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提高称重法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测试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范珺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6-146,共1页
称重法是进行材料水蒸气透过率的基础测试方法,也是历史最悠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试方法。称重法所包含的几种测试方法(例如增重法、减重法等)最初都需要人工操作来完成测试,相关仪器的自动化程度都很低,追求高效率和多功能性一... 称重法是进行材料水蒸气透过率的基础测试方法,也是历史最悠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试方法。称重法所包含的几种测试方法(例如增重法、减重法等)最初都需要人工操作来完成测试,相关仪器的自动化程度都很低,追求高效率和多功能性一直是设备研发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透过率 测试性能 测试设备 称重法 测试方法 自动化程度 人工操作 多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T 21529-2008《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电解传感器法》标准介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江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8年第6期4-6,41,共4页
本文介绍了GB/T21529-2008《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电解传感器法》的实施进度。并且将该标准与ISO15106-3:2003、GB/T1037-1988进行了详细的条款对比。
关键词 水蒸气透过率 电解传感器法 塑料薄膜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湿度对奶粉包装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兴 张雅君 宋利君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5年第1期63-65,共3页
主要研究了不同温度(25~38℃)和湿度(RH35%~90%)对奶粉包装膜的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奶粉包装膜在一定相对湿度时,水蒸气透过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一定温度时,水蒸气透过率随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升高;温度越高,相... 主要研究了不同温度(25~38℃)和湿度(RH35%~90%)对奶粉包装膜的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奶粉包装膜在一定相对湿度时,水蒸气透过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一定温度时,水蒸气透过率随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升高;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该奶粉包装膜的水蒸气透过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粉包装膜 温度 相对湿度 水蒸气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抗菌和水蒸气阻隔性能的棕榈蜡乳液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丹 余光华 +2 位作者 肖惠宁 董翠华 龙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9-1245,共7页
胍盐类抗菌聚合物通过接枝的方法固定在了棕榈蜡乳液微粒的表面。耦合试剂N-(3-二甲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将抗菌剂和棕榈蜡乳液微粒通过共价键的方式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结合作用力。... 胍盐类抗菌聚合物通过接枝的方法固定在了棕榈蜡乳液微粒的表面。耦合试剂N-(3-二甲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将抗菌剂和棕榈蜡乳液微粒通过共价键的方式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结合作用力。该种新型的棕榈蜡乳液微粒具有水蒸气阻隔和抗菌的双重功效,是一种可用于蔬果包装等用途的天然绿色纸用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 水蒸气透过率 胍盐 棕榈蜡 包装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大气参数的水蒸气吸收衰减的仿真计算 被引量:1
5
作者 宋福印 路远 +3 位作者 乔亚 陶会锋 杨星 陈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56-1260,共5页
针对红外辐射在大气传输过程中,水蒸气的吸收衰减,只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存在较大的误差;利用MODTRAN等专业软件,使用过程复杂且移植和兼容较困难。因此,文中基于实测的大气参数,利用分子单线吸收法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的水蒸气吸收系数,... 针对红外辐射在大气传输过程中,水蒸气的吸收衰减,只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存在较大的误差;利用MODTRAN等专业软件,使用过程复杂且移植和兼容较困难。