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巢)湖水质差异性对改善巢湖水质的调水方式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化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4期16788-16789,16839,共3页
通过对(长)江(巢)湖水质相关关系的分析,定量判定巢湖、长江分月水质差别,确定了以改善巢湖水动力条件为主的生态引水改善巢湖水环境的方式,以及在该方式下的生态调水水利工程控制运用办法。该结论将作为生态调水方案的一部分,为改善巢... 通过对(长)江(巢)湖水质相关关系的分析,定量判定巢湖、长江分月水质差别,确定了以改善巢湖水动力条件为主的生态引水改善巢湖水环境的方式,以及在该方式下的生态调水水利工程控制运用办法。该结论将作为生态调水方案的一部分,为改善巢湖东半湖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生态调水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生态调水 水质差异 水动力条件 控制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及受水区水质差异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2
作者 钟细雄 聂会兰 +2 位作者 刘昭伟 李京善 肖迎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25-29,共5页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来水水质与沿线受水区水源水质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形成生活、生产和生态的用水风险。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和沿线受水区水源地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各水源地水质特征,比较主客水的水质指标差异。综合基于单因子评价方法...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来水水质与沿线受水区水源水质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形成生活、生产和生态的用水风险。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和沿线受水区水源地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各水源地水质特征,比较主客水的水质指标差异。综合基于单因子评价方法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基于拉森指数的水体腐蚀能力评价、基于综合营养水平指数的水体营养程度评价等,探索建立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水质差异评价体系,为制定科学的供水计划、措施、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水质差异 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 拉森指数 营养状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富营养化湖泊水质对降雨的响应——以武汉东湖为例
3
作者 胡胜华 李鑫 +4 位作者 李小辉 孙紫童 周汉娥 熊雄 吴辰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7,共8页
降雨是湖泊营养盐输入的重要途径,为了摸清降雨前后城市湖泊水质变化特征,选择典型城市富营养化湖泊武汉东湖为研究对象,在全湖布设27个样点,于2021年9至10月期间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期间降雨前后11个水质指标进行监测,识别表层沉... 降雨是湖泊营养盐输入的重要途径,为了摸清降雨前后城市湖泊水质变化特征,选择典型城市富营养化湖泊武汉东湖为研究对象,在全湖布设27个样点,于2021年9至10月期间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期间降雨前后11个水质指标进行监测,识别表层沉积物氮磷污染现状与降雨前后东湖水质变化特征,利用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造成降雨前后水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武汉东湖表层沉积物全氮、总磷平均含量分别为4065、683 mg/kg,总体处于重度污染水平.与雨前相比,雨后表层水体浊度、总磷、溶解性总磷、活性磷酸盐显著升高(P<0.05),溶解氧、pH、硝态氮显著降低(P<0.05),但总氮和溶解性总氮无显著性差异(P>0.05).雨后水体磷素的增加可能是由地表径流携带的面源污染物和径流引起沉积物内源磷释放所致,导致雨后总氮含量无明显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反硝化作用.同时降雨径流携带的有机污染物加剧了微生物对溶解氧的消耗,有机质被分解为有机酸,这也是导致pH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降雨能引起光强减弱,溶解氧和pH的降低可能与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东湖 表层沉积物 降雨 水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N38°滨海冲积海积平原水质空间差异
4
作者 毛学森 刘孟雨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86-88,共3页
对河北省N38°冲积海积平原内地下水水位、水质及贮存条件,河流、水库水质的空间变异以及这些变异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N38°滨海冲积海积平原距海岸线30km范围内淡水资源缺乏,区内浅层地下... 对河北省N38°冲积海积平原内地下水水位、水质及贮存条件,河流、水库水质的空间变异以及这些变异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N38°滨海冲积海积平原距海岸线30km范围内淡水资源缺乏,区内浅层地下水、河流、水库水质均受海水的不同程度侵染,其中氯离子浓度严重超标。深层地下淡水和天然降水是该区主要淡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冲积海积平原 水质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