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农田排灌工程的水资源利用率
1
作者 刘兴明 《河北农机》 2025年第4期114-116,共3页
当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针对我国农田排灌工程存在的水资源利用低效问题,本研究以期通过技术与管理策略的改进,提高农田排灌系统的水资源利用率。本研究分析了传统排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的成功... 当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针对我国农田排灌工程存在的水资源利用低效问题,本研究以期通过技术与管理策略的改进,提高农田排灌系统的水资源利用率。本研究分析了传统排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采用现代灌溉技术,以及实践智能化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消耗。通过农田水资源综合调控与管理平台的建立,可以实现农田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上述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还可以使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水平得以提升,其节水效果明显,综合水资源利用率约提高了20%。本研究不仅为当地农田排灌工程的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对我国乃至全世界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与优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排灌 水资源利用率 节水灌溉技术 水肥一体化 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对水资源利用率提升的影响——以鄄城县为例
2
作者 孙凤云 《江西农业》 2025年第6期148-150,共3页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对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率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土壤特性、作物类型与生长周期、经济因素是影响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率的主要因素。现阶...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对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率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土壤特性、作物类型与生长周期、经济因素是影响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率的主要因素。现阶段常用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类型包括喷灌技术、低压管道灌溉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不同类型的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地区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以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为例,对其运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进行分析,将喷灌、漫灌的单株用水量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喷灌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当中的优势,验证利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 水资源利用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技术推广与灌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的对策研究——以武威市凉州区金羊灌区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作渊 《南方农机》 2024年第3期177-179,183,共4页
配套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可以改善区域的基础灌溉条件、提高灌溉保证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作物增产、农民增收,有效促进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型跨越升级,实现节水与增收的共赢。水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不利于... 配套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可以改善区域的基础灌溉条件、提高灌溉保证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作物增产、农民增收,有效促进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型跨越升级,实现节水与增收的共赢。水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不利于农业生产,采取高效节约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基于此,笔者以武威市凉州区金羊灌区为例,提出了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推广和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如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使用高效灌溉技术、改善输水方法、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等,推进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应用,进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灌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灌溉技术 水资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倩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0期73-74,共2页
该文通过对传统化灌溉方式与现代化灌溉方式的对比分析,明确当前农田水力灌溉技术推广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管理工作不到位、资金匮乏以及节水法规不完善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加大灌溉技术宣传力度、引进先进灌溉技术、强化农田水利设... 该文通过对传统化灌溉方式与现代化灌溉方式的对比分析,明确当前农田水力灌溉技术推广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管理工作不到位、资金匮乏以及节水法规不完善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加大灌溉技术宣传力度、引进先进灌溉技术、强化农田水利设施维护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以及强化农户节水意识等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策略,旨在为推动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 水资源利用率 策略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麦田水资源利用率及边际效益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全起 陈雨海 +1 位作者 周勋波 余松烈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0-95,共6页
选用山东省当前推广面积较大的"20+40"大小行、"20+40"沟播、"20+40"垄作以及常规等行距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边际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行距、大小行、沟播和垄作种植... 选用山东省当前推广面积较大的"20+40"大小行、"20+40"沟播、"20+40"垄作以及常规等行距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边际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行距、大小行、沟播和垄作种植模式的最大产量分别为7 778.6、7 624.8、8 684.6和8 893.7 kg/hm2,表明沟播和垄作都具有提高冬小麦产量的潜力,但在获得最大产量时,垄作的蒸散量比沟播提高了76.6 mm。沟播和垄作的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均低于等行距和大小行,但沟播的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在产量和蒸散量分别为7 858.8 kg/hm2和407.5 mm时获得,均显著高于其余3种种植模式。综合考虑各种种植模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边际效益,以灌拔节和抽穗水条件下沟播的净收益最高,其产量为8 186.3 kg/hm2,灌溉量为120 mm,蒸散量为423.5 mm,水分利用效率为19.3 kg/(hm2.mm)。表明在亏缺灌溉条件下,沟播是最适合在山东省推广的冬小麦节水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种植模式 水资源利用率 边际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家川水土保持示范区水资源利用率变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锐 李怀有 张西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75,共2页
