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葫芦-草鱼”生态调控水质模式及其机理探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包成荣 戚正梁 +2 位作者 李倩 郭建林 胡廷尖 《河北渔业》 2016年第8期69-71,共3页
介绍了"水葫芦-草鱼"生态调控水质模式特点,并且对水葫芦吸收水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生化作用机理及其他相关作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 水葫芦 草食性鱼类 生态调控水质模式 富营养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评价的一种新方法──水质综合特征模式 被引量:15
2
作者 史宝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3-276,共4页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水质现状综合评价模式后,提出了适应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作评价标准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式,称为水质综合特征模式。给出了应用实例;各水质参数的水域类别;划分水域类别的依据参数;还给出了超V...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水质现状综合评价模式后,提出了适应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作评价标准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式,称为水质综合特征模式。给出了应用实例;各水质参数的水域类别;划分水域类别的依据参数;还给出了超V类水域的水质参数的超标倍数,给出的信息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评价 水质评价 水质模式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面水水质综合特征模式的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史宝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3期258-263,共6页
对“水质综合特征模式”提出了改进方法,在原模式中,增加1项,以表达用GB3838-88中某一水域水质标准作评价标准时评价水质所得的超标信息量。改进后的模式对水质评价结果表达得更全面。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水质模式 水污染指数 环境评价 地面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综合特征模式评价水质污染特征的探讨
4
作者 钮少颖 李建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6年第2期39-41,共3页
以水质综合特征模式作为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山西省桃河水质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比性好,信息含量大,并能反映出水质污染的类别、污染程度等水质污染特征。
关键词 评价 水质模式 水污染 地面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预测模式在环境质量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胡桂荣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5期93-94,共2页
综述了宁夏石嘴山市环境监测站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水质预测模式对黄河石嘴山段水质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在石嘴山黄河大桥断面处,化学需氧量与氨氮稀释混合后浓度为20.61 mg/L和1.042 mg/L;在宁钢浮桥断面处,化学需氧量浓度... 综述了宁夏石嘴山市环境监测站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水质预测模式对黄河石嘴山段水质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在石嘴山黄河大桥断面处,化学需氧量与氨氮稀释混合后浓度为20.61 mg/L和1.042 mg/L;在宁钢浮桥断面处,化学需氧量浓度值稀释混合后达标;在宁钢浮桥断面上游1 km处氨氮浓度值经稀释混合达标。化学需氧量与氨氮的断面平均浓度经稀释混合后达到Ⅲ类水质的最远距离分别位于"三排、五排"汇合后入黄口断面下游9 080 m和7 960 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预测模式 环境监测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补汉工程运行后汉江黄家港—王甫洲段水质响应
6
作者 王雨欣 邵东国 何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80,共10页
随着汉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环境水生态压力加大,引江补汉工程的实施可能导致汉江水质水量发生进一步变化。因此开展引江补汉工程调水前后汉江中下游水体水质水量模拟分析与预测,对控制该流域水体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段马斯京... 随着汉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环境水生态压力加大,引江补汉工程的实施可能导致汉江水质水量发生进一步变化。因此开展引江补汉工程调水前后汉江中下游水体水质水量模拟分析与预测,对控制该流域水体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段马斯京根法及一、二维水质模型,预测了引江补汉工程引水后黄家港—王甫洲段水量水质响应。结果表明:①引江补汉工程采用全年无间断引水方式引水后,黄家港—王甫洲河段的流量有所增加,夏汛流量增加高于秋汛,王甫洲断面流量增加略高于沈湾断面;②调水前后沈湾断面月均总磷浓度都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月均总氮浓度处于Ⅳ类~Ⅴ类标准。