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三香粉超临界萃取物和水蒸汽蒸馏精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谭龙飞 杨连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市售十三香粉精油的GC-MS组成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物与水蒸气蒸馏精油的主要差异在于脂肪酸的浓度.超临界CO2萃取十三香粉精油的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柠檬烯和脂肪酸,其中脂肪酸主要为油酸...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市售十三香粉精油的GC-MS组成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物与水蒸气蒸馏精油的主要差异在于脂肪酸的浓度.超临界CO2萃取十三香粉精油的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柠檬烯和脂肪酸,其中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肉豆蔻酸等,而水蒸气蒸馏油的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和柠檬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调味品 十三香粉 超临界 水蒸汽蒸馏 精油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缬草油的化学成分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方颖 丁菲 +3 位作者 邬兰 廖鹏程 张慧慧 刘焱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6-1121,共6页
目的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缬草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从缬草中提取缬草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化学成分定性与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共鉴定了118种成分,超临界CO2萃取... 目的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缬草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从缬草中提取缬草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化学成分定性与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共鉴定了118种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物共鉴定98种,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鉴定了67种,共有成分47种;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缬草油的收率约为水蒸气蒸馏收率的1.8倍。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是缬草油较好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取法 水蒸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龙眼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梁洁 王雯慧 +3 位作者 朱小勇 李耀华 余靓 柳贤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414-8416,共3页
[目的]分析龙眼花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龙眼花的挥发油,并采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5... [目的]分析龙眼花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龙眼花的挥发油,并采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66%;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0.74%。[结论]2种提取方法得到的龙眼花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花 超临界CO2流体取法 水蒸蒸馏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黑松松塔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梁洁 孙正伊 +1 位作者 朱小勇 梁臣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0-513,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黑松松塔挥发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和水蒸气蒸馏(SD)提取黑松松塔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和分析两挥发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黑松松塔挥发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和水蒸气蒸馏(SD)提取黑松松塔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和分析两挥发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4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0.78%;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16%;结论采用两种方法提取黑松松塔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且SFE法的提取率低于SD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松塔 超临界CO2流体取法 水蒸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茅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比较 被引量:15
5
作者 谢丽莎 龚志强 +1 位作者 欧阳炜 黄振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0期10397-10398,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香茅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CDE)及水蒸气蒸馏法(SD)从香茅草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香茅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CDE)及水蒸气蒸馏法(SD)从香茅草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了31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1%以上;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了17种成分,占挥发油的94%以上。2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组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最高的都是香叶醛和橙花醛。