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质调控方式对海参池塘沉积物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祖峰 李东萍 +2 位作者 鲁晓倩 毕丽仙 周玮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5,共6页
2017年1月至12月,在宁省庄河市长605 m×宽85 m,水深1.2~2.0 m,铺设网礁的海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中,采用自然纳潮、池底铺设微孔曝气装置(缺氧时,空压机0.15 W/m;曝气)和750 W养水机(21:00~次日9:00工作12 h)三种方式调... 2017年1月至12月,在宁省庄河市长605 m×宽85 m,水深1.2~2.0 m,铺设网礁的海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中,采用自然纳潮、池底铺设微孔曝气装置(缺氧时,空压机0.15 W/m;曝气)和750 W养水机(21:00~次日9:00工作12 h)三种方式调控水质,每月大潮前3~5 d采样测定海参池塘沉积物中脲酶、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微生物活性和有机质含量的周年变化,并重点分析了养水机池塘的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三种池塘养殖沉积物脲酶、酸性磷酸酶、脱氢酶活性和微生物活性变化范围分别为:95.00~279.42 U/g、87.27~1 040.51nmol/(g·h)、1.50~36.83 U/g和1.66~14.81μg/(g·min),有机质含量0.07%~2.60%。三种池塘各项试验指标数值全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养水机池塘各项指标周年变化与其他两种池塘相比,变化趋势最平缓,周年平均值最小。结果表明,养水机能明显降低沉积物酶活性、微生物活性和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可有效降低水质富营养化水平,改善水质,为海参养殖提供良好、稳定的生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池塘 沉积物 酶活性 水质调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参池沉积物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魏亚南 张东升 +6 位作者 林青 孙广伟 雷兆霖 张津源 郭超 陈济丰 周玮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3-199,共7页
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对自然纳潮、微孔曝气、养水机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海参池塘沉积物中淀粉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的活性进行了跟踪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池塘沉积物中的淀粉酶活性年变化为0.126~0.880 m... 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对自然纳潮、微孔曝气、养水机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海参池塘沉积物中淀粉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的活性进行了跟踪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池塘沉积物中的淀粉酶活性年变化为0.126~0.880 mg/g,年均值(0.410±0.180) mg/g,蛋白酶活性年变化为0.024~0.472 mg/g,年均值(0.190±0.103) mg/g,碱性磷酸酶活性年变化为0.068~1.042 mg/g,年均值(0.340±0.196) mg/g,脱氢酶活性年变化为12.092~52.794 mL/g,年均值(26.980±8.295) mL/g。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池塘沉积物中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及脱氢酶活性均在自然纳潮池塘中均值最高,变化幅度最大;淀粉酶活性均值则在自然纳潮池塘中最低,养水机池塘最高,这与养水机池塘有机质最低,自然纳潮池塘最高,养水机池塘沉积物的细菌多样性最高,真菌数量最多有关。表明养水机能够快速去除沉积物中氮、磷有机化合物,有利于池塘的正常物质循环。本研究从沉积物酶活性的角度,探讨了养水机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两种水质调控方式产生差异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水质调控方式 底泥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春季参池环境及刺参肠道的细菌群落结构 被引量:4
3
作者 郭超 张东升 +5 位作者 林青 陈济丰 魏亚南 孙广伟 雷兆霖 周玮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8-344,共7页
为研究养水机在调控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池塘水质中的作用,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养水机(功率750 W)、自然纳潮、微孔曝气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春季刺参池塘环境及刺参肠道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参池水样、沉积物和刺参肠... 为研究养水机在调控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池塘水质中的作用,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养水机(功率750 W)、自然纳潮、微孔曝气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春季刺参池塘环境及刺参肠道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参池水样、沉积物和刺参肠道中共含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放线菌门Actino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仅微孔曝气参池水样中第一优势菌为拟杆菌门(61.9%),微孔曝气参池沉积物、刺参肠道及其他参池水样、沉积物、刺参肠道中第一优势菌均为变形菌门(≥55.9%);养水机参池水样和沉积物中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低,Chao1、ACE、Shannon指数均最高,该池刺参肠道中ACE、Shannon指数均最高。研究表明,养水机有利于池塘环境中的细菌多样性和刺参肠道细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养殖池塘 16S RDNA 水质调控方式 养水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质调控方式对刺参养殖池沉降颗粒中碳氮磷沉降通量影响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耿介 王文琳 +3 位作者 杨申 李乐洲 王玉龙 周玮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80,共7页
在相邻且放养规格与密度及投喂等饲养方式相同的600 m×85 m×1.5 m常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中,分别采用3种水质调控方式:自然纳潮水质调控方式(自然池塘)、进水口底部配置微孔曝气增氧设备(微孔曝气池塘)和... 在相邻且放养规格与密度及投喂等饲养方式相同的600 m×85 m×1.5 m常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中,分别采用3种水质调控方式:自然纳潮水质调控方式(自然池塘)、进水口底部配置微孔曝气增氧设备(微孔曝气池塘)和配置养水机设备的参池(养水机池塘),探究不同水质调控方式对参池沉降颗粒中碳氮磷沉降通量影响的季节变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每月换水后1 d,在各池底部中轴线的进水口、中部、排水口分别用沉降颗粒收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CN 203178112 U)收集沉降颗粒物样品,测定总碳、总氮和总磷沉降通量。结果表明,夏季自然池塘水中总碳和总氮沉降通量显著低于另两种参池(P<0.05);秋季养水机池塘显著低于另两种参池(P<0.05);冬季养水机池塘总磷沉降通量显著低于另两种参池,与自然池塘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水质辅助设备有助于改善参池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调控方式 参池 沉降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