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蒸汽提取与超临界萃取丁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陈耕夫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研究CO2超临界萃取技术(SFE)用于丁香油提取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气-质分析比较了丁香超临界提取物及水蒸汽蒸馏丁香油的化学组成,并建立了其药效主要成分丁香酚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结果:2种方法获得的丁香油主要成分组成基本一... 目的:研究CO2超临界萃取技术(SFE)用于丁香油提取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气-质分析比较了丁香超临界提取物及水蒸汽蒸馏丁香油的化学组成,并建立了其药效主要成分丁香酚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结果:2种方法获得的丁香油主要成分组成基本一致,但SFE获得的丁香油及其中丁香酚的收率均提高了1倍以上。结论:SFE可以取代水蒸汽蒸馏技术用于丁香油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汽提取 超临界萃取 丁香油 气相色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蒜挥发油的组成 被引量:19
2
作者 郭晓斐 杜爱玲 +3 位作者 管从胜 潘光民 杜爱琴 王威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8-550,共3页
采用改进的水蒸汽蒸馏法从山东金乡大蒜中提取挥发油。实验确定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大蒜油的条件,并对大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共鉴定出20种物质。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各物质的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含硫化合物约占... 采用改进的水蒸汽蒸馏法从山东金乡大蒜中提取挥发油。实验确定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大蒜油的条件,并对大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共鉴定出20种物质。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各物质的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含硫化合物约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5%以上,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大蒜新素,约占挥发油总量的三分之一。对低温储藏半年的挥发油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样品在低温下可稳定存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水蒸汽提取 大蒜挥发油 大蒜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产鲜艾与陈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正有 张艳红 +3 位作者 魏冬 郁荣华 袁慧慧 蓝闽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79-1082,共4页
应用GC-MS研究鲜艾与陈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艾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两种艾叶挥发油中初步鉴定了共53个化合物,其中15个为共有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为:桉叶油素(13.8%~14.7%)、冰片(3.9%~6.6%)、4-甲基-1-(1-甲乙基)-... 应用GC-MS研究鲜艾与陈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艾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两种艾叶挥发油中初步鉴定了共53个化合物,其中15个为共有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为:桉叶油素(13.8%~14.7%)、冰片(3.9%~6.6%)、4-甲基-1-(1-甲乙基)-[1S-(1α,4β,5α)]-二环[3.1.0]-庚-2-酮(15.7%~20.2%)、石竹烯氧化物(6.7%~9.2%)等。其中,还初步鉴定了文献未报道的25个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艾叶挥发油总量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挥发油中多数烯类、部分醇类与醛类化合物的含量也逐渐降低,而各化合物相应的醇、酮、酸等氧化产物的含量则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艾叶 陈艾叶 水蒸汽提取 挥发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