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淄博市大武水源地水资源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窦明 王呈祥 左其亭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年第4期5-10,共6页
大武水源地是我国北方罕见的特大型地下水源,它对淄博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自水源地投入使用以来,随着用水规模的迅速增加,相应出现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局部地区水质严重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对水源地地下... 大武水源地是我国北方罕见的特大型地下水源,它对淄博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自水源地投入使用以来,随着用水规模的迅速增加,相应出现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局部地区水质严重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对水源地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和水位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后,研讨了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的成因和时空分布特征,并选取水质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对水源地各时空断面上的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给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资源综合评价 大武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异反联系数及其在水资源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婷婷 梁川 《红水河》 2005年第4期97-99,共3页
探讨了一种新的、简单并实用的同异反联系数用于水资源利用程度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同异反联系度分析,结合集对分析理论,计算该联系值,然后根据联系数的大小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和排序。实例计算表明,方法可行,结论合理,... 探讨了一种新的、简单并实用的同异反联系数用于水资源利用程度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同异反联系度分析,结合集对分析理论,计算该联系值,然后根据联系数的大小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和排序。实例计算表明,方法可行,结论合理,从而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异反联系数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综合评价 排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在区域水资源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莨棋 徐向阳 +1 位作者 贾晨 朱靖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8-91,95,共5页
传统主成分分析法用于水资源综合评价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指标评价中的"线性"问题、无法体现评价指标主观重要性以及评价范围无法确定。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改进的极差正规方法对数据进行规格化,用规... 传统主成分分析法用于水资源综合评价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指标评价中的"线性"问题、无法体现评价指标主观重要性以及评价范围无法确定。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改进的极差正规方法对数据进行规格化,用规格化后的数据加入了主观重要性权进行协方差计算,对协方差特征向量采用正负理想点进行检验,在计算综合评价值时对特征向量中正负效益分别取极值,求得评价值的范围。同时将该方法应用到由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确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来,对南京市六个分区进行水资源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基本准确,与传统方法、灰色关联法、专家系统评价法进行比较也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区域水资源综合评价 三条红线 评价指标体系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水资源综合评价的总结和回顾
4
作者 李忠国 辛云峰 曹静 《水利规划与设计》 1998年第2期77-79,共3页
辽宁省水资源比较匮乏,人均占有水量仅为全国的1/3,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12。我省亩均占有水量也仅相当于全国的1/3,不足世界亩均水量的1/4。为此,建国以来,我省在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水环境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 辽宁省水资源比较匮乏,人均占有水量仅为全国的1/3,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12。我省亩均占有水量也仅相当于全国的1/3,不足世界亩均水量的1/4。为此,建国以来,我省在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水环境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总结经验,以使有限的水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 水环境 水资源综合评价 辽宁省
全文增补中
基于结构熵权的黄河上游水资源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珺 李春晖 +1 位作者 贾俊香 夏星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6期17-22,共6页
从水资源脆弱性产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考虑建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结构熵权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了黄河上游水资源脆弱性。结果表明:从河源到河口镇水资源内部脆弱性... 从水资源脆弱性产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考虑建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结构熵权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了黄河上游水资源脆弱性。结果表明:从河源到河口镇水资源内部脆弱性逐渐明显,由于各省区社会经济及供用水不同,水资源脆弱性综合评价表现为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熵权法 水资源脆弱性 水资源综合评价 黄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Hamming贴近度进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尹晔 梁川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年第2期32-35,共4页
利用模糊数学中的H amm ing贴近度评价方法,建立了区域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应用,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属性识别模型基本一致。本文的评价方法概念清晰,隶属函数设计简单,计... 利用模糊数学中的H amm ing贴近度评价方法,建立了区域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应用,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属性识别模型基本一致。本文的评价方法概念清晰,隶属函数设计简单,计算简便,可移植性强,更适合于有标准的系统质量评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mming贴近度 区域水资源系统 水资源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客观耦合的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 被引量:18
7
作者 罗勇 王乐志 +2 位作者 傅春 胡闽 李彭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0-84,共5页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体系。从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科技5个维度对江西省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7...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体系。从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科技5个维度对江西省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7年间,江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整体处于良好状态,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反映出该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性在逐步增强;分项评价结果中,资源条件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社会发展整体呈波动状态,经济系统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整体呈下降趋势,科技水平整体呈先上升后稳定的状态。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应建议,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益提供参考,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主客观耦合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的郑州市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陆建红 王小双 +2 位作者 肖恒 马玉露 满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54,共6页
