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土相互作用对浅层地下水硬度升高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建国 周卫 +1 位作者 高顺宝 张刚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7-110,共4页
浅层地下水硬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已成为地下水污染的一个普遍问题。设计淋溶试验模拟水-土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地下水硬度升高的机理,对区域地下水水质保护、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都是十分必要的。试验使用的水样采自地下水,土样包... 浅层地下水硬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已成为地下水污染的一个普遍问题。设计淋溶试验模拟水-土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地下水硬度升高的机理,对区域地下水水质保护、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都是十分必要的。试验使用的水样采自地下水,土样包括污染土、农田土、清洁土。试验结果表明:水-土相互作用会导致淋滤液总硬度升高,淋滤液中易溶盐、K+、Na+阳离子及TDS和硬度生成有密切的关系;在水-土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溶解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和盐效应,导致游离态钙镁,交换态钙镁及化合态钙镁进入地下水,引起地下水总硬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度 水-土相互作用 地下 淋溶试验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自振频率半解析解
2
作者 傅大宝 卢哲超 +4 位作者 蔡辉腾 李芳 徐嘉隽 郭阳 金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40-249,共10页
建立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结构自振频率半解析解,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以单个桥墩为研究对象,将“桥墩-承台-桩基”结构体系简化为Bernoulli-Euler梁,采用附加质量模型模拟水-结构相互作用,采用弹性Winkler地基模型模拟桩-... 建立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结构自振频率半解析解,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以单个桥墩为研究对象,将“桥墩-承台-桩基”结构体系简化为Bernoulli-Euler梁,采用附加质量模型模拟水-结构相互作用,采用弹性Winkler地基模型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建立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结构振动控制方程。使用分离变量法得到结构振型函数,根据边界条件建立矩阵方程,通过求解方程的特征值得到结构自振频率。以福州浦上大桥E11桥墩为例,将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核心地震计安装在承台处,采集桥墩的振动响应并提取结构自振频率。同步安装陆地地震仪验证OBS水下监测的有效性,通过对比半解析解、有限元解和实测值验证桥墩结构半解析解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土-结构相互作用、水-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BS能够满足桥墩自振频率水下测试的环境要求;建立的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结构自振频率半解析解合理;土-结构、水-结构相互作用会降低结构的一阶自振频率,其中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比水-结构相互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自振频率 -结构-相互作用 海底地震仪(OBS)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荷载作用下水-桩-土相互作用简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义铭 赵密 +2 位作者 王丕光 曹艳辉 杜修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11-1520,共10页
针对近海结构单桩基础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发生复杂的水-桩-土相互作用问题,建立了三维水-桩-土全耦合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土体、桩和水体分别采用实体单元和声学单元模拟,土体截断边界采用滚轴边界条件、水体截断边界采用无反射吸收边界... 针对近海结构单桩基础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发生复杂的水-桩-土相互作用问题,建立了三维水-桩-土全耦合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土体、桩和水体分别采用实体单元和声学单元模拟,土体截断边界采用滚轴边界条件、水体截断边界采用无反射吸收边界条件,并确定了合理的截断边界位置;以全耦合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为参考解,系统研究了四种动荷载作用下水-桩不耦合(两者界面自由)和水-土不耦合(两者界面自由)对桩体和海床表面位移和动水压力响应的影响,揭示了不同水深和桩体半径变化下不考虑两种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荷载 圆形桩体 数值模拟 水-土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塌陷演化过程中的水-土-岩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建秀 杨立中 何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4-317,共4页
分析了岩溶塌陷演化过程中物理力学上的水 土 岩相互作用 ,并对作用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岩溶塌陷的发育和水 土 岩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塌陷的物质载体是盖层土体和岩层的顶板 ,而地下水赋存于岩土体内 ,地下水和岩土体之间... 分析了岩溶塌陷演化过程中物理力学上的水 土 岩相互作用 ,并对作用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岩溶塌陷的发育和水 土 岩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塌陷的物质载体是盖层土体和岩层的顶板 ,而地下水赋存于岩土体内 ,地下水和岩土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物理力学、化学作用 ,土体和岩体之间也存在着应力传递和物质传输作用 ;反之 ,岩土体结构和稳定状态的变化也会改变地下水的渗流运动状态 ,从而又反过来影响岩土体的结构和稳定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塌陷 演化 数学模型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寨滑坡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反映的水-岩(土)相互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志兵 申林方 徐则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6,123,共7页
