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面包酵母不对称还原苯乙酮合成手性苯乙醇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忠华 曾嵘 +5 位作者 吴高明 杨改 常煦 徐翩 张海辉 姚曼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0-454,共5页
以面包酵母细胞不对称还原苯乙酮合成S-α-苯乙醇为模型反应,研究了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促进面包酵母细胞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情况。首先研究了适合于活性细胞催化的两相溶剂体系,实验表明合适的有机溶剂为logP>3的溶剂,这与有机... 以面包酵母细胞不对称还原苯乙酮合成S-α-苯乙醇为模型反应,研究了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促进面包酵母细胞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情况。首先研究了适合于活性细胞催化的两相溶剂体系,实验表明合适的有机溶剂为logP>3的溶剂,这与有机相中的酶催化对溶剂的要求相一致。在所选用的溶剂中,正辛烷获得的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两相之间的比率、辅助溶剂、底物浓度以及水相体系的pH等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两相之间的比率和辅助溶剂对反应有显著的影响,合理改变这些因素可以改善底物在两相之间的分配进而促进反应的进行。反应对底物浓度的敏感性较单相水相体系反应要小得多,而pH对反应的影响与水相中反应相同。在有机溶剂与水相体积比为1:4、添加1%乙醇以及底物浓度为30mmol·L-1时,产物得率可达到45%左右,这较在水相中反应有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不对称还原 手性醇 S-α-苯乙醇 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 面包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有机两相体系中Pd(OAc)_2催化的Suzuki反应与2-(4-氯苯基)苯胺的合成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斌 向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18-1323,共6页
本文报道水-有机两相体系中Pd(OAc)2催化的Suzuki反应与新型农药啶酰菌胺的关键中间体2-(4-氯苯基)苯胺的一种新的合成方法。考察了无机碱和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考虑到生产效率与生产成本的因素,发现以K3PO4·7H2O为无机碱,... 本文报道水-有机两相体系中Pd(OAc)2催化的Suzuki反应与新型农药啶酰菌胺的关键中间体2-(4-氯苯基)苯胺的一种新的合成方法。考察了无机碱和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考虑到生产效率与生产成本的因素,发现以K3PO4·7H2O为无机碱,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在110℃下反应14h为反应条件,Pd(OAc)2能很好地催化4-氯苯硼酸与2-乙酰氨基溴苯的Suzuki反应,并在相同的条件下考察水相循环使用的情况,发现水相循环使用6次后,水相中的Pd(OAc)2的催化性能没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OAC)2 SUZUKI反应 -有机体系 转移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水两相流动的页岩气井压裂-生产一体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慧莹 罗山贵 +4 位作者 梁海鹏 曾波 张烈辉 赵玉龙 宋毅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7-607,共11页
基于位移不连续法和离散裂缝统一管网模型,采用顺序迭代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考虑气水两相流动的页岩气井压裂-生产一体化数值模型。模型考虑了天然裂缝、基质物性对压裂过程的影响,且直接将压裂后地层压力及含水饱和度分布用于后续焖井... 基于位移不连续法和离散裂缝统一管网模型,采用顺序迭代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考虑气水两相流动的页岩气井压裂-生产一体化数值模型。模型考虑了天然裂缝、基质物性对压裂过程的影响,且直接将压裂后地层压力及含水饱和度分布用于后续焖井、生产模拟,可以更准确地实现压裂-生产一体化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储层物性参数对裂缝扩展有较大影响,合理预测压裂结束后地层压力及储层流体分布是准确预测页岩气井产气量、产液量的关键;相较于常规方法,提出的模型同时考虑压裂对基质压力及含水饱和度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模拟产水量、产气量。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实际页岩气压裂水平井的压裂-生产一体化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力压裂 压裂缝网扩展 流动 压裂-生产一体化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控型水-有机两相苯酚催化加氢反应 被引量:6
4
作者 项益智 马磊 +3 位作者 卢春山 张群峰 王红 李小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524-2529,共6页
