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CLPSO的水量水质模型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1
作者 朱沈涛 杨帆 +3 位作者 柳杨 范子武 乌景秀 李子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6,共13页
【目的】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中参数多、维数高,模型参数反演难度大,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参数和多参数不同反演方式等对参数反演精度影响需开展深入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 【目的】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中参数多、维数高,模型参数反演难度大,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参数和多参数不同反演方式等对参数反演精度影响需开展深入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FCLPSO)的水量水质模型参数反演方法,设计参数反演数值试验,采用LH-OAT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对7种模型性能评价指标进行目标函数优选,并分析模型单参数和多参数反演结果并分析不同反演方式的差异性。【结果】结果显示:NSE∗作为目标函数敏感度最高;不同类型参数均具有较高精度,单参数反演平均相对误差(MRE)为5.2%、变差系数(CV)为7.2%,多参数反演结果MRE为13.5%、CV为14%;多参数反演中水动力指标反演结果优于水质指标反演结果,多参数“分层反演”方式优于“同时反演”方式。【结论】结果表明:该模型参数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有助于提升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参数估计时效性与准确性,为复杂河网数值模拟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模型 参数反演 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目标函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的南涑河水资源调度模拟分析
2
作者 侯祥东 赵香玲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5,共7页
南涑河是淮河流域一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对其开展水质水量研究并通过合理调度改善水环境,对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主要污染物COD、NH_(3)-N为水环境评价指标,基于MIKE1... 南涑河是淮河流域一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对其开展水质水量研究并通过合理调度改善水环境,对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主要污染物COD、NH_(3)-N为水环境评价指标,基于MIKE11软件构建一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分析汛期、非汛期水环境容量的动态变化及不同调度方案下南涑河的水质变化,寻找最佳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南涑河的主要污染物COD、NH_(3)-N浓度在Ⅰ—Ⅴ类之间波动,汛期水质发生显著恶化,COD、NH_(3)-N的水环境容量在汛期达到峰值。基于控制支流污水汇入和增大干流流量的水质改善方法共提出7种调度方案。对比发现藕蒲沟支流汇入是干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推荐改善水质的最佳调度方案为增大干流流量并关闭藕蒲沟支流的闸阀,阻止污染物汇入干流。构建的一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符合南涑河的实际情况,能够用于南涑河水环境研究,提出的调度方案可切实有效改善南涑河水质,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调度 水质水量耦合模型 MIKE11 水环境容量 生态调度 南涑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11的白莲泾区域水量水质模型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黄琳煜 聂秋月 +2 位作者 周全 孟钲秀 张邢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24,共4页
为保障世博园区水安全、研究河网水力要素的时空变化过程及感潮河网水动力变化特性,应用MIKE11水环境模型软件,构建并改善了白莲泾区域水量(水文、水动力学)水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重新率定、验证,所得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应用模型... 为保障世博园区水安全、研究河网水力要素的时空变化过程及感潮河网水动力变化特性,应用MIKE11水环境模型软件,构建并改善了白莲泾区域水量(水文、水动力学)水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重新率定、验证,所得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应用模型模拟了"6.29大雨"白莲泾区域的河道水量水质,提供了最优的泵闸联动调水方案。可为制定、优化调水方案和建立水资源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博 白莲泾 水量水质模型 MIKE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的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 被引量:14
4
作者 宋刚福 沈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8-263,共6页
