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探析
1
作者 赵彩霞 《当代农机》 2025年第5期81-82,共2页
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水资源数量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等),直接影响自然资源使用和发展。如果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则会加剧水资源供需不足的状况,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地下水资源科学规划与开发,做好管... 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水资源数量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等),直接影响自然资源使用和发展。如果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则会加剧水资源供需不足的状况,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地下水资源科学规划与开发,做好管理工作,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有着现实性意义。鉴于此,以地下水资源开发规划与管理为探究重点,进一步探讨开展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工作的意义,并提出具体的开发与管理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2
作者 张逸农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2期60-61,共2页
为了分析人类活动因素对河流水质状况的影响,对太子河水质监测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开展水质评价,进行了水质状况变化趋势分析,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河流水环境质量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排放的水和污染物也... 为了分析人类活动因素对河流水质状况的影响,对太子河水质监测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开展水质评价,进行了水质状况变化趋势分析,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河流水环境质量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排放的水和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多,导致水质变差,水质的变化也在不断演变,从良好到恶劣,再到好,这一过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质状况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3
作者 巨辉庆 张斌 《甘肃林业》 2024年第5期23-24,共2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森林生态系统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尤其在沿海区域的水土保持工程项目中,森林生态工程的贡献尤为突出。作为支撑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不可小觑的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森林生态系统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尤其在沿海区域的水土保持工程项目中,森林生态工程的贡献尤为突出。作为支撑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本文旨在从森林生态工程的基本概述、其重要价值以及其对水资源管理与利用的影响三个维度展开理论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工程 生态系统平衡 管理与利用 沿海区域 水资源开发利用 森林生态系统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基本概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镇化关系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小军 蔡焕杰 +4 位作者 张鑫 王健 王纪科 刘红英 康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因素较多;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也同诸多因素有关。以榆林市为例,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城镇分布、规模、产业模式的影响,以及城镇化对增加用水需求、改变用水结构、加剧水体污染、促使水资源高效利用、改...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因素较多;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也同诸多因素有关。以榆林市为例,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城镇分布、规模、产业模式的影响,以及城镇化对增加用水需求、改变用水结构、加剧水体污染、促使水资源高效利用、改变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具有相互的影响作用,这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确保能源化工基地的城镇化进程,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水资源开发利用 榆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的理论、模式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10
5
作者 褚俊英 桑学锋 +1 位作者 严子奇 刘扬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89,93,共6页
"为什么要控制、控制什么、怎样控制"是实行水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我国推进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战略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首先揭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其次,提出了... "为什么要控制、控制什么、怎样控制"是实行水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我国推进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战略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首先揭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其次,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的三大基础理论,即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分行业耗用水原理以及适应性管理理论,分别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提供宏观边界条件、核心驱动力和动态实施依据;再次,提出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一核制约、双向协调、三层嵌套"的基本模式;最后,绘制了不同来水频率条件下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曲线,识别了缺水期和丰水期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的起点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 总量控制 控制曲线 路径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奇勇 李景保 +1 位作者 王克林 谢金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0-153,共4页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建立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多数市州的水资源开发程度综合指数低于0.6,因此认...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建立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多数市州的水资源开发程度综合指数低于0.6,因此认为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处于较低的水平。为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注意水资源的保护,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集对分析法 被引量:31
7
作者 门宝辉 梁川 赵燮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0-32,41,共4页
集对分析是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理论,认为在一个系统中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互相联系、影响、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用联系度来描述系统的各种不确定性,由此实现对系统的评价和决策。本文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建立了评价区域水资源开发利... 集对分析是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理论,认为在一个系统中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互相联系、影响、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用联系度来描述系统的各种不确定性,由此实现对系统的评价和决策。本文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建立了评价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新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西安市及其市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中,评价结果与属性识别方法和模糊评判法相同,而且该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法 不确定性 联系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周璞 侯华丽 +1 位作者 安翠娟 黄合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从规模强度、结构、布局、效率效益4个维度,基于协调度指数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对我国各省(区、市)开展了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仅半数省份水资源开发利用整体处于基本合理以上水平;... 从规模强度、结构、布局、效率效益4个维度,基于协调度指数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对我国各省(区、市)开展了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仅半数省份水资源开发利用整体处于基本合理以上水平;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水平区域分异规律明显,结构、布局不合理问题尤为突出;各省份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的制约因素差异性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方法更加贴近我国水资源宏观管控的内容和手段,评价结果可为合理规划水资源配置与利用、改善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 评价指标体系 协调度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市采煤沉陷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树军 许士国 +4 位作者 高尧 李庆海 吴亚军 郭秀红 曹成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7-30,117,共5页
以淮北市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采煤沉陷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可行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淮北市采煤沉陷区"一河两区"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系统。运用情景分析法组合构建了18种未来可能情景,采用典型年水量均衡法计算得到... 以淮北市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采煤沉陷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可行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淮北市采煤沉陷区"一河两区"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系统。运用情景分析法组合构建了18种未来可能情景,采用典型年水量均衡法计算得到了不同情景下沉陷区的供水保证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煤沉陷区的调蓄,境内非常规水资源可利用量相当可观,在丰水年份可满足工业园用水要求,平、枯水年份工业园用水保证率也有很大提高。通过采煤沉陷区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可提高淮北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应对淮北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市 采煤沉陷区 非常规 水资源开发利用 Mining Subsidenc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利用系统 水资源利用 工业园 用水保证率 水量均衡法 情景分析法 可持续发展 供水保证率 综合分析 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 短缺问题 水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进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雷 邹进 +1 位作者 胡吉敏 晏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8-30,共3页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理论中的五种需求分别对应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工程水利、资源水利、人水和谐水利三个阶段,并以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进程为例,从人类需求的角度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变化规律及发展方向,提出需求引发了人们对水...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理论中的五种需求分别对应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工程水利、资源水利、人水和谐水利三个阶段,并以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进程为例,从人类需求的角度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变化规律及发展方向,提出需求引发了人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推动其变化、发展,认为人水和谐为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终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水资源开发利用 工程水利 资源水利 人水和谐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40%阈值溯源与思考 被引量:23