根据反应物苯酚在室温下微溶于水,但是在反应温度下能与水互溶,而产物环己酮或环己醇微溶于水的特点,提出利用绿色溶剂水代替挥发性有机物,实现在水溶剂条件下的苯酚催化加氢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不受传质限制,而且反应结束后可... 根据反应物苯酚在室温下微溶于水,但是在反应温度下能与水互溶,而产物环己酮或环己醇微溶于水的特点,提出利用绿色溶剂水代替挥发性有机物,实现在水溶剂条件下的苯酚催化加氢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不受传质限制,而且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简单的相分离技术实现产物与水的分离;分离得到的水可以循环使用,过程无废液排放,环境友好。更重要的是,由于催化剂在水相和在有机溶剂相中对反应物和产物具有不同的吸脱附性能,如RaneyNi催化剂在水相中比在醇类等有机溶剂相中具有更强的氢气吸附能力,这为提高催化加氢反应的活性和改变目标产物的选择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型 -有机 苯酚 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有机两相体系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TPPTS和TPPMS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诚 袁茂林 +2 位作者 付海燕 陈华 李贤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在RhC l(CO)(TPPTS)2-TPPTS-CTAB作为催化剂的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中,详细考察了TPPTS与TPPMS的摩尔比、催化剂浓度、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搅拌速度等反应条件对1-癸烯氢甲酰化反应活性和区域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体系中总的... 在RhC l(CO)(TPPTS)2-TPPTS-CTAB作为催化剂的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中,详细考察了TPPTS与TPPMS的摩尔比、催化剂浓度、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搅拌速度等反应条件对1-癸烯氢甲酰化反应活性和区域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体系中总的膦/铑摩尔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TPPMS对催化活性影响不大,但可明显提高区域选择性。当[TPPTS]/[TPPMS]=1时,表现出较好的协同催化效应,生成醛的正/异比从没加TPPMS时的5.9增加到了11.5。同时,催化剂浓度、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浓度、搅拌速度等反应的活性和区域选择性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甲酰化反应 1-癸烯 -有机催化 表面活性剂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有机两相氢甲酰化合成技术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晓来 刘晓忠 金子林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6-41,共6页
论述了近年来在水-有机两相中氢甲酰化的催化体系和催化剂合成技术进展
关键词 高碳烯烃 氢甲酰化 -有机 催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体系中β-葡萄糖苷酶催化栀子苷水解制备京尼平 被引量:8
7
作者 万丽花 姚忠 +5 位作者 倪芳 韦敏 周治 王浩绮 孙芸 仲兆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583-3591,共9页
京尼平是一种天然生物交联剂,且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本文以β-葡萄糖苷酶催化栀子苷水解制备京尼平为目标体系,证明了京尼平对β-D-葡萄糖苷酶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考察了β-D-葡萄糖苷酶在不同有机相-水体系中的稳定性,发现其在正辛醇-... 京尼平是一种天然生物交联剂,且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本文以β-葡萄糖苷酶催化栀子苷水解制备京尼平为目标体系,证明了京尼平对β-D-葡萄糖苷酶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考察了β-D-葡萄糖苷酶在不同有机相-水体系中的稳定性,发现其在正辛醇-水、正己醇-水体系中的稳定性均较好;测定了栀子苷在正辛醇-水和正己醇-水体系中的分配系数kD,gardenoside分别为0.17和0.76,而京尼平的分配系数kD,genipin为42.57和37.75;分别在水、正辛醇-水和正己醇-水体系中进行栀子苷水解制备京尼平的反应,当底物浓度为0.25μmol·ml-1时京尼平收率分别为89.17%、93.96%、90.16%;进一步提高底物浓度为2.0μmol·ml-1时,正辛醇-水体系中京尼平收率高达91.9%,较水相体系(79.7%)提高了12.2%。本文的研究结果证明了采用正辛醇-水两相反应体系可部分解除产物抑制,提高产物收率,并简化后续的产物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Β-葡萄糖苷酶 京尼平 体系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油两相体系生物还原-化学沉淀耦合反应制备纳米二硫化锡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兴泰 辛宝平 +3 位作者 吴莹 陈岗 吴锋 陈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7-691,共5页
针对Sn4+易于水解而难以在水相稳定存在的不利条件,尝试了在水油两相体系中应用生物转化-化学沉淀耦合反应工艺制备SnS2纳米材料。研究了水油两相体系制备SnS2的优化条件,并借助XRD、SEM、EDS表征了制备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物相。研究表... 针对Sn4+易于水解而难以在水相稳定存在的不利条件,尝试了在水油两相体系中应用生物转化-化学沉淀耦合反应工艺制备SnS2纳米材料。研究了水油两相体系制备SnS2的优化条件,并借助XRD、SEM、EDS表征了制备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物相。研究表明,生物水相pH值7、水油两相反应温度35℃,油相Sn4+与水相SO42-之物质的量浓度比1∶2的条件下有利于SnS2的生成。制备的SnS2为纳米片花瓣,纳米片平均厚度约为30 nm,花状微晶直径约1~5μm,纯度高,无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S2 体系 生物还原 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压力函数的单井气水两相生产数据分析方法
