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蒸气活化制备生物质活性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勤 金保升 +3 位作者 黄亚继 仲兆平 李斌 孙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8-1011,共4页
以稻壳、花生壳和玉米芯为原料,采用物理活化法以水蒸气为活化剂制备得到活性炭.分析了水蒸气活化机理,并通过对活性炭得率高低、亚甲基蓝脱色效果强弱的比较,讨论了活化时间(t)、活化温度(T)和水蒸气流量(QH2O)对活性炭的炭活化得率(Cy... 以稻壳、花生壳和玉米芯为原料,采用物理活化法以水蒸气为活化剂制备得到活性炭.分析了水蒸气活化机理,并通过对活性炭得率高低、亚甲基蓝脱色效果强弱的比较,讨论了活化时间(t)、活化温度(T)和水蒸气流量(QH2O)对活性炭的炭活化得率(Cyield)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t的延长和T的升高,3种原料制得的Cyield不断降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先升高后降低;随着QH2O的增加,Cyield先降低后升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先升高后降低.通过比较,得出玉米芯是3种原料中最佳的制备活性炭的物质,其最佳工艺条件为T=800℃,t=90min和QH2O=15mL/h,所制备的活性炭得率为26.18%,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50mL/g,比表面积为924.48m2/g,孔平均尺寸为2.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活性炭 水蒸气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中水蒸气活化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杰 吴彦 +1 位作者 王宁会 张彦彬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7-270,共4页
在脉冲放电电极系统前端添加一套由芒刺状尖嘴和板电极构成的活化电极系统 ,对水蒸气进行活化处理 ,使在脉冲放电脱硫过程中产生更多与水有关的自由基 ,从而提高脉冲放电脱硫效率 .研究了活化电极系统的电晕放电特性 ,水蒸气对脉冲电极... 在脉冲放电电极系统前端添加一套由芒刺状尖嘴和板电极构成的活化电极系统 ,对水蒸气进行活化处理 ,使在脉冲放电脱硫过程中产生更多与水有关的自由基 ,从而提高脉冲放电脱硫效率 .研究了活化电极系统的电晕放电特性 ,水蒸气对脉冲电极系统放电波形的影响 ,活化电极系统的水蒸气活化脱硫作用 ,脉冲放电脱硫中水蒸气活化作用 ;并对活化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简单探讨 .实验表明 ,水蒸气活化可使脉冲放电脱硫效率提高约 1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活化 脱硫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 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水蒸气活化法制活性炭的立式活化炉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应梯 潘炘 +3 位作者 王进 张文福 于海霞 庄晓伟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81-85,共5页
为了开发新型高效的水蒸气活化法制活性炭的活化设备,选择高铝耐火砖和耐高温、耐腐蚀的310S不锈钢为主要材料,设计一种机械自动匀速加料和出料的立式活化炉,在该活化炉的活化段四周设置冷炉预热用燃气烧嘴,在活化炉中安装多层活化圆盘... 为了开发新型高效的水蒸气活化法制活性炭的活化设备,选择高铝耐火砖和耐高温、耐腐蚀的310S不锈钢为主要材料,设计一种机械自动匀速加料和出料的立式活化炉,在该活化炉的活化段四周设置冷炉预热用燃气烧嘴,在活化炉中安装多层活化圆盘和刮料耙叶,在活化圆盘上设置环形蒸汽管,并在蒸汽管上均匀开设小孔,使水蒸气与炭料均匀接触,利用活化炉的高温预热水蒸气,确保水蒸气与炭料的活化反应均匀高效。该活化炉具有占地面积小、自动连续加料和出料、活化产量较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 烟道气 活性炭 水蒸气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松籽壳活性炭工艺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志杰 郑尊彬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6期85-87,共3页
研究了水蒸气法活化制备松籽壳活性炭的工艺条件,探讨了炭化温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水蒸气用量对活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炭化温度500℃、活化温度950℃、活化时间120 min和水蒸气用量为炭化料的1.8倍,制备的活性... 研究了水蒸气法活化制备松籽壳活性炭的工艺条件,探讨了炭化温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水蒸气用量对活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炭化温度500℃、活化温度950℃、活化时间120 min和水蒸气用量为炭化料的1.8倍,制备的活性炭碘值1144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171 mL/g,产品得率15.6%。这些指标与木质活性炭相当,且投资少,能耗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籽壳 水蒸气活化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活化制备竹质成型活性炭及其对二硫化碳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许伟 孙康 +3 位作者 缪存标 王傲 宋曜光 刘军利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46,共7页
