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导数光谱变量叶片含水量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7
1
作者 沈艳 牛铮 +1 位作者 王汶 徐永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19,共4页
利用实测单子叶、双子叶植物叶片含水量和高光谱反射率数据,基于导数光谱变量分析方法,讨论利用含水量识别两种植物的可行性,并分别建立两种植物叶片含水量的单变量和多变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D2、D6和D8等含水量表征方法能在一定程度... 利用实测单子叶、双子叶植物叶片含水量和高光谱反射率数据,基于导数光谱变量分析方法,讨论利用含水量识别两种植物的可行性,并分别建立两种植物叶片含水量的单变量和多变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D2、D6和D8等含水量表征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单、双子叶植物;单变量估算模型中,等价水深(EWT)与高光谱参数的相关性更大,单子叶植物的相关性大于相应的双子叶植物,并且以简单的一元线性模型普适意义最大,反演效果最好;多变量模型中,用FMC表征单子叶叶片含水量精度大于EWT,用EWT表征双子叶叶片含水量精度大于FMC,总体反演精度是单子叶植物高于双子叶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水量模型 导数光谱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冻融侵蚀的融雪/积雪水量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晓飞 田静 +1 位作者 刘小洲 都洋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3年第6期13-16,共4页
基于研究冻融侵蚀的简易热收支法的融雪/积雪水量模型,所需的输入因子只有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间。通过计算日降雪量和日融雪量,计算出积雪水量。由降水量和气温推定降雪量;依降雪量、日照时间和气温推定短波辐射收支;导入SL因子KSL,... 基于研究冻融侵蚀的简易热收支法的融雪/积雪水量模型,所需的输入因子只有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间。通过计算日降雪量和日融雪量,计算出积雪水量。由降水量和气温推定降雪量;依降雪量、日照时间和气温推定短波辐射收支;导入SL因子KSL,开发了推定感热、潜热输送量的方法。此模型可以推定出整个积雪期间的日融雪水量和积雪水量。KSL可以通过气象部门的自动气象数据获取系统获得。或由日平均风速和风速的日变化决定,或通过地形因素进行推定。由于此模型是由容易推定的气象因素构成的,因此有望适用于大范围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模型 积雪水量模型 热收支法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LPSO的水量水质模型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3
作者 朱沈涛 杨帆 +3 位作者 柳杨 范子武 乌景秀 李子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6,共13页
【目的】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中参数多、维数高,模型参数反演难度大,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参数和多参数不同反演方式等对参数反演精度影响需开展深入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 【目的】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中参数多、维数高,模型参数反演难度大,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参数和多参数不同反演方式等对参数反演精度影响需开展深入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FCLPSO)的水量水质模型参数反演方法,设计参数反演数值试验,采用LH-OAT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对7种模型性能评价指标进行目标函数优选,并分析模型单参数和多参数反演结果并分析不同反演方式的差异性。【结果】结果显示:NSE∗作为目标函数敏感度最高;不同类型参数均具有较高精度,单参数反演平均相对误差(MRE)为5.2%、变差系数(CV)为7.2%,多参数反演结果MRE为13.5%、CV为14%;多参数反演中水动力指标反演结果优于水质指标反演结果,多参数“分层反演”方式优于“同时反演”方式。【结论】结果表明:该模型参数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有助于提升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参数估计时效性与准确性,为复杂河网数值模拟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模型 参数反演 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目标函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的南涑河水资源调度模拟分析
4
作者 侯祥东 赵香玲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5,共7页
南涑河是淮河流域一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对其开展水质水量研究并通过合理调度改善水环境,对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主要污染物COD、NH_(3)-N为水环境评价指标,基于MIKE1... 南涑河是淮河流域一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对其开展水质水量研究并通过合理调度改善水环境,对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主要污染物COD、NH_(3)-N为水环境评价指标,基于MIKE11软件构建一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分析汛期、非汛期水环境容量的动态变化及不同调度方案下南涑河的水质变化,寻找最佳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南涑河的主要污染物COD、NH_(3)-N浓度在Ⅰ—Ⅴ类之间波动,汛期水质发生显著恶化,COD、NH_(3)-N的水环境容量在汛期达到峰值。基于控制支流污水汇入和增大干流流量的水质改善方法共提出7种调度方案。对比发现藕蒲沟支流汇入是干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推荐改善水质的最佳调度方案为增大干流流量并关闭藕蒲沟支流的闸阀,阻止污染物汇入干流。构建的一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符合南涑河的实际情况,能够用于南涑河水环境研究,提出的调度方案可切实有效改善南涑河水质,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调度 水质水量耦合模型 MIKE11 水环境容量 生态调度 南涑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蛟河不同树种储水量分配特征与预测模型