因此,文中基于实测的大气参数,利用分子单线吸收法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的水蒸气吸收系数,拟合各月温度的高度分布解析式;仿真计算了水蒸气的光谱透过率和平均透过率,仿真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天顶角和传输距离等对水蒸气透过率具有较大影响,本方法计算的水蒸气透过率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在工程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 水蒸气透过率 吸收衰减 实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水蒸气阻隔性的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建建 桂宗彦 +2 位作者 陆冲 杲云 程树军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聚乳酸(PLA)用于产品包装时不仅要满足所必需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透明性、印刷性以及热封性等,还要满足产品对阻隔性的要求。采用共混、添加助剂的方法以提高PLA对水蒸气的阻隔作用。结果显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有机蒙脱土... 聚乳酸(PLA)用于产品包装时不仅要满足所必需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透明性、印刷性以及热封性等,还要满足产品对阻隔性的要求。采用共混、添加助剂的方法以提高PLA对水蒸气的阻隔作用。结果显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有机蒙脱土(OMMT)的加入可以降低PLA的水蒸气透过率(WVTR),且随着其含量的增加,WVTR值逐渐减小,当EVOH质量含量达到50%时,WVTR值减小了61%,OMMT含量达到9%时,WVTR值减小了58%;在OMMT/PLA共混物中加入聚癸二酸丙三醇酯(PGS)后,WVTR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有机蒙脱土 阻隔性 水蒸气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障性与铝箔相当的新水蒸气阻透制品
7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2-92,共1页
日本三菱树脂公司开发了存透明蒸镀薄膜的水蒸气阻透方面和铝箔匹敌的水蒸气阻透(水蒸气透过率是10^-2)的新品“TechbarrierSX”和“TechbarrierHX”,并从2008年4月1日开始销售。
关键词 水蒸气透过率 气阻 铝箔 日本三菱树脂公司 制品 屏障 蒸镀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电解质复合物-聚乙烯醇基抗菌全热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
8
作者 李文丽 王维 +5 位作者 刘胜凯 邵瑞琪 石海婷 王芝绅 刘梁森 徐志伟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1,共9页
聚电解质复合物是具有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所构成的高度亲水的高分子合成材料,是制备亲水性薄膜的理想材料,已被用于水处理领域。本文以聚乙烯薄膜为基材,将季铵盐和藻酸盐引入铸膜液中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最后将其涂于聚乙烯膜基材一面... 聚电解质复合物是具有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所构成的高度亲水的高分子合成材料,是制备亲水性薄膜的理想材料,已被用于水处理领域。本文以聚乙烯薄膜为基材,将季铵盐和藻酸盐引入铸膜液中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最后将其涂于聚乙烯膜基材一面,制备了负载聚电解质复合物的全热交换膜。对全热交换膜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探究了聚电解质复合物对全热交换膜的热稳定性、水蒸气透过率和气体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季铵盐-聚乙烯醇基复合膜和藻酸盐-聚乙烯醇基复合膜相比,季铵盐-藻酸盐-聚乙烯醇基聚电解质复合物全热交换膜的综合性能最优,最大热分解温度高达281.3℃,水蒸气透过率高达2 758.4 g/(m^(2)·d),气体阻隔性高达1.15×10^(8) m^(2)·m^(3)·Pa,并且抗菌效果显著,聚电解质复合物的引入,协同提高了全热交换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和气体阻隔性,为全热交换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全热交换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热交换膜 聚电解质复合物 季铵盐 藻酸盐 水蒸气透过率 气体阻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乳酸和纳米纤维素的微纳复合膜微包装的保鲜机理研究
9
作者 黎海凌 彭国兴 +2 位作者 郭艳平 高艳飞 高志强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1,共7页
目的开发和评估一种基于聚乳酸(PLA)和纳米纤维素(NFC)的微纳复合膜包装材料,以提高果蔬保鲜效果,并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替代果蔬进行定量化测试,通过改变NFC(质量分数为0.5%)与不同浓度、粒径PLA... 目的开发和评估一种基于聚乳酸(PLA)和纳米纤维素(NFC)的微纳复合膜包装材料,以提高果蔬保鲜效果,并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替代果蔬进行定量化测试,通过改变NFC(质量分数为0.5%)与不同浓度、粒径PLA微粒的混合液喷涂次数,研究它对PET薄膜氧气透过率、水蒸气透过率和辐射散热效果的影响。结果NFC(质量分数为0.5%)喷涂5次时,复合膜的氧气和水蒸气透过率最低;纤维素中加入适中浓度和粒径(如30μm)的PLA微粒能够增强氧气阻隔性能,降低PET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5次喷涂为平衡点,过多喷涂,其阻湿性能反而下降;NFC和PLA微粒的添加使得PET薄膜具有一定的辐射散热效果。结论适当的NFC和PLA微粒浓度、粒径,以及喷涂次数可显著提高复合膜的性能,该微纳复合膜通过提升纤维素膜均匀性增强阻氧、阻湿性能,具有潜在的辐射降温作用,为果蔬保鲜微包装材料的开发提供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纤维素 微纳复合膜 微包装 氧气透过 水蒸气透过率 辐射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光伏组件背板用CGF/PP有机片材的湿热老化可靠性
10
作者 陈光剑 金学斌 +4 位作者 阚宏俊 王学贵 陈先赛 康忠平 柴君凌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35,共6页