文章以头寨滑坡为对象,分析滑坡岩土体的矿物组成和组构等特征,研究表明造成滑体玄武岩岩体性质劣化的风化过程是一种物理-化学耦合的水-岩(土)相互作用过程,在多尺度(微观、细观、宏观)岩(土)体的"石夹土"结构中得到体现,水... 文章以头寨滑坡为对象,分析滑坡岩土体的矿物组成和组构等特征,研究表明造成滑体玄武岩岩体性质劣化的风化过程是一种物理-化学耦合的水-岩(土)相互作用过程,在多尺度(微观、细观、宏观)岩(土)体的"石夹土"结构中得到体现,水岩作用产物主要有绿泥石、伊利石和蒙脱石等黏土矿物。采集滑坡体剪出口处的地下水样测试水化学组成,选取前四个主因子P_1、P_2、P_3和P_4(分别占总方差的39.9%,21.9%,16.7%和13.5%)分析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主因子P_1主要反映玄武岩原生矿物的溶蚀作用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控制作用,主因子P_2反映岩(土)体孔隙中有柱状硫酸钙矿物的结晶析出,主因子P_3反映岩(土)体同地下水之间存在阳离子交换,主因子P_4反映岩(土)体水岩作用产物——Si O2矿物在地下水中溶解性与水溶液中CO_2含量的关系。地下水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能反映出滑坡地下水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寨滑坡 -岩()相互作用 地下化学性质 主成分分析 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桩-土相互作用的单桩式海上风机结构系统自振频率解析解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密 常逸夫 +1 位作者 王丕光 杜修力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9-669,共11页
海上风机结构系统频率是海上风机结构和基础设计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桩-土相互作用对海上风机结构系统频率影响显著。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传递矩阵方法,考虑水-桩-土相互作用及塔筒变截面特性,建立单桩式海上风机结构系统横向振动... 海上风机结构系统频率是海上风机结构和基础设计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桩-土相互作用对海上风机结构系统频率影响显著。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传递矩阵方法,考虑水-桩-土相互作用及塔筒变截面特性,建立单桩式海上风机结构系统横向振动自振频率特征方程;将桩-水相互作用等效为附加质量、桩-土相互作用等效为线性弹簧,变截面塔筒等效为多段均匀梁,利用MATLAB中fsolve函数求解固有频率。通过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精度与有效性,并将本文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研究桩基础埋深、上部质量、转动惯量和桩-水相互作用对单桩式海上风机结构系统自振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机 单桩基础 自振频率 --相互作用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黄土灌溉区水-岩(土)相互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志强 许强 +2 位作者 李姝 寇平浪 张先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61-167,共7页
文章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地区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受长期灌溉水下渗导致地下水位抬升,进而诱发了大量黄土滑坡。为了进一步研究黑方台地下水的水-岩(土)相互作用对岩土体的影响,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黑方台的地下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 文章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地区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受长期灌溉水下渗导致地下水位抬升,进而诱发了大量黄土滑坡。为了进一步研究黑方台地下水的水-岩(土)相互作用对岩土体的影响,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黑方台的地下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滑坡岩土体的易溶盐成分和矿物组成等特征做综合研究。采集滑坡体出水口处的地下水样测试水化学组成,选择前2个变量因子Z_1、Z_2作为主成分(分别占总方差的68.166%和20.576%),分析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便可反映90%左右的信息。主因子Z_1主要反应易溶盐含量和水敏性矿物(长石类、方解石等)的水解作用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控制作用,主因子Z_2反映微溶盐石膏(硫酸钙)矿物的溶解度随地下水离子浓度增加而增大和CaCO_3的溶解、沉淀过程。研究表明,水-岩(土)相互作用会导致岩土体胶结性变差,微结构破坏,进一步累积会使岩土体产生大量裂隙和孔洞,最终将影响岩土体稳定性;另外,黄土中CaCO_3的淋溶和迁移证明CaCO_3淀积层顶部应为地下水入渗方式转变的分界线。地下水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能反映出黑方台滑坡地下水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滑坡 主成分分析法 地下化学特征 -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土-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的大跨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谷音 林颖清 黄志杨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4-93,共10页