5
作者 李昊岩 Liu Guoling +3 位作者 张春雨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程艳霞 赵秀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5,共15页
【目的】分析吉林蛟河12个乔木树种整株及各组分含水率和储水量分配特征,构建并筛选各树种最优储水量预测模型,探讨不同树种储水量随森林发育阶段的变化,为该地区森林树种储水量估算提供模型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12个... 【目的】分析吉林蛟河12个乔木树种整株及各组分含水率和储水量分配特征,构建并筛选各树种最优储水量预测模型,探讨不同树种储水量随森林发育阶段的变化,为该地区森林树种储水量估算提供模型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12个树种不同器官含水率和储水量占比的差异,并通过多重比较法进行显著性检验。应用肯德尔秩相关分析法,以胸径(D)、树高(H)、D2H为模型自变量,整株及各器官储水量为因变量,构建多种形式的储水量预测模型,并通过模型决定系数、参数显著性以及赤池信息准则筛选最优模型。结合林地信息,计算不同发育阶段树种的储水量。【结果】(1)12个树种器官平均含水率顺序为树叶>树根>树枝>树干。除千金榆外,其余树种在各器官储水量分配上普遍呈现树干>树根>树枝>树叶的趋势。随胸径增大,树枝储水量占比增大,而树干与树叶的储水量占比减小,树根储水量变化不显著。(2)12个树种的储水量预测模型均为对数函数形式,不同树种器官的最优模型自变量各异。(3)随着森林演替,单位面积乔木的储水量和生物量均增加。【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储水量占比和含水率在器官间与物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储水量与树高、胸径之间存在种间特异性,且不同器官储水量占比随胸径增长呈现不同变化趋势。所筛选的储水量最优模型均为对数函数形式,其中单树种储水量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而全树种模型更适用于估算区域性储水量。本文阐明了吉林蛟河树木水分状况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加深对生态系统动态过程的理解,并为该地区森林树种储水量的精确估算提供了可靠的模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水量 水量分配 水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中游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玉年 施勇 +1 位作者 程绪水 栾震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3,共7页
针对淮河中游的特点,建立了一个能适应水系密布、河网交错、水库闸坝众多、相互制约等复杂水流条件和防污调度要求的一、二维水量水质耦合的非恒定流模型。采用1999年和2004年淮河中游的联防调度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检验的结果表明... 针对淮河中游的特点,建立了一个能适应水系密布、河网交错、水库闸坝众多、相互制约等复杂水流条件和防污调度要求的一、二维水量水质耦合的非恒定流模型。采用1999年和2004年淮河中游的联防调度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检验的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客观地描述淮河中游洪水、污染物的运动规律,预测和评价各种调度方案的改善水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水量模型 水质模型 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时用水量分时段预测模型 被引量:13
7
作者 向平 张蒙 +1 位作者 张智 张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320-3324,共5页
针对目前时用水量预测模型中对时用水量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较少的问题,通过分析各种时用水量影响因素与时用水量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时用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分类将1 d划分为3个时段,建立分时段用水量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 针对目前时用水量预测模型中对时用水量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较少的问题,通过分析各种时用水量影响因素与时用水量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时用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分类将1 d划分为3个时段,建立分时段用水量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指标采用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表示。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MAPE均在5%以内,预测精度较高,满足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的要求,为城市时用水量预测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用水量 BP神经网络 分时段用水量模型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平衡模型的呼伦湖湖泊水量变化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志杰 李畅游 +2 位作者 张生 贾克力 李卫平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7-674,共8页
