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同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万晨 万伦来 金菊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0-55,67,共7页
基于协同学基本原理,以集对分析中的联系度代替协同度,构建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协同评价模型,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7—2013年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协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协同... 基于协同学基本原理,以集对分析中的联系度代替协同度,构建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协同评价模型,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7—2013年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协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协同程度总体不高,其中:宣城、池州、安庆以及黄山处于低度协同状态,而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以及铜陵处于不协同发展状态;皖南地区的协同程度总体上比皖北地区的协同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 协同度 有序度 集对分析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平原城市群水资源-社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及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彩霞 张宇宙 杨建平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727,共11页
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我国西北缺水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探讨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地区水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关中平原城市群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测度指标... 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我国西北缺水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探讨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地区水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关中平原城市群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计算2006—2020年三系统发展水平得分,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分析耦合协调性,并运用障碍度函数探测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1)2006—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地级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均呈递增趋势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级。(2)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由2006年的轻度失调状态提升至2020年的基本协调状态,在空间上耦合协调度表现为“核心城市>周边城市>外围城市”的发展格局。(3)关中平原城市群11个地级市耦合协调度的主要障碍因子表现出明显差异,根据障碍因子结果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模式可分为水源限制下的综合发展模式(核心城市)、生态环境落后模式(周边城市)和社会经济落后模式(外围城市)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平原城市群 水资源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生态-经济-社会需求的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靳世鑫 苏承国 +3 位作者 黄佳荣 王慧亮 严登华 王占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3,共13页
【目的】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是缓解水土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将土壤水和再生水纳入水资源供给侧考虑,统筹考虑生态环境-经济社会... 【目的】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是缓解水土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将土壤水和再生水纳入水资源供给侧考虑,统筹考虑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中水-土-碳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响应生态-经济-社会需求的区域水土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框架,提出耦合非线性多目标规划和逐次逼近法的双层嵌套算法以实现框架的迭代求解,得到区域水土资源联合配置方案。【结果】洛阳市的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各县区土地利用格局及水资源供给量实现了协同优化,区域水资源总量增加了0.2923亿m^(3),净碳排放量减少了0.3814%(折合90698 t标准煤),GDP维持稳定,各行政单元间供需水比值的差异程度达到最小。【结论】研究成果为提高区域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障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联合配置 生态-经济-社会需求 二元水循环 相互作用关系 双层嵌套算法 影响因素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李佳璐 潘景茹 +2 位作者 冯峰 徐鹏 刘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8—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态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56上升至2020年的0.69,由勉强协调进入初级协调阶段,水资源子系统一直是影响九省(区)PWEE系统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其平均障碍度从2008年的49.05%增加至2020年的55.48%,人均水资源量为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素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吕铖 吕素冰 +3 位作者 焦天一 赵衡 王富强 邵薇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共11页
持续的强人类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互馈关系,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探究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识别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协同学和随机森林模型改进了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持续的强人类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互馈关系,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探究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识别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协同学和随机森林模型改进了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了河南省黄河流域2011-2022年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和耦合协调度,采用核密度估计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各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但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分别呈现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中心带动周边,边缘发展缓慢”、“上游优于下游,西南优于东北”的空间非均衡格局;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向好趋势显著,各城市间空间异质性明显,呈现出“区域齐升,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演化特征;自然禀赋、经济基础以及人居环境是协调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各因子之间关系日益紧密,交互类型呈现向“非线性增强”转化趋势。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协调发展评价的新方法,并对其科学性进行了验证,为深入剖析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提供了有力工具,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随机森林 地理探测器 河南省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卞宇航 屈博 +1 位作者 江恩慧 刘盈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4,61,共7页