竹材是重要的林业可再生资源,以竹材代替木材制备活性炭可节省大量木材。以竹粉为原料,经磷酸活化成型后进行水蒸气二次活化,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了高吸附性能活性炭。通过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N_2吸附-脱附等温线、二硫化碳动... 竹材是重要的林业可再生资源,以竹材代替木材制备活性炭可节省大量木材。以竹粉为原料,经磷酸活化成型后进行水蒸气二次活化,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了高吸附性能活性炭。通过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N_2吸附-脱附等温线、二硫化碳动态吸附量等对所制活性炭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磷酸浸渍比1.2∶1、活化时间20 min、活化温度450℃,水蒸气活化温度875℃、活化时间1 h、流量3.0 m L/min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BET比表面积为1 264.60 m^2/g、总孔容积为1.227 cm^3/g、平均孔径为3.88 nm、碘吸附值为1 452.96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307.5 mg/g、强度为91.76%、得率为30.42%;在动态干燥和30%相对湿度条件下,对二硫化碳的单位质量吸附量分别为0.416和0.390 g/g。活性炭对CS2的吸附能力主要与活性炭的孔结构有关,微孔发达、平均孔径小、碘吸附值高的活性炭更有利于CS2的吸附。由于竹材表观密度相对较低,且受到竹材自身组分的限制,所制活性炭的强度低于椰壳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竹质成型活性炭 水蒸气二次活化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子壳热解炭活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罡 蒋恩臣 +6 位作者 王明峰 史冬冬 马谦 叶敏 郭信辉 李世博 张世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以松子壳为原料,采用常规热解法得到松子壳炭,利用水蒸气活化的方法制备了微孔率较高的活性炭,并测定其吸附能力。利用红外光谱(FT-IR)、氮气吸脱附曲线、扫描电镜(SEM)对热解炭及相应活性炭进行了表征。最佳活化工艺为活化温度850℃,... 以松子壳为原料,采用常规热解法得到松子壳炭,利用水蒸气活化的方法制备了微孔率较高的活性炭,并测定其吸附能力。利用红外光谱(FT-IR)、氮气吸脱附曲线、扫描电镜(SEM)对热解炭及相应活性炭进行了表征。最佳活化工艺为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60 min,水蒸气流量0.3 g/min。在该条件下松子壳活性炭得率为34%,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86 mg/g,碘吸附值为1 097 mg/g,比表面积为1 094.895 m2/g,平均孔径为3.95nm。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热解炭已经具备一定的孔隙结构,活化过程中活化剂能够有效去除堵塞热解炭孔隙的杂质和不定型炭,形成丰富的微孔结构和少量的介孔、大孔。该研究为松子壳活性炭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子壳 热解 活性炭 水蒸气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条件对酚醛基活性炭布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耿煜 宋燕 +2 位作者 田永明 郭全贵 刘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19,共6页
以实验室自制的酚醛基纤维布为原料,通过水蒸气活化制备了系列酚醛基活性炭布(ACCs),利用低温N2(77K)吸附法测定了所制活性炭布的孔结构,将所制备的活性炭布用做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用恒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技术考察了所制模拟电容器... 以实验室自制的酚醛基纤维布为原料,通过水蒸气活化制备了系列酚醛基活性炭布(ACCs),利用低温N2(77K)吸附法测定了所制活性炭布的孔结构,将所制备的活性炭布用做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用恒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技术考察了所制模拟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电解液:1M(CH2CH3)3CH3NBF4/PC)。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或活化时间的延长,所制活性炭布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增大,中孔比表面积也得到明显提高。活性炭布的比电容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大,其中950℃活化90min的样品在50mA.g-1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达到158F.g-1。电容保持率(C500/C50)随着样品中孔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大,900℃活化120min的样品的电容保持率达到91.1%;随着平均孔径的增大,表征电极导电性的参数IR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布 水蒸气活化 孔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改性-活化对褐煤热解焦脱硫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张蕾 张念 +3 位作者 沙响玲 刘茜 吕宝鹏 王龙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7-140 5,5,共5页