[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比水蒸气蒸馏法能更真实、全面的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草[Cyrnbopogon citratus(DC.)Stapf] 超临界CO2流体 水蒸汽蒸馏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枸骨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文娟 李瑞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89-93,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SFE-CO_2)和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枸骨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离和分析这两种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 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SFE-CO_2)和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枸骨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离和分析这两种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从SFE-CO_2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检出80个成分,鉴定出其中的47个,占挥发油总量的82.32%,含量最高的组分为蒲公英甾醇;从SD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检出48个成分,鉴定出其中的15个,占挥发油总量的78.91%,含量最高的组分为β-桉叶醇。两种方法提取枸骨叶挥发油的化学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因此可根据生产需要,选用不同方法提取枸骨叶中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骨 超临界CO2取法 水蒸蒸馏 挥发油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叶女贞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文娟 李瑞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1期116-11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小叶女贞中的挥发油成分,比较其在化学成分和含量上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SFE-CO2)和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小叶女贞中的挥发油成分,并运用GC-MS分离和分析2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小叶女贞中的挥发油成分,比较其在化学成分和含量上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SFE-CO2)和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小叶女贞中的挥发油成分,并运用GC-MS分离和分析2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采用SFE-CO_2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8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3.79%;采用SD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7.22%。[结论]2种提取方法所得的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异很大,为小叶女贞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女贞 超临界CO2取法 水蒸蒸馏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分析4种台式乌龙茶香气成分 被引量:29
8
作者 陈常颂 张应根 +1 位作者 钟秋生 陈荣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71,共7页
以4个台茶品种金萱、翠玉、软枝乌龙、四季春以及乌龙茶对照种黄金桂(黄棪)的鲜叶为原料,按台式乌龙茶工艺制作成乌龙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香气成分,并比较它们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除金萱样品醇类含量较低之外,其... 以4个台茶品种金萱、翠玉、软枝乌龙、四季春以及乌龙茶对照种黄金桂(黄棪)的鲜叶为原料,按台式乌龙茶工艺制作成乌龙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香气成分,并比较它们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除金萱样品醇类含量较低之外,其他乌龙茶样品香气组分均以醇类、酯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其余组分为少量的醛类、酚类、酮类、羧酸类和含氮化合物等;黄金桂与4个台茶品种乌龙茶主要的香气成分是,橙花叔醇、β-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植醇、α-法呢烯、吲哚、棕榈酸、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三烯甘油酯、新植二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3,1,1)-2-庚烯、2,2,4,6,6-五甲基庚烷、二十二烷、二十五烷等;感官评价结果表明,4个台茶品种所制成的乌龙茶样品质好,得分均比对照样黄金桂高,总体品质超过或明显超过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蒸馏取法 金萱 翠玉 软枝乌龙 四季春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法与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茶叶香气成分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道平 甘秀海 +1 位作者 梁志远 杨小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135,共5页
为探讨2种提取方法快速分析定性茶叶香气的可行性,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茶叶香气成分,用气质联用仪进行测定,结合Nist2008和Wiley275谱库鉴定各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利用2种提取方... 为探讨2种提取方法快速分析定性茶叶香气的可行性,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茶叶香气成分,用气质联用仪进行测定,结合Nist2008和Wiley275谱库鉴定各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利用2种提取方法共从茶叶中鉴别出74个化合物,其中固相微萃取法得到了41个化合物,而同时蒸馏萃取法得到了39个化合物,但共有的化合物为8个。结论:2种提取方法得到的茶叶香气成分有明显差异,其香气特征成分主要集中在固相微萃取法所富集部分;将2种方法结合起来,能得到对产品的挥发性物质的综合评价。但采用快速、高效、低成本、低污染的SPME-GC/MS法已能够完成对呈香物质的判断。这为茶叶香气成分类型定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香气成分 固相微取法 同时蒸馏取法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洋葱精油的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李丽梅 李景明 +1 位作者 孙亚青 倪元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89,共4页
以新鲜洋葱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精油,比较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和提取时间对洋葱精油提取的影响,并以提取时间、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为考查因素,采用L9(33)正交实验确定了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 以新鲜洋葱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精油,比较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和提取时间对洋葱精油提取的影响,并以提取时间、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为考查因素,采用L9(33)正交实验确定了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2.5h,酶解时间1.5h,酶解温度40℃。在上述提取条件下,SDE洋葱精油中含硫化合物浓度可达28354mg/kg(相对于内标物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蒸馏-取法(SDE) 洋葱精油 含硫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花椒挥发油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7