针对北方寒旱区呼伦湖水位下降、水面萎缩的现象,根据气候特征,利用月水量平衡模型探究湖泊水文过程并揭示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气候条件下各水平衡项对于湖泊水位的影响程度确定水位升降的直接原因.基于1963-1980年间水位的... 针对北方寒旱区呼伦湖水位下降、水面萎缩的现象,根据气候特征,利用月水量平衡模型探究湖泊水文过程并揭示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气候条件下各水平衡项对于湖泊水位的影响程度确定水位升降的直接原因.基于1963-1980年间水位的实测数据,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及其他辅助计算判断出湖泊与周边区域存在着地下水的交换,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历年11月至次年3月期间的累积降雪融化渗入土壤中形成浅层径流补给湖泊,而7、8月份湖泊补给周边草原.基于以上规律,根据周边坡面汇流、地下水与湖泊交换量的年内变化特征,利用水平衡方程式推算湖泊1981-2008年逐月水位变化,并与其他研究成果比较,吻合度较高.不同气候条件下,径流量对于湖泊水位的影响程度最为突出,是水位变化的主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模型 水位模拟 呼伦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11的白莲泾区域水量水质模型研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黄琳煜 聂秋月 +2 位作者 周全 孟钲秀 张邢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24,共4页
为保障世博园区水安全、研究河网水力要素的时空变化过程及感潮河网水动力变化特性,应用MIKE11水环境模型软件,构建并改善了白莲泾区域水量(水文、水动力学)水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重新率定、验证,所得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应用模型... 为保障世博园区水安全、研究河网水力要素的时空变化过程及感潮河网水动力变化特性,应用MIKE11水环境模型软件,构建并改善了白莲泾区域水量(水文、水动力学)水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重新率定、验证,所得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应用模型模拟了"6.29大雨"白莲泾区域的河道水量水质,提供了最优的泵闸联动调水方案。可为制定、优化调水方案和建立水资源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博 白莲泾 水量水质模型 MIKE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的月径流模拟 被引量:15
10
作者 胡庆芳 王银堂 +1 位作者 刘克琳 王宗志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8-642,共5页
对熊立华等提出的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进行了分析,辨析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针对模型计算公式中的不合理之处,对原模型作了改进:首先,考虑到降水和流域前期蓄水量对流域蒸散发的共同作用,将两者同时作为影响因子,构造了新的蒸... 对熊立华等提出的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进行了分析,辨析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针对模型计算公式中的不合理之处,对原模型作了改进:首先,考虑到降水和流域前期蓄水量对流域蒸散发的共同作用,将两者同时作为影响因子,构造了新的蒸散发计算公式;其次,根据有关参数的变化范围,用线性函数近似双曲正切函数,改进了月径流量计算公式.运用改进后的模型模拟、验证了北运河通县站控制流域1980~1991年的月径流和蒸散发过程.结果表明,较之原模型,改进后的模型精度更高,月径流计算过程与实测过程拟合效果较好,年内最大洪峰流量相对误差明显减小,模拟的月蒸散发和流域蓄水量过程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模型 水文模拟 流域蓄水量 蒸散发 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级水量调度模型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1
作者 鲁帆 王浩 +2 位作者 蒋云钟 董延军 王海潮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18,22,共4页
流域水量统一调度与跨流域调水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支撑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重要举措。文中结合流域水量统一调度与跨流域调水的实际背景介绍了流域级水量调度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根据实践需求对流域级水量调度模型今后的研究趋... 流域水量统一调度与跨流域调水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支撑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重要举措。文中结合流域水量统一调度与跨流域调水的实际背景介绍了流域级水量调度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根据实践需求对流域级水量调度模型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初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跨流域调水 水量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畦灌水流推进简化解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聂卫波 马孝义 +1 位作者 幸定武 赵文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5,共4页
畦灌水流推进过程计算模型对确定灌水技术要素、田间平均入渗率和糙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依据水量平衡模型,分析畦灌下渗水形状系数、地表储水形状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下渗水形状系数受地表水推进过程中的推进距离和时间的幂指... 畦灌水流推进过程计算模型对确定灌水技术要素、田间平均入渗率和糙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依据水量平衡模型,分析畦灌下渗水形状系数、地表储水形状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下渗水形状系数受地表水推进过程中的推进距离和时间的幂指数影响很小,可用一个稳定值代替,由此建立了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畦灌水流推进简化解析模型。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和田间试验对模型进行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计算求解方便、精度较高的优点,可用于畦灌合理灌水技术指标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模型 畦灌 下渗水形状系数 地表储水形状系数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34
