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游戏中基于OGRE的动态水面模拟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晓鹏 李翠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122-4124,4136,共4页
综合考虑了水面模拟的基本方法,展现了水波在干扰源的驱动下出现的涟漪现象,真实地模拟了水面波动的效果。研究了在干扰源的驱动下波源是如何一步步变化的,以及在网格运动和转动力的驱使下,运动状态随位置、能量和时间改变的变化规律。... 综合考虑了水面模拟的基本方法,展现了水波在干扰源的驱动下出现的涟漪现象,真实地模拟了水面波动的效果。研究了在干扰源的驱动下波源是如何一步步变化的,以及在网格运动和转动力的驱使下,运动状态随位置、能量和时间改变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动态水面的模拟较为真实自然,最后通过实例把该效果成功应用于三维游戏当中,从而丰富了三维游戏的内容,增加了场景的真实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渲染引擎 三维游戏 虚拟现实 水面模拟 波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水面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平 谢文军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GPU的水面实时模拟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噪声图,而实现了实时的水波生成、折射和反射效果的菲涅耳合成以及水面光照模型的计算。利用GPU在片段处理前的光栅化处理,该方法渲染负荷不会因水面大小和精度而增大。且依赖GPU... 提出了一种基于GPU的水面实时模拟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噪声图,而实现了实时的水波生成、折射和反射效果的菲涅耳合成以及水面光照模型的计算。利用GPU在片段处理前的光栅化处理,该方法渲染负荷不会因水面大小和精度而增大。且依赖GPU的高速计算能力,方法可以达到实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实时水面模拟 光照模型 投影纹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反射映射的动态水面模拟
3
作者 李华 杨华民 冯欣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19-2526,共8页
为提高动态水面的模拟效果,提出利用3D网格建模,通过投影网格技术进行优化,生成水面以上物体的镜面映像,构成一级反射映射图;简化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将生成的高度值与映像后的纹理叠加,根据透视纹理映射坐标计算表面反射与折射,构成二... 为提高动态水面的模拟效果,提出利用3D网格建模,通过投影网格技术进行优化,生成水面以上物体的镜面映像,构成一级反射映射图;简化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将生成的高度值与映像后的纹理叠加,根据透视纹理映射坐标计算表面反射与折射,构成二级反射图;最后,将二级反射图进行透视纹理映射渲染到水面,实现水面反射和折射的快速模拟。测试实验表明,算法能快速、高真实感的模拟动态水面,适合对近距离物体的水面精确观察,渲染帧率可达到30FPS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IER-STOKES 水面模拟 反射 折射 反射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曲面熵的动态水面模拟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海玲 印桂生 +1 位作者 张菁 王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26,共3页
针对传统水面波浪模拟真实感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水面模拟方法。通过Gerstner模型生成水面波浪的基本造型,利用改进的曲面熵算法对水面进行动态分区,对不同区域施加不同程度的水面扰动,通过修正纹理映射位移的方法提高水面质感,基... 针对传统水面波浪模拟真实感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水面模拟方法。通过Gerstner模型生成水面波浪的基本造型,利用改进的曲面熵算法对水面进行动态分区,对不同区域施加不同程度的水面扰动,通过修正纹理映射位移的方法提高水面质感,基于GPU技术实现光照效果。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水面的真实感,达到较快的绘制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水面模拟 Gerstner模型 曲面熵 纹理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环境中水面实时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勇 洪倩 +1 位作者 张利辉 吕梦雅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75-2078,共4页
动态水面模拟是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丰富水面场景,将质点弹簧模型与粒子系统相结合,实时模拟不同风场环境中的水面场景.首先,引入质点弹簧模型实现水面的建模,采用四边形网格的连接方式,大大减少了渲染的基本图元数,有效提... 动态水面模拟是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丰富水面场景,将质点弹簧模型与粒子系统相结合,实时模拟不同风场环境中的水面场景.首先,引入质点弹簧模型实现水面的建模,采用四边形网格的连接方式,大大减少了渲染的基本图元数,有效提高了实时性;其次,为真实模拟风场,引入粒子系统,将风场离散表示为一群风粒子,赋予风粒子位置、速度、质量等属性,有效且丰富地表达了风场模型的物理特性;再次,根据碰撞检测算法和动量守恒定律,由风粒子完成风力对水面的能量传播,实现风吹水面形成涟漪的效果,同时对边界的处理增强了细节展现;最后,使用Cg语言实现水面的反射和折射,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模拟 风场 质点弹簧模型 粒子系统 动量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小时尺度水面蒸发特征及3种模型模拟效果对比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丹丹 王伟 +9 位作者 刘寿东 邱新法 穆俊宇 莫华阳 崔丛欣 陶潘虹 阙宇杰 俞乐 陈泓宇 薛舒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38-1550,共13页
小时尺度水面蒸发可影响水面大气边界层热力和动力结构,分析湖泊小时尺度水面蒸发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准确模拟其特征的蒸发模型,将有助于改善流域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预报.基于太湖避风港站2012—2013年通量、辐射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太... 小时尺度水面蒸发可影响水面大气边界层热力和动力结构,分析湖泊小时尺度水面蒸发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准确模拟其特征的蒸发模型,将有助于改善流域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预报.基于太湖避风港站2012—2013年通量、辐射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太湖小时尺度水面蒸发主要影响因子和3个模型(传统质量传输模型、Granger and Hedstrom经验模型、DYRESM模型)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影响太湖小时尺度水面蒸发的主要因子为水气界面水汽压差和风速的乘积,而非净辐射.传统质量传输模型、Granger and Hedstrom经验模型、DYRESM模型模拟值与全年实测值的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2、0.87和0.8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8.35、41.58和38.26 W/m^2.传统质量传输模型对太湖小时尺度水面蒸发的日变化和季节动态模拟效果最佳,其夜间模拟相对误差小于3%,除秋季外,其他季节的模拟绝对误差均小于4 W/m^2.Granger and Hedstrom经验模型系统性地高估太湖潜热通量,在大气较为稳定的午后(高估22~32 W/m^2)和冬季(高估72%)高估最为明显,模拟效果最差.DYRESM模型也系统地高估太湖潜热通量,模拟效果居中.考虑水汽交换系数随风速的变化特征将有助于改善传统质量传输模型和DYRESM模型对太湖小时尺度水面蒸发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潜热通量 水面蒸发模拟 小时尺度 传统质量传输模型 GRANGER and Hedstrom经验模型 DYRES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场景的实时动态模拟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龙 张钰勃 +4 位作者 陈为 何戬 丁子昂 王章野 彭群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7-1014,共8页
