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量-质-域-流-生”的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综合评价
1
作者 杨钦 胡鹏 +4 位作者 王建华 刘欢 曾庆慧 杨泽凡 闫龙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2,共9页
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问题,依据水资源协同保护的内涵,构建了基于“量-质-域-流-生”的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水... 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问题,依据水资源协同保护的内涵,构建了基于“量-质-域-流-生”的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得分分别为59.6、46.1和56.8,均低于全国水平的64.8,水资源保护工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评价结果识别了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现状中的薄弱环节,发现各维度的评价结果较全国水平均存在一定差距,其中水量维度评价得分差距较大,水资源短缺矛盾最突出;有效解决生态基流被挤占、地下水采补不平衡等问题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协同保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协同保护 水生态系统受损 “量-质-域-流-生”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同模式及资源配置研究——基于水的核心地位
2
作者 韩子晨 王兵兵 +1 位作者 万魁 蒋一凡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97-204,共8页
通过多目标规划建立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协同分析框架,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城市群维度,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同模型,测算复合系统优化后的偏离度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1—2020年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优化后综... 通过多目标规划建立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协同分析框架,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城市群维度,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同模型,测算复合系统优化后的偏离度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1—2020年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优化后综合偏离度整体保持在0.135以下的低水平,但波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差。2001—2020年粮食产量和能源开采量均保持上升态势,粮食产量较高。前期能源开采量大于粮食产量,2005年后,粮食产量高速增长,远超过能源开采量。综合效益持续升高,协同模型的经济效益较理想。据此,提出增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内部的联动性和共生性、科学规划水资源调配、能源开采和粮食生产等资源一体化调配方案、提高资源整体投入产出水平、拓宽资源跨区流动路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 协同模型 一体化配置 综合偏离度 综合经济效益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水资源陆空协同系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百全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19,共4页
从增加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目标出发,依据协同学原理,给出水资源陆海空协同方程,提出21世纪在我国以陆地(地表与地下)水资源为核心,大力开发利用雨洪水资源;积极开展人工降雨活动,充分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并推广应用海水淡化技术,加大对海... 从增加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目标出发,依据协同学原理,给出水资源陆海空协同方程,提出21世纪在我国以陆地(地表与地下)水资源为核心,大力开发利用雨洪水资源;积极开展人工降雨活动,充分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并推广应用海水淡化技术,加大对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水资源陆海空协同工作,以缓解我国水资源越来越短缺的现实。并以济南市为例,根据其属于内陆城市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了济南市陆空水资源系统中有关雨洪水资源利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水资源 海水淡化 空中云水资源 水资源陆海空协同系统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视角下的北京市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玉龙 韦雅尹 +2 位作者 李桂君 王文涛 白振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80,共10页
基于系统协同视角,选择可度量的特征指标构建特征向量描述水资源系统序参量的变化,并应用空间向量的关联度计算方法,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序参量在时间序列上的协同度计算模型。计算过程中所有序参量进行了正向处理,序参量之间的整体协同度... 基于系统协同视角,选择可度量的特征指标构建特征向量描述水资源系统序参量的变化,并应用空间向量的关联度计算方法,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序参量在时间序列上的协同度计算模型。计算过程中所有序参量进行了正向处理,序参量之间的整体协同度越高,系统的可持续性也就越好。在此基础上,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协同阈值的设置,以各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度作为权重构建水资源系统的协同网络,并从社会网络结构的角度考察水资源系统的动态演进。应用上述分析框架,对北京市的水资源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①北京市自然水系统与其他各子系统一直处于高度协同的发展状态,并对整体协同起到调节作用。②在2008—2016年期间,2011—2012年北京市水资源系统变化的整体协同度最好,水资源系统序参量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都很紧密。其中水利基础设施子系统的整体协同贡献突出,表明水利基础设施建成投入运营对于促进水资源系统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③与水利基础设施建成对系统协同的贡献作用正好相反,水利建设投资子系统对水资源系统变化的协同贡献程度比较低,表明提升水利建设投资的效率非常重要。④生产生活供应和从业人员子系统在水资源协同网络中具有较高的网络中心性,这些子系统人为控制度高,应该加强这些子系统的优化,通过调整序参量的变化,促进其对水资源系统的整体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 水资源系统 可持续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关中地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冬平 李同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7-100,104,共5页
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依据,根据渭河流域生产系统、生活系统和水资源系统相互作用机理,在满足一定程度的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的情况下,建立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关系模型;根据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条件,分别运行高速发展方案(HD)、... 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依据,根据渭河流域生产系统、生活系统和水资源系统相互作用机理,在满足一定程度的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的情况下,建立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关系模型;根据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条件,分别运行高速发展方案(HD)、协调发展方案(CD)和调水发展方案(MD)。认为MD方案是实现关中地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现有(含规划)的引水工程的数量不能完全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应规划建设新的引水工程,并需要提前完工投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模型 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 时空协同 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同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万晨 万伦来 金菊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0-55,67,共7页
基于协同学基本原理,以集对分析中的联系度代替协同度,构建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协同评价模型,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7—2013年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协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协同... 基于协同学基本原理,以集对分析中的联系度代替协同度,构建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协同评价模型,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7—2013年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协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协同程度总体不高,其中:宣城、池州、安庆以及黄山处于低度协同状态,而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以及铜陵处于不协同发展状态;皖南地区的协同程度总体上比皖北地区的协同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 协同 有序度 集对分析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资源供需系统演化特征识别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丙军 陈晓宏 +1 位作者 雷洪成 陈文静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1-336,共6页
