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典型临江村镇排放污水的水质水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方芳 王磊 +1 位作者 郭劲松 邹建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61-1668,共8页
以重庆市石宝村镇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三峡库区典型临江村镇污水排放的水质和水量特征,对了解该类村镇污水污染状况及治理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结果表明,该类村镇排放的污水呈现出高氮、中磷、低有机物及低碳... 以重庆市石宝村镇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三峡库区典型临江村镇污水排放的水质和水量特征,对了解该类村镇污水污染状况及治理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结果表明,该类村镇排放的污水呈现出高氮、中磷、低有机物及低碳氮比的特征,无机态的氨氮和PO34--P是氮磷存在的最主要形态。1d内排放的污水流量和污水中各种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在总体上趋势一致,但各时段的变化规律各有不同;不同功能日之间的污水流量和TP浓度相差较大,CODCr和TN变化不明显;由于月际间气温变化导致的用水活动变化和雨水的季节性分布,所研究的5—11月份的污水流量差异明显,主要污染物之间显现出类似的浓度变化规律,其中6、11月份的浓度明显高出监测期间内的其他月份。上述的流量和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基本体现了三峡库区典型临江村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及排水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临江村镇 水质水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理论的汉江上游安康站1950—2014年逐月降水量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赵自阳 王红瑞 +2 位作者 赵岩 胡立堂 刘海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7-142,共6页
通过对安康站1950—2014年逐月降水量的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其降水存在周期变化。基于自相关函数法、C-C关联积分法来确定安康站降水的非线性系统的延迟时间、嵌入维数后,对降水序列进行了相空间重构,并利用G-P关联维法以及最大Lyapunov... 通过对安康站1950—2014年逐月降水量的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其降水存在周期变化。基于自相关函数法、C-C关联积分法来确定安康站降水的非线性系统的延迟时间、嵌入维数后,对降水序列进行了相空间重构,并利用G-P关联维法以及最大Lyapunov指数法进行混沌特征识别。结果显示:采用G-P关联维算法分析安康站1950—2014年降水时间序列并不能得到其存在混沌特性的结果,但最大Lyapunov指数法显示其存在混沌性;基于现有780个月份降水数据,可预报的最大时间长度为7个月。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和下游地区的径流预报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特征 混沌理论 C-C法 G-P关联维法 预报时间尺度 汉江上游安康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市近55年降水量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国丽 李保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53-55,共3页
应用气候趋势系数法、累积距平曲线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邯郸市1956年-2010年年降水量和季节降水量系列进行了降水量特征、变化趋势、丰枯变化和突变点分析,结果表明:邯郸市年降水量系列呈下降趋势,但没有发现降水量突变点,春季和冬季... 应用气候趋势系数法、累积距平曲线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邯郸市1956年-2010年年降水量和季节降水量系列进行了降水量特征、变化趋势、丰枯变化和突变点分析,结果表明:邯郸市年降水量系列呈下降趋势,但没有发现降水量突变点,春季和冬季降水量系列发生了突变,突变点主要出现在1983年和2000年。通过对邯郸市降雨量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特征 变化趋势 累积距平 突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灌区降水量的特征分析及灰色预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健 孙明 +2 位作者 薛明霞 李洪建 王学萌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11期51-56,共6页
根据太原盆地井灌区54年(1954—2007)降水量的数据,利用滑动平均法进行趋势分析,利用滑动t检验法计算统计量t,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太原盆地井灌区近54年降水量为递减趋势;1985年的统计量t达到极大值,且超过了信度α=0.001的显著性水... 根据太原盆地井灌区54年(1954—2007)降水量的数据,利用滑动平均法进行趋势分析,利用滑动t检验法计算统计量t,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太原盆地井灌区近54年降水量为递减趋势;1985年的统计量t达到极大值,且超过了信度α=0.001的显著性水平,表明近54年来太原盆地井灌区年降水量在1985年前后存在明显的突变现象。此外,1954—2007年各月降水量的统计结果表明,太原盆地井灌区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71.23%集中在6—9月份,1.49%集中在12,1,2月份,多年各月降水量均有较大变动,其中12月份CV=1.4,1月份CV=1.09,2月份CV=1.08,均属于强变异性。最后利用灰色系统GM(1,1)的分解模型、降水量的长期趋势量x(0)(t)、周期波动量E(t)i以及随机变化量R(t)对井灌区降水量进行预测,经过检验模型精度有明显的提高,预测数据可以作为预测井灌区地下水可开采量的基础数据,并且可以为井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灌区 灰色系统 水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8年大汶河流域降水量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夏继勇 钟平安 +2 位作者 刘畅 尚艳丽 程传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0,共5页
为进一步系统识别气候变化背景下大汶河流域降水量演变特征,基于大汶河流域32个雨量站1956~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大汶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与年际变化特征及趋势性、随机性、突变性、周期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汶河流域降水量... 为进一步系统识别气候变化背景下大汶河流域降水量演变特征,基于大汶河流域32个雨量站1956~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大汶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与年际变化特征及趋势性、随机性、突变性、周期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汶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连续最大四个月均出现在6~9月,所占比例超过70%;年际变化较大,各分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极值比分布在3.71~5.26之间;降水量呈现不显著下降趋势;降水序列并非完全独立,表现为正持续性;降水量在1964年发生不显著突变,降水量变化周期以14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河流域 水量特征 趋势性 随机性 突变性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7-2010年新疆克拉玛依市降水量的持续性和趋势性统计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傅丽昕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4期233-236,共4页