为了研究地震动作用下动水压力对深水桥梁的影响,基于局部动力人工边界、流体边界及流固耦合理论方法建立了水-土-单桩整体模型,通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反应分析,同简化的Morison方程法模拟方式及无水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考虑... 为了研究地震动作用下动水压力对深水桥梁的影响,基于局部动力人工边界、流体边界及流固耦合理论方法建立了水-土-单桩整体模型,通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反应分析,同简化的Morison方程法模拟方式及无水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考虑桩土作用前提下工程简化方法和考虑流固耦合的整体方法的差异,以及桩土作用下动水压力对单桩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某跨海大跨连续刚构桥为背景,首次建立了水-土-桥梁系统的整体动力有限元模型,研究水-土-桥梁系统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了桥梁各构件的内力幅值和分布规律,并与未考虑动水作用下的桥梁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了动水压力对深水桥梁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动水作用受地震波频率影响较大,但规律相近,相同外部环境下,由于上部结构和桩土相互作用的不同,动水压力对单桩的影响大于大跨桥梁桩基础的影响。对于大跨桥梁,动水作用对处于水中桩基础的影响较大,水中部分的桩基础内力增幅最大,对水位以上的桥墩影响稍小,考虑动水作用后主梁轴力增加,弯矩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地震反应 压力 -动力相互作用 流固耦合 粘弹性人工边界单元 流体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鸡场滑坡地下水化学特征反映的水-岩(土)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建强 许强 +3 位作者 郑光 陈达 王卓 蒋金晶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40,共9页
滑坡体水-岩(土)作用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综合作用,影响坡体的稳定性,但关于目前水-岩(土)相互作用对地质灾害发生方面的影响研究仍较为薄弱。以贵州省鸡场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滑坡区岩土体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特征,结合区域内基岩裂隙... 滑坡体水-岩(土)作用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综合作用,影响坡体的稳定性,但关于目前水-岩(土)相互作用对地质灾害发生方面的影响研究仍较为薄弱。以贵州省鸡场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滑坡区岩土体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特征,结合区域内基岩裂隙水、大气降水的成分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鸡场滑坡水-岩(土)作用过程,并分析水岩演化作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滑体内玄武岩的风化过程是一种机械破碎-矿物蚀变耦合的水-岩相互作用,发生在“微观-细观-宏观”3种尺度上;(2)选取前3个因子Z_(1)、Z_(2)、Z_(3)(分别占总方差的49.365%、27.135%、15.092%)分析地下水的化学特征,主因子Z_(1)反映了玄武岩原生矿物的溶蚀作用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控制作用,主因子Z_(2)反映了地下水的蒸发作用与SiO2溶解度随pH变化的矿物沉淀作用,主因子Z_(3)反映了地下水与岩(土)体间存在离子交换作用且主参与离子为Mg^(2+)和K^(+);(3)水岩作用产物主要为伊利石、蒙皂石、绿泥石等黏土矿物,使得岩体结构面内黏土矿物含量增加,岩体劣化损伤,对滑带的形成及滑坡的解体产生重要影响。由此研究说明滑坡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能被主成分分析结果充分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场滑坡 -岩()相互作用 地下 化学性质 主成分分析 矿物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水层再造——西北保水采煤关键隔水层N_2红土工程地质研究 被引量:42
10
作者 李文平 王启庆 李小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7,共10页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浅表层水(河流湖泊水、沟谷径流水、第四系砂层潜水等),是维系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生态层)的珍贵水源,是煤层开采水资源保护的主体。根据区域浅表层水含隔水层地质结构,西北煤田煤层覆岩之上广泛分布新近系N_2红土,为浅...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浅表层水(河流湖泊水、沟谷径流水、第四系砂层潜水等),是维系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生态层)的珍贵水源,是煤层开采水资源保护的主体。根据区域浅表层水含隔水层地质结构,西北煤田煤层覆岩之上广泛分布新近系N_2红土,为浅表层水底部的直接隔水层或沟谷径流的下垫层,对区域保水采煤、生态环境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关键隔水层。在分析N_2红土区域分布特征、基本物理-水理-力学性基础上,采用N_2红土采动破裂钻孔原位压水试验、蠕变渗透性测试、水-土相互作用试验等,对N_2红土不同程度采动破裂前后及其采后应力恢复蠕变的隔水性能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发现N_2红土隔水性能受采动破坏后,具有很好的自我恢复功能,并从其地质结构组成、水-土相互作用及其流变特性方面,解释了隔水性自然恢复机理;由此提出隔水层再造及其应具备的主要工程地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层 N2红 采动破裂 水-土相互作用 蠕变 层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土体裂隙水流运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永红 王育平 +1 位作者 尹增德 孙晓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66-571,共6页
讨论了采动土体裂隙介质的渗透空间结构是一特殊的变形介质,隙壁的形状和性质是变态模拟试验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分析了采动土体裂隙水流运动的过程和变化,指出其运动是包含定向与入渗的两种运动,并发生了水-土相互作用,临界水位... 讨论了采动土体裂隙介质的渗透空间结构是一特殊的变形介质,隙壁的形状和性质是变态模拟试验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分析了采动土体裂隙水流运动的过程和变化,指出其运动是包含定向与入渗的两种运动,并发生了水-土相互作用,临界水位上升速度及有效持续时间控制了流量的变化;裂隙水力参数中隙宽对水流的影响是主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 裂隙 水-土相互作用 流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桩式海上风机基频计算方法及参数分析
12
作者 余云燕 候浩胜 孔嘉乐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88,共8页
