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浸提规律研究
1
作者 蒋玉兰 于馨玥 +5 位作者 吕杨俊 潘俊娴 叶丽伟 王霈菲 张士康 朱跃进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为阐明红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溶出规律,本文研究红茶在45%vol白酒和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浸提率方面,室温条件下,红茶在45%vol白酒中浸提,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不同料液比对应的总浸提率均逐渐增大,浸提时间为60min时... 为阐明红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溶出规律,本文研究红茶在45%vol白酒和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浸提率方面,室温条件下,红茶在45%vol白酒中浸提,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不同料液比对应的总浸提率均逐渐增大,浸提时间为60min时,料液比1∶20(g·mL^(-1))、1∶30(g·mL^(-1))和1∶40(g·mL^(-1))对应的总浸提率分别为26.91%、28.50%和28.00%,浸提时间50min和60min对应的总浸提率间无显著性差异,产业上可采用浸提时间40~50min、料液比1∶30(g·mL^(-1))进行产业化生产。红茶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中浸提,随着浸提用溶液中乙醇浓度的增大,总浸提率逐渐减少,乙醇浓度0%~30%时的总浸提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乙醇浓度10%时总浸提率最大为29.23%,乙醇浓度80%时的总浸提率为13.19%、90%时下降到只有3.86%、100%时仅有1.31%;色差方面,红茶在45%vol白酒中浸提,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不同料液比的浸提液L^(*)逐渐降低,a^(*)和a^(*)值逐渐升高,红茶在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浸提,随着乙醇浓度的升高,浸提液的L^(*)先下降后升高,a^(*)和a^(*)值均先升高后急剧降低,乙醇溶液浓度40%时浸提液的颜色最深,呈现红色。本文为红茶的产业化浸提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茶色素 水醇复合体系 浸提规律 茶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浸提规律研究
2
作者 蒋玉兰 吕杨俊 +4 位作者 潘俊娴 叶丽伟 王霈菲 张士康 朱跃进 《中国茶叶加工》 2023年第3期57-63,共7页
为探究绿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浸提规律,以绿碎片茶为原料,研究绿茶在酒精度45%vol的白酒和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浸提的总浸提率、浸提液中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浸提液的色差值。结果表明,绿茶在酒精度45%vol的白酒中浸提50 min,... 为探究绿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浸提规律,以绿碎片茶为原料,研究绿茶在酒精度45%vol的白酒和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浸提的总浸提率、浸提液中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浸提液的色差值。结果表明,绿茶在酒精度45%vol的白酒中浸提50 min,料液比1∶20(g/mL)、1∶30(g/mL)和1∶40(g/mL)对应的总浸提率分别为29.29%、30.02%和32.19%;浸提液中茶多酚含量分别为9.72 mg/mL、6.43 mg/mL和5.07 mg/mL;浸提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6 mg/mL、1.50 mg/mL和0.91 mg/mL;随着浸提时间延长,浸提液色差L^(*)值逐渐降低,a^(*)值和b^(*)值逐渐增大。绿茶在乙醇浓度为40%时总浸提率最大为29.93%;乙醇浓度为50%时浸提液中的茶多酚浓度最高为6.17 mg/mL;乙醇浓度为30%的浸提液中游离氨基酸浓度最大为1.53 mg/mL。结合产业分析,可以选择乙醇浓度50%左右的酒溶液浸提绿茶,料液比1∶30(g/mL),时间为5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水醇复合体系 浸提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