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巢湖水质安全评价的对应分析和投影寻踪熵耦合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金菊良 吴开亚 郦建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3,共7页
在巢湖水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等级标准建立的基础上,把指标的客观权重分解为反映不同指标属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的属性权重和反映不同评价对象指标值之间的整体差异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的样本集权重,分别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对... 在巢湖水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等级标准建立的基础上,把指标的客观权重分解为反映不同指标属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的属性权重和反映不同评价对象指标值之间的整体差异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的样本集权重,分别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对应分析方法和投影寻踪方法确定,再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计算指标的客观组合权重,形成了水质安全评价的对应分析和投影寻踪熵耦合方法(CFA-PP)。CFA-PP的应用结果表明:影响巢湖水质安全最大的前4个指标的客观权重分别是总磷占25.5%,叶绿素a占21.6%,氨氮占18.4%,总氮占12.7%;全湖水质安全处于"较不安全"与"不安全"等级之间;控制磷、氮营养盐分的入湖负荷是提高水质安全程度的有效途径。CFA-PP是由数据驱动的综合评价方法,在水质安全评价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安全管理 水质安全评价 对应分析方法 投影寻踪方法 信息熵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水质安全评价方法探讨——以太湖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赵艳民 曹伟 +4 位作者 张雷 马迎群 秦延文 刘志超 杨晨晨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595-601,共7页
基于太湖水污染特征,筛选了包括水质、富营养化、水华发生、健康风险方面的指标,构建了包含4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的多维度水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以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指标权重,以水质安全指数评... 基于太湖水污染特征,筛选了包括水质、富营养化、水华发生、健康风险方面的指标,构建了包含4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的多维度水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以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指标权重,以水质安全指数评价水质安全等级的方法,并利用2012年调查数据对太湖水质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太湖整体水质安全等级为及格,除湖东区水质安全等级达到中等外,其余湖区均为及格,其中竺山湖、西北区水质安全状况较差,水质安全指数分别为50. 78和52. 45;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富营养化水平、水华发生状况是影响太湖水质安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多维度 水质安全评价 水华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与回用过程对生态毒性的削减和水质安全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戴迪楠 刘永军 +3 位作者 马晓妍 王晓昌 王永坤 李启元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42-1447,共6页
利用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斑马鱼幼鱼致死试验和SOS/umu试验对以A2O-MBR为主要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及回用中生态毒性的变化进行研究,同时利用建立的水质安全性评价体系对再生水回用中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保障再生... 利用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斑马鱼幼鱼致死试验和SOS/umu试验对以A2O-MBR为主要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及回用中生态毒性的变化进行研究,同时利用建立的水质安全性评价体系对再生水回用中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保障再生水回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A2O二级生物处理可有效削减荧光抑制毒性、藻细胞生长抑制毒性和斑马鱼幼鱼急性毒性,削减了94%以上,不过遗传毒性只削减了50.92%;由于消毒过程的引入,MBR处理出水的4种生态毒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对遗传毒性和斑马鱼幼鱼毒性;当再生水回用于人工湖之后,4种生态毒性都明显降低,尤其是遗传毒性,削减了89.21%;水质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经A2O生物处理后污水水质等级由C级升高至A级,产生的再生水回用于景观用水之后水质等级由B级升高到A级。研究表明,A2O二级生物处理和人工湖近自然系统能有效降低污水及再生水的生物毒性,而消毒副产物会使MBR-消毒出水毒性增大,并且开放式的生态系统可进一步去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未被去除的毒性物质,尤其是遗传毒性物质,从而改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生态毒性 水质安全评价 再生水 物种敏感性分布 预测无效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农村地下水水质安全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栾风娇 周金龙 +1 位作者 曾妍妍 贾瑞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71,共4页
依据《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新疆喀什地区东部叶尔羌河流域农村地区地下水水质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14组潜水水样中,水质安全类别为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的分别占14.3%、7.1%、7... 依据《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新疆喀什地区东部叶尔羌河流域农村地区地下水水质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14组潜水水样中,水质安全类别为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的分别占14.3%、7.1%、78.6%;51组浅层承压水水样中,水质安全类别为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的分别占3.9%、7.8%、88.3%;6组深层承压水水样水质安全类别均为不安全。研究区农村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但研究区山前倾斜平原的地下水水质相较于叶尔羌河流域中下游的地下水水质要稍好一些;在垂向分布上,潜水水质优于承压水水质,浅层承压水水质优于深层承压水水质;研究区农村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主要受气候、土壤、地貌及生活、工业活动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安全评价 地下水 单因子评价 农村地区 叶尔羌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区备用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及安全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奕梅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77,共6页
