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的内涵解析、核心构成及实施路径
1
作者 景晓栋 田贵良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4,87,共8页
系统阐述了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的概念及内涵,深入分析了其提出的现实依据,详细剖析了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与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联。从发展思路、发展原则、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及制度体系等角度构建了黄... 系统阐述了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的概念及内涵,深入分析了其提出的现实依据,详细剖析了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与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联。从发展思路、发展原则、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及制度体系等角度构建了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的研究框架,全面呈现并深入阐述了其核心内容。通过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的差异分析,从细化落实“四水四定”、加强法治保障、深化水利改革、推进技术创新、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未来优化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管理 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的创新管理模式 被引量:13
2
作者 褚俊英 李孟泽 +3 位作者 周祖昊 周添红 全满新 马明月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7,71,共6页
系统识别了我国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精准严格的管控指标、权威统一的监测系统、明确有力的管理体制、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协同高效的管理机制为五大核心体系,以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智慧水务... 系统识别了我国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精准严格的管控指标、权威统一的监测系统、明确有力的管理体制、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协同高效的管理机制为五大核心体系,以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智慧水务管控平台为一个平台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创新管理“5+1”模式;指出未来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管理的发展趋势包括统筹协调现有的水管理系统并实现升级,水量与水权结合面向“四水四定”激活交易市场,规范化建立“四水四定”的执行标准体系以及开展基于微观决策行为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特定制度设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利用 “四水四定”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图壁县水资源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
作者 马清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4期21-23,37,共4页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人口迅速增长以及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水资源短缺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人口迅速增长以及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水资源短缺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中较为突出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呼图壁县水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积极探索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方法,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利用 生态环境 呼图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14
4
作者 顾大钊 张勇 曹志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问题,我国是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逆向分布使得我国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成为煤炭绿色开发的重大技术难题。我国西部已成为煤炭的主产区,但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蒸发量大,矿井水外排后蒸...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问题,我国是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逆向分布使得我国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成为煤炭绿色开发的重大技术难题。我国西部已成为煤炭的主产区,但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蒸发量大,矿井水外排后蒸发损失是我国目前煤炭开采年损失60亿t矿井水的主要原因。系统分析了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技术进展及工程应用特点;介绍了神华集团经过近20年的技术探索和工程实践,突破传统理念,首次提出采空区储用矿井水的技术构想,攻克了水源预测、水库选址、库容计算、坝体构筑、安全控制和水质保障等技术难题,构建了煤矿地下水库技术体系。该技术已在神东矿区全面实施,并将在西部其他矿区推广应用,为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开辟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水资源保护利用 采空区储用矿井水 煤矿地下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许继军 陈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共6页
针对当前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诸多难题,对新时期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重构和完善路径进行了探讨。为破解制约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应遵循流域整体性和复杂性规律,... 针对当前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诸多难题,对新时期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重构和完善路径进行了探讨。为破解制约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应遵循流域整体性和复杂性规律,在流域协调机制框架上,健全统分结合、整体联动的管理体制,打造多元参与的流域治理共同体,健全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跨省河湖长制监督机制、控制性水工程统一调度管理机制、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空间管控及市场运行机制,从而推动长江流域治理体系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水资源保护利用 管理体制机制 可持续发展 治理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水土保持措施对西北地区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战略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满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6-139,共4页