9
作者 王军磊 位云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31,共9页
通过推导压力与饱和度间本构关系,定义两相拟压力函数和β因子,实现封闭地层单井气水两相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的线性化,并给出定流压、定产量、阶段变流压等生产制度下的单井全生命周期产能公式;通过Duhamel褶积原理推导变流压/变产量下... 通过推导压力与饱和度间本构关系,定义两相拟压力函数和β因子,实现封闭地层单井气水两相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的线性化,并给出定流压、定产量、阶段变流压等生产制度下的单井全生命周期产能公式;通过Duhamel褶积原理推导变流压/变产量下非稳态/拟稳态的解析解,明确两相物质平衡拟时间适用条件,形成生产数据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积分形式的拟压力和β因子能够表征渗流过程中压力-饱和度的变化路径及相互影响,适用于不同工作制度的产能预测;在拟稳态时期两相物质平衡拟时间对任何工作制度均精确成立,在非稳态阶段对呈阶段性单调递减或连续性变化的生产制度近似渐进;无量纲形式下的规整化产气量和气相物质平衡拟时间对应关系与水相数据相同,通过图版拟合可获取储层物性、单井控制含气/水储量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渗流 压力-饱和度关系 拟压力 物质平衡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两相体系特性与非水介质体系传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文华 裴刘军 +2 位作者 张红娟 王际平 朱斐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7,共8页
印染行业中,染料一般由水相传递至纤维固体相,而影响染料在两相中传递的因素很多。为了研究染料的传递过程,文章简化了较多的因素,采用理想化的模型进行研究。综述了微通道中液-液两相流的最新研究进展,识别流体在各种条件下运行的流型... 印染行业中,染料一般由水相传递至纤维固体相,而影响染料在两相中传递的因素很多。为了研究染料的传递过程,文章简化了较多的因素,采用理想化的模型进行研究。综述了微通道中液-液两相流的最新研究进展,识别流体在各种条件下运行的流型,并分析影响流型的因素。探究了液-液两相流中的传质,特别是液滴流中的传质。讨论了在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活性染料向棉纤维的扩散过程,提出了液-液两相流研究在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的未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流型 -流动 传质 介质染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费-托合成α-烯烃水/有机两相氢甲酰化反应的规律
11
作者 何雨航 张安贵 +3 位作者 张凤申 石博文 金欣 朱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3-701,共9页
为了研究费-托α-烯烃的增值化利用,基于水溶性双膦铑催化剂HRh(CO)_(2)(SulfoXantphos),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构建煤基费-托α-烯烃水/有机两相氢甲酰化体系。考察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合成气压力和磺化双膦配体、铑物质... 为了研究费-托α-烯烃的增值化利用,基于水溶性双膦铑催化剂HRh(CO)_(2)(SulfoXantphos),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构建煤基费-托α-烯烃水/有机两相氢甲酰化体系。考察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合成气压力和磺化双膦配体、铑物质的量比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并研究催化体系的稳定性和普适性。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费-托α-烯烃的转化率和醛选择性分别达到96%和90%以上,正构醛与异构醛的物质的量比达20~50;且该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稳定性。证明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具有在煤基费-托α-烯烃氢甲酰化中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烯烃 氢甲酰化 表面活性剂 /有机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烃-水体系相平衡研究的现状及新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石德佩 孙雷 +3 位作者 李东平 于庆国 刘建仪 田文忠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3,i004-i005,共7页
