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浸提规律研究
1
作者
蒋玉兰
于馨玥
+5 位作者
吕杨俊
潘俊娴
叶丽伟
王霈菲
张士康
朱跃进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为阐明红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溶出规律,本文研究红茶在45%vol白酒和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浸提率方面,室温条件下,红茶在45%vol白酒中浸提,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不同料液比对应的总浸提率均逐渐增大,浸提时间为60min时...
为阐明红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溶出规律,本文研究红茶在45%vol白酒和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浸提率方面,室温条件下,红茶在45%vol白酒中浸提,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不同料液比对应的总浸提率均逐渐增大,浸提时间为60min时,料液比1∶20(g·mL^(-1))、1∶30(g·mL^(-1))和1∶40(g·mL^(-1))对应的总浸提率分别为26.91%、28.50%和28.00%,浸提时间50min和60min对应的总浸提率间无显著性差异,产业上可采用浸提时间40~50min、料液比1∶30(g·mL^(-1))进行产业化生产。红茶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中浸提,随着浸提用溶液中乙醇浓度的增大,总浸提率逐渐减少,乙醇浓度0%~30%时的总浸提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乙醇浓度10%时总浸提率最大为29.23%,乙醇浓度80%时的总浸提率为13.19%、90%时下降到只有3.86%、100%时仅有1.31%;色差方面,红茶在45%vol白酒中浸提,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不同料液比的浸提液L^(*)逐渐降低,a^(*)和a^(*)值逐渐升高,红茶在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浸提,随着乙醇浓度的升高,浸提液的L^(*)先下降后升高,a^(*)和a^(*)值均先升高后急剧降低,乙醇溶液浓度40%时浸提液的颜色最深,呈现红色。本文为红茶的产业化浸提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茶色素
水醇复合体系
浸提规律
茶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浸提规律研究
2
作者
蒋玉兰
吕杨俊
+4 位作者
潘俊娴
叶丽伟
王霈菲
张士康
朱跃进
《中国茶叶加工》
2023年第3期57-63,共7页
为探究绿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浸提规律,以绿碎片茶为原料,研究绿茶在酒精度45%vol的白酒和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浸提的总浸提率、浸提液中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浸提液的色差值。结果表明,绿茶在酒精度45%vol的白酒中浸提50 min,...
为探究绿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浸提规律,以绿碎片茶为原料,研究绿茶在酒精度45%vol的白酒和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浸提的总浸提率、浸提液中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浸提液的色差值。结果表明,绿茶在酒精度45%vol的白酒中浸提50 min,料液比1∶20(g/mL)、1∶30(g/mL)和1∶40(g/mL)对应的总浸提率分别为29.29%、30.02%和32.19%;浸提液中茶多酚含量分别为9.72 mg/mL、6.43 mg/mL和5.07 mg/mL;浸提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6 mg/mL、1.50 mg/mL和0.91 mg/mL;随着浸提时间延长,浸提液色差L^(*)值逐渐降低,a^(*)值和b^(*)值逐渐增大。绿茶在乙醇浓度为40%时总浸提率最大为29.93%;乙醇浓度为50%时浸提液中的茶多酚浓度最高为6.17 mg/mL;乙醇浓度为30%的浸提液中游离氨基酸浓度最大为1.53 mg/mL。结合产业分析,可以选择乙醇浓度50%左右的酒溶液浸提绿茶,料液比1∶30(g/mL),时间为5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水醇复合体系
浸提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浸提规律研究
1
作者
蒋玉兰
于馨玥
吕杨俊
潘俊娴
叶丽伟
王霈菲
张士康
朱跃进
机构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农林大学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基金
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2C02060)。
文摘
为阐明红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溶出规律,本文研究红茶在45%vol白酒和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浸提率方面,室温条件下,红茶在45%vol白酒中浸提,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不同料液比对应的总浸提率均逐渐增大,浸提时间为60min时,料液比1∶20(g·mL^(-1))、1∶30(g·mL^(-1))和1∶40(g·mL^(-1))对应的总浸提率分别为26.91%、28.50%和28.00%,浸提时间50min和60min对应的总浸提率间无显著性差异,产业上可采用浸提时间40~50min、料液比1∶30(g·mL^(-1))进行产业化生产。红茶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中浸提,随着浸提用溶液中乙醇浓度的增大,总浸提率逐渐减少,乙醇浓度0%~30%时的总浸提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乙醇浓度10%时总浸提率最大为29.23%,乙醇浓度80%时的总浸提率为13.19%、90%时下降到只有3.86%、100%时仅有1.31%;色差方面,红茶在45%vol白酒中浸提,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不同料液比的浸提液L^(*)逐渐降低,a^(*)和a^(*)值逐渐升高,红茶在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浸提,随着乙醇浓度的升高,浸提液的L^(*)先下降后升高,a^(*)和a^(*)值均先升高后急剧降低,乙醇溶液浓度40%时浸提液的颜色最深,呈现红色。本文为红茶的产业化浸提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红茶
茶色素
水醇复合体系
浸提规律
茶食品
分类号
S-3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浸提规律研究
2
作者
蒋玉兰
吕杨俊
潘俊娴
叶丽伟
王霈菲
张士康
朱跃进
机构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23年第3期57-63,共7页
基金
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2022C02060)。
文摘
为探究绿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浸提规律,以绿碎片茶为原料,研究绿茶在酒精度45%vol的白酒和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浸提的总浸提率、浸提液中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浸提液的色差值。结果表明,绿茶在酒精度45%vol的白酒中浸提50 min,料液比1∶20(g/mL)、1∶30(g/mL)和1∶40(g/mL)对应的总浸提率分别为29.29%、30.02%和32.19%;浸提液中茶多酚含量分别为9.72 mg/mL、6.43 mg/mL和5.07 mg/mL;浸提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6 mg/mL、1.50 mg/mL和0.91 mg/mL;随着浸提时间延长,浸提液色差L^(*)值逐渐降低,a^(*)值和b^(*)值逐渐增大。绿茶在乙醇浓度为40%时总浸提率最大为29.93%;乙醇浓度为50%时浸提液中的茶多酚浓度最高为6.17 mg/mL;乙醇浓度为30%的浸提液中游离氨基酸浓度最大为1.53 mg/mL。结合产业分析,可以选择乙醇浓度50%左右的酒溶液浸提绿茶,料液比1∶30(g/mL),时间为50 min。
关键词
绿茶
水醇复合体系
浸提规律
Keywords
Green tea
Water-alcohol complex system
Extraction rule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浸提规律研究
蒋玉兰
于馨玥
吕杨俊
潘俊娴
叶丽伟
王霈菲
张士康
朱跃进
《农业与技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绿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浸提规律研究
蒋玉兰
吕杨俊
潘俊娴
叶丽伟
王霈菲
张士康
朱跃进
《中国茶叶加工》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