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银法烧碱工艺遗留盐泥废物的汞污染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蓉慧 王琪 +3 位作者 朱雪梅 汪群慧 薛瑞敏 于鸿锦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5,32,共5页
对某化工厂水银法烧碱关停后历史堆存的含汞盐泥的汞污染及其对周围环境介质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含汞盐泥、废物堆体表层积水、周边排污渠水样、堆场周围的土壤样品中的汞浓度分析,评价汞污染现状。结果表明,盐泥中含汞量高达247.09... 对某化工厂水银法烧碱关停后历史堆存的含汞盐泥的汞污染及其对周围环境介质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含汞盐泥、废物堆体表层积水、周边排污渠水样、堆场周围的土壤样品中的汞浓度分析,评价汞污染现状。结果表明,盐泥中含汞量高达247.09~390.28mg/kg,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环境无害化措施进行妥善处理;盐泥堆表层积水中汞质量浓度为0.040 6~0.125 2mg/L,排污渠中水样的汞质量浓度在0.001 1~0.336 5mg/L,所有水样中总汞浓度都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标准,堆存场附近的土壤中汞质量浓度为3.42~22.54mg/kg,远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三级标准。因此,含汞盐泥堆已经对周围环境带来污染,需加强环境监测,并尽快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银法烧碱 盐泥堆场 含汞盐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藏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访著名藏医药专家嘎务教授
2
作者 塔巴江才 次旦南卓 米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嘎务教授是西藏自治区知名藏医药专家、西藏藏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在藏医药学领域特别是藏药炮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 嘎务教授是西藏自治区知名藏医药专家、西藏藏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在藏医药学领域特别是藏药炮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教授常年耕耘藏药基原的考证与研究,其研究成果《藏药晶镜本草》一书获评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科技研讨会优秀论著一等奖、西藏自治区科学进步二等奖。文章结合他在藏药“水银洗炼法”、藏药基原考证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学术影响,就其学术观点、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银洗炼 《藏药晶镜本草》 藏药基原 嘎务 藏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抽砂炼汞”的演进及其化学成就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匡华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4年第1期11-23,共13页
一、关于水银与丹砂的早期历史根据文献资料考证,我国早在公元前七世纪春秋时代就开始利用水银了。到了西汉时期,它已经作为重要物质在很多领域中被应用了。在古代文献资料中常常记载一些帝王的棺墓中灌有水银。唐代李泰的《括地志》(下... 一、关于水银与丹砂的早期历史根据文献资料考证,我国早在公元前七世纪春秋时代就开始利用水银了。到了西汉时期,它已经作为重要物质在很多领域中被应用了。在古代文献资料中常常记载一些帝王的棺墓中灌有水银。唐代李泰的《括地志》(下)曾说:"齐桓公(公元前642年死)墓在临淄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岗,一所二坟。晋永嘉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又如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曾提到春秋时吴王"阖庐死,葬于国西北,名虎丘,……冢池四周,水深丈余;槨三重,倾水银为池,池广六十步。"再如司马迁在其《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曾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水银法 丹砂 化学成就 狐刚子 炼丹术 朱砂 秦始皇 文献资料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