充分认识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状态,对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压力、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6—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理论(PSR)确定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充分认识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状态,对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压力、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6—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理论(PSR)确定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协调状态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进行协调度预测。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各省(区)历年水资源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波动较大但整体向好,大多省(区)生态子系统发展情况较好,社会子系统发展在经济和人口大省有较大优势;2)各省(区)的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均逐步上升,但各省(区)发展差距较大,2021年内蒙古和四川已达到良好协调,而宁夏刚迈入中级协调;3)预测显示,2022—2025年黄河流域整体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度会继续上升至0.798,接近良好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 PSR模型 耦合协调度 预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玒玒 刘书芳 李新一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2,共7页
利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07—2021年祁连山地区30个县域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度,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31年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 利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07—2021年祁连山地区30个县域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度,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31年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逐年升高,水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人口子系统发展水平缓慢上升,经济子系统发展起点较低但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起点相对较高但波动较大,且除水资源子系统外,甘肃片区指标优于青海片区。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协调度等级波动上升已达到中级协调;各地区增速具有异质性,南部增速最快,西北部次之,中部最慢。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呈现稳步上升态势,逐渐由中级协调升至良好协调等级,且甘肃片区协调度略高于青海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协调发展 时空演变 预测 祁连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关中地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冬平 李同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7-100,104,共5页
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依据,根据渭河流域生产系统、生活系统和水资源系统相互作用机理,在满足一定程度的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的情况下,建立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关系模型;根据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条件,分别运行高速发展方案(HD)、... 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依据,根据渭河流域生产系统、生活系统和水资源系统相互作用机理,在满足一定程度的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的情况下,建立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关系模型;根据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条件,分别运行高速发展方案(HD)、协调发展方案(CD)和调水发展方案(MD)。认为MD方案是实现关中地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现有(含规划)的引水工程的数量不能完全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应规划建设新的引水工程,并需要提前完工投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模型 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 时空协同 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白美霞 王高旭 +2 位作者 张轩 吴永祥 吴巍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5,91,共7页
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协同演进,对3个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为探究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特征,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构建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及灰色关联模型对2000—2... 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协同演进,对3个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为探究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特征,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构建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及灰色关联模型对2000—2020年青海省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特征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青海省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2)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度处于融合高水平阶段,耦合协调度处于由中级协调向良好协调过渡的阶段;(3)在3个子系统中,水资源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对青海省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影响较大,环境子系统次之,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 耦合协调模型 灰色关联模型 CRITIC权重法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水环境-社会经济复杂系统韧性调控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自阳 王红瑞 +2 位作者 张力 刘璇 赵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5-717,共13页
水资源-水环境-社会经济复杂系统韧性研究是规避外来冲击和挑战、保持区域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借鉴投影寻踪和微分方程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新的韧性调控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整体和省级尺度1999—2018年间的水资源-水环境-社会经济... 水资源-水环境-社会经济复杂系统韧性研究是规避外来冲击和挑战、保持区域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借鉴投影寻踪和微分方程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新的韧性调控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整体和省级尺度1999—2018年间的水资源-水环境-社会经济复杂系统韧性及其调控因素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韧性水平以2011年为突变点,2011年之前较为稳定,2011年之后稳步提升;影响韧性特征的因素在江西省和云南省为自然禀赋条件,在上海市为科学技术水平和政府宏观政策,而其他地区则经历了两者之间的过渡;韧性的优控因素排序为适应性>恢复性>抵抗性,且逐渐从抵抗性转移为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环境 社会经济 复杂系统 韧性 长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和谐程度量化分析 被引量:32
11
作者 吴青松 马军霞 +1 位作者 左其亭 韩淑颖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62,共8页
为科学评价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和谐程度,明晰影响其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系统考虑水资源禀赋、地区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状况等多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和谐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 为科学评价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和谐程度,明晰影响其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系统考虑水资源禀赋、地区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状况等多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和谐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权重SMI-P法定量测算了2007—2016年塔里木河流域5地州各子系统及耦合系统的和谐程度。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各地州耦合系统和谐程度均有所提升,但提升速度及幅度存在差异,且目前均未达到基本和谐状态,大多处于接近不和谐状态;空间维度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耦合系统和谐程度最好,是目前唯一达到较和谐程度的地区,其次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而和田及喀什地区则明显落后于其他3个地区;各子系统对耦合系统和谐度提升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水资源,且贡献率时空差异显著;各地州和谐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应在协调多系统均衡发展的同时着重突破各自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程度 水资源 经济社会 生态环境 耦合系统 塔里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路径的仿真研究
