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P神经网络模型对鞍山中小河流水质的评价
1
作者 赵鑫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3期52-53,共2页
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鞍山市中小河流的水质进行预测评价。输入层选取21个指标参数作为输入信息,训练集为20条河流最具代表性监测断面2016-2020年每年的监测数据年平均值,共计100组,测试集为2022年各个监测断面数据的年平均值。用20组... 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鞍山市中小河流的水质进行预测评价。输入层选取21个指标参数作为输入信息,训练集为20条河流最具代表性监测断面2016-2020年每年的监测数据年平均值,共计100组,测试集为2022年各个监测断面数据的年平均值。用20组测试集去验证与真实值之间的拟合程度,得出R 2=0.92502,证明拟合度高,该模型可以直接用于水质的预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模型 水质预测评价 水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和RF的和田绿洲区浅层高氟地下水水质主控因素分析与氟浓度分布预测
2
作者 蒋悦 郑天亮 +3 位作者 李景吉 杨晴雯 黄振富 王双成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72,共9页
高氟地下水是全球广泛分布的环境地质问题,本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和随机森林(RF)算法开展新疆和田绿洲区浅层高氟地下水水质主控因素及氟浓度分布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气候条件下矿物溶解(β=0.99)及离子交换作用(β=0.68)对... 高氟地下水是全球广泛分布的环境地质问题,本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和随机森林(RF)算法开展新疆和田绿洲区浅层高氟地下水水质主控因素及氟浓度分布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气候条件下矿物溶解(β=0.99)及离子交换作用(β=0.68)对地下水水质具有重要贡献,与地下水矿物饱和指数、氯碱指数及Gibbs模型分析结果一致;基于RF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指示浅层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于绿洲区中部,特征变量贡献度分析表明蒸发浓缩作用以及碱性pH值条件是高氟地下水形成的重要调控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和田绿洲区浅层高氟地下水的分布预测及环境调控机制提供新认识,也可为区域安全供水战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绿洲区 浅层高氟地下水 结构方程模型(SEM) 随机森林(RF)算法 水质评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水质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9
3
作者 李亚楠 孙宝盛 张燕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以海河流域为例,选择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由于传统的灰色关联分析存在一定缺陷,故选择两种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采用对应分析法,将采样点与变量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分析。最... 以海河流域为例,选择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由于传统的灰色关联分析存在一定缺陷,故选择两种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采用对应分析法,将采样点与变量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分析。最后使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海河流域水质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将基于改进AHP法权重的灰色关联分析法与对应分析法联用可以全面认识流域水质状况,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2)海河流域污染来源主要为农业面源污染与生活污水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预测 灰色关联分析 对应分析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彭阳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评价及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亚斌 王海科 +2 位作者 钱会 徐盼盼 黄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8年第1期36-40,共5页
基于2011—2015年茹河彭阳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数据,采用物元分析法对其断面水质进行评价;建立适用于该监测断面的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对断面水质类别进行预测;同时依据平稳分布对各类水质的重现期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彭阳水质监测断面水质... 基于2011—2015年茹河彭阳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数据,采用物元分析法对其断面水质进行评价;建立适用于该监测断面的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对断面水质类别进行预测;同时依据平稳分布对各类水质的重现期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彭阳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为Ⅲ类;对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满足预测精度;2015年9月和11月的水质类别预测结果均为Ⅲ类,且Ⅲ类水质出现的周期最短,属河流水质常态,其重现期为4.9个月,整体水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预测 物元分析 马尔可夫链 茹河彭阳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河水质评价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齐家蕙 谢崇宝 杨丽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3-110,共8页
为了研究影响流域水质的关键水质指标,以沂河为研究区域,基于2006-2019年水质数据,采用水质指数法对河流水质进行评价与建模。水质指数可以将大量复杂的水质数据转变为一个单独指标来反映水质整体状况,目前常被用于进行水质评价。共分... 为了研究影响流域水质的关键水质指标,以沂河为研究区域,基于2006-2019年水质数据,采用水质指数法对河流水质进行评价与建模。水质指数可以将大量复杂的水质数据转变为一个单独指标来反映水质整体状况,目前常被用于进行水质评价。共分析10个水质指标,包括TP、pH、WT、DO、NO_(3)-N、BOD5、F-、COD、SO_(4)^(2-)和NH_(3)^(-)N。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流域关键水质指标,构建了沂河关键水质指标评价模型WQImin,简化了评价所需的水质指标。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加权,四指标模型和六指标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预测精度都未达到最高,不是本研究的最优模型;五指标模型_(WQImin+WT)^(w)具有良好的水质评价性能,R2=0.972,MSE=0.51,PE=2.07%,P<0.05,是本研究最优关键水质指标模型。该模型包括5个水质指标:NH3-N、BOD5、DO、SO42-和WT,与WQI模型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对WQI的解释程度最大,不仅保持了评价精度,而且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水资源评价效率,能有效替代WQI模型进行流域水质评价。此外,基于同样的样本数据开发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有效应用于沂河水环境状态评价与预测,为沂河水质未来变化趋势提供参考,为水环境智能化模拟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指标筛选 水质指数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水质评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