针对城市河流河道淤堵、过流能力下降、水质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根据城市河流的基本特点和功能,从满足城市河流生态需水量出发,建立了基于生态的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模型中水流运动方程和水质模型分别采用圣维南方程和... 针对城市河流河道淤堵、过流能力下降、水质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根据城市河流的基本特点和功能,从满足城市河流生态需水量出发,建立了基于生态的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模型中水流运动方程和水质模型分别采用圣维南方程和一维对流扩散模型,并分别采用Perissmann四点隐式离散法和有限控制体积显式算法进行求解.将该模型应用于郑州市七里河水系的闸坝生态调度,分析不引用黄河水和引用黄河水2种方案下生态需水量调度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引用黄河水量的情况下,河道生态需水量能基本满足要求,而在不引黄河水的情况下,其生态需水量无法满足要求.基于生态的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可为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方案的制订、河流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生态需水量 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网概化密度对河网水量水质模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挺峰 周锷 +1 位作者 崔广柏 王海兵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48,共3页
河网地区河道结构复杂,大小河道纵横交错,加上潮流的影响,流量和流向都是随时改变的。在对河网地区水量水质进行模拟时,一般要求对水系进行必要的概化处理。而河网概化密度的大小将对水量水质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当被概化河道水质特征... 河网地区河道结构复杂,大小河道纵横交错,加上潮流的影响,流量和流向都是随时改变的。在对河网地区水量水质进行模拟时,一般要求对水系进行必要的概化处理。而河网概化密度的大小将对水量水质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当被概化河道水质特征、纳污量悬殊较大时,模拟结果难以反映具体河道的实际情况;被概化河道水质模拟的偏差,还会造成概化河道下游的模拟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概化 河网概化密度 水量水质模型 点污染源 面污染源 锡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的宁波市主城区活水方案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汪惠 曾磊 +1 位作者 刘俊 尹文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2-105,共4页
针对城市化发展给平原河网地区带来的水动力不足与水质恶化问题,以宁波市主城区——海曙区为研究区,探究引清活水对河网水环境的改善效果。利用MIKE11构建一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模拟不同引水规模、引水口门布局及引水时段下流速变化及... 针对城市化发展给平原河网地区带来的水动力不足与水质恶化问题,以宁波市主城区——海曙区为研究区,探究引清活水对河网水环境的改善效果。利用MIKE11构建一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模拟不同引水规模、引水口门布局及引水时段下流速变化及污染物NH3-N和COD的改善情况,分析不同方案的活水效果。结果表明,引清活水可改善河网水环境,改善效果与引水规模、引水口门布局及引水时段均有关;综合水动力与水质的改善情况,当引水规模为27m3/s,以洪水湾节制闸、高桥泵站、邵家渡翻水站及沿山导流河节制闸联合调度引水,对河网进行间断活水时,海曙区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引清活水 水质水量耦合模型 水环境 宁波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水质模型的星海湖生态补水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世强 石伟 +3 位作者 欧阳虹 邱小琮 赵增锋 李延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0-186,共7页
【目的】探明星海湖主要污染物指标,并研究分析不同水质目标下的生态补水量,为改善星海湖水环境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各月采集水样检测水环境指标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星海湖水质的主要水环境因素,构建水量-水质模型... 【目的】探明星海湖主要污染物指标,并研究分析不同水质目标下的生态补水量,为改善星海湖水环境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各月采集水样检测水环境指标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星海湖水质的主要水环境因素,构建水量-水质模型,并分析计算星海湖不同水质标准下的生态补水量.【结果】星海湖水环境主要影响因素为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 Mn)、重铬酸盐指数(COD Cr).星海湖水质保持现状不再恶化所需补水量由污染物指标COD Cr决定;星海湖水质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Ⅳ类时,所需补水量由污染物指标COD Mn和COD Cr共同决定;星海湖水质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Ⅲ类水时,所需补水量由污染物指标COD Cr决定.星海湖水质保持现状、达到Ⅳ类、Ⅲ类水标准时,其所需补水量分别为7420万m 3、12496万m 3、15244万m 3.【结论】星海湖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指标为TN、TP、COD Mn、COD Cr,大量N、P元素及有机物进入星海湖中造成水体营养盐超标和有机污染;不同污染物指标需净化稀释的补水量差异较大,与N、P营养盐超标净化稀释所需水量相比,有机污染物的净化稀释是造成星海湖补水量大的主要原因,稀释补水应以降低水体有机物含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海湖 污染物指标 生态补水量 主成分分析法 水量-水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水量-水源地耦合模型的生态补水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潘若云 江雪 +1 位作者 潘荦 黄晓荣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8-63,73,共7页