12
作者 翁异静 刘星辰 +1 位作者 郑新跃 杜磊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17-2430,共14页
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包含经济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科技子系统5个系统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结构框架,并通过分析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动态反馈机制,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动力学结... 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包含经济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科技子系统5个系统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结构框架,并通过分析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动态反馈机制,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选定15个变量作为灵敏政策干预点,经政策干预点的不同组合设定了自然发展型、生态保护型、经济发展型、平衡发展型和绿色低碳型5种不同建设发展方案,并通过系统仿真得出了不同发展方案下浙江省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在2018—2030年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出了浙江省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协调发展路径。仿真结果显示:加大外来人才引进的力度,同时控制外来人口总数;扩大新能源汽车比例,同时控制机动车总量;加大环境投资力度,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减少污水和废物排放,降低工业能耗,是最适合浙江省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社会-经济-自然系统 系统动力学 建设方案 灵敏政策干预点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自然-社会经济系统耦合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冉 王保盛 张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080-6096,共17页
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分析基础上,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维度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0—2020年四川省183个县级行政单元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各县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探究了自然系统、社会经济系... 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分析基础上,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维度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0—2020年四川省183个县级行政单元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各县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探究了自然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综合系统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改进管理学中的多要素权衡模型来计算自然-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程度,量化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内部不同系统之间的耦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先后经历了振荡期(2000—2011年)和迅速攀升期(2011—2020年),在此过程中,自然维度指数整体上比社会经济维度指数更高,但同时也表现出了更强的不稳定性;(2)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高值区集中在成都平原及其周围丘陵区和川南少数区县,从两个高值中心向四周延伸,高质量水平逐渐下降,川西北高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相较于广大平原和丘陵区域仍相对滞后;(3)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间复杂的相互关系作用下,四川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从低值不协调向低值协调,再到高值不协调的转变,不同时期的耦合不协调区域及其面临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短板差异显著;(4)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指数之间存在复杂交错的相互作用关系,且这种关系在不同地貌类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山地县表现得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自然-社会经济系统 耦合协调 地貌类型 四川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视角下的生态保护修复转型思考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军 孙雨芹 +1 位作者 杨智威 彭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7-1304,共8页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动态演变的耦合系统。本文明晰了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视角下生态保护修复的认知内涵,梳理了人地关系、社会−生态系统发展框架等耦合方法理论,分析了当前国土空间生态...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动态演变的耦合系统。本文明晰了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视角下生态保护修复的认知内涵,梳理了人地关系、社会−生态系统发展框架等耦合方法理论,分析了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要素关联的系统性不足、空间尺度统筹的联动性不足、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同性不足等。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耦合视角下生态保护修复转型的路径和策略,包括强化系统目标进行模式与格局优化、跨层级联动统筹、高质量协同匹配等,以期为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保护修复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 转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DO-PP模型的区域水资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度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红霞 蔡昕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68-75,共8页
以云南省16个州市为例进行实例研究,提出风力驱动优化(WDO)算法-投影寻踪(PP)水资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布谷鸟搜索(CS)算法、差分进化(DE)算法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优化的PP模型作对比,进行水资源系统与经济社... 以云南省16个州市为例进行实例研究,提出风力驱动优化(WDO)算法-投影寻踪(PP)水资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布谷鸟搜索(CS)算法、差分进化(DE)算法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优化的PP模型作对比,进行水资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度评价。从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遴选20个指标构建区域水资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指标系列均值及标准差构造"绝对协调"~"极不协调"6个等级的水资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度评价标准,应用WDO-PP、CS-PP、DE-PP和PSO-PP模型对实例协调度进行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DWO算法优化PP模型获得的适应度值和最佳投影方向均优于CS、DE和PSO算法,具有较好的求解精度和全局极值能力。WDO-PP模型对昆明、玉溪两市以及怒江、德宏、西双版纳、迪庆4州的水资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度评价为"协调",其余州市协调度评价为"基本协调"。WDO-PP模型对实例的评价结果与CS-PP、DE-PP模型相同,但在排序上存在差异;与PSO-PP模型的评价结果及排序上均存在差异,表明智能算法极值寻优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评价精度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 经济社会生态系统 指标体系 协调度评价 投影寻踪 风力驱动优化算法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资源-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述 纪勤 +1 位作者 颜克胜 陈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6,共9页
