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运动方案的构建
1
作者 郑琳琳 宋剑平 +2 位作者 冯佳 陈海莲 邹双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285-3290,共6页
目的:构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运动方案,为开展早期运动康复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运动干预的文献,经文献研究、课题组讨论,形成初始方案条目池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 目的:构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运动方案,为开展早期运动康复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运动干预的文献,经文献研究、课题组讨论,形成初始方案条目池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筛选方案条目。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3。第2轮函询条目重要性、可行性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75~0.467、0.211~0.438(P<0.05)。本研究构建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运动方案包括4项一级条目、15项二级条目、44项三级条目。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运动方案临床实用性较强,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上肢运动 运动方案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因分析法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病人跌倒/坠床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崔莉萍 李伦兰 +2 位作者 王竹馨 汪冰清 秦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35-1838,共4页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病人跌倒/坠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52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组建RCA管理团队,利用RCA对...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病人跌倒/坠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52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组建RCA管理团队,利用RCA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病人跌倒/坠床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统计病人跌倒/坠床高危因素、中危因素、低危因素分布情况。结果:52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病人高危因素分布中,存在黑蒙史的病人有10例(19.23%),晕厥史的病人有16例(30.77%),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有14例(26.9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人有22例(42.31%);中危因素分布中,用扩血管降压药的病人有25例(48.08%),用利尿剂的病人有6例(11.54%);低危因素分布中,年龄>65岁的病人有37例(71.15%)。结论:将根因分析法应用于病人管理中可分析获得病人跌倒/坠床的高危、中危、低危因素,有利于保证病人安全,减少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因分析法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跌倒 坠床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何叶 马芳芳 +2 位作者 吴楠 付静 余旻虹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0-684,共5页
目的 :分析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康复护理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升患者康复效率。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1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 :分析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康复护理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升患者康复效率。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1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为期3个月的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康复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和6个月时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改良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3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29.01±4.16)分和(36.01±1.9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6.93±3.30)分和(28.14±4.14)分;干预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分别为(79.54±6.60)分和(97.43±1.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5.42±9.20)分和(84.52±6.07)分;干预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总分分别为(39.91±3.58)分和4.00(0,14.0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70.13±15.98)分和(43.30±10.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有助于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自我效能 肩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康复指导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小兰 张虹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605-1605,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脏起搏器 植入术 康复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预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囊袋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晓娟 马礼坤 +1 位作者 张理想 詹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81-888,共8页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风险因素,依此构建个性化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且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风险因素,依此构建个性化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且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依据患者术后1年囊袋感染的发生情况将受试对象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22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的发病率为7.45%(24例)。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长、手术次数、切口愈合不良是受试对象术后囊袋感染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通过Bootstrp自抽样1000次进行内部验证,内部验证后列线图模型的C统计量为0.869(95%CI:0.773~0.947),提示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分析表明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患者实际发生情况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8,提示列线图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法表明,当列线图模型的概率阈值为0.03~0.62时,患者的临床净收益率最高,提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发生情况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列线图可整合术后囊袋感染的风险因素并用于个性化地预测患者术后囊袋感染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囊袋感染 风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应用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红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应用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38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确诊后均择机开展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 目的探究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应用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38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确诊后均择机开展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利用电脑分组方法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9例。对照组手术患者施行常规的术后护理,实验组手术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应用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活动能力评分和随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优质的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预后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且心功能的相关生化指标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更高,随访半年后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律不齐、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律失常、心衰患者及时开展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心力衰竭的进程,术后结合优质的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优化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运动能力,远期预后效果突出,值得临床进一步进行推广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内科 心衰 康复护理 运功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个体化康复护理 被引量:22