为研究受损河流生态修复所需的补水量,基于QUAL-2K水质模型模拟断面水质,Tennant法确定河道生态流量,构建了以水质达标、生态水量达标、对水源地影响最小为目标的耦合模型,并将耦合模型应用于四川省某中小河流,在水质目标下,通过对河流... 为研究受损河流生态修复所需的补水量,基于QUAL-2K水质模型模拟断面水质,Tennant法确定河道生态流量,构建了以水质达标、生态水量达标、对水源地影响最小为目标的耦合模型,并将耦合模型应用于四川省某中小河流,在水质目标下,通过对河流现状水质因子评价分析,选取氨氮、总磷两种水质因子达到Ⅲ类水为目标,对该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进行模拟;水量目标下,以多年平均流量的30%和50%分别作为非汛期和汛期的生态流量;水源地目标下,生态补水不应侵占水源地本身生态流量和其他用水户用水。结果表明,水质目标下全年引水量为7 197万m^(3),水量目标下全年引水量为6 808万m^(3),综合水源地可引水量,确定补水月份为1-6月,全年引水量为1.01亿m^(3)。研究成果证明生态补水可作为短期内改善因缺水而受损的生态系统的一种手段,能够为跨区补水河流项目生态补水量的确定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水 水质-水量-水源地耦合模型 补水水源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式景观水体”水质水量综合数学模型构建
9
作者 米玉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71-73,共3页
针对“坝式景观水体”水文、水环境特性,构造描述“坝式景观水体”水质、水量变化的综合数学模型.以滹沱河水环境修复段为例,依据实测水质、水量资料,采用实测资料率定法率定模型参数,为“坝式景观水体”水质和景观环境需水量建立定量关系.
关键词 坝式景观水体 水质水量综合数学模型 景观环境需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的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精度分析
10
作者 李辉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7年第3期19-21,共3页
构建水量水质的耦合模型,改进传统水质模型未能考虑水量对非点源污染影响的局限,并以辽宁中部某流域为研究实例,结合水质监测数据探讨模型对非点源污染模拟的精度。研究表明:构建的水量水质耦合模型适用于区域非点源污染模拟,污染模拟... 构建水量水质的耦合模型,改进传统水质模型未能考虑水量对非点源污染影响的局限,并以辽宁中部某流域为研究实例,结合水质监测数据探讨模型对非点源污染模拟的精度。研究表明:构建的水量水质耦合模型适用于区域非点源污染模拟,污染模拟精度较高,模拟的总氮和总磷浓度和水质监测浓度之间相对误差小于20%,月尺度相关系数高于0.75。研究成果可为辽宁中部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耦合模型 非点源污染模拟 模型精度分析 辽宁中部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SP5水质模型在平原河网区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唐迎洲 阮晓红 王文远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46,50,共5页
以平原河网区水环境为研究对象,选择了WASP5系统作为平原河网水质模拟的基本工具,针对WASP5系统自带的DYNHYD5水动力模型功能的局限性,以及平原河网水力调控系统复杂的特征,选择了具有产汇流模拟、闸坝控制模拟及河网水流模拟等功能的... 以平原河网区水环境为研究对象,选择了WASP5系统作为平原河网水质模拟的基本工具,针对WASP5系统自带的DYNHYD5水动力模型功能的局限性,以及平原河网水力调控系统复杂的特征,选择了具有产汇流模拟、闸坝控制模拟及河网水流模拟等功能的三级联解平原河网水动力模型。通过利用C++语言编程,实现了三级联解平原河网水动力模型与WASP5水质模型的耦合,使之可以应用于平原河网水环境的模拟。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引调水工程中去,模拟引调水工程中不同实施方案下的环境效益,为引调水工程实施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水环境 水动力模型 水质水量耦合模型 引调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水源补给的宿迁市黄河故道水量-水质耦合优化调控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文琪 王思如 +4 位作者 罗嘉西 陆毅 胡继成 赵士文 孙金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72,78,共6页
为了实现黄河故道水量和水质双重保障目标下的耦合优化调控,需要综合考虑水量补给渠道、水质改善目标、经济成本和技术难度等多重因素。研究基于黄河故道11级梯级蓄水工程和骆马湖、中运河、洪泽湖对黄河故道的补给关系,充分利用和优化... 为了实现黄河故道水量和水质双重保障目标下的耦合优化调控,需要综合考虑水量补给渠道、水质改善目标、经济成本和技术难度等多重因素。研究基于黄河故道11级梯级蓄水工程和骆马湖、中运河、洪泽湖对黄河故道的补给关系,充分利用和优化分配周边水系水源,通过建立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开展多种水资源配置方案的数值模拟与方案比选,提出多水源补给的黄河故道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在“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基础上每月增加小额生态补水量(0.42亿~0.52亿m3),成本适中、技术难度低,且水质改善效果较好,2018年(现状年)和2025年(规划水平年)水质综合改善率分别为22%和9%,水质总体达标率分别为82%和93%,调水成本分别比单一水源(“高水”)成本降低16%和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耦合模型 多水源补给 多目标调控 黄河故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质的水资源调配模型及其解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松达 苏飞 夏梦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0-624,共5页