长江流域水资源、经济与生态之间协调发展有待提高,亟待探索水资源、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助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以2011—2020年长江干流10省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水资源-经济-生态(water-economy-ecology,WEE)系... 长江流域水资源、经济与生态之间协调发展有待提高,亟待探索水资源、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助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以2011—2020年长江干流10省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水资源-经济-生态(water-economy-ecology,WEE)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其次利用趋势面映射耦合协调度全域分布,并探究长江流域耦合协调度发展的局部特征;再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解析耦合协调度全局和局部相关性;最后采用因子探测器,探究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水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两两之间的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但上升趋势存在显著差异;WEE系统耦合协调度全域呈现“U”型变化的态势,局部表现为“中游<上游<下游”;WEE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水平不断提高,局部空间相关性逐年向好;WEE系统耦合协调度主要影响因素可概括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污染排放及治理。长江流域未来可依据耦合协调度分布及影响因素贡献率,改善地区相应影响因素的现状,拓宽长江流域各省市高质量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经济-生态系统 耦合协调度 影响因素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协调性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延梅 曹升乐 +5 位作者 于翠松 赵天宇 赵喜富 刘淋淋 宋少文 庄会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已越来越引起关注。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求出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然后采用距离协调度模型得到两个系统间的协调度值,对两个系统的协调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山东省为... 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已越来越引起关注。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求出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然后采用距离协调度模型得到两个系统间的协调度值,对两个系统的协调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山东省为例,计算了2001-2012年两系统的协调度值。结果表明:两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总体趋势上升;两系统发展虽然不同步,但协调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 社会经济生态系统 主成分分析法 距离协调度模型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同模式及资源配置研究——基于水的核心地位
18
作者 韩子晨 王兵兵 +1 位作者 万魁 蒋一凡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97-204,共8页
通过多目标规划建立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协同分析框架,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城市群维度,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同模型,测算复合系统优化后的偏离度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1—2020年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优化后综... 通过多目标规划建立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协同分析框架,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城市群维度,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同模型,测算复合系统优化后的偏离度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1—2020年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优化后综合偏离度整体保持在0.135以下的低水平,但波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差。2001—2020年粮食产量和能源开采量均保持上升态势,粮食产量较高。前期能源开采量大于粮食产量,2005年后,粮食产量高速增长,远超过能源开采量。综合效益持续升高,协同模型的经济效益较理想。据此,提出增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内部的联动性和共生性、科学规划水资源调配、能源开采和粮食生产等资源一体化调配方案、提高资源整体投入产出水平、拓宽资源跨区流动路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 协同模型 一体化配置 综合偏离度 综合经济效益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协调度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有荣 崔东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6-144,共9页
为科学评价云南省2006~2016年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系统协调度水平,引入阴-阳对优化(YYPO)算法、投影寻踪(PP)和正态云模型(CM),构建了YYPO-PP-CM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协调度评价模型。从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系统中遴选... 为科学评价云南省2006~2016年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系统协调度水平,引入阴-阳对优化(YYPO)算法、投影寻踪(PP)和正态云模型(CM),构建了YYPO-PP-CM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协调度评价模型。从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系统中遴选出20个指标来构建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标准,采用云模型正向发生器来计算各分级评价指标隶属度;选取了8个标准测试函数对YYPO算法的优化性能进行仿真验证,并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布谷鸟搜索(CS)算法等4种传统优化算法的性能进行对比。基于PP基本原理,利用云南省2006~2016年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指标数据构造投影寻踪优化目标函数,通过YYPO-PP给出各评价指标权重,同时,根据隶属度矩阵和权重矩阵来计算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协调度评价的分级确定度,并进行评价分析,最后将评价结果与投影寻踪法、模糊评价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YYPO算法的寻优精度优于PSO、CS等传统优化算法,具有较好的开发、探索平衡能力和全局极值寻优能力。②YYPO-PP-CM模型将云南省2006~2007年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协调度评价为"极不协调",2008~2009年为"不协调",2010年为"基本协调",2011~2014年为"较协调",2015~2016年为"协调",表明近10 a来云南省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系统协调度水平持续提升。③评价结果与投影寻踪法、模糊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④YYPO-PP-CM模型兼具客观性、模糊性和随机性,既能客观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反映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协调度评价分级的定性概念,又能反映隶属程度的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 经济社会系统 水生态系统 指标体系 协调度评价 正态云模型 -阳对优化算法 投影寻踪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经济-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协调演化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俊科 李红 +1 位作者 王锡波 马永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以水资源视角下的新疆经济-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协调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1-2014年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系统进行耦合协调性定量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4年新疆水资源-经济-生态-... 以水资源视角下的新疆经济-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协调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1-2014年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系统进行耦合协调性定量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4年新疆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系统中的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效益指数极速增长,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效益指数平稳波动;全系统耦合度整体处于颉顽阶段,耦合协调性整体属于勉强协调型,其中耦合度指数值略高于耦合协调度值,并且呈现耦合系统越多,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越低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系统 耦合协调 演化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