水土保持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边缘科学,各项措施的实施已为西北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农业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着重从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分析,以阐明水土保持措施在西部大开发的生态建设... 水土保持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边缘科学,各项措施的实施已为西北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农业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着重从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分析,以阐明水土保持措施在西部大开发的生态建设中对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水土保持措施 水资源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21年黄河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利用耦合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岳立柱 张家伟 韩荣腾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1-433,共13页
[目的]探讨黄河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时空协调关系,为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有效保护提供决策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黄河中游19个城市2011—2021年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利用两系统的面板数据,运用... [目的]探讨黄河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时空协调关系,为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有效保护提供决策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黄河中游19个城市2011—2021年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利用两系统的面板数据,运用组合赋权、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分析该区域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特征。[结果]黄河中游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和水资源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区域间差距逐渐缩小。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一些地区已从濒临失调转变为初级协调阶段。此外,区域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由西安和郑州市两个中心城市向外呈放射状递减。对外贸易依存度、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对两系统协调度影响较大,且交互因子之间呈非线性加强或双加强关系。[结论]为提升黄河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空间依赖度,应加强区域间合作,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水资源保护利用 耦合协调度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0年贵阳市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唐璐 李娟 +1 位作者 王丹丹 郭佳瑶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5-243,262,共10页
[目的]研究贵州省贵阳市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利用之间耦合协调状况,为进一步推动西南喀斯特山区水资源高效供给与水生态环境维护,统筹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综合评价、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模... [目的]研究贵州省贵阳市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利用之间耦合协调状况,为进一步推动西南喀斯特山区水资源高效供给与水生态环境维护,统筹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综合评价、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模型,对2010—2020年贵阳市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利用耦合协调水平、时空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贵阳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显著提升态势,而水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呈波动下降趋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提高态势,经历了濒临失调—勉强失调的演变过程,空间上整体呈现中、西部较高,东部较低的分布格局;二者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关系,高高聚集与低高聚集空间关联较明显。影响因子变动较大,且双因子增强效应与非线性增强效应明显。[结论]贵阳市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利用之间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增强,未来应增强创新第一动力作用,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提升“三水”统筹治理能力,促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市 高质量发展 水资源保护利用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访谈录 被引量:3
9
作者 铁铮 《国土绿化》 2000年第5期5-5,共1页
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使得人们不得不更加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在这方面,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何看待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关系,在当前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 ... 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使得人们不得不更加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在这方面,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何看待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关系,在当前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 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 沈院士说,生态环境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水资源保护利用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延迟蔬菜育苗技术对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宏 李居兰 倪栋 《种子科技》 2024年第6期158-160,共3页