实现了一个湿地场景的实时模拟系统,能实时模拟包含数万棵树、数十万棵草,以及自然地形、水面等丰富景观元素的动态湿地场景.为增强场景真实感,提出一种基于环境遮挡的光照算法,以改进几何-图像混合式树木模型的绘制效果;还提出一些高... 实现了一个湿地场景的实时模拟系统,能实时模拟包含数万棵树、数十万棵草,以及自然地形、水面等丰富景观元素的动态湿地场景.为增强场景真实感,提出一种基于环境遮挡的光照算法,以改进几何-图像混合式树木模型的绘制效果;还提出一些高效率的方法近似模拟水面的折射、反射等光学现象,以及晴天、雨天等各种天气条件下的光照效果.在动态模拟方面,结合预计算的关节式形变以及过程式动画2种方法,模拟了树木及花草的随风摇曳效果;还模拟了湖面的微波以及雨天的雨线效果及在水面形成的涟漪.为了提高模拟效率,采用了多种细节层次技术以及最新的GPU加速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场景实时仿真 植被场景 水面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心差分法的理想水体三维运动效果的模拟 被引量:4
8
作者 丁振 芮小平 +1 位作者 刘真余 陆瑾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39,共7页
在兼顾真实感和效率的前提下,采用中心差分方法建立了理想水体的运动方程,进而提出一种模拟水面三维运动效果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水体网格化,使用分形布朗运动的形态构建整个水面.接着利用简化的流体力学方程作为水体运动的驱动因子控... 在兼顾真实感和效率的前提下,采用中心差分方法建立了理想水体的运动方程,进而提出一种模拟水面三维运动效果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水体网格化,使用分形布朗运动的形态构建整个水面.接着利用简化的流体力学方程作为水体运动的驱动因子控制各网格处的水体高度,再通过中心差分法平滑水柱之间的高度差,从而得到连续波动的水波模型.最后,从纹理映射与LOD层次模型的建立2个方面,讨论大规模运动水面的仿真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的计算效率能够满足大规模三维水面动态仿真的要求.该方法还具有很好的可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差分法 理想水体 水面模拟 分形布朗运动 LOD层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牛顿-欧拉方程的固流耦合模拟
9
作者 曹立华 刘小丹 孙晓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208-210,220,共4页
依据牛顿-欧拉方程,结合力矩和表面张力理论,设计了一组新的基于网格的水波-物体交互方程,模拟了由点波源引起的水波运动,以及水和固体共同存在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各自的运动状态。详细分析了在这种固流耦合情况中,水波遇到障碍... 依据牛顿-欧拉方程,结合力矩和表面张力理论,设计了一组新的基于网格的水波-物体交互方程,模拟了由点波源引起的水波运动,以及水和固体共同存在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各自的运动状态。详细分析了在这种固流耦合情况中,水波遇到障碍物引起的波纹的变化,以及物体在网格力和转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随位置、能量和时间改变的变化规律,其中还考虑了表面张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从实验效果图看,水波和物体的运动都较为自然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流耦合 水面模拟 牛顿-欧拉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ffect of bionic V-riblet non-smooth surface on tire anti-hydroplaning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海超 王国林 +1 位作者 杨建 薛开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900-3908,共9页
Inspired by the idea that bionic non-smooth surfaces(BNSS) can reduce fluid adhesion and resistance, and the effect of bionic V-riblet non-smooth structure arranged in tire tread pattern grooves surface on anti-hydrop... Inspired by the idea that bionic non-smooth surfaces(BNSS) can reduce fluid adhesion and resistance, and the effect of bionic V-riblet non-smooth structure arranged in tire tread pattern grooves surface on anti-hydroplaning per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The physical model of the object(model of V-riblet surface distribution, hydroplaning model) and SST k-ω turbulence model were established for numerical analysis of tire hydroplaning. With the help of a orthogonal table L16(45), the parameters of V-riblet structure design compared to the smooth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and obtained the priority level of the experimental factors as well as the best combination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experimen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V-riblet structure can reduce water flow resistance by disturbing the eddy movement in boundary layers. Then, the preferred type of V-riblet non-smooth structure wa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ire grooves for hydroplan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ionic V-riblet non-smooth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hydroplaning velocity and improve tire anti-hydroplaning performance. Bionic design of tire tread pattern grooves is a good way to promote anti-hydroplaning performance without increasing additional groove space, so that tire grip performance and roll noise are avoided due to grooves space enlar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RE anti-hydroplaning bionic non-smooth surfaces(BNSS)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