海上风机结构体系属于动力敏感型结构,参数变化易对系统基频产生影响。系统基频是海上风机结构与基础设计的关键,精确计算系统基频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文章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水体附加质量和塔筒变截... 海上风机结构体系属于动力敏感型结构,参数变化易对系统基频产生影响。系统基频是海上风机结构与基础设计的关键,精确计算系统基频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文章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水体附加质量和塔筒变截面特性,采用回传射线矩阵法建立单桩式海上风机系统横向基频计算方法。利用实际工程验证该方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并对系统基频偏移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表明,桩-土相互作用、水体附加质量和塔筒变截面特性对系统基频影响显著;系统基频对参数的敏感性为:桩基埋深>桩径>地基土模量>上部质量>海水深度>桩基壁厚;桩基埋深、桩径、地基土模量和桩基壁厚存在临界值,超过该值后参数变化对系统基频基本无影响。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系统基频偏移因素影响规律,可为风机的结构和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机 单桩基础 自振频率 --相互作用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隧道附属竖井的横向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向红 陶连金 陈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73-278,共6页
受隧道和围岩的约束影响,水下隧道竖井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特征与一般井筒式基础存在明显不同。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条件,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考虑土水介质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软土... 受隧道和围岩的约束影响,水下隧道竖井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特征与一般井筒式基础存在明显不同。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条件,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考虑土水介质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软土和岩质地基中竖井结构的横向地震响应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土质条件下的竖井结构内力和变形规律基本一致,但受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反映在与隧道接头位置。上述结论可为进一步研究水下隧道竖井结构振动理论及竖井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竖井 黏弹性人工边界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双层衬砌隧道对平面SV波散射问题的解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赛男 陈凯江 李伟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将水层和水下土体分别视为无黏性流体和饱和多孔介质,基于无黏性流体波动理论和Biot饱和多孔介质波动理论,考虑水-饱和土-隧道动力相互作用,借助Hankel函数积分变换法,给出水下双层衬砌隧道对平面SV波散射问题的解.与以往研究中的“大... 将水层和水下土体分别视为无黏性流体和饱和多孔介质,基于无黏性流体波动理论和Biot饱和多孔介质波动理论,考虑水-饱和土-隧道动力相互作用,借助Hankel函数积分变换法,给出水下双层衬砌隧道对平面SV波散射问题的解.与以往研究中的“大圆弧假定”方法相比,Hankel函数积分变换法可以有效地将饱和土中散射波势函数的表达式从柱坐标系直接转换到直角坐标系下,更有利于水下双层衬砌隧道场地边界条件的处理.在解析解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内外衬砌刚度比和内外衬砌厚度比对水下双层衬砌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内外衬砌刚度比和厚度比的变化对隧道位移和孔压集中系数影响不明显;(2)随着内外衬砌刚度比的增加,内衬砌动应力集中系数明显增加;(3)随着内外衬砌厚度比的增加,内衬砌动应力集中系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双层衬砌隧道 -饱和-隧道动力相互作用 散射问题 地震响应 SV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应力原理解析 被引量:33
15
作者 路德春 杜修力 许成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6-151,共6页
分析了关于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的一些错误理解,基于土颗粒-水相互作用分析,给出了土体中有效应力的物理含义,是单位截面的土体中土颗粒骨架所传递的有效荷载,其大小等于总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差。利用土体的力平衡方程,一方面证明了Terza... 分析了关于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的一些错误理解,基于土颗粒-水相互作用分析,给出了土体中有效应力的物理含义,是单位截面的土体中土颗粒骨架所传递的有效荷载,其大小等于总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差。利用土体的力平衡方程,一方面证明了Terzaghi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并分析了该原理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证明了Bishop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解释了参量χ的物理含义,将二原理统一在一个力学框架下,从理论上说明了Terzaghi有效应力原理是Bishop有效应力原理在有效饱和度χ=1时的特例,并分析了Bishop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的适用范围。研究表明,从荷载条件和土性条件两个角度分析有效应力原理,清晰地解释了有效应力的物理概念,并且提出孔隙水压力影响土体力学特性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应力原理 饱和 非饱和 有效应力 孔隙压力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soil properties on soil productivity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旺 李忠武 +7 位作者 申卫平 王晓燕 曾光明 陈晓琳 张雪 张越男 刘桂平 王曙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279-2285,共7页