7
作者 田萍 杨晓燕 +1 位作者 朱云 李星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康复护理;观察组于术后4周开始实施个体化运动干预,包括成立康复运... 目的探讨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康复护理;观察组于术后4周开始实施个体化运动干预,包括成立康复运动指导小组、出院及返院运动指导、个体化运动量的设计、运动监测及督导。连续12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运动依从性、运动试验结果及左室射血分值(L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的运动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运动依从性,有益于其心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运动 个体化计划 心功能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相关并发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琳 郭静 +2 位作者 李鹤飞 王博雅 侯爱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A02期119-121,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212例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调查患者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措施.结果:并发症21例(9.9%);并发证包括术... 目的:分析研究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212例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调查患者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措施.结果:并发症21例(9.9%);并发证包括术中6例,术后15例,导线断裂1例、起搏综合征1例、心动过速1例.结论:提高对并发症鉴别能力,在术后加强对患者的相关治疗知识的教育,从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 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随访管理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巧元 陈建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11期2329-2330,共2页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随访管理 植入 植入心脏起搏器 起搏治疗 心脏起搏技术 档案管理 植入起搏 安装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新苗 王胜强 +1 位作者 赵仙先 秦永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416-416,共1页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上腔静脉综合征 并发症 颈静脉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留置永久性DDD心脏起搏器高龄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志斌 林洁 +1 位作者 金孝梁 郭小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613-614,共2页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心脏手术 DDD心脏起搏器 麻醉处理 高龄患者 留置 内分泌系统疾病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晓莉 叶美霞 秦呈婷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9期1490-1491,共2页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16
13
作者 金鄂 杨春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1期31-33,共3页
目的使起搏治疗更规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146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采取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包括建立随访档案、制订复诊计划、进行起搏器知识专题讲座、电话随访等。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评价,分别于实施干预前、干预后6... 目的使起搏治疗更规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146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采取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包括建立随访档案、制订复诊计划、进行起搏器知识专题讲座、电话随访等。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评价,分别于实施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及1年进行3次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降低;起搏器及疾病有关知识水平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强,复诊率增加。结论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采取自我管理行为干预,使起搏治疗更规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起搏植入术 自我管理 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疾病相关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纪平 陈家铎 +1 位作者 林洁明 陈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1期745-746,共2页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介入治疗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515031)陈纪平,陈家铎,林洁明,陈平随着起搏技术的进展,心脏起搏器常用于介入治疗过缓心律失常引起心脑缺氧综合征病人。我院自1983年至1995年3月,安装永久性心脏...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介入治疗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515031)陈纪平,陈家铎,林洁明,陈平随着起搏技术的进展,心脏起搏器常用于介入治疗过缓心律失常引起心脑缺氧综合征病人。我院自1983年至1995年3月,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47例,其中男30例,女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 心脏起搏器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配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晓燕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3期652-652,共1页
关键词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术中配合 良性前列腺增生 TURP手术 手术治疗 高频发生器 手术禁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苓 魏雪梅 +2 位作者 方杰 肖娴 崔丽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2期891-893,共3页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教育效果。方法将104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教育效果。方法将104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在两组患者入院时及起搏器植入术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SAS)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评分并比较,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手术前SAS评分较入院时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术后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能减轻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健康教育 永久性起搏植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排异致伤口不愈合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郜玉珍 陈臣义 《护理研究》 2001年第3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外科手术 伤口不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ACC/AHA/HRS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被引量:23
1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植入 ACC/AHA/HRS 永久性 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纤颤 左室射血分数 窦房结功能 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 房室结 田原结 心脏传导系统 AHA 缓慢性心律失常 室速 H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瓣膜术后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艳杰 张魏巍 +5 位作者 杨潇潇 黄婧娟 叶茂青 曲新凯 杨奕清 李若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28-1631,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术后患者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收集115例瓣膜术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后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长期服用华法林对囊袋相关...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术后患者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收集115例瓣膜术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后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长期服用华法林对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共有12例患者(10.43%)出现囊袋相关并发症,其中囊袋血肿8例(6.96%),囊袋感染或破溃4例(3.48%);12例患者首次植入平均年龄为(66.5±7.1)岁,男性患者5例(41.7%),其中华法林组囊袋血肿6例(9.23%),囊袋感染或破溃4例(6.15%)。结论·瓣膜术后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长期服用华法林是其危险因素;提高患者对起搏器早期并发症的认识并及时就诊,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囊袋血肿 囊袋感染 瓣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作义 王景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9期713-714,共2页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并发症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