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力度增大,一些特殊的如异常高温、高压、低渗透等气藏的不断涌现,并且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含水的气藏、凝析气藏的相态研究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国外近年来已开始重视含水烃类流体的相态研究,正成为气藏、凝析... 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力度增大,一些特殊的如异常高温、高压、低渗透等气藏的不断涌现,并且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含水的气藏、凝析气藏的相态研究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国外近年来已开始重视含水烃类流体的相态研究,正成为气藏、凝析气藏地层流体相态研究与应用的热点,部分研究成果对现有常规油气藏烃类流体相态特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挑战。从实验设备、研究机理和理论发展方向对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动向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因此所开展的有关考虑气态地层水影响的凝析气藏烃类相态分析的一些研究工作,以期供今后的研究借鉴,指导气藏和凝析气藏的开发和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热力学性质 状态方程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催化体系中双子表面活性剂对1-十二烯氢甲酰化反应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敏 徐斌 +5 位作者 陈华 何玉萼 黄雪原 李丽波 黎耀忠 李贤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7-720,共4页
报道了水溶性铑膦配合物组成的复合催化体系催化 1 -十二烯氢甲酰化反应中 ,双子表面活性剂 [二溴化 -( N,N,N′,N′-四甲基 ) -N,N′-二 (十六烷基 ) -乙二铵 ]形成胶束的助催化作用 .结果表明 ,在水 /有机两相中 ,双子表面活性剂比单... 报道了水溶性铑膦配合物组成的复合催化体系催化 1 -十二烯氢甲酰化反应中 ,双子表面活性剂 [二溴化 -( N,N,N′,N′-四甲基 ) -N,N′-二 (十六烷基 ) -乙二铵 ]形成胶束的助催化作用 .结果表明 ,在水 /有机两相中 ,双子表面活性剂比单链表面活性剂 CTAB具有更好加速催化反应的作用 ,并使烯烃氢甲酰化的区域选择性显著提高 .这归因于双子表面活性剂有较低的 cmc,可形成更加紧密规整的胶束结构 ,有利于增溶在胶束中的烯烃与铑催化剂配位和生成正构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十二烯 氢甲酰化反应 催化体系 双子表面活性剂 促进作用 铑催化剂 绿色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钾-乙基紫-水体系固相浮选分离镉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梁玉珍 李妍 高连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2-83,共2页
研究了碘化钾 乙基紫 水体系固相浮选分离镉的行为及与常见金属离子分离的最佳条件。试验表明,将碘化钾溶液、乙基紫溶液和盐酸溶液混合稀释,生成稳定的CdI2-4·(EV+)2三元缔合物可很快浮于水相,使Cd(Ⅱ)被定量浮选。控制适当条件,... 研究了碘化钾 乙基紫 水体系固相浮选分离镉的行为及与常见金属离子分离的最佳条件。试验表明,将碘化钾溶液、乙基紫溶液和盐酸溶液混合稀释,生成稳定的CdI2-4·(EV+)2三元缔合物可很快浮于水相,使Cd(Ⅱ)被定量浮选。控制适当条件,可实现Cd(Ⅱ)与常见金属离子Mn(Ⅱ)、Al(Ⅲ)、Ni(Ⅱ)、Zn(Ⅱ)之间的分离。对合成水样进行了浮选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分离 碘化钾-乙基紫-体系 光度法 萃取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体系中固定化黏红酵母CCZU-G5催化合成(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云 王利群 +3 位作者 何玉财 朱劼 卿青 王明慧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1-665,共5页
通过筛选得到一株高立体选择性还原2-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OPBE)合成(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R)-HPBE]的菌株并鉴定为黏红酵母。研究了在异辛烷/水两相体系中固定化黏红酵母CCZU-G5不对称还原OPBE合成(R)-HPBE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 通过筛选得到一株高立体选择性还原2-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OPBE)合成(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R)-HPBE]的菌株并鉴定为黏红酵母。研究了在异辛烷/水两相体系中固定化黏红酵母CCZU-G5不对称还原OPBE合成(R)-HPBE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最适的反应条件为:在异辛烷比例为10%条件下,底物浓度为100mmol/L,催化剂用量为0.45 g/mL,辅底物为40 g/L的葡萄糖。在建立的反应体系中反应16 h,(R)-HPBE产率最高,达83.5%,e.e.值99%以上。固定化酵母经7次重复使用后,产率和e.e.值分别维持在70%和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固定化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CCZU-G5 (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 不对称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体系生物转化L-苯丙氨酸生成2-苯乙醇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陆军 张伟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7-420,共4页
