历史背景和四灵派诗学宗旨加以解读,阐发其深层含蕴,澄清曲解误解。赵师秀于当时极得诗家推崇,有"五字专城&qu... 赵师秀居"永嘉四灵"之冠。本文考定,赵卒年在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终年51岁。对赵师秀的两句论诗名言,从历史背景和四灵派诗学宗旨加以解读,阐发其深层含蕴,澄清曲解误解。赵师秀于当时极得诗家推崇,有"五字专城"之誉,他在五律和七律、七绝的创作上取得出色成绩,而今人所编《中国文学史》大都评价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 永嘉四灵 赵师秀 卒年 诗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斋诗初论
6
作者 张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3-137,共5页
止斋诗在诗思上具有郁勃不平的的政治情感取向,但同时又能融苍浑于平实,归怨艾于雅正,体现出情兼怨雅的趋尚;在诗艺上则有意求雅、求工与求新,体现出醇雅工巧的创作追求。作为"学人之诗",止斋诗具有不可忽视的多重诗学意义,... 止斋诗在诗思上具有郁勃不平的的政治情感取向,但同时又能融苍浑于平实,归怨艾于雅正,体现出情兼怨雅的趋尚;在诗艺上则有意求雅、求工与求新,体现出醇雅工巧的创作追求。作为"学人之诗",止斋诗具有不可忽视的多重诗学意义,它既折射了南宋永嘉学派的历史演进,同时又在诗歌的抒情性与工巧性追求上对包括"永嘉四灵"在内的"风人之诗"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从而真正前驱性地参与了南宋后期唐韵复归,"宋调"式微的诗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傅良 诗风内涵 诗学意义 永嘉学派 永嘉四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适的诗学本原论暨诗学史意义
7
作者 雷恩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叶适是宋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大家。叶适能诗而不长于诗,乃以永嘉四灵为实践其诗学理论的梯航,与其互为表里,针对宋诗发展出现的诸多弊端力矫其失。在叶适的揄扬下,四灵隐然成一大流派,诗人众多,历时甚久。叶适以义理为诗之本原,强调... 叶适是宋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大家。叶适能诗而不长于诗,乃以永嘉四灵为实践其诗学理论的梯航,与其互为表里,针对宋诗发展出现的诸多弊端力矫其失。在叶适的揄扬下,四灵隐然成一大流派,诗人众多,历时甚久。叶适以义理为诗之本原,强调诗歌的社会、政教功能,关注社稷民生,要求诗歌既要有开物成务的内涵、充实丰厚的内容,又应有艺术的独创性。叶适探求"道"本体,重视"道"的经世致用,深刻地影响了其诗学思想。他探讨诗学之本原、诗歌的内涵承载、诗之所以为诗,显示出一位卓越哲学家的思维特性。叶适的诗学理论,实乃晚宋诗歌的一大关键。晚宋诗学的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水心诗学思想的衍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适 永嘉四灵 诗学本原 义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湖诗派的姚贾余绪
8
作者 白爱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134,共4页
江湖诗派是南宋时期重要的诗歌流派。其诗风或出入于江西法帖,或浸染于姚贾余绪。年辈稍前于江湖诗派的永嘉四灵,是晚唐姚合贾岛的诗歌风格在宋代流衍发展的重要传承者。他们对于姚贾诗风的倡导和效仿,引发了一大批江湖诗人竞相追随。... 江湖诗派是南宋时期重要的诗歌流派。其诗风或出入于江西法帖,或浸染于姚贾余绪。年辈稍前于江湖诗派的永嘉四灵,是晚唐姚合贾岛的诗歌风格在宋代流衍发展的重要传承者。他们对于姚贾诗风的倡导和效仿,引发了一大批江湖诗人竞相追随。后者效法姚合贾岛的五言律诗创作方式,表现出一种刻苦专注的创作精神、平俗工稳的艺术旨趣以及细微纤巧的风格之美。江湖派中除了姚贾、四灵一脉,还有许多诗人出入姚贾、江西之间。他们的诗歌创作在脱离学问功利、追求纯粹诗艺等方面代表了律诗的一个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湖诗派 姚贾诗风 永嘉四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湖诗派与江湖派诗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守中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99-106,共8页
在宋代,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是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他们人数多,力量大,影响深远,一直左右着北宋后期至南宋中期的诗坛。南宋中期以后,永嘉人徐玑(灵渊)、徐照(灵晖)、翁卷(灵舒)和赵师秀(灵秀),公开反对江西诗派;因他们四人的名字... 在宋代,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是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他们人数多,力量大,影响深远,一直左右着北宋后期至南宋中期的诗坛。南宋中期以后,永嘉人徐玑(灵渊)、徐照(灵晖)、翁卷(灵舒)和赵师秀(灵秀),公开反对江西诗派;因他们四人的名字都有一个“灵”字,故称永嘉四灵。江西派以杜甫为师,四灵就摒弃杜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湖派 江湖诗派 刘克庄 戴复古 江西诗派 江西派 永嘉四灵 姜夔 黄庭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