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涉及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对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构建了涵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4个准则层共12项评价指标的水资源... 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涉及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对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构建了涵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4个准则层共12项评价指标的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方法评价了2009—2018年郑州市水资源综合效益。结果表明:郑州市水资源综合效益整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2010—2015年和2016—2018年水资源综合效益等级分别为Ⅳ级、Ⅲ级和Ⅱ级;生态效益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增长是郑州市水资源综合效益增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TOPSIS法 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六安市近10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传余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3期47-51,共5页
为得出适用于安徽省六安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消除以往评价模型的主观性,基于六安市近10年的实际调查数据,利用突变级数法中的突变理论对六安市近1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综合模型。将突变级数法共... 为得出适用于安徽省六安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消除以往评价模型的主观性,基于六安市近10年的实际调查数据,利用突变级数法中的突变理论对六安市近1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综合模型。将突变级数法共分为4种模型,分别为折叠模型、尖点模型、燕尾模型和蝴蝶模型,分别计算该模型的归一化公式用于综合评价水资源承载力,选取当地12种指标。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单、思路明确,可以弥补静态模型中的不足,同时消除主观评价方法的主观因素,相较于其他方法,在保证计算结果精确性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工作量。经过模型计算后发现,六安市近10年水资源承载力呈先提高后平稳趋势,但水资源承载力普遍较低。在2007~2009年,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数均在0.88以下,最高时仅在2015年达到弱承载标准,其余时段均为低承载标准。所得结论符合实际情况,证明该模型的科学性,可为当地水资源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调查 突变级数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 主观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水资源利用综合评价——以贵州省为例
10
作者 王亚维 曾晓林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8期9-14,20,共7页
水资源的储备和利用程度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水资源在供水、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方面的问题,对水资源利用风险评价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层次划分;结合突变评价法,建立水资源利用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并应用该评... 水资源的储备和利用程度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水资源在供水、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方面的问题,对水资源利用风险评价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层次划分;结合突变评价法,建立水资源利用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并应用该评价模型,对典型岩溶区贵州省2008-2015年的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风险等级划分。结果表明,贵州省2008-2015年水资源利用综合风险值处于0.7778~0.9508,水资源利用风险等级属于中险~特险,且风险值由大到小排序为:2009>2010>2008>2011>2013>2012>2015>2014。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评价 水资源利用综合风险评价 风险等级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模糊优选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守煜 李敏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6期5-8,共4页
针对多指标评价问题中区间形式评价标准的处理方式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直接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首次将可变模糊集理论和模糊优选神经网络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模型———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和模糊优选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 针对多指标评价问题中区间形式评价标准的处理方式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直接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首次将可变模糊集理论和模糊优选神经网络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模型———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和模糊优选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模型对黄河流域9个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总体上较弱;新的评价模型是科学、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综合评价 可变模糊集 模糊优选神经网络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的输水渠道模型
12
作者 吴超群 陈艳芳 《云南水力发电》 2005年第6期15-17,共3页
采用输水渠道模型对广东省第三大水系———鉴江水系中下游河段不同水质类别的水资源量进行演示计算,为区域水资源量与质的综合评价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输水渠道模型 水资源量质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改进的TOPSIS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潘妮 周术华 《云南水力发电》 2007年第5期8-12,共5页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涉及资源、环境、经济、人口和社会5个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分析问题。文章在分析TOPSIS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它存在靠近正理想解的方案可能也靠近负理想解的问题,引入"垂直距离"来代...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涉及资源、环境、经济、人口和社会5个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分析问题。文章在分析TOPSIS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它存在靠近正理想解的方案可能也靠近负理想解的问题,引入"垂直距离"来代替欧氏距离,用熵值法来取代一般的主观权值法,对TOPSIS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后的模型用来分析评价都江堰灌区的水资源利用程度以判断各地区的开发潜力及确定各灌区分水量。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更简单和科学,结果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 水资源综合评价 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