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水湖泊群连通与调水的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研究 |
黎育红
贺石磊
|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2
|
水质耦合模型在农药对土壤包气带污染中应用 |
王惠芸
梁冰
刘磊
薛涛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3
|
基于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的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精度分析 |
李辉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
2017 |
0 |
|
4
|
基于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的南涑河水资源调度模拟分析 |
侯祥东
赵香玲
|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基于机器学习的气象水质耦合预测模型研究 |
张冲
陈末
刘袁媛
王一
|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珠江三角洲一维河网与三维河口耦合水质模型模拟与验证 |
胡嘉镗
李适宇
裴木凤
耿兵绪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7
|
基于水质达标与河流连通性的生态流量研究 |
李新宇
刘佩玺
李建军
刁艳芳
苏瑞
郭诗超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基于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的宁波市主城区活水方案研究 |
汪惠
曾磊
刘俊
尹文昊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9
|
基于水质-水量-水源地耦合模型的生态补水量研究 |
潘若云
江雪
潘荦
黄晓荣
|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0
|
MIKE11模型在浑河流域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
常旭
王黎
李芬
时瑶
张雷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13 |
27
|
|
11
|
水动力-水质模型在人工湖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
哈佳
顾霜妹
孟潇
薛海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2
|
多水源补给的宿迁市黄河故道水量-水质耦合优化调控 |
王文琪
王思如
罗嘉西
陆毅
胡继成
赵士文
孙金华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3
|
基于MIKE21的小清河感潮河段水质数值模拟研究 |
耿玉莹
钱秀红
金炳琪
潘维艳
徐征和
窦祥洲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4
|
WASP5水质模型在平原河网区的应用 |
唐迎洲
阮晓红
王文远
|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15
|
补水对蠡湖水体透明度改善效果的数值模拟 |
吴佩翰
朱海
徐项哲
鞠茂森
闫世康
杨晨霞
周志博
唐洪武
王玲玲
|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面向智慧水务的城市河道水质实时监测系统 |
黎育红
史岩
黄求洪
熊骥
李丹
徐玲
刘棋成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17
|
基于事件驱动的太湖流域抗咸保供“四预”应用 |
吴娟
林荷娟
薛涛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8
|
暴雨径流对五里湖水质的影响 |
刘晓东
胡功宇
周媛媛
涂琦乐
郑孝宇
|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
2015 |
1
|
|
19
|
黄河内蒙古段水量水质联合调度研究 |
陈黎明
王逸飞
瞿晓磊
李褆来
丁磊
徐祎凡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20
|
考虑水质及水动力条件的滨江圩区最优活水方案 |
陈俪丹
高成
陈妍清
暴瑞玲
陈旭东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21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