11
作者 贾绍凤 柳文华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89,共3页
对广泛流行的、引起管理者迷惑的为了生态保护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应超过40%的说法进行了溯源追踪。Tennant根据北美几百条小河流径流保留率与河流生态对应关系的观测资料,统计得出当河流断面径流量保持在多年平均径流量的60%以上时... 对广泛流行的、引起管理者迷惑的为了生态保护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应超过40%的说法进行了溯源追踪。Tennant根据北美几百条小河流径流保留率与河流生态对应关系的观测资料,统计得出当河流断面径流量保持在多年平均径流量的60%以上时河流生态状况良好的结论,由此一些学者推论,在小河取水断面少、退水不能在取水断面回归的条件下,河流断面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应超过40%。这是一种大数统计结论,具体河流不能绝对套用40%的阈值,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水资源开发利用 TENNANT法 Montan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的可拓方法 被引量:18
12
作者 门宝辉 梁川 《水电能源科学》 2002年第4期66-69,共4页
为了综合评价西安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采用可拓方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处于发展阶段,其他地区如周至、高陵的水资源开发处于初始阶段。这一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相一致,而且更符合实际... 为了综合评价西安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采用可拓方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处于发展阶段,其他地区如周至、高陵的水资源开发处于初始阶段。这一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相一致,而且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 区域水资源 可拓方法 西安市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江堰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杜发兴 徐刚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7-71,共5页
以大型灌区都江堰为例,探讨了水资源系统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将模糊物元理论应用于该研究,建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模型,应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确定的主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各灌区... 以大型灌区都江堰为例,探讨了水资源系统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将模糊物元理论应用于该研究,建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模型,应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确定的主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各灌区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基本吻合。同时该方法简单、易懂,更适合于有标准的系统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江堰灌区 模糊物元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邵金花 刘贤赵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19,23,共4页
基于集对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汉中盆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汉中盆地水资源利用处于中、低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通过与模糊模式识别、模糊综合评判、... 基于集对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汉中盆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汉中盆地水资源利用处于中、低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通过与模糊模式识别、模糊综合评判、属性识别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集对分析模型不仅理论严谨、方法简便,而且评价结果精确可靠,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集对分析理论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方法 联系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综合评价 汉中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富强 刘中培 杨松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21,25,共4页
在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非常重要。针对评价因素权重确定中的困难,把突变理论运用到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评价中,利用突变理论在多准则评价决策中的优点,避免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 在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非常重要。针对评价因素权重确定中的困难,把突变理论运用到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评价中,利用突变理论在多准则评价决策中的优点,避免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具体实施步骤是首先对多层评价目标进行分解,在将底层评价指标进行标准量化后,运用不同突变模型的归一公式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突变级数值,实现对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综合评判。实例分析表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相对于以往评价方法,突变理论评价法无需确定指标权重,减少人为主观因素,且计算简便,为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水资源开发利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和谐论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略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丽君 左其亭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6期81-85,共5页
从和谐论的视野,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方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和谐参与者"之间要加强合作,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和谐目标,按... 从和谐论的视野,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方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和谐参与者"之间要加强合作,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和谐目标,按照"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和谐规则,考虑"节流优先、保护同步"等和谐因素,实施"供需管理并重,需水管理为主"的和谐行为,实现人—水—环境的和谐共处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论 水资源开发利用 和谐论五要素 和谐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光辉 董新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2期71-74,80,共5页
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中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受主观性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权重确定方法。将云模型引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中,并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分值为0.390,... 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中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受主观性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权重确定方法。将云模型引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中,并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分值为0.390,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基于云模型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的方法具有结果客观,算法容易实现的优点,有助于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评价,为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 指标 云模型 阿克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的认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理念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文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共2页
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是水循环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由于含水层过滤和调节作用,地下水水质清澈,数量稳定,成为淡水资源中最可贵的部分,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不仅是水资源总量计... 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是水循环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由于含水层过滤和调节作用,地下水水质清澈,数量稳定,成为淡水资源中最可贵的部分,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不仅是水资源总量计算的关键,而且也是科学规划利用水资源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 水循环过程 地下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利用 重复量 水资源 地下水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围垦区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邵孝侯 翟亚明 +4 位作者 廖林仙 张洁 王为木 方部玲 熊漪 《水利经济》 2012年第3期54-57,83,共4页
在总结以雨水、微咸水为主的非传统水资源研究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围垦区传统水资源紧缺,以雨水、微咸水为主的非传统水资源含量丰富的特点,提出围垦区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通过优化集成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和技术,创建... 在总结以雨水、微咸水为主的非传统水资源研究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围垦区传统水资源紧缺,以雨水、微咸水为主的非传统水资源含量丰富的特点,提出围垦区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通过优化集成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和技术,创建适宜于围垦区的微咸水高效与生态安全利用模式,推广微咸水资源化的生态安全技术。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结合试验区现状,制订了技术路线和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雨水 水资源开发利用 沿海围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涛 陈俊合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24-28,共5页
分析了水资源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