针对水库群-河网系统中水量水质的联合调配问题,以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河网环境需水和供水水质的不同要求,建立了水库群-河网水资源联合调配模型.通过水质模型计算河网达到不同目标功能水质的需水量,将... 针对水库群-河网系统中水量水质的联合调配问题,以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河网环境需水和供水水质的不同要求,建立了水库群-河网水资源联合调配模型.通过水质模型计算河网达到不同目标功能水质的需水量,将该需水量作为用水需求反馈给水库群系统进行水量水质协调优化.水质模型求解采用非线性迎风差分格式,水库群-河网模型迭代求解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对偶迭代技术.应用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可行有效,并已成为区域水量水质联合调配的重要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群-河网系统 水量水质模型 迎风差分格式 对偶迭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水质双控制的艾依河补水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海峰 孙淑华 周志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19,24,共5页
通过建立以MATLAB计算软件为平台的涵盖多污染物指标因子的水量水质数学模型,以不增加艾依河补水总量为约束条件,以艾依河主要污染物指标均控制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以内为总体目标,通过大系统演算,得出适宜艾依河生态环境健康... 通过建立以MATLAB计算软件为平台的涵盖多污染物指标因子的水量水质数学模型,以不增加艾依河补水总量为约束条件,以艾依河主要污染物指标均控制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以内为总体目标,通过大系统演算,得出适宜艾依河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补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水量水质模型 艾依河 补水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水量水质监控系统设计实现与关键技术
15
作者 吴宝国 卢捷 魏永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9-82,共4页
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水量水质监控系统在采集、共享和接入数据的基础上,实现流域水情、雨情、工情、取水等数据实时更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该系统按照SOA三层架构设计思想,采用了数据采集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和水量水质评价预测模型等... 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水量水质监控系统在采集、共享和接入数据的基础上,实现流域水情、雨情、工情、取水等数据实时更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该系统按照SOA三层架构设计思想,采用了数据采集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和水量水质评价预测模型等数据集成共享技术,实现了重点监控对象实时监控和数据接收处理功能,并对广东省水文局、东莞水务中心等单位站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与共享,提高了水利资金的应用效益,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避免了不同数据来源差异性,降低了运维成本,为落实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模型 数据采集平台 数据交换平台 东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东起 徐慧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34,共6页
通过分析总结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特征和类型,提出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包括城市河流、湖泊、绿地、湿地需水量同时结合水质水量模型实现水量水质相统一.以常熟市城区为例,进行了生态环境需量计算和水质水量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 通过分析总结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特征和类型,提出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包括城市河流、湖泊、绿地、湿地需水量同时结合水质水量模型实现水量水质相统一.以常熟市城区为例,进行了生态环境需量计算和水质水量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常熟市城区用于消耗或置换的河湖蒸发需水量、湖泊换水需水量和绿地蒸散发生态环境需水量总计657.5万m^3;常熟市水质水量模型模拟研究表明,城区全面截污后,城区河道COD_(Mn)、NH_3-N改善幅度分别为66.7%和64.5%;在20m^3/s、30m^3/s、40m^3/s外来引水流量下,COD_(Mn)改善程度分别为30.3%、35.1%、42%,NH_3-N改善程度分别为19.7%、28%、3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生态环境需水量 水质水量模型 常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太仓城区水环境原型调水实验研究及模型建立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刚 逄勇 崔广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4-37,共4页
