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绍循环流水养鱼水质净化处理——生物转盘法
1
作者 孙家明 《中国水产》 1986年第9期29-30,共2页
封闭循环养鱼的流程一般是:流水养鱼池——沉淀池——压滤——高位蓄水池(水塔)——流水养鱼池,养鱼池水质是依靠沉淀、过滤净化的,对于开放式循环养鱼,主要是依靠大面积水体自净,采用压滤净水,实际上是机械过滤;而开敞式沙滤,... 封闭循环养鱼的流程一般是:流水养鱼池——沉淀池——压滤——高位蓄水池(水塔)——流水养鱼池,养鱼池水质是依靠沉淀、过滤净化的,对于开放式循环养鱼,主要是依靠大面积水体自净,采用压滤净水,实际上是机械过滤;而开敞式沙滤,在阳光照射下,在沙层上进行着生物化学净化,但速度慢、效率低,而且沙层常堵塞,须定期刮沙,反洗。至于大面积池塘水的自净是有机物被生化作用降解并恢复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养鱼 养鱼池 池水 大面积 蓄水池 水质净化处理 积水 生物转盘法 水体自净 封闭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渔业水质改良技术净化城市景观水域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永良 徐跃静 +2 位作者 陈国强 张鑫岳 吴凤其 《水产科技情报》 2003年第2期65-67,共3页
城市景观水域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质净化处理不可忽视。本试验以上海新虹桥中心花园的人工湖(面积1.1 hm2)为治理试点,通过应用叶轮增氧机和定期投放有益微生物,使氮、磷等营养元素得到无害化控制,水域生态环境形成了良性的... 城市景观水域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质净化处理不可忽视。本试验以上海新虹桥中心花园的人工湖(面积1.1 hm2)为治理试点,通过应用叶轮增氧机和定期投放有益微生物,使氮、磷等营养元素得到无害化控制,水域生态环境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水域 渔业 水质改良 水质净化处理 生物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综合水质净化PPP项目的付费机制研究
3
作者 高蓬博 《绿色科技》 202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脱贫攻坚这场重大战略战役,必须补齐民生事业发展和扶贫开发等投入的短板。而水环境领域的水质净化设施和管网建设是生态建设、生态扶贫的重要内容,在此类项目中运用PPP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公共部门与社会资... 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脱贫攻坚这场重大战略战役,必须补齐民生事业发展和扶贫开发等投入的短板。而水环境领域的水质净化设施和管网建设是生态建设、生态扶贫的重要内容,在此类项目中运用PPP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公共部门与社会资本互利共赢的新形态,且采用PPP模式后付费机制的合理设计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了PPP模式付费机制的概念和具体类型,并通过广东化州市某水质净化PPP项目实例探讨了城镇整体打包综合水质净化项目的付费机制。结果表明:该项目充分地利用了水的流量的可靠计量性,将各种调价因素整合到了单价服务费之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净化处理 PPP项目 付费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大峡水电站施工及生活用水水质处理试验研究
4
作者 付国岩 周霖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4年第2期80-83,共4页
对于不同水质的水,通过三种药剂的对比试验,选出了黄河大峡水电站施工及生活用水水质处理所用药剂及最佳投药量。
关键词 水质净化处理 生活用水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反渗透工艺深度处理饮用水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何忠 王志良 +1 位作者 杨绍贵 孙成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5,共5页
利用纳滤和反渗透膜深度处理工艺进行长江原水水质净化中试研究,工艺流程为长江原水→混凝沉淀→沙滤→颗粒活性炭→纳滤/反渗透,比较纳滤、反渗透膜工艺对污染物特别是微量有机物苯系物、三氯乙烯及消毒副产物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利用纳滤和反渗透膜深度处理工艺进行长江原水水质净化中试研究,工艺流程为长江原水→混凝沉淀→沙滤→颗粒活性炭→纳滤/反渗透,比较纳滤、反渗透膜工艺对污染物特别是微量有机物苯系物、三氯乙烯及消毒副产物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膜工艺预处理能够有效地去除原水的浊度和部分污染物,有利于纳滤、反渗透的稳定运行。纳滤膜工艺的最佳操作压力是0.4 MPa,此压力下产水量为250 L/h,回收率为24%,SO42-,Cl-,NO3-和总硬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1.7%,85.4%,85.2%,89.3%;采用浓缩水回流能兼顾较高的回收率和良好的去除率。2种膜工艺对苯系物与三氯乙烯的去除率均在95.7%以上;对消毒副产物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中大部分的削减率在63.7%以上。与反渗透膜工艺比较,纳滤膜工艺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纳滤膜工艺净化出水中可部分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使得净化后的出水成为优质健康饮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纳滤膜工艺 反渗透膜工艺 水质净化深度处理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分离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郑瑞东 刘鹰 《现代渔业信息》 2005年第9期3-6,共4页