秋延迟蔬菜育苗技术是一种以节水、节能为主旨的农业种植技术。通过精准灌溉、土壤改良和使用有机肥料,能够有效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在土壤方面,该技术中的有机物覆盖和土壤改良措施改善了土壤保水能力、养分情况,减少了... 秋延迟蔬菜育苗技术是一种以节水、节能为主旨的农业种植技术。通过精准灌溉、土壤改良和使用有机肥料,能够有效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在土壤方面,该技术中的有机物覆盖和土壤改良措施改善了土壤保水能力、养分情况,减少了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促进了土壤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在水资源方面,精准灌溉和节水灌溉技术减少了水分浪费、污染,使用有机肥料降低了化学肥料对水体的污染风险。综合来看,秋延迟蔬菜育苗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保护土壤和水资源,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秋延迟蔬菜育苗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应用研究进展,探讨了秋延迟蔬菜育苗技术对土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延迟蔬菜 育苗技术 土壤和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金三角”地区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 被引量:49
11
作者 顾大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37,共4页
针对制约我国煤炭开发战略西移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避免矿井水外排地表蒸发损失和造成土壤盐碱化,开辟节省土地资源和节约建设运行费用的矿井水储用的新途径,保护和利用西部矿区宝贵的矿井水资源,提出了矿井水井下储存利用的新理念,... 针对制约我国煤炭开发战略西移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避免矿井水外排地表蒸发损失和造成土壤盐碱化,开辟节省土地资源和节约建设运行费用的矿井水储用的新途径,保护和利用西部矿区宝贵的矿井水资源,提出了矿井水井下储存利用的新理念,即利用煤炭开采形成的采空区作为储水空间,用人工坝体将不连续的煤柱坝体连接构成复合坝体,建设煤矿地下水库。开发了水库水量预测、水库选址、库容计算、坝体建设、安全运行和水质保障等关键技术,建立了煤矿地下水库技术体系,在神东矿区建设了示范工程。目前已建成32座煤矿地下水库,储水量达3100万m3,供应了矿区用水量的95%以上,为矿区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为我国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金三角” 水资源保护利用 矿井水井下储用 煤矿地下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沈国舫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共5页
科学系统地阐述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与内涵 ,辩证地分析了植被建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荒漠化防治等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同时对生态环境用水的水量需求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内涵 植被 水土保持 荒漠化防治 水资源保护利用 生态环境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仿生学改善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荣炜 《水资源保护》 CAS 1995年第1期44-47,共4页
本文探讨了自然界水资源系统与人和其他一些高等生物由血液循环、输送网络、输送动力、废料排泄、应急应变、血液制造等结构及其机制和功能组成的系统之间的相似之处,并阐述了应用仿生学改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可能性。
关键词 仿生学 水资源利用保护 血液循环 输送网络 输送动力 废料排泄 应急应变 血液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保护和集约节约利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原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15期38-40,共3页
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保护,提升沿线主要城市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统筹推动沿线主要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的重要... 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保护,提升沿线主要城市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统筹推动沿线主要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的重要任务。本文立足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生态保护和沿线主要城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沿线主要城市水资源保护和集约节约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提出了有关差异化具体建议,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保护利用和科学配置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水资源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保护广告设计研究——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第四版)》
15
作者 刘雅舒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8-I0008,共1页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尤为重视环境保护事业,也意识到向社会大众普及生态环保知识的重要性,如电视、网络以及平面媒体等随处可见的水资源保护广告便是国家重视生态文明的表现。水资源保护广告的设计...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尤为重视环境保护事业,也意识到向社会大众普及生态环保知识的重要性,如电视、网络以及平面媒体等随处可见的水资源保护广告便是国家重视生态文明的表现。水资源保护广告的设计目的在于体现水资源的重要性,其内容与主题设计应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紧密结合。2020年4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第四版)》详细介绍了我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发展现状,为水资源保护广告的设计提供了极为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保护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环境保护事业 生态环保 平面媒体 生态文明建设 主题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 被引量:8
16
作者 魏婕 杨超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6期143-152,共10页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基于SBM-DEA方法对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并进行时空分析,结果发现:2007—2019年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虽有一定提高但提高幅度有限;在空间方面,...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基于SBM-DEA方法对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并进行时空分析,结果发现:2007—2019年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虽有一定提高但提高幅度有限;在空间方面,甘肃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宁夏和陕西次之,青海最低。进一步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驱动因素,该区域用水方式的粗放特征依然明显且一些区域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均会对水资源利用效率产生正向的作用,但这两大因素存在“以邻为壑”的空间负向溢出效应。据此,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未来应该构建深度节水的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政策保证体系、探索水权制度和流转制度建设,促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和可持续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 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利用保护 SBM-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邢矿区岩溶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尹尚先 韩永 +2 位作者 常浩宇 郭均中 张祥维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9-34,共6页