11
作者 龙园园 杨秀芳 +1 位作者 吴妍 马养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76-2079,共4页
目的优化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花椒挥发油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加水量、提取时间、乙醚用量、粉碎度作为影响因素,挥发油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加水量5.5倍,提取时间3.5 h,乙... 目的优化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花椒挥发油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加水量、提取时间、乙醚用量、粉碎度作为影响因素,挥发油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加水量5.5倍,提取时间3.5 h,乙醚用量41 m L,粉碎度80目,挥发油提取率3.59%。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花椒挥发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挥发油 同时蒸馏取法 提取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茯砖茶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永迪 黄燕 +4 位作者 刘杏益 张贻杨 刘仲华 黄建安 李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46-252,共7页
为了比较不同萃取方法对茯砖茶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效果,找到更适合茯砖茶挥发性成分分析的萃取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Series Mass Spectrometry,GC-QQQ-MS)比较分析了同时蒸馏萃取... 为了比较不同萃取方法对茯砖茶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效果,找到更适合茯砖茶挥发性成分分析的萃取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Series Mass Spectrometry,GC-QQQ-MS)比较分析了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提取茯砖茶挥发性成分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到的茯砖茶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两种方法共提取出90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40种。其中SDE法提取到79种,以碳氢化合物、杂氧化合物、酮类和酚类为主;主要化合物有植酮、雪松醇、棕榈酸、2,6-二叔丁基对甲酚、二苯并呋喃、菲、香叶基丙酮、邻苯二甲醚、邻甲酚、联苯等。HS-SPME法提取到50种,以碳氢化合物、杂氧化合物、酮类和酚类为主;主要化合物有咖啡因、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二苯并呋喃、二氢猕猴桃内酯、联苯、香叶基丙酮、植酮、雪松醇、菲、1,2,3-三甲氧基苯等。两种方法各有优劣,相互补充,结合分析可为茯砖茶挥发性成分鉴定提供更全面、更完整、更准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同时蒸馏取法 顶空固相微取法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减压蒸馏萃取法研究速溶绿茶香气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旗 施兆鹏 任春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8-220,共3页
为减少香气提取方法对茶叶香气组分的影响 ,采用减压蒸馏萃取法对速溶绿茶加工过程中香气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从原料至浓缩工艺香气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香气总量损失了 89.84% ,香气组分损失了6 4.15 % ,经干燥工艺后香气总量... 为减少香气提取方法对茶叶香气组分的影响 ,采用减压蒸馏萃取法对速溶绿茶加工过程中香气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从原料至浓缩工艺香气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香气总量损失了 89.84% ,香气组分损失了6 4.15 % ,经干燥工艺后香气总量和某些香气组分有所增加 .与绿茶初制工艺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绿茶 减压蒸馏取法 香气 加工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黔产鹅不食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范菊娣 何平 杨占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6986-6987,6991,共3页
[目的]探讨黔产鹅不食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鹅不食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鹅不食草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各个色谱峰定性,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目的]探讨黔产鹅不食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鹅不食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鹅不食草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各个色谱峰定性,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从鹅不食草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5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6.45%。[结论]鹅不食草挥发油主要的成分为反式乙酸菊烯酯(62.46%)、β-甜没药烯(4.69%)、麝香草酚(3.88%)、马鞭草烯醇(3.03%)、1,1,5,6,6,9,9-七甲基-10-亚甲基-螺[2.7]癸-4-烯(2.66%)、香芹酚(2.57%)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不食草 挥发油 同时蒸馏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GC-MS分析姜精油的组分 被引量:6
15
作者 骆海林 陆宁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4-106,109,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从热风干燥的生姜中提取姜精油。通过GC-MS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到姜精油,以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含量最高的是姜烯(18.99%),其次是β-倍半水芹烯(1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从热风干燥的生姜中提取姜精油。通过GC-MS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到姜精油,以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含量最高的是姜烯(18.99%),其次是β-倍半水芹烯(14.35%),α-合金欢烯(9.95%),α-姜黄烯(8.77%),β-没药烯(5.63%),这5种组分占全部被检出组分含量的57.69%,初步确定为姜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精油 同时蒸馏-取法(SDE) GC-MS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安息茴香精油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东星 冯高迁 +3 位作者 刘志昂 张明慧 李景明 倪元颖 《粮油食品科技》 2007年第6期31-33,共3页