为达到改善太仓城区水环境的目的,于2004年4月21日进行了调水实验。调水历时14 h,期间向城区调水21.8万m3。通过对监测点采样,得到水量、水质实测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符合太仓河网的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分析了从长江引水对太仓城区... 为达到改善太仓城区水环境的目的,于2004年4月21日进行了调水实验。调水历时14 h,期间向城区调水21.8万m3。通过对监测点采样,得到水量、水质实测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符合太仓河网的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分析了从长江引水对太仓城区水环境的改善程度。同时对不同引水方案情况下城区水环境改善效果,以及截污和清淤对水环境的影响做了分析。研究表明,引水只能短期改善水环境;要根治水环境,必须从源头抓起,进行截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引水 河网 水量水质模型 率定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太湖河道水质达标研究——以无锡新区伯渎港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炜 刘洋 +1 位作者 孙卫红 崔云霞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45,48,共4页
利用河网区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及水文、水质、污染源同步观测资料,推求了河道糙率及水质降解系数。通过建立的河网模型计算了不同水质、水量及污染源条件下伯渎港河COD、氨氮水质浓度,对伯渎港河的水质达标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使... 利用河网区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及水文、水质、污染源同步观测资料,推求了河道糙率及水质降解系数。通过建立的河网模型计算了不同水质、水量及污染源条件下伯渎港河COD、氨氮水质浓度,对伯渎港河的水质达标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使水质达标的工程措施。研究表明,边界水质条件对伯渎港水质达标影响很大,要根治水环境,必须从源头抓起,进行截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 伯渎港 水量水质模型 水质达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阴城区水环境数学模型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曦 逄勇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2期38-41,共4页
根据2005年9月21日进行的江阴城区调水试验的实测数据,建立江阴河网区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引水线路——分别通过黄山港和白屈港从长江引水对江阴城区水环境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以应天河为界,北部城区的水环... 根据2005年9月21日进行的江阴城区调水试验的实测数据,建立江阴河网区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引水线路——分别通过黄山港和白屈港从长江引水对江阴城区水环境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以应天河为界,北部城区的水环境可以通过黄山港引水得到改善;南部城区的水环境只能通过白屈港线路引水,且两种引水方案都必须持续10 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调水实验 水量水质模型 率定 江阴市 引水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市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纳污能力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心悦 逄勇 徐丽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1期22-27,共6页
嘉兴市区属于平原河网水系,往复流情况严重,上游来水水质较差且区域内污染源排污量大,导致其水质逐年恶化。嘉兴市区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市区内面源污染相对严重,畜禽污染源为水环境污染的重点污染源。利用污染源影响权重分析得到:研究... 嘉兴市区属于平原河网水系,往复流情况严重,上游来水水质较差且区域内污染源排污量大,导致其水质逐年恶化。嘉兴市区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市区内面源污染相对严重,畜禽污染源为水环境污染的重点污染源。利用污染源影响权重分析得到:研究区域内内源及点源影响相对较大。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污染源概化,建立一维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实现水功能区水质与其流域内概化污染源的响应关系,结合水功能区划成果得到各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提出总量控制方案。计算结果表明:①嘉兴市区18个河流水功能区COD纳污能力为8642t/a,氨氮纳污能力为794 t/a,TP纳污能力为227 t/a;②污染物超标严重,氨氮和TP为主要污染因子;③在2011年现状入河量基础上,COD、氨氮和TP分别需削减49%、57%和56%。本研究结果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及污染源减排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模型 水质达标 纳污能力 水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