封闭循环水的核心就是养殖废水的净化处理。对于循环水系统的每一道处理工序,都有大量可选择的工艺。特定工艺的选择,取决于养殖的鱼贝类、基础设备的生产能力、生产管理技术和其他许多因素。在水质净化处理中,泡沫分离法有其独特的功... 封闭循环水的核心就是养殖废水的净化处理。对于循环水系统的每一道处理工序,都有大量可选择的工艺。特定工艺的选择,取决于养殖的鱼贝类、基础设备的生产能力、生产管理技术和其他许多因素。在水质净化处理中,泡沫分离法有其独特的功能。它能将溶解性有机物及悬浮物通过气泡的吸附形成泡沫被去除,适用于集约化水产养殖中闭合循环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养殖 泡沫分离法 循环水 气泡接触时间 水质净化处理 集约化水产养殖 循环水系统 生产管理技术 溶解性有机物 养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散射研究絮凝剂的分子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彭玉鸽 黄耀熊 屠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84-88,共5页
目的 :通过对絮凝剂分子性能及机理的研究 ,为确切探知提高絮凝效果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激光散射技术进行测量絮凝剂聚合氯化铝 (PAC)、聚合氯化铝和矾 (PAC -V)在水中自然状态下的分子结构 .结果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P... 目的 :通过对絮凝剂分子性能及机理的研究 ,为确切探知提高絮凝效果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激光散射技术进行测量絮凝剂聚合氯化铝 (PAC)、聚合氯化铝和矾 (PAC -V)在水中自然状态下的分子结构 .结果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PAC) =1 2 3× 10 5,Mw(PAAC -V)=2 6 3× 10 5;颗粒的流体力学半径Rh(PAC) =2 3 15nm ,Rh(PAC -V) =82 2 2nm ;回转半径Rg(PAC) =2 5 5 ,Rg(PAC -V) =4 4 8;溶液第二维里系数A2 (PAC) =2 94× 10 - 5,A2 (PAC -V) =3 5 8× 10 - 6 .结论 :(1)两种絮凝剂在水中的粒度分布呈近乎单弥散分布 ;(2 )絮凝剂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颗粒大小及形状不随浓度的改变而变化 ;(3)与实际去除效果相比 ,絮凝剂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粒径大小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射 絮凝剂 分子结构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形态 絮凝机理 水质净化处理 分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散射研究絮凝剂在水中的自然构象 被引量:1
8
作者 彭玉鸽 黄耀熊 +1 位作者 陈光炜 陈文心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3,36,共4页
用激光散射技术测量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 ,PAC V在水中自然状态下的分子量、其颗粒的流体力学半径、回转半径、第 2维里系数等参数 ,并根据流体力学半径和回转半径的比值导出絮凝剂的颗粒形态。从而较全面地了解絮凝剂在水中的自然构... 用激光散射技术测量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 ,PAC V在水中自然状态下的分子量、其颗粒的流体力学半径、回转半径、第 2维里系数等参数 ,并根据流体力学半径和回转半径的比值导出絮凝剂的颗粒形态。从而较全面地了解絮凝剂在水中的自然构象 ,并证实了絮凝剂的分子量、其颗粒大小及形状不随浓度的改变而变化 ,但对絮凝效果有较大影响 ,这为确切探知絮凝机理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射 絮凝剂 自然构象 分子量 分子形态 水质净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水槽集排污观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玉明 陈文永 +2 位作者 张正弼 张天虎 周明华 《科学养鱼》 2016年第11期22-23,共2页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由集约化养殖水槽和生态化净水池塘构成,其与传统池塘养殖相比的明显优点之一是可以将一定量的残饵粪便等污物及时排出系统,进而减轻池塘水质净化处理压力,保持整个系统生态环境稳定,保障养殖生产获得成功。...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由集约化养殖水槽和生态化净水池塘构成,其与传统池塘养殖相比的明显优点之一是可以将一定量的残饵粪便等污物及时排出系统,进而减轻池塘水质净化处理压力,保持整个系统生态环境稳定,保障养殖生产获得成功。因此,对该系统的养殖水槽中污物沉积情况和排出效率开展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报道了在一定条件下水槽养殖区、集污区污物沉积和排出情况的初步观察研究结果,并就排出污物的处理方式作了探讨,以期与业内同行切磋,共同加强这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养殖系统 池塘养殖 工业化 水槽 排污 水质净化处理 集约化养殖 排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热水清洁养殖甲鱼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景龙 邹金照 钱辉仁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32,共1页
我们利用本地的地热资源优势进行地热水养殖甲鱼已有近十年的历史,近两年又尝试对养殖过程中进行水质净化处理,实现清洁养殖甲鱼,结果发现,不仅甲鱼生长快、疾病少,而且甲鱼的品质十分优良。本文就利用地热水进行甲鱼清洁养殖作一... 我们利用本地的地热资源优势进行地热水养殖甲鱼已有近十年的历史,近两年又尝试对养殖过程中进行水质净化处理,实现清洁养殖甲鱼,结果发现,不仅甲鱼生长快、疾病少,而且甲鱼的品质十分优良。本文就利用地热水进行甲鱼清洁养殖作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水养殖 甲鱼 技术 水质净化处理 资源优势 养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