在齐家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崔沟村作为研究区,对治理前后水资源利用率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2.27%提高到治理后的18.89%,地下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5.39%提高到治理后... 在齐家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崔沟村作为研究区,对治理前后水资源利用率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2.27%提高到治理后的18.89%,地下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5.39%提高到治理后的24.8%,治理前后土壤水利用率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率 水土保持 齐家川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被引量:14
7
作者 闫凌云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8,共1页
关键词 节水农业 水资源利用率 集雨灌溉 耕作保墒 化学药剂保湿 地膜覆盖 秸秆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修正的水资源利用率综合评价——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津 周祥全 +3 位作者 程鲁 王玉兰 舒漫 罗德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69,共5页
专家组打分能克服单一专家的片面性,但专家组判定必须满足一致性的要求。利用Spearman对专家组指标排序作一致性检验,通过循环修正,得到了统一的指标,对这些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在遵守排序结果的前提下,结合专家组打分的平均值来初... 专家组打分能克服单一专家的片面性,但专家组判定必须满足一致性的要求。利用Spearman对专家组指标排序作一致性检验,通过循环修正,得到了统一的指标,对这些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在遵守排序结果的前提下,结合专家组打分的平均值来初步确定权重,再以专家组对同一指标重要程度判定的一致性的大小来修正权重,从而建立了彭山区水资源利用率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率 循环修正 专家组打分 一致性检验 彭山区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绿色水资源利用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25
9
作者 宋冬凌 马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19,42,共8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这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非凡,为黄河流域各省份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会。河南是中部大省,位于黄河的中下游,以河南省为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河南省绿色水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这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非凡,为黄河流域各省份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会。河南是中部大省,位于黄河的中下游,以河南省为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河南省绿色水资源利用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作出综合评价,并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研究2013—2018年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绿色水资源利用率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2013—2018年河南省绿色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但是两者之间并非一直同步发展;绿色水资源利用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程度逐步提高,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优质协调五个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水资源利用率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对策 被引量:16
10
作者 徐占炜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第7期53-55,共3页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用水量日渐增多。传统的农业灌溉模式较为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质量不佳,因此要综合利用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大力研发和推广先进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农田灌溉质量,促进农业增...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用水量日渐增多。传统的农业灌溉模式较为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质量不佳,因此要综合利用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大力研发和推广先进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农田灌溉质量,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推广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节水灌溉技术 水资源利用率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军平 《河南农业》 2022年第32期49-51,共3页
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国计民生,更是与每个人的一日三餐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今,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从主要依靠人力劳作逐渐有序过渡到大量依赖机械从事生产。但是,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事实上,在农... 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国计民生,更是与每个人的一日三餐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今,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从主要依靠人力劳作逐渐有序过渡到大量依赖机械从事生产。但是,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事实上,在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大量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存在重灌溉结果、轻灌溉效益的问题,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导致农田水利灌溉的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一方面,浪费了水资源及灌溉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另一方面,破坏了当地农田的水资源生态系统。这一问题亟须得到解决。因此,加大节水农田灌溉技术的应用、实践和推广,改变传统的农田灌溉模式,转向高效利用水资源的节水灌溉模式,实现农田水利灌溉的绿色生态发展十分必要,也十分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 农田水利 灌溉技术 水资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建设高标准节水农田 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2