13
作者 熊立华 郭生练 +1 位作者 付小平 王渺林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80-86,共7页
提出和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并用来模拟东江、赣江和汉江的70个流域的径流过程。实际资料的检验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物理概念明确,参数优化值稳健,模拟精度高等优点,可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量平衡模型 参数估计 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CC-WBM水量平衡模型在北方典型流域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建华 王国庆 +2 位作者 张建云 贺瑞敏 万思成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29,14,共6页
流域水文模型是开展环境变化影响分析和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工具。以山西省的5个不同尺度的代表性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RCCC-WBM模型在山西省的区域适用性。结果表明:RCCC-WBM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山西省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和年代际变化特点... 流域水文模型是开展环境变化影响分析和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工具。以山西省的5个不同尺度的代表性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RCCC-WBM模型在山西省的区域适用性。结果表明:RCCC-WBM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山西省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和年代际变化特点,对典型流域月径流量模拟的Nash-Sutcliffe模型效率系数超过65%,水量模拟误差也较小,该模型在山西省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用于山西省水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CC-WBM水量平衡模型 山西省 典型流域 流量模拟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水量平衡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帅 熊立华 万民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41,共7页
简要介绍了8种月水量平衡模型,并从模型结构上进行了对比分析。选取东江、赣江和汉江流域的51个子流域为代表,对所选模型进行径流模拟效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Vandewiele水量平衡模型(VWBM)、ABCD模型、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TPWB)、三... 简要介绍了8种月水量平衡模型,并从模型结构上进行了对比分析。选取东江、赣江和汉江流域的51个子流域为代表,对所选模型进行径流模拟效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Vandewiele水量平衡模型(VWBM)、ABCD模型、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TPWB)、三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TRPWB)、改进的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MTPWB)、动态水量平衡模型(DWBM)模拟效果较好,Thornthwaite-Mather水量平衡模型(TMWB)、澳大利亚水量平衡模型(AWBM)模拟效果相对较差。DWBM模型在率定期和检验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且模型结构简洁稳健,物理概念明确,可应用于无资料地区的径流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模型 径流模拟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模型与新安江模型及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在赣江流域的降雨径流模拟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鹏鑫 胡庆芳 +1 位作者 王银堂 崔婷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2-387,共6页
针对赣江全流域及18个子流域,在日和月时间尺度上分别进行GR模型与三水源新安江模型、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的比较。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研究流域,GR模型在率定期和检验期的确定性系数达到0.85以上,径流总量相对误差在±10%以内;GR... 针对赣江全流域及18个子流域,在日和月时间尺度上分别进行GR模型与三水源新安江模型、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的比较。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研究流域,GR模型在率定期和检验期的确定性系数达到0.85以上,径流总量相对误差在±10%以内;GR日模型的精度略高于新安江模型,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且结构简易,参数不确定性较低;GR月模型的精度及模型复杂性与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模型 新安江模型 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 赣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时用水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26
17
作者 陈磊 张土乔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28-1530,共3页