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必然导致水资源供需系统中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目标相互制约、相互冲突。在系统识别水资源供需系统协同特征基础上,根据协同学支配原理,分别在水资源供需系统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中设置了序参量... 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必然导致水资源供需系统中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目标相互制约、相互冲突。在系统识别水资源供需系统协同特征基础上,根据协同学支配原理,分别在水资源供需系统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中设置了序参量,并运用有序度、协调度等概念,构建了一种基于协同学原理的流域水资源供需系统演化特征识别模型,并将此模型运用于东江流域,揭示了该流域不同发展时期水资源供需系统的协同异化特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剧烈人类活动影响下,2000年左右东江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发生明显转变,水资源供需系统逐渐向无序、混乱状态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供需系统 有序度 协调度 协同异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的湖南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度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胡光伟 许滢 +2 位作者 张明 黄作维 樊姿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2,共8页
区域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协同度是衡量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一种手段,对探讨两者之间的协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以协同原理和集对分析方法为指导,构建湖南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对湖南省1... 区域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协同度是衡量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一种手段,对探讨两者之间的协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以协同原理和集对分析方法为指导,构建湖南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对湖南省14个市州2006—2016年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4个市州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同度差异明显,其中湘西州、株洲市、衡阳市、张家界市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同度较高,其协同度分别为0. 909 1、0. 363 6、0. 272 7、0. 272 7,而长沙市、湘潭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和娄底市处于不协同状态。协同度存在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水资源系统的有序度波动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复合系统的协同度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 有序度 集对分析 协同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度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胡光伟 黄作维 +2 位作者 许滢 张旺 李志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5期21-27,34,共8页
洞庭湖流域水资源短缺日益严峻,水资源成为制约湖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选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借助于协同理论和集对分析方法,构建经济区26个县(市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区两个系统之间... 洞庭湖流域水资源短缺日益严峻,水资源成为制约湖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选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借助于协同理论和集对分析方法,构建经济区26个县(市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区两个系统之间的协同度整体水平不高,且各县市区之间协同度差异明显,其中澧县、临澧县、桃源县、石门县、赫山区、沅江市、大通湖区和桃江县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同度较高,而临湘市和岳阳县则处于不协同状态,其他县市区处于中等协同水平。分析发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同程度高低的决定因素是水资源系统稳定程度,所以经济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最后提出了促进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 序参量 集对分析 协同度评价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间序列特征的水资源耦合系统有序度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中政 迟英凡 +4 位作者 王超 闫峰 付吉斯 熊斌 钱伟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60,共10页
【目的】近些年来,基于协同学的耦合系统有序度评价方法在水资源评价和管理领域逐渐得到成功应用。系统有序度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序参量的简单巨系统熵,现阶段简单巨系统熵计算忽略了序参量的时间序列特征,使得评价结果中系统有序度... 【目的】近些年来,基于协同学的耦合系统有序度评价方法在水资源评价和管理领域逐渐得到成功应用。系统有序度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序参量的简单巨系统熵,现阶段简单巨系统熵计算忽略了序参量的时间序列特征,使得评价结果中系统有序度评价结果偏离和系统实际变化情况。【方法】为此,在简单巨系统熵计算中考虑时间因素,提出了一种考虑时间序列特征的协同学有序度评价方法。【结果】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资源耦合系统有序度综合评价实例检验。【结论】相关实例分析表明:(1)研究提出的考虑时间序列特征的协同学有序度方法评价结果,相比不考虑时间序列特征的评价结果与系统实际演化态势更为贴近;(2)水资源子系统有序度受水资源丰枯变化影响较大;(3)江西省水资源耦合系统熵变值受水资源子系统熵变值影响较大。研究成果提升了协同学有序度评价方法在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相关领域应用的普适性,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耦合系统 协同 有序度 简单巨系统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 被引量:31
11
作者 马向东 孙金华 胡震云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6-571,共6页
在系统分析水资源约束下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复合系统的有序度模型和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论文对模型进行了相应分析,指出在不同情况下复合系... 在系统分析水资源约束下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复合系统的有序度模型和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论文对模型进行了相应分析,指出在不同情况下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分为3种情况:部分竞争替代、部分竞争共存、完全独立共存。以黑龙江垦区1986~2006年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协同进化模型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 水资源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复合系统 有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核心技术的水资源信息平台融合设计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文 李永欣 +2 位作者 王兴浩 何云霄 罗学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4-68,共5页
针对目前水利业务分散、建设目标单一和基础设施冗余等问题,设计了水资源信息化监控管理平台的融合方案。水资源信息化监控管理系统融合设计主要基于"数据核心技术"思想,总体融合策略采用服务组件的剥离与融合技术。根据水利... 针对目前水利业务分散、建设目标单一和基础设施冗余等问题,设计了水资源信息化监控管理平台的融合方案。水资源信息化监控管理系统融合设计主要基于"数据核心技术"思想,总体融合策略采用服务组件的剥离与融合技术。根据水利业务需求,系统平台共划分为数据融合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信息协同平台,综合业务平台4个子系统;通过集数据融合、数据共享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实现水利信息的共享与水利业务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融合 水资源信息化 业务协同 数据共享 分布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虹 于杰 赵又霖 《水利经济》 2021年第5期24-29,80,共7页
水资源、能源、粮食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探索“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演化和趋势,对Web of Science上1985—2021年1188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最早集中于水资源能源、水资源... 水资源、能源、粮食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探索“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演化和趋势,对Web of Science上1985—2021年1188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最早集中于水资源能源、水资源粮食以及水生态方面的研究,2018—2021年,重点集中于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循环经济等复合环境下探索三者命运共同体式的纽带关系。随着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在三者中选择适当的系统边界,提高资源利用率,探索水资源、能源、粮食的协同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 系统边界 资源利用率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