作者 金树林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11年第1期47-48,共2页
近年来,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针对河北严重缺水的实际,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集中资金投入,加大节水力度,强化科技支撑,进行生态综合治理,着力建设高产稳产节水农田,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为确保全省粮食连续7年丰收提供了... 近年来,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针对河北严重缺水的实际,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集中资金投入,加大节水力度,强化科技支撑,进行生态综合治理,着力建设高产稳产节水农田,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为确保全省粮食连续7年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率 节水 农田 标准 分提 农业综合开发 生态综合治理 粮食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农田水利灌溉技术 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被引量:1
13
作者 尚德柱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12期48-48,共1页
1常用农业灌溉模式 1.1传统的农田水利灌溉方式。农业灌溉一般分为地面灌溉、普通喷灌、微灌。地面灌溉一般就是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其灌溉方式耗水量大、水的利用率低。渠道灌溉是常用的主要供水灌溉方式。然而,传统的土渠渗水损... 1常用农业灌溉模式 1.1传统的农田水利灌溉方式。农业灌溉一般分为地面灌溉、普通喷灌、微灌。地面灌溉一般就是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其灌溉方式耗水量大、水的利用率低。渠道灌溉是常用的主要供水灌溉方式。然而,传统的土渠渗水损失占50%~60%,因此,改良渠道防渗是节水灌溉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率 农田水利 灌溉技术 灌溉方式 地面灌溉 农业灌溉 灌溉模式 渠道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旱作农业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贺永 《河北农业科技》 2000年第4期24-25,共2页
1 青龙旱作农业背景 青龙满族自治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的燕山山脉低山丘陵区,全县有旱地25300公倾,占总耕地面积的73%,年降雨量在700毫米左右,无霜期140~165天。县内旱地可明显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平川旱地、水平梯田、坡耕地。80年代,... 1 青龙旱作农业背景 青龙满族自治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的燕山山脉低山丘陵区,全县有旱地25300公倾,占总耕地面积的73%,年降雨量在700毫米左右,无霜期140~165天。县内旱地可明显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平川旱地、水平梯田、坡耕地。80年代,由于受干旱制约,大面积旱地广种薄收,平均亩产量只有121.5公斤,系统实施旱作农业开发工程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 水资源利用率 土壤肥力 抗旱作物 天然降水集蓄 耕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晓敏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第9期129-130,共2页
纵观我国农业发展史,其实说到底就是如何治水和用水历史。早期农田灌溉只是凭借经验进行管理,对水资源利用和控制能力比较低。而如今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就需要大力推广各种先进水利灌溉技术,不仅能够可以切实提高对水资源利用效... 纵观我国农业发展史,其实说到底就是如何治水和用水历史。早期农田灌溉只是凭借经验进行管理,对水资源利用和控制能力比较低。而如今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就需要大力推广各种先进水利灌溉技术,不仅能够可以切实提高对水资源利用效率,更能够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基于此,阐述节水灌溉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探讨提高水利灌溉技术措施,这对于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灌溉技术 水资源利用率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全面推行高效节水农业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6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9年第6期33-33,共1页
为改变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决定在更大范围内推行高效节水农业,对新建的高新节水灌溉项目予以补贴;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水资源利用率 节水农业 节水灌溉项目 用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六省区水资源利用率低
17
《地理教学》 2003年第5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率 西北地区 用水量 农田灌溉用水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节水灌溉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8
作者 谭跃 《云南农业》 2004年第4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永胜县 干热河谷区 气候特点 节水灌溉 水资源利用率 宣传 农田水利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40%阈值溯源与思考 被引量:23
19
作者 贾绍凤 柳文华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89,共3页
对广泛流行的、引起管理者迷惑的为了生态保护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应超过40%的说法进行了溯源追踪。Tennant根据北美几百条小河流径流保留率与河流生态对应关系的观测资料,统计得出当河流断面径流量保持在多年平均径流量的60%以上时... 对广泛流行的、引起管理者迷惑的为了生态保护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应超过40%的说法进行了溯源追踪。Tennant根据北美几百条小河流径流保留率与河流生态对应关系的观测资料,统计得出当河流断面径流量保持在多年平均径流量的60%以上时河流生态状况良好的结论,由此一些学者推论,在小河取水断面少、退水不能在取水断面回归的条件下,河流断面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应超过40%。这是一种大数统计结论,具体河流不能绝对套用40%的阈值,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TENNANT法 Montan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道径流可变区间的河流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率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锦 徐琳瑜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7-41,共5页
为了确定水电开发活动对河流水资源的可开发利用率,建立分期展布的河道径流可变区间核算方法,其中河道径流包括河道最小生态需水和河道最大洪流,并以西藏拉萨河为例进行核算。结果表明:拉萨河河道最小生态需水和最大洪流年内动态变化分... 为了确定水电开发活动对河流水资源的可开发利用率,建立分期展布的河道径流可变区间核算方法,其中河道径流包括河道最小生态需水和河道最大洪流,并以西藏拉萨河为例进行核算。结果表明:拉萨河河道最小生态需水和最大洪流年内动态变化分别为29.5~328.3 m3/s和95.1~1 673.4 m3/s。与河道最小生态需水约束相比,河道径流可变区间约束使得拉萨河年调节型水电开发的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率从60.2%下降到18.7%。指出对于径流丰枯特征十分明显的季节性河流,大型水利工程在平衡径流季节分布的过程中,应该受河道径流可变区间约束,尤其是枯水期最大洪流约束下河道径流量的可增加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生态需水 最大洪流 河道径流可变区间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拉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