针对神经网络存在结构较难确定,训练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容易过学习等问题,提出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用于预测时用水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能够较好地协调经验风险最小化和学习机器VC维之间的关系,并且LSSVM... 针对神经网络存在结构较难确定,训练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容易过学习等问题,提出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用于预测时用水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能够较好地协调经验风险最小化和学习机器VC维之间的关系,并且LSSVM在支持向量机(SVM)的基础上,通过将价值函数改为最小二乘价值函数以及用等式约束代替不等式约束,将求解的二次规划问题转变为一组等式方程,采用径向基核函数,得到LSSVM模型的待定参数比标准支持向量机少,仅为2个.根据时用水序列具有周期性和趋势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时用水量模型.实例分析表明,与基于BP网络的时用水量模型相比,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时用水量模型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时用水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沟灌水流推进解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聂卫波 马孝义 费良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6,共5页
传统的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沟灌水流推进模型研究,必须给定下渗水形状系数σz的具体值,导致模型精度受到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下渗水形状系数σz与水流推进关系的理论分析,建立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沟灌水流推进解析模型,确定其迭代算法,... 传统的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沟灌水流推进模型研究,必须给定下渗水形状系数σz的具体值,导致模型精度受到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下渗水形状系数σz与水流推进关系的理论分析,建立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沟灌水流推进解析模型,确定其迭代算法,研究地表储水形状系数不同取值(介于0.70~0.80之间)对模型计算精度的影响,并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和田间试验对模型验证。研究表明:所建模型可解决沟灌过程中下渗水形状系数难以直接给定的问题,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地表储水形状系数在0.70~0.80之间的不同取值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小,且取0.75时的模拟值优于取0.70或0.80时的计算结果。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解析模型有较为严谨的物理基础,计算方便,精度较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模型 沟灌 地表储水形状系数 下渗水形状系数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雪的水量平衡模型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杨 贾德彬 +3 位作者 朱仲元 李皓冰 严小林 胡青叶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5期138-141,共4页
水量平衡模型是目前水文及环境分析中最常用的工具和手段之一,半干旱地区的水文模拟是目前水文科学研究中的难点。以内蒙古地区的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考虑融雪的水量平衡模型(Snowmelt-based Water Balance Model,SWBM模型)的... 水量平衡模型是目前水文及环境分析中最常用的工具和手段之一,半干旱地区的水文模拟是目前水文科学研究中的难点。以内蒙古地区的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考虑融雪的水量平衡模型(Snowmelt-based Water Balance Model,SWBM模型)的拓展性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锡林河流域气候干旱,产流受降水和融雪驱动,流域降水量及实测径流量均呈现弱减少趋势。SWBM模型对对月径流过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率定期和检验期的模型效率系数均可超过60%,相对误差小于8%,说明该模型可以用于研究气候变化对半干旱地区的影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模型 参数率定 径流模拟 应用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水量平衡模型在流域产流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希 王秀茹 +1 位作者 贾芳芳 徐征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1期193-198,I0002,共7页
[目的]旨在通过研究流域各月度产水量,对水资源管理和农业灌溉用水调度进行指导。[方法]以锦阳川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提取和处理空间土地利用、土壤及数字高... [目的]旨在通过研究流域各月度产水量,对水资源管理和农业灌溉用水调度进行指导。[方法]以锦阳川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提取和处理空间土地利用、土壤及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合降雨、气温及不同植物的根深数据,采用Thornthwaite and Mather(T—M)模型计算了水分亏缺与剩余,土壤水分补给与利用的周期及月度产流量。[结果]研究区2011年平水年全年总径流量为281.0mm,在1,3—4,6和10月,存在水分亏缺及土壤水分利用,面积加权的水分亏缺值为5.8mm;2月,11—12月降水对土壤水分进行补给;5和7—9月,存在水分剩余,面积加权的剩余值为286.2mm。丰水年(25%)、平水年(50%)和枯水年(75%)多年平均产水量分别为8.3×107,4.8×107及2.2×107 m3。[结论]研究区在丰水年(25%)的2,7—11月,平水年(50%)的2—3,7—9月和枯水年(75%)的12—2,7—9月存在水分剩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水量平衡模型 产流 水量盈缺 遥感 GIS 锦阳川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