在克拉玛依市1957-2010年的年均降水量以及季节降水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以及R/S法和最小二乘法分析计算了年均降水量和各季节降水量的趋势性及Hurst指数,以统计计算结果估计未来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及其持续特... 在克拉玛依市1957-2010年的年均降水量以及季节降水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以及R/S法和最小二乘法分析计算了年均降水量和各季节降水量的趋势性及Hurst指数,以统计计算结果估计未来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及其持续特征。结果表明:克拉玛依市年均降水量有显著增加的趋势,但其增加的持续性不强;春季和秋季降水量与年均降水量的趋势性与持续性相近,夏季降水量具有减少的趋势,且具有持续性;冬季降水量具有减少趋势,但减少趋势具有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 趋势性检验 HURST指数 水量变化特征 克拉玛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黑龙江省水稻灌溉需水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文津 刘诗梦 +2 位作者 卫琦 廖林仙 徐俊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236-242,共7页
基于黑龙江省8个典型站点60年(1956-2015)的历史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水量平衡模型计算了黑龙江省水稻全生育期内,两种灌溉模式下(淹水和控制灌溉)的作物需水量(ETC)及灌溉需水量,并结合气象因素的变化特征,借助Mann-Kend... 基于黑龙江省8个典型站点60年(1956-2015)的历史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水量平衡模型计算了黑龙江省水稻全生育期内,两种灌溉模式下(淹水和控制灌溉)的作物需水量(ETC)及灌溉需水量,并结合气象因素的变化特征,借助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ETC及灌溉需水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ETC方面,不同灌溉模式下同一站点ETC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安达和绥化站的ETC呈下降趋势,出现"蒸发悖论"现象,嫩江、尚志和孙吴站的ETC显著上升,其余各站无明显变化。灌溉需水量方面,只有尚志站点在两种灌溉模式下均显著增加,孙吴、富锦和嫩江站仅在控制灌溉模式下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其余站点并没有一致性规律。总体上,相对于淹水灌溉,控制灌溉模式下有效降雨量提高了20%,灌溉需水量降幅为44.9%~52.9%,有效减少了农业生产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受到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需水量 水量变化特征 气候变化 控制灌溉 水稻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以鄂托克旗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高凌智 李彬 +4 位作者 史海滨 戚迎龙 徐昭 刘美含 贾琼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0-159,共10页
【目的】探求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降水量的变化特征.【方法】根据鄂托克旗气象站1961~2018年(58 a)的逐日降水观测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累积距平法和小波分析法对研究区的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 【目的】探求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降水量的变化特征.【方法】根据鄂托克旗气象站1961~2018年(58 a)的逐日降水观测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累积距平法和小波分析法对研究区的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鄂尔多斯高原西部1961~2018年年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降水量以1.2 mm/10a的速率增加;春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分别以1.3 mm/10a、2.0 mm/10a和0.4 mm/10a的速率增加,夏季降水量以2.5 mm/10a的速率减少.研究区年降水量在1989年发生突变,春季和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分别在2001年、2008年、1970年发生突变.年降水量存在着25 a、12 a、19 a和5 a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主周期变化,各季节同样存在着多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结论】根据不同时间尺度的主周期变化,该区未来几年将进入降水量偏丰时期,据此可适当调整区域主栽作物紫花苜蓿的灌溉制度,以达到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高原西部 水量变化特征 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 累积距平法 小波分析法 紫花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水量水质特征及对受水城市河湖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徐斌 杨蓉 +3 位作者 孙春媛 黄振芳 王槿妍 赵红磊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107,共7页