为改变邯邢矿区岩溶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不断扩大的现状,实现泉水复涌,首先通过区域岩溶水资源的调查与供需平衡分析,得出泉水断流的主要原因是开采量大于补给量;其次,以岩溶地下水系统模型为基础,通过模拟预测表明:如果保持现有系... 为改变邯邢矿区岩溶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不断扩大的现状,实现泉水复涌,首先通过区域岩溶水资源的调查与供需平衡分析,得出泉水断流的主要原因是开采量大于补给量;其次,以岩溶地下水系统模型为基础,通过模拟预测表明:如果保持现有系统补给量与开采量不变,岩溶水水位仍将不断下降、达活泉及百泉断流、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为此,应用水资源区域配置的理念,建立了以百泉泉域水环境持续好转为目标的水资源管理模型,在邢台市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基本保持不变,以及百泉泉域总开采量小于总补给量等约束条件下,解算得到了总用水量减少0.591 m^3/s、泉域总补给量减去总开采量盈余0.29 m^3/s的优化供水方案。通过模型模拟预测,按照此优化方案,泉域水位逐步恢复,10年后百泉和达活泉泉水重新复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邢矿区 岩溶水资源 优化配置 水环境 水资源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干旱半干旱露天煤矿生态重构技术难点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73
18
作者 毕银丽 彭苏萍 杜善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55-1364,共10页
露天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最严重和直接的影响是对水资源破坏与土地资源的挖损占压,以及对生态系统的物种破坏。西部干旱半干旱露天矿区生态重构的关键是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排土场土层结构重构、表土改良和植被优化组合。西部干旱半干旱... 露天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最严重和直接的影响是对水资源破坏与土地资源的挖损占压,以及对生态系统的物种破坏。西部干旱半干旱露天矿区生态重构的关键是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排土场土层结构重构、表土改良和植被优化组合。西部干旱半干旱露天矿区生态重构核心技术是研发露天矿区岩层结构与含水量探测技术,监测地下水存在的范围与边界。以水资源量为约束,构建排土场近地表合理的土层结构,实现重构土层保水涵水动态协调供给。提出干旱半干旱露天矿排土场近地表高效低成本的表土生态层-涵水层-隔水层的3层土层重构结构模型,研发物探检测成套技术与装备,监测矿坑水来源、排土场土层结构与含水率,保证生态工程水资源有效利用。结合土地的生态承载力,对排土场重构生态进行功能分区与景观设计。开发新型微生物菌剂培养配方,揭示微生物改良土壤及抗逆境机理,形成较好的有机生物立体生态重构模式,可产生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促进矿区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西部干旱半干旱露天矿区及其周边环境动态观测,在生态条件差的地区,人工干预能有效地打破原始生态禁锢,刺激生态正向发展,获得西部干旱半干旱露天矿区自然与人工生态协调发育规律。解豁了科技界担心大规模的煤炭开发使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造成“雪上加霜”效应的难题。同时针对西部干旱半干旱区露天矿排土场重构土壤的结构差、肥力低、植物种类单一,重构生态难的现状,采用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研发多型号生物修复菌剂和基质,有效地促进了植物根系发育,增强了植物抗土壤压实、养分贫瘠、干旱缺水及易盐碱化等逆境的生理生化反应,人工干预重构后的生态环境比原生态效应提高10倍以上。实践了西部露天煤矿区开发金山银山,再造绿水青山的生态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露天煤矿区 生态重构 水资源保护利用 3层海绵土层重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部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李全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049-7053,共5页
本项目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复项目(2016YFC0501100)。针对我国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开发生态修复技术需求和工程实施难题,聚焦煤炭开发对草原生态(水、土壤、植被)的影响机理及累积效应、区域生态稳定性与生态安... 本项目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复项目(2016YFC0501100)。针对我国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开发生态修复技术需求和工程实施难题,聚焦煤炭开发对草原生态(水、土壤、植被)的影响机理及累积效应、区域生态稳定性与生态安全协调机制两大科学问题,运用生态学、采矿学、环境科学、草叶科学等多学科方法,采用理论分析、调查监测、试验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厘清煤炭开发对地下水和植被种群的影响边界、程度及累计效应,研发生态效应评价、区域水资源动态监测、水资源保护利用、煤矿土地整治、微生物联合修复、景观生态恢复等15项关键技术,形成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示范一体化体系,创立东部草原区生态修复模式,在呼盟和锡盟煤炭开发基地进行集中工程示范,为我国东部草原区煤炭开发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草原区 煤电基地开发 水资源保护利用 生态修复 集成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水地段生态景观整治构思——兼谈广东增江两岸景观整治工程实践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燕 黄骏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3-376,共4页
介绍国内外城市滨水地段开发案例,指出滨水地段的合理规划整治可有效开发利用资源,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激发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城市复兴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广东增江两岸景观整治工程实践,实现了城市空间、土... 介绍国内外城市滨水地段开发案例,指出滨水地段的合理规划整治可有效开发利用资源,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激发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城市复兴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广东增江两岸景观整治工程实践,实现了城市空间、土地和文化的有机结合,检验了生态导向的城市滨水地段开发和规划理论,为我国临水城市建设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滨水地段 景观设计 绿色廊道 文化脉络 水资源保护利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