轻质柔性光伏组件在承载能力有限的工商业屋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其背板所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料存在刚性支撑不足、易湿热分解等问题,影响组件的抗变形和电气性能。为探索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CGF/PP)有机片材作为轻... 轻质柔性光伏组件在承载能力有限的工商业屋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其背板所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料存在刚性支撑不足、易湿热分解等问题,影响组件的抗变形和电气性能。为探索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CGF/PP)有机片材作为轻质柔性光伏组件背板支撑层材料的可行性,对其湿热老化可靠性进行研究,为柔性光伏组件的制备和性能优化提供参考。采用48 h的饱和蒸汽试验(PCT)和1000 h的85℃&85%相对湿度的湿热老化法(DH85),对未涂覆氟碳涂层的CGF/PP有机片材进行湿热老化测试,该有机片材由CGF/PP预浸带按[0/90/0]铺层制成。PCT试验结果显示,CGF/PP有机片材湿热老化后的力学性能保持率良好,湿热破坏主要发生在CGF/PP界面;抗氧剂的含量和类型对其力学强度和黄变有显著影响,耐高温、耐水解型抗氧剂抑制黄变效果更佳。DH85试验结果表明,该有机片材的水蒸气透过率稳定性较好;在湿热条件下,抗氧剂对PP基体提供保护抑制裂纹扩散,使水蒸气透过率维持在2.5 g/(m^(2)·d)以内,添加耐水解、耐萃取型抗氧剂的样品表现最优。CGF/PP有机片材若与氟膜/氟碳复合成光伏背板材料,其可靠性将进一步提升,具备作为轻质柔性光伏组件背板材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轻质柔性光伏组件 光伏背板 湿热老化 水蒸气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朊粉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睿钊 石林凡 +3 位作者 任中阳 杨燊 张玉苍 翁武银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5,共7页
为利用枧水处理的谷朊粉(WG)改良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性质,考察了m_(WG)∶m_(SPI)分别为0∶10、1∶9、2∶8、3∶7、4∶6时对复合膜理化性质的影响,测定膜的微观结构、蛋白结构、机械性能等理化性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添加的WG主... 为利用枧水处理的谷朊粉(WG)改良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性质,考察了m_(WG)∶m_(SPI)分别为0∶10、1∶9、2∶8、3∶7、4∶6时对复合膜理化性质的影响,测定膜的微观结构、蛋白结构、机械性能等理化性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添加的WG主要聚集在复合膜下表面,当m_(WG)∶m_(SPI)超过2∶8时膜的下表面网络结构会遭到破坏。根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的结果,发现WG会阻碍SPI分子之间的交联。SPI膜的抗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6.60 MPa和54.91%,伴随WG的添加抗拉伸强度逐渐下降而断裂伸长率逐渐上升。复合膜的水蒸气阻隔能力和上表面接触角随着WG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当m_(WG)∶m_(SPI)增加到2∶8时,WG/SPI复合膜的b*值达到了18.72的高值。差示扫描量热法的结果表明,在m_(WG)∶m_(SPI)为1∶9时,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最高。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添加枧水预处理的WG能提高SPI膜的部分物理性质,这将为SPI膜理化性质改良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谷朊粉 枧水 复合膜 水蒸气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物理交联提升聚乙烯醇耐湿耐热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康骁 马文中 +1 位作者 张佑 杨海存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1-250,共10页
利用玉米淀粉(CS)和桃胶(PG)协同改性聚乙烯醇(PVA)法,制备了PVA/CS/PG复合膜,考察了PVA分子量、不同CS添加量以及PG添加量(在相同CS添加量条件下)对PVA/CS/PG复合膜耐湿、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与PG的羟基与PVA发生了氢键相互作... 利用玉米淀粉(CS)和桃胶(PG)协同改性聚乙烯醇(PVA)法,制备了PVA/CS/PG复合膜,考察了PVA分子量、不同CS添加量以及PG添加量(在相同CS添加量条件下)对PVA/CS/PG复合膜耐湿、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与PG的羟基与PVA发生了氢键相互作用,PVA/CS/PG复合膜的晶粒尺寸减小,交联密度增加。同时,随着CS和PG含量的增加,复合膜的网格尺寸逐渐减小,热稳定性能提升。水蒸气透过测试表明,当w(CS)=2%和w(PG)=2%时,PG/CS/PVA复合膜含水率较未处理原膜提升了11.5%,水蒸气透过率下降了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玉米淀粉 桃胶 网络结构 水蒸气透过率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化学-光热协同抗菌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王柳 唐文杰 +3 位作者 赵璐瑶 安美文 刘阳 文美玲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45-545,共1页