以新疆和田地区21-6新孜2号安息茴香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精油,比较了不同溶剂,提取时间,溶剂加入量及物料粒径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以提取时间,溶剂加入量及物料粒径为因素,设计了L9(33)的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精油的... 以新疆和田地区21-6新孜2号安息茴香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精油,比较了不同溶剂,提取时间,溶剂加入量及物料粒径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以提取时间,溶剂加入量及物料粒径为因素,设计了L9(33)的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即提取时间为3.5h,溶剂量为30mL,物料粒径为0.18mm。在上述提取条件下,安息茴香精油的提取率可以达到2.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蒸馏-取法 安息茴香精油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葱油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凤芳 马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0-294,共5页
以新鲜大葱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葱油,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出25种化合物,其中含硫化合物13种,主要成分有:烯丙基甲硫醚、甲基甲基硫代亚磺酸酯、丙基甲基硫代硫磺酸酯、反式烯丙基丙基三硫醚等;醛... 以新鲜大葱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葱油,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出25种化合物,其中含硫化合物13种,主要成分有:烯丙基甲硫醚、甲基甲基硫代亚磺酸酯、丙基甲基硫代硫磺酸酯、反式烯丙基丙基三硫醚等;醛类3种,2-甲基-2-戊烯醛、2-丁炔二乙基乙缩醛、3-丁炔二乙基乙缩醛;酯类6种,主要成分有:2-丁烯酸甲酯、3-戊烯酸,4-甲基-2-丙烯酸酯、2-丁烯酸乙烯酯等;酸2种,乙烯丁酸和2-甲基庚酸;醇类1种,2,4-二甲基-3-戊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蒸馏温度、料液比、同时蒸馏-萃取时间以及水浴温度进行正交实验,确定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葱油最佳工艺参数为:蒸馏温度95℃、料液比1∶2(g∶m L)、同时蒸馏-萃取时间3.5h、水浴温度55℃,此条件下测得含硫化合物含量可达25.1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蒸馏-取法(SDE) 葱油 含硫化合物 正交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质联用分析碰碰香精油成分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春阳 李河霖 +3 位作者 任瑞冰 朴永革 李小娟 李萌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7期69-73,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碰碰香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化学成分。从碰碰香精油中鉴定出86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1.34%;主要特征成分为5α-雄甾烷-3,17-二酮和D-柠檬酸,其相对百分比分别为31.49%和18.58%;鉴定出43种...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碰碰香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化学成分。从碰碰香精油中鉴定出86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1.34%;主要特征成分为5α-雄甾烷-3,17-二酮和D-柠檬酸,其相对百分比分别为31.49%和18.58%;鉴定出43种萜烯类化合物,占精油相对百分比34.62%。为碰碰香资源充分利用与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碰香 精油 同时蒸馏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金华火腿风味物质条件优化 被引量:14
19
作者 徐欢 励建荣 韩晓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8-131,共4页
以金华火腿为原料,乙醚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金华火腿风味物质,以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溶剂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风味物质的最佳工艺:提取时间150min,料液比1∶2,溶剂用量50mL... 以金华火腿为原料,乙醚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金华火腿风味物质,以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溶剂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风味物质的最佳工艺:提取时间150min,料液比1∶2,溶剂用量50mL,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从蒸馏萃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40种化合物,主要为羧醛类、酸类、烷烃类、醇酮类、呋喃类和其他化合物,其中醛类和羧酸类含量较高,占总提取量的4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蒸馏取法 金华火腿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辣木籽油工艺的优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静 王淑培 +1 位作者 王昕岑 李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7-372,共6页
以辣木籽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其中辣木籽油,研究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石油醚(60~90℃)添加量和蒸馏水添加量等因素对辣木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辣木籽油的提取工艺,得到如下优化工艺:萃取温度90℃,萃... 以辣木籽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其中辣木籽油,研究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石油醚(60~90℃)添加量和蒸馏水添加量等因素对辣木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辣木籽油的提取工艺,得到如下优化工艺:萃取温度90℃,萃取时间3.2 h,石油醚(60~90℃)添加量15 m L.在此工艺条件下辣木籽油的提取率为25.12%.采用GC-MS对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辣木籽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成分为油酸、十六烷酸、辛烷和反-2-癸烯醛,其含量分别为61.53%、7.61%、7.87%和7.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同时蒸馏取法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