各项水质指标在情景二下的增长率是情景一的2~3倍,相较于调水前,情景一总磷浓度最大增长为4.68%,情景二总磷浓度最大增长为13.45%。其次为总氮,情景一总氮浓度最大增长为1.15%,情景二总磷浓度最大增长为3.44%;③调水前后王甫洲断面汛期月均总磷浓度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引水后枯水年总磷浓度有所增加,丰水年浓度略有降低。整体上枯水年较丰水年的水质变幅更大,各项水质指标在两种情景下的变幅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补汉工程 分段马斯京根法 水质预测 水质模型 二维稳态水质混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河口氮和磷循环及溶解氧的数值模拟 Ⅰ.模式建立 被引量:17
7
作者 管卫兵 王丽娅 许东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60,共9页
为了研究珠江河口营养物质循环和溶解氧,建立了一个生态型水质模式.在该水质模式中营养物质以溶解无机态、碎屑有机物质、底栖物质、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5种形态出现,而每种形态均分氮和磷两种形式.水质模式采用三维形式,并与斜压水动... 为了研究珠江河口营养物质循环和溶解氧,建立了一个生态型水质模式.在该水质模式中营养物质以溶解无机态、碎屑有机物质、底栖物质、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5种形态出现,而每种形态均分氮和磷两种形式.水质模式采用三维形式,并与斜压水动力和泥沙模式联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 磷循环 溶解氧 氮循环 数值模拟 水质模式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三亚湾海域水质状况评价 被引量:43
8
作者 何雪琴 温伟英 何清溪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5-170,共6页
本文根据 1 998年 1 0月至 1 999年 8月海南三亚湾海域水质监测结果 ,分析了各水质参数的周年变化 ,在对各水质参数进行污染指数计算的基础上 ,应用水质综合评价模式 ,对该海域进行水质评价 .结果表明 :(1 )受河口和港口高含量测值的影... 本文根据 1 998年 1 0月至 1 999年 8月海南三亚湾海域水质监测结果 ,分析了各水质参数的周年变化 ,在对各水质参数进行污染指数计算的基础上 ,应用水质综合评价模式 ,对该海域进行水质评价 .结果表明 :(1 )受河口和港口高含量测值的影响 ,三亚湾海域水质呈现轻度污染状态 ,河口水质已接近严重污染 ;(2 )除重金属Pb外 ,该海域其它水质参数均未超出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3)降雨和径流为三亚湾海域水质参数变化的控制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近岸海域 水质现状 海南 污染指数 水质综合评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河口氮和磷循环及溶解氧的数值模拟 Ⅱ.模拟结果 被引量:9
9
作者 管卫兵 王丽娅 许东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8,共8页
将生态型水质模式应用于珠江口模拟研究,模式结果较好地再现了珠江口丰水期营养物质和溶解氧的水平及垂直分布趋势,说明模式已抓住了珠江河口的动力和生化变化的关键过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丰水期珠江河口计算区域氮处于富裕状态,磷和... 将生态型水质模式应用于珠江口模拟研究,模式结果较好地再现了珠江口丰水期营养物质和溶解氧的水平及垂直分布趋势,说明模式已抓住了珠江河口的动力和生化变化的关键过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丰水期珠江河口计算区域氮处于富裕状态,磷和光照控制着浮游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营养盐 叶绿素 溶解氧 生态型水质模式 营养物质 浮游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化容量与数学模型 第一部分 同化容量 一、必须重视开发同化容量资源
10
作者 夏青 廖庆宜 +10 位作者 庄大帮 张兴国 沈晓悦 朱萱 鲁纪行 马小莹 陈飞星 胡康萍 高荣松 邓联木 叶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5年第3期1-4,共4页
同化容量(assimilating capacity)的研究与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防治水污染的基本对策。围绕同化容量的定量计算,70年代以前,国外水质模式的研究曾出现飞跃。以优化利用同化容量为目的,水质规划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对排放口区域... 同化容量(assimilating capacity)的研究与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防治水污染的基本对策。围绕同化容量的定量计算,70年代以前,国外水质模式的研究曾出现飞跃。以优化利用同化容量为目的,水质规划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对排放口区域污染物混合、输移特征的描述,要求日趋精确,又导致了传统水力学学科向环境水力学领域开辟新境.水污染的现实需要科学理论去进行防治实践,成功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规划 水质模式 环境水力学 排放口 力学学科 污染物排放 河流污染 点污染源 防治实践 水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系统学(环境系统工程)
11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环境系统工程 城市固体废物 水质模式 时间尺度 模式预测 产生速率 水质模拟 数据收集 水质系统 估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