目的针对目前皮肤修复敷料透气性能较差,抗感染能力弱等问题,本研究旨在研发一种有效抗伤口感染且具有透气性及吸水性能良好等特点的皮肤敷料。方法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制备聚乙烯醇/壳聚糖(PVA/CS)薄膜,然后加入氧化石墨烯(GO),制备PVA/... 目的针对目前皮肤修复敷料透气性能较差,抗感染能力弱等问题,本研究旨在研发一种有效抗伤口感染且具有透气性及吸水性能良好等特点的皮肤敷料。方法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制备聚乙烯醇/壳聚糖(PVA/CS)薄膜,然后加入氧化石墨烯(GO),制备PVA/CS/GO薄膜,使其具有光热抗菌性能;再使用支化聚乙酰亚胺(BPEI)改性GO为GO-BPEI,提高光热转化率,制备PVA/CS/GO-BPEI薄膜;为了进一步提高抗菌效果,加入稀土抗菌元素镧(La),制备PVA/CS/GO-BPEI/La薄膜;测试薄膜的抑菌性能、吸水性、透气性、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结果GO对细菌的切割破坏提高了纤维的抗菌能力,同时薄膜可光热抑菌,然而抑菌率呈现GO浓度依赖性,并且对大肠杆菌抑制率不到80%。改性为GO-BPEI之后提高了光热转换效率,抗菌效果增强,加入La之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超过95%。每种膜吸水率均超400%,有利于平衡伤口湿度。水蒸气透过率均超过3800 g/m2·24 h,透气性良好。弹性模量均在1~2 MPa,适合用作皮肤伤口敷料。CCK8检测显示每组细胞活力均可达到对照组的90%,无体外细胞毒性。结论本研究制备的纤维敷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透气性能、细胞相容性及力学性能,为临床皮肤创伤修复提供了有效的抗感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气性能 静电纺丝 伤口感染 抗感染能力 抗菌能力 细胞相容性 吸水性能 水蒸气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indal推出BICOR系列高阻隔性薄膜
14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8-188,共1页
Jindal薄膜公司推出了两款新型薄膜——BICOR 25和30 MBH568,这两款产品均为单一材料制成,分别采用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作为主要成分。BICOR MBH568作为一种透明阻隔薄膜,专为高速水平式自动包装机(HFFS)设计,它结合了最新的阻隔涂... Jindal薄膜公司推出了两款新型薄膜——BICOR 25和30 MBH568,这两款产品均为单一材料制成,分别采用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作为主要成分。BICOR MBH568作为一种透明阻隔薄膜,专为高速水平式自动包装机(HFFS)设计,它结合了最新的阻隔涂层技术和Jindal特有的VLTS密封技术,旨在提高包装效率和阻隔性能。这种薄膜可视为PVdC涂层薄膜的环保替代品,因为它提供了相同的水蒸气透过率(WVTR)、氧气透过率(OTR)以及优异的气味阻隔性能,同时还支持表面印刷,满足了多样化的包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薄膜 阻隔性能 水蒸气透过率 自动包装机 氧气透过 密封技术 水平式 MB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油/海藻酸钠薄膜物理特性和抗菌性能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吕飞 丁祎程 叶兴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8-272,共5页
为了研究开发新型可降解抗菌包装材料,该文以添加不同体积肉桂油到海藻酸钠膜液中制成的肉桂油/海藻酸钠抗菌薄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肉桂油添加量对肉桂油/海藻酸钠薄膜厚度、透光率、色泽和水蒸气透过率等物理特性的影响,同时,考察其... 为了研究开发新型可降解抗菌包装材料,该文以添加不同体积肉桂油到海藻酸钠膜液中制成的肉桂油/海藻酸钠抗菌薄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肉桂油添加量对肉桂油/海藻酸钠薄膜厚度、透光率、色泽和水蒸气透过率等物理特性的影响,同时,考察其对薄膜的抗菌性能的影响。膜液中肉桂油体积分数在0~1.0%时,薄膜厚度无明显变化,体积分数为1.2%时,薄膜厚度显著增加。随着肉桂油体积分数的增加,薄膜的透光率显著降低,薄膜水蒸气透过系数增大。肉桂油对薄膜色泽影响显著,随着肉桂油添加量的增加,薄膜色泽值a和b呈显著增加趋势。膜液中肉桂油体积分数为0.8%时,薄膜抗菌能力显著增强。研究结果表明,当膜液中肉桂油体积分数为0.8%时,薄膜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和物理性能。该研究可为肉桂油/海藻酸钠可降解抗菌薄膜生产工艺参数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 物理特性 肉桂油 海藻酸钠 抗菌薄膜 透光 水蒸气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和油酸修饰大豆蛋白复合膜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庆申 王璞 +4 位作者 雷虹 韩德权 冯萍 吴华 程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52-58,共7页
利用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可食性的食品保鲜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甘油和油酸对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SPI)薄膜进行修饰,通过FT-IR分析成膜粒子的结构变化,对不同薄膜的形态、拉伸强度、水蒸气透过率、光学特性、过氧化值和接触角进行了分析,结... 利用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可食性的食品保鲜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甘油和油酸对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SPI)薄膜进行修饰,通过FT-IR分析成膜粒子的结构变化,对不同薄膜的形态、拉伸强度、水蒸气透过率、光学特性、过氧化值和接触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酸改变了溶液中粒子的基团组成,从超微结构可以看出油酸处理的薄膜表面比较粗糙,同时拉伸强度和水蒸气透过率有所降低,机械强度和光学特性与超微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另外,pH值和温度对溶液的成膜特性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油酸 甘油 水蒸气透过率 接触角 透光值 机械性能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类物质对鱼糜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聂小华 王宁宁 +1 位作者 龚燕丹 许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4,共4页
