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中市地下水水质动态变化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常彩屏 郑楠 郑和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3期124-127,131,共5页
以2004年-2008年汉中市城区12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为依据,根据本区地下水水质特征,选取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氟化物、有毒有害物(挥发酚C6H5OH、氰化物CN^-、砷As、铬离子Cr^6+、铅离子Pb^2+、镉离子Cd^2+、汞离子H... 以2004年-2008年汉中市城区12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为依据,根据本区地下水水质特征,选取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氟化物、有毒有害物(挥发酚C6H5OH、氰化物CN^-、砷As、铬离子Cr^6+、铅离子Pb^2+、镉离子Cd^2+、汞离子Hg^2+)五项分析指标,按照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推荐的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得出五年间区内潜水及浅层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趋势,最后提出对区内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分析 地下水动态变化 水质动态变化 汉中市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水质因子分析及动态变化(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于书霞 尚金城 赵劲松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1年第4期277-281,共5页
松花江的水质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尤其是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大多数的研究都关注重金属、有机有毒污染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源、汇、归宿以及生态效应。然而,这些研究通常只考虑一个或几个独立的水质指标,多个指标的联合效应则很少研究... 松花江的水质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尤其是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大多数的研究都关注重金属、有机有毒污染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源、汇、归宿以及生态效应。然而,这些研究通常只考虑一个或几个独立的水质指标,多个指标的联合效应则很少研究。文章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对松花江水质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可以综合地考虑每个监测断面上的各个监测指标在不同水文期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江的主要污染物是来自非点源的氮源污染物,且其水质在不同的水文期是不同的。这一结果也表明,因子分析方法在分析水质动态变化上是综合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水质动态变化 松花江 水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藻类叶绿素a动态变化与水质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孟璇 赵笑怡 +3 位作者 王程怡 安莹 关红强 芦站根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第2期42-44,共3页
衡水湖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城市淡水湖泊流动性较差的水体,由于水体自净能力较低,极易被污染[1]。近年来,受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衡水湖水位不断降低,加之区域水富营养化,使得浮游藻类数量及叶绿素a含量不断发生时空变化,因此... 衡水湖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城市淡水湖泊流动性较差的水体,由于水体自净能力较低,极易被污染[1]。近年来,受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衡水湖水位不断降低,加之区域水富营养化,使得浮游藻类数量及叶绿素a含量不断发生时空变化,因此,对衡水湖藻类叶绿素a含量及藻密度的密切监测非常重要。开展浮游藻类叶绿素a含量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及与水质相关性研究,从生物角度了解衡水湖水质动态变化,了解富营养化程度及形成机制,及时预警,防止衡水湖蓝藻水华的发生,为衡水湖水质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水湖 水富营养化 水体自净能力 水质相关性 浮游藻类 水质动态变化 环境保护 淡水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南湖底泥疏浚前后水因子分析及动态变化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小雨 冯江 胡明忠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3,共4页
监测了长春南湖底泥疏浚后的DO、NH4_N、NO2_N、NO3_N、BOD5、CODCr、TN、TP、SS、pH、SD和水温等12项水化学指标。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出了底泥疏浚前后影响南湖水质的主要因子,分析了底泥疏浚前后南湖水质变化的特征和底泥疏浚对南湖... 监测了长春南湖底泥疏浚后的DO、NH4_N、NO2_N、NO3_N、BOD5、CODCr、TN、TP、SS、pH、SD和水温等12项水化学指标。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出了底泥疏浚前后影响南湖水质的主要因子,分析了底泥疏浚前后南湖水质变化的特征和底泥疏浚对南湖水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南湖疏浚前主要污染物是总磷,疏浚后总磷对水质的影响降低,悬浮物作用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底泥疏浚 水质动态变化 南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四湖入湖、入干线河流与输水干线的水质动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辛颖 武周虎 +2 位作者 慕金波 杜金辉 任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41,共6页
根据南四湖流域主要入湖、入干线河流和输水干线23个监控断面2000—2010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从年际、年内和不同年份,对流域内的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筛选出2010年与2000年水质最差与最好的河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 根据南四湖流域主要入湖、入干线河流和输水干线23个监控断面2000—2010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从年际、年内和不同年份,对流域内的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筛选出2010年与2000年水质最差与最好的河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各监控断面CODCr和NH3-N浓度的年平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它们的5年平移平均值也呈下降趋势;受水文情势、面源与点源污染的影响,流域内所有监控断面在年内水质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2010年与2000年相比,流域内CODCr值和NH3-N浓度总体下降率分别达到74.4%和93.1%,2010年与2005年相比,73.9%的监控断面污染物浓度下降,总体上水质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所有监控断面的CODCr年平均值仍未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流域内水质最差河流主要分布在工业、城镇集中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湖河流 输水干线 水质动态变化 南四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合硫酸铜除藻剂应急治理水华对水质及鱼类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缪柳 洪俊明 林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66,共4页
在水华爆发严重时期,投加络合硫酸铜除藻剂对富营养化池塘进行应急治理,考察了投药后水体的水质动态变化及非洲鲫鱼对铜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水华在投药后得到了有效控制,ρ(叶绿素a)从298.98降至40.71μg.L-1,浊度从14.45降至5.70 NTU... 在水华爆发严重时期,投加络合硫酸铜除藻剂对富营养化池塘进行应急治理,考察了投药后水体的水质动态变化及非洲鲫鱼对铜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水华在投药后得到了有效控制,ρ(叶绿素a)从298.98降至40.71μg.L-1,浊度从14.45降至5.70 NTU,投药期间水体ρ(Cu2+)低于0.3 mg.L-1;停止投药后10 d藻类生物量开始上升,叶绿素a浓度从40.71上升至125.29μg.L-1,浊度从5.70上升至12.15 NTU,22 d后水体ρ(Cu2+)低于检出限。非洲鲫鱼各组织对铜的富集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肝脏(512.50 mg.kg-1)、鳃(17.00 mg.kg-1)、肌肉,鱼肉中未发现明显的铜富集,停止投药后鱼鳃中铜富集量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藻剂 应急治理 水质动态变化 水华 生物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