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水量水质特点和对城市河湖的影响,对调水合理利用、水质安全与保护、受水区水质水生态保护措施制定及效果评估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结合调水水量分配,采用Spear‐man秩相关、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综合理化指标、水化... 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水量水质特点和对城市河湖的影响,对调水合理利用、水质安全与保护、受水区水质水生态保护措施制定及效果评估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结合调水水量分配,采用Spear‐man秩相关、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综合理化指标、水化学特征、水质类别及特征水质指标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水质为Ⅱ类,属于低矿化度软水,综合理化指标具有季节变化特征。2015—2021年,受水区水质普遍改善;典型受水水域水温上升,大宁水库等水域矿化度和总硬度下降。研究区地表水质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南水带来团城湖、昆明湖、昆玉河及京密引水渠等水域的水质变化,南部和东部河流水质受再生水水质改善影响较大,内城河湖、北运河和潮白河的部分河流平原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水量水质特征 城市河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浅埋煤层开采顶板含水层水量损失动力学过程特征 被引量:27
10
作者 靳德武 周振方 +2 位作者 赵春虎 冯龙飞 许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0-700,共11页
受保护含水层水量损失的定量计算是"保水采煤"理论发展目前面临的瓶颈问题。利用覆岩破坏数值模拟方法,将陕北榆神矿区典型覆岩结构下煤层开采顶板水量损失过程划分成单一风化基岩失水和萨拉乌苏组、风化基岩复合失水模式;基... 受保护含水层水量损失的定量计算是"保水采煤"理论发展目前面临的瓶颈问题。利用覆岩破坏数值模拟方法,将陕北榆神矿区典型覆岩结构下煤层开采顶板水量损失过程划分成单一风化基岩失水和萨拉乌苏组、风化基岩复合失水模式;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2种水量损失模式动力系统模型,建立了实际疏放与无疏放状态水量损失过程之间的数学关系,求解了水量损失动力系统模型参数,确定了水量损失峰值及发生位置、水量损失动态平衡值及发生位置;通过开采扰动区水流数值模拟,计算了2种模式单位走向长度水量损失强度。结果表明:覆岩组合特征控制着煤层采动含水层动、静储量叠加释放过程,决定了工作面采动顶板水量损失模式; 2种水量损失模式相比,复合模式下水量损失峰值和动态平衡值均较大;钻孔疏放水显著削减了推采过程水量损失峰值强度,改变了水量损失方式和时机,但采动过程水量损失动态平衡值及顶板水资源损失总量并未发生变化;两种模式下工作面采动,水资源损失总量以及水资源损失强度中松散层和风化基岩水占比计算结果,揭示了古近系黏土隔水层对于萨拉乌苏组潜水保护的重要意义。研究结果为"保水采煤"理论在工作面尺度含水层水量损失及保护的定量计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工作面 水量损失模型 覆岩组合特征 钻孔预疏放 特征水量损失强度 保水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铁路生产污水特征分析及处理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时海 李德生 +2 位作者 卢阳阳 曾琪静 朱善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125,共5页
铁路生产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得到了铁路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对北方17个铁路生产污水排放单位的现场调查,定性、定量地分析北方铁路生产污水的水质水量特征,探讨生产污水污染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处理工艺特点;剖析北方铁路生产污水处理... 铁路生产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得到了铁路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对北方17个铁路生产污水排放单位的现场调查,定性、定量地分析北方铁路生产污水的水质水量特征,探讨生产污水污染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处理工艺特点;剖析北方铁路生产污水处理、回用现状,指出各铁路生产污水排放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及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生产污水 现状调查 水质水量特征 回用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水河流域降水量对泥石流灾害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万沛 陈英燕 +1 位作者 王成华 罗晓梅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87,共7页
针对金沙江干流的一个面积为16175km2的二级支流———孙水河流域的资料,全面分析了该流域降水量的基本特征,研究了流域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流域的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的调查统计资料及实例,讨论了降水量特征与山... 针对金沙江干流的一个面积为16175km2的二级支流———孙水河流域的资料,全面分析了该流域降水量的基本特征,研究了流域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流域的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的调查统计资料及实例,讨论了降水量特征与山地灾害发生、预测、预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特征 泥石流灾害 孙水河流域 山地灾害 滑坡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2018年青海省黄河流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7
13
作者 冷雪 庞亮 +1 位作者 姜欣彤 董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32,共10页
本研究基于1956—2018年31个气象站月值降水数据,采用M-K检验、Pettitt检验、Morlet小波分析、ARIMA模型等方法,分析青海省黄河流域近63年包括趋势、突变、周期在内的降水量特性以及验证未来5年降水趋势预测变化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 本研究基于1956—2018年31个气象站月值降水数据,采用M-K检验、Pettitt检验、Morlet小波分析、ARIMA模型等方法,分析青海省黄河流域近63年包括趋势、突变、周期在内的降水量特性以及验证未来5年降水趋势预测变化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近63年青海省黄河流域降水具有集中程度高、年内分配不均、丰枯季明显的特点;不同年代的月均降水量均集中在4—10月,且未来月均降水量有上升的变化趋势。(2)年降水量呈显著增长趋势,增长率为(9.07 mm/10 a),春季和冬季降水增长趋势显著,夏季和秋季降水无显著的增长趋势,2004年为该流域大的降水转折年。(3)年降水时间序列存在23~32 a,15~20 a,9~13 a以及4~6 a的周期变化规律,四级降水主周期分别对应30、15、11和6 a时间尺度。(4)ARIMA(2,1,4)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1956—2018年降水序列并对2019—2023年降水数据合理预测;线性回归及M-K检验分析结果显示1956—2023年降水序列呈显著增长趋势,增长率为(9.22 mm/10 a),与趋势预测结果相一致;ARIMA(2,1,4)模型可以对青海省黄河流域进行短期年降水量预测,为当地水资源合理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特征 M-K检验 趋势预测 ARIMA模型 青海省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武功地区降水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冯文文 柳凤霞 +1 位作者 钱会 张瑜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05,共6页