通过考察机械强度、水蒸气透过率、色泽、透光率和蛋白溶出率等指标,研究了单宁酸、苹果多酚、原花青素和茶多酚等酚类物质对鱼糜蛋白膜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多酚、原花青素、茶多酚可显著增加鱼糜蛋白膜抗拉强度和降低膜延伸率... 通过考察机械强度、水蒸气透过率、色泽、透光率和蛋白溶出率等指标,研究了单宁酸、苹果多酚、原花青素和茶多酚等酚类物质对鱼糜蛋白膜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多酚、原花青素、茶多酚可显著增加鱼糜蛋白膜抗拉强度和降低膜延伸率,当其添加量为5%时膜抗拉强度分别增加了23.28%、26.98%和23.02%,而膜延伸率降低了50%以上,同时酚类物质可减小鱼糜蛋白膜水蒸气透过率和透光率,加深鱼糜蛋白膜的颜色;酚类物质会抑制鱼糜蛋白膜中蛋白溶出率,苹果多酚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蛋白膜 酚类物质 机械强度 水蒸气透过率 蛋白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条件和增塑剂对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膜阻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卢星池 邓放明 肖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107,共6页
研究温度、湿度等干燥条件和甘油、山梨醇作为增塑剂对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率和阻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燥温度为50℃、湿度为55%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膜的阻隔性能最佳。山梨醇和甘油的添加使膜... 研究温度、湿度等干燥条件和甘油、山梨醇作为增塑剂对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率和阻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燥温度为50℃、湿度为55%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膜的阻隔性能最佳。山梨醇和甘油的添加使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增大,阻氧性降低,且山梨醇对膜阻氧性抑制效果比甘油更大。对添加增塑剂的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膜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小分子醇类增塑剂阻碍了大分子间氢键的形成,破坏了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利于膜形成均匀立体的网状结构,使膜结构变得疏松,改变了膜的阻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用膜 海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多元醇 水蒸气透过率 阻氧性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食性壳聚糖包装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雅芬 王慧俐 《东海海洋》 2001年第2期32-38,共7页
以壳聚糖为成膜剂 ,以体积比为 1 %的乙酸水溶液为溶剂配制成壳聚糖成膜液 ,在成膜液中加入硬脂酸 ,用流涎法分别制成壳聚糖简单可食性包装膜和壳聚糖硬脂酸复合可食性包装膜。对膜的性能如抗拉强度、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气体透过率... 以壳聚糖为成膜剂 ,以体积比为 1 %的乙酸水溶液为溶剂配制成壳聚糖成膜液 ,在成膜液中加入硬脂酸 ,用流涎法分别制成壳聚糖简单可食性包装膜和壳聚糖硬脂酸复合可食性包装膜。对膜的性能如抗拉强度、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气体透过率、折痕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膜性能的优劣与壳聚糖、硬脂酸等含量及成膜时的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可食性包装膜 抗拉强度 水蒸气透过率 空气透过 折痕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剂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可食性膜透水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丹 马越 +3 位作者 张超 赵晓燕 岳喜庆 雷安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24,共4页
比较了11种乳化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蜂蜡、斯潘60和斯潘40对膜阻水性能具有最佳改善效果。进一步研究了这3种乳化剂单一添加和复合使用时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得出复合使用不如单一使用时改... 比较了11种乳化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蜂蜡、斯潘60和斯潘40对膜阻水性能具有最佳改善效果。进一步研究了这3种乳化剂单一添加和复合使用时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得出复合使用不如单一使用时改善效果好,且3 g/L质量浓度的蜂蜡对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水性的改善作用最好,使水蒸气透过率达到18.93 g.mm/(m2.d.kPa),缩减为未加乳化剂时的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可食性膜 乳化剂 水蒸气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