于2012—2014年对杭州市区贴沙河、珊瑚沙水库、湘湖、三白潭和喜庵港5个备用饮用水源地进行了109项指标及水质急性毒性监测,并采用加拿大水质指数法进行水质安全评价。结果显示,珊瑚沙水库水质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Ⅱ类水... 于2012—2014年对杭州市区贴沙河、珊瑚沙水库、湘湖、三白潭和喜庵港5个备用饮用水源地进行了109项指标及水质急性毒性监测,并采用加拿大水质指数法进行水质安全评价。结果显示,珊瑚沙水库水质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Ⅱ类水质标准,其余4个备用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不达标;各备用饮用水源地特定项目有少数指标检出但均未超标;湘湖、珊瑚沙水库和贴沙河水质安全已受到影响,三白潭和喜庵港水质安全性差;各备用饮用水源地水质均无急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用饮用水源地 水质 主要污染因子 急性毒性 水质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安全性评价方法中阳性参照物的筛选及预测无效应浓度值的确定
6
作者 李启元 马晓妍 +1 位作者 王晓昌 王永坤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74-80,共7页
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SD(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确定应用于发光细菌毒性试验、微藻生长抑制试验、水蚤抑制运动试验及鱼类致死试验的4种典型水生生物毒性检测的最优阳性参照物,并计算获得它们的PNEC值。结果表明:发光细菌毒... 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SD(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确定应用于发光细菌毒性试验、微藻生长抑制试验、水蚤抑制运动试验及鱼类致死试验的4种典型水生生物毒性检测的最优阳性参照物,并计算获得它们的PNEC值。结果表明:发光细菌毒性试验、微藻生长抑制试验、水蚤抑制运动试验及鱼类致死试验的最优阳性参照物分别为:硫酸锌、氯化铜、重铬酸钾、氯化汞,基于全物种的PNEC值分别为114、11.0、16.0、7.30μg/L。此研究将为采用成组生态毒性的水质安全分级评价的研究者提供可靠的毒性得分标准,使该评价方法的使用更为便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安全评价 阳性参照物 预测无效应浓度 物种敏感性分布 生态毒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物元法在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7
作者 伏苓 姜凌 刘秀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鉴于水质评价足一个多因素、多指标的复杂体系,且评价指标、权重和污染程度等具有模糊性,采用模糊物元法对农村饮用水安全进行综合评估。模糊物元法通过建立模糊物元矩阵和权重矩阵,计算相应的欧式贴近度,并对各饮用水样安全度进行分级... 鉴于水质评价足一个多因素、多指标的复杂体系,且评价指标、权重和污染程度等具有模糊性,采用模糊物元法对农村饮用水安全进行综合评估。模糊物元法通过建立模糊物元矩阵和权重矩阵,计算相应的欧式贴近度,并对各饮用水样安全度进行分级。该法采用熵值法赋权,有效避免了权重分配的主观化,并选取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准则,细化了饮用水安全等级。对陕西省某农村灌区进行实例应用,评价结果显示,浅层地F水局部已受污染,饮用水安全的水井仅占调查样本的30%。水质受工业污水排放及农业灌溉影响较大,不达标饮用水主要表现为Cl^-、SO^(2-)_4、Cr^(6+)、F^-等含量超标,硬度和矿化度普遍偏高。结合灌区调研资料可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证明该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模糊物元 评价标准 农村饮用水 水质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重点饮用水源地检测分析与安全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明星 吴云丽 +1 位作者 朱圣清 娄保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19,共3页
为了对三峡库区重点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状况进行全面评价,对三峡库区9个重点饮用水源地实测样本进行了常规水质参数、微量有机物和藻毒素含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点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水源地水质类别为Ⅱ~Ⅲ类,满足集中... 为了对三峡库区重点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状况进行全面评价,对三峡库区9个重点饮用水源地实测样本进行了常规水质参数、微量有机物和藻毒素含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点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水源地水质类别为Ⅱ~Ⅲ类,满足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质要求;实际检测未发现多氯联苯、有机磷农药和多环芳烃等微量有机物,仅有2个水源地检测出微量有机氯农药,但均在限定值以下;藻类毒素也未检出。调查的水源地水质安全综合指数为1~2级,达到水源地水质安全指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水质参数 微量有机物 水质安全评价 水源地水质参数 藻毒素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级生物毒性监测预警比较研究
9
作者 王树磊 肖新宗 +3 位作者 郭文思 陈珊 王源 王英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30,共6页
生物毒性监测作为水质安全评价预警的重要手段,能更直观地反映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可以和理化监测一并深入反映水质污染现状。为进一步推动生物毒性监测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了4种不同营养级生物(鱼类、溞类、藻类及... 生物毒性监测作为水质安全评价预警的重要手段,能更直观地反映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可以和理化监测一并深入反映水质污染现状。为进一步推动生物毒性监测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了4种不同营养级生物(鱼类、溞类、藻类及发光菌)对不同污染物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①斑马鱼对污染物响应范围相对较广,响应阈值相对较高;大型溞对污染物敏感度最强,响应阈值相对较低,响应时间相对较长,预警灵敏度较鱼类好;蛋白核小球藻对污染物响应范围比较窄,对除草剂外的其他污染物敏感性较弱;费氏弧菌对污染物响应比较广谱且迅速,对部分污染物的响应阈值较高。②不同指示生物对污染物的响应范围、响应时间及响应阈值均不一,单一指示生物难以全面、高效地预警污染物,需不同级别指示生物联合预警,进而提高监测预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性监测 不同营养级生物 敏感性 水质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