为了研究降水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借助武功地区1955—2015年逐月降水量和气温实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武功地区近61年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降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功地区... 为了研究降水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借助武功地区1955—2015年逐月降水量和气温实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武功地区近61年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降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功地区年降水量总体上呈-15.56 mm/10 a的减少趋势,其中春、夏季降水量下降显著,秋、冬季则较为平缓;年和季节降水量的典型突变时间节点在1983年附近,表明了年降水量和季节降水量变化趋势的一致性,也印证了20世纪90年代关中平原西部降水趋势发生了突变;武功地区气候偏冷期主要在1955—1994年,气温降低使得年降水量呈39.46 mm/10 a的减少趋势;气候偏暖期主要在1995—2015年,气温升高使得年降水量呈98.63 mm/10 a的增加趋势;气候冷暖变化通过影响蒸发量、蒸腾量和水汽输送速度,来影响武功地区年降水量;降水量增多有利于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也增加了极端天气和洪涝灾害发生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量特征 M-K检验 小波分析 武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富程 夏自强 +1 位作者 黄峰 陈起川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2-437,共6页
选择额尔齐斯河流域4个气象水文测站(斋桑泊、塞米巴拉金斯克、鄂木斯克和塔帕)近70a(1936—2005年)的降水系列资料,采用5a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法、复Morlet小波分析法和R/S分析法分析这4个气象水文测站的降水变化特征。结果... 选择额尔齐斯河流域4个气象水文测站(斋桑泊、塞米巴拉金斯克、鄂木斯克和塔帕)近70a(1936—2005年)的降水系列资料,采用5a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法、复Morlet小波分析法和R/S分析法分析这4个气象水文测站的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这4个气象水文测站的年降水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其中鄂木斯克和塔帕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4个气象水文测站的年降水存在11~13a时间尺度的交替,表现出明显的周期特征,其次7~9a以及4a左右时间尺度的周期性也相对比较明显;Hurst值表明未来斋桑泊气象水文测站年降水量总体上将呈减少趋势,但反持续程度很弱,其余3个气象水文测站的降水量仍将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齐斯河流域 年降水量变化特征 5a滑动平均法 MANN-KENDALL法 复Morlet小波分析法 R/S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层气主要采区产出水特征及对策
16
作者 郭呈宇 崔光辉 冯华伟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97-401,共5页
煤层气开发与常规天然气、致密气和页岩气开采机理不同,造成的环境污染差异较大,产出水的处理和排放尤为明显。国内煤层气开发井距小、井网密集,加之多位于丘陵山区,产出水的收集成为难题。通过对我国煤层气主要采区产出水水质、水量特... 煤层气开发与常规天然气、致密气和页岩气开采机理不同,造成的环境污染差异较大,产出水的处理和排放尤为明显。国内煤层气开发井距小、井网密集,加之多位于丘陵山区,产出水的收集成为难题。通过对我国煤层气主要采区产出水水质、水量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产出水的水质、水量差异性大。根据不同区域产出水的水质、水量特点及各地执行的排放标准,采用不同的收集方案和处理工艺,分析了制约产出水回用的关键原因,并对产出水的综合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产出水 水质 水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问题分析及管控建议 被引量:8
17
作者 马怡斋 王海燕 +4 位作者 武亚凤 乔肖翠 李雪 何江涛 刘琰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0,共9页
黄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如何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实现煤矿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成为该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黄河流域煤矿矿井水的涌水量分布不均,呈南多北少的特征,且水质具有高矿化度、碱性或弱碱性... 黄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如何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实现煤矿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成为该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黄河流域煤矿矿井水的涌水量分布不均,呈南多北少的特征,且水质具有高矿化度、碱性或弱碱性以及高氟化物的特点.结合当前煤矿矿井水主要的综合利用途径,在总结国内外煤矿矿井水排放管控要求的基础上,识别当前制约我国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的原因包括外排受较多制约,缺少供水需求,缺少对水质标准、技术规范和政策监管的改善,处理过程中缺乏技术规范化指导以及缺乏鼓励矿井水综合利用的措施等.针对以上问题,从实事求是地制订煤矿矿井水外排的管理要求、科学制订基于不同利用途径的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水质标准、加强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的推荐和引导以及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等方面,提出提高黄河流域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率的建议,以期为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矿井水 水质水量特征 综合利用 排放要求 管控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s and shear strength in constant water content triaxial tests on Yunnan red clay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少坤 黄茂松 +1 位作者 扈萍 杨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412-1419,共8页