研究了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酵母细胞转化L-苯丙氨酸(L-phe)生成2-苯乙醇(PEA)的过程。菌种选择表明酿酒酵母CICIM Y0086(T)的转化能力要高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AS.2.1440,有机溶剂的选择表明,在实验使用的4种有机溶剂中,油酸为该反应... 研究了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酵母细胞转化L-苯丙氨酸(L-phe)生成2-苯乙醇(PEA)的过程。菌种选择表明酿酒酵母CICIM Y0086(T)的转化能力要高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AS.2.1440,有机溶剂的选择表明,在实验使用的4种有机溶剂中,油酸为该反应最适有机溶剂。当初始底物浓度为6 g/L、水和油酸的相体积比为1∶1、反应温度30℃和pH值4.0、装液量20 mL/250 mL的条件下,转化48 h,产物浓度达到3.0 g/L,比单水相提高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乙醇 L-苯丙氨酸 体系 生物转化 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双相体系中水解大豆异黄酮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涛 黄哲 林章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7-392,共6页
采用共价交联的方法将β-葡萄糖苷酶固定到球形壳聚糖上,并对固定化酶的性质进行表征,得出固定化酶的最佳反应条件:pH=5,温度40℃。据此用乙酸乙酯和pH=5缓冲溶液的双相体系,在40℃条件下水解大豆异黄酮。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在此双... 采用共价交联的方法将β-葡萄糖苷酶固定到球形壳聚糖上,并对固定化酶的性质进行表征,得出固定化酶的最佳反应条件:pH=5,温度40℃。据此用乙酸乙酯和pH=5缓冲溶液的双相体系,在40℃条件下水解大豆异黄酮。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在此双相体系中起到了稳定酶的作用;与单相体系相比,双相体系中产物的产率显著提高,反应速率也更快,且能有效去除粗品大豆异黄酮的异味。对于30%左右级别的大豆异黄酮,水解的两个主要水解产物(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产率都能达到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 体系 大豆异黄酮 大豆苷元 染料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盐-α-氨基酸-水三元体系的相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胜利 侯育冬 +2 位作者 魏青 刘建睿 杨旭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17-522,共6页
用相平衡法研究了 12个 ZnX2-Am-H2O三元体系在 25℃的相化学行为,在相平衡结果指导下,合成了11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氨基酸锌化合物,探讨了锌盐与氨基酸相互作用的某些规律。
关键词 锌盐 Α-氨基酸 三元体系 平衡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I_4^-]从乙醇-水-硫酸铵析相体系中的“绿色”化学萃取分离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明改 司学芝 +1 位作者 张秀兰 马万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03-1205,共3页
试验表明,在保持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3比7的条件下,如乙醇3.0mL与水7.0mL混合,加入硫酸铵3.0g(即每1mL溶液中含硫酸铵0.3g),充分振荡后,此溶液可分成界面清晰的醇-水两相。如溶液中含钌(Ru3+),且同时含浓度达到3.0×10-3 mol·L-... 试验表明,在保持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3比7的条件下,如乙醇3.0mL与水7.0mL混合,加入硫酸铵3.0g(即每1mL溶液中含硫酸铵0.3g),充分振荡后,此溶液可分成界面清晰的醇-水两相。如溶液中含钌(Ru3+),且同时含浓度达到3.0×10-3 mol·L-1的碘化钾,则钌将以[RuI4-][C2H5OH2+]离子缔合物的形式萃取入乙醇相中。上述萃取体系的酸度要求在pH 0.5~4.4范围内。进一步试验了钌与其他12种金属离子(Al 3+、Zn2+、Mn2+、Pb2+、Ni 2+、Cr3+、Ga3+、Co2+、Fe3+、Mg2+、Ag+及V5+)共存的二元或多元体系的分离情况,结果都较满意,萃取率在98.9%~99.5%之间。此分离方法避免用有害的有机溶剂,有利于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硫酸铵萃取体系 碘化钾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有机相在制备D-对羟基苯甘氨酸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森林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4年第3期262-265,共4页
利用水 水溶性有机溶剂体系,研究了来源于恶臭假单胞菌的海因酶催化DL 对羟基苯海因合成N 氨基甲酰 D 对羟基苯甘氨酸,以制备D 对羟基苯甘氨酸,并就培养基的筛选、有机溶剂的选择和有机溶剂质量分数的优化作了探讨.结果发现,适量的有机... 利用水 水溶性有机溶剂体系,研究了来源于恶臭假单胞菌的海因酶催化DL 对羟基苯海因合成N 氨基甲酰 D 对羟基苯甘氨酸,以制备D 对羟基苯甘氨酸,并就培养基的筛选、有机溶剂的选择和有机溶剂质量分数的优化作了探讨.结果发现,适量的有机溶剂可增加底物的溶解度,进而显著增加酶反应速度.培养基以质量分数为1%的甘油、1%的酵母膏、0 2%的K2HPO4·3H2O、0 3%的NaCl、0 05%的MgSO4·7H2O和0 1%的诱导剂为佳;有机溶剂以二甲亚砜为宜,其质量分数以10%左右为佳.在此优化反应条件下,水 水溶性有机溶剂体系中酶反应的速度较水相中提高近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性有机溶剂体系 恶臭假单胞菌 海因酶 D-对羟基苯甘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