The effect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WC) on soil properties are well documented. However, definitive an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f SWC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soil properties on soil productivity is lack... The effect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WC) on soil properties are well documented. However, definitive an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f SWC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soil properties on soil productivity is lacking for hilly red soil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the hilly red soil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for seven years in three rtmoffplots, each of which represented different SWC forest-grass measur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relate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representing soil productivity) to soil properties. Based on the final regression equations,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Sot)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oil productiv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orest-grass measures, whereas pH value 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e) are the main factors for soil productivity without SWC. Therefore, SW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equestering Soc and improving soil produ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ly red soil region soil erosion soil organic carbon soil produ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upled pile soil interaction analysis in undrained condition 被引量:1
17
作者 M.Y.Fattah F.A.Salman +1 位作者 Y.J.Al-Shakarchi A.M.Raheem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376-1383,共8页
The effective stress method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axial capacity of piles in clay. The effective stress state changes due to the resulting pore pressure change and therefore,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so... The effective stress method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axial capacity of piles in clay. The effective stress state changes due to the resulting pore pressure change and therefore,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soil will change. In this work,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utilized as a tool for the analysis of pile-soil systems in undrained condition. The computer program CRISP was developed to suit the problem requirements. CRISP uses the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 and allows predictions to be made of ground deformation using critical state theories. Eight-node isoparametric element was added to the program in addition to the slip element. A pile loading problem was solved in which the pile-soil system is analyzed in undrained condition. The pile is modelled as elastic-plastic material, while the soil is assumed to follow the modified Cam clay model. During undrained loading condition, the settlement values increase by 22% when slip elements are used. The surface settlement increases by about three times when the load is doubled and the surface settlement at all points increases when using slip elements due to the mode of motion which allows smooth movement of the adjacent soil with respect to the pile.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increases as the distance decreases from the pile and negligible values are obtained beyond 10D (where D is the pile diameter) from the center of the pile and these values are slightly increased when slip elements are used. The vertical effective stress along a section at a distance D from the pile center is approximately the same for all load increments and lower values of effective vertical stress can be obtained when slip elements are 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 finite element coupled analysis undrained cond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