The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for geotechnical designs are obtained mainly from consolidated drained (CD) or consolidated undrained (CU) triaxial tests. However, during construction, the excess pore-air pressure g... The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for geotechnical designs are obtained mainly from consolidated drained (CD) or consolidated undrained (CU) triaxial tests. However, during construction, the excess pore-air pressure generally dissipates instantaneously while the excess pore-water pressure dissipates with time. This condition needs to be simulated in a constant water content (CW) triaxial test. The study on Yunnan red clay i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hear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constant water content condition. Osmotic technique is used to obtain the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A series of CW triaxial tests are conducted on statically compacted specime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has a low air entry value of 7 kPa due to large pores in non-uniform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a high residual value exceeding 10 MPa. In addition, the initial degree of saturation and net confining stres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ffecting the shear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constant water content condition. Finally, a new semi-empirical shear strength model in terms of degree of saturation is proposed and then applied to Yuunan red clay.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model is capable of capturing some key features of soils. The model can be used in whole engineering practice range, covering both unsaturmed and saturated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nnan red clay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shear strength constant water triaxial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水头微喷带喷洒均匀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一博 李道西 +2 位作者 杜微 李彦彬 雷宏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6-149,共4页
为分析在低水头(1~5 m)条件下工作水头和铺设长度对微喷带喷洒均匀度的影响,以国内常见的N45(折叠带宽45 mm)单列斜5孔微喷带为研究对象,截取不同长度(20、40 m)的试样,分析水量分布特征,采用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评价喷洒均匀度。结果表... 为分析在低水头(1~5 m)条件下工作水头和铺设长度对微喷带喷洒均匀度的影响,以国内常见的N45(折叠带宽45 mm)单列斜5孔微喷带为研究对象,截取不同长度(20、40 m)的试样,分析水量分布特征,采用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评价喷洒均匀度。结果表明:N45微喷带在小于3 m工作水头下,管带铺设长度不宜超过20 m;在3~5 m工作水头下,铺设长度不宜超过40 m。铺设长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工作水头可以提高喷洒均匀度;工作水头一定时,通过减小铺设长度可以提高喷洒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带 低水头灌溉 喷洒均匀度 水量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 parameters induced by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 operation under variable flow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松庆 张旭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272-1277,共6页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 parameters,induced by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GWSHP) operation under variable flow,we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a case study,in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 parameters,induced by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GWSHP) operation under variable flow,we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a case study,in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load were considered.The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stant flow operation,indicate that the influence on the variations of porosity,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confined water head is decreased by 48%,51% and 71%,respectively,under variable flow operation.The security of variable flow operation is superior to that of constant flow.It i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climate region and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s are primary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suitability of variable flow operation in GWS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aquifer parameter variable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