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动态模拟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铭
李想
牛超杰
全李宇
赵连军
胡彩虹
-
机构
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5,63,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水科学联合基金项目(U2243219)。
-
文摘
水资源问题制约着缺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郑州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其水资源有限的现状与用水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愈加凸显。为科学研究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远期发展情况,根据郑州市经济社会现状的水资源供需和发展状况,采用多系统综合的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SD),结合水资源、生态、经济社会、水利工程四个子系统,构建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SD模型。将2010-2019年的历史数据与SD方法的模拟数据进行比较,平均误差均小于10%,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用来预测郑州市未来的水资源承载力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设定现状延续、控污节流、开源控污和开源节流4种不同方案,对2020-2030年水资源承载力系数进行动态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30年4种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系数分别为1.24、1.18、1.00、0.89,现状延续和控污节流方案下的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严重超载状态,无法承载郑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源控污方案在预测期内的水资源承载力超载状态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阻力。故开源节流方案为最佳方案,水资源承载力系数小于1,在研究期内未出现超载状态,可有利缓解郑州市的缺水状况,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4种方案的优点,提出有利于郑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模型
郑州市
水资源承载力系数
-
Keywords
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system dynamics model
Zhengzhou City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coefficient
-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
-
题名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模拟分析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陈文娟
姚润钖
石文豪
李奇
赵景窥
张永根
-
机构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与科学学院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天津市环渤海关键带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邢台市水务局
-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51,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168)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JCQNJC01660)。
-
文摘
为研究天津市水资源供需远景发展情况,根据天津市水资源供需和发展现状,结合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天津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将2012—2019年的历史数据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模拟数据进行比较,相对误差绝对值基本小于10%,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用于预测天津市未来的水资源承载力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设定现状延续型(S_(1))、综合节水型(S_(2))、开源治污型(S_(3))和综合发展型(S_(4))4种不同情景,利用所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20—2035年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结果表明:2035年现状延续型情景下天津市总需水量可达41.58×10^(8)m^(3),2035年S_(1)~S_(4)情景的水资源承载系数分别为0.1782、0.3973、0.4815和0.7281,分析得到2025年南水北调东线供水将大幅缓解天津市水资源超载现状;在4种发展情景中,综合发展型方案对缓解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效果最优,未来应遵循“节水优先,保障供水”的原则,综合实施节水、治污、开源等措施保障天津市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模型
水资源承载系数
天津市
-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system dynamics model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oefficient
Tianjin City
-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