为考察硝酸改性-活化过程对热解焦烟气脱硫性能的影响,采用褐煤热解焦为原料,经过硝酸改性和水蒸气活化后进行脱硫性能评价,研究不同的活化条件对热解焦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液比为2.5︰1.0,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4 h,硝... 为考察硝酸改性-活化过程对热解焦烟气脱硫性能的影响,采用褐煤热解焦为原料,经过硝酸改性和水蒸气活化后进行脱硫性能评价,研究不同的活化条件对热解焦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液比为2.5︰1.0,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4 h,硝酸溶液体积分数为25%的条件下,经过硝酸改性后,改性热解焦的SO2转化率维持在70%以上的时间增加6 min;在此基础上,将硝酸改性后的热解焦进行水蒸气活化。结果表明:活化温度为影响脱硫活性的最显著因素,温度800℃、水蒸气流量0.264 L/h、活化时间1.5 h是改性-活化热解焦的最优活化条件,在此条件下SO2转化率维持在70%以上的时间较未活化时增加2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烟气脱硫 硝酸改性 水蒸气活化 热解焦 SO2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定型煤基活性焦制备及预处理影响研究
9
作者 李阳 靳晓灵 +7 位作者 杨成龙 赵瀚辰 贾晨光 蔡铭 笪耀东 楚良 邓磊 车得福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0-531,共12页
我国煤炭燃烧排放大量的SO2和NOx等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需要寻找一种清洁高效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煤基活性焦因其脱除效率高,再生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备受关注,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柱状和粉末状活性焦上.为研究大粒径煤基活性焦... 我国煤炭燃烧排放大量的SO2和NOx等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需要寻找一种清洁高效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煤基活性焦因其脱除效率高,再生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备受关注,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柱状和粉末状活性焦上.为研究大粒径煤基活性焦的制备参数和预处理对活性焦理化特性的影响,对原煤颗粒进行高温空气预氧化处理,并通过炭化-水蒸气活化两步法制备活性焦.结果表明:低温长时间活化可使炭化料内部孔隙充分刻蚀,显著提高比表面积和孔容,以水蒸气作为活化剂有利于微孔和介孔协同发展,适合制备大粒径分级孔结构活性焦.700℃活化3 h制得的府谷煤活性焦比表面积为429.54 m^(2)/g,介孔占比27.80%;850℃活化3 h制得的大同煤活性焦比表面积为892.20 m^(2)/g,介孔占比21.46%.高温空气预氧化能够改变原煤内部结构,对府谷煤颗粒在200℃下预氧化15 h后,氧化煤内部成分和结构基本稳定,脂肪结构被消耗的同时生成了大量含氧官能团.预氧化处理对炭化过程的影响较为显著,氧化煤在炭化过程中热塑性特征显著降低,减少了焦油对孔隙的堵塞,此外,含氧官能团的交联作用也促进了煤中大分子的缩聚和孔隙的形成,从此促进初步孔隙的发展.虽然预氧化使得活性焦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都有所增大,但活化剂和样品之间的成孔路径未产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活性焦 分级孔 脱硫脱硝 水蒸气活化 空气预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竹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华宇 刘焕 +3 位作者 王国睿 郝海彦 王天赐 张文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9-436,共8页
【目的】为充分利用刺竹Bambusa sinospinosa材,提高其利用率,进一步探究刺竹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使用领域,以达到提升其附加值的目的。【方法】以刺竹炭为原料,使用水蒸气活化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究温度、时间、水蒸气量对刺竹活性炭... 【目的】为充分利用刺竹Bambusa sinospinosa材,提高其利用率,进一步探究刺竹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使用领域,以达到提升其附加值的目的。【方法】以刺竹炭为原料,使用水蒸气活化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究温度、时间、水蒸气量对刺竹活性炭的得率及吸附性能的影响。使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刺竹活性炭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①刺竹活性炭的最优活化工艺为:活化温度875℃、活化时间2.0 h、水蒸气量0.50 L·h^(−1)。在该工艺下制备的刺竹活性炭得率为29.07%,强度达97.68%,碘吸附值为1235.03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76 mg·g^(−1),吸附性能较好。②红外吸收光谱表明:经活化之后峰值在3130、3010、1670 cm^(−1)等处变弱,876、809、747 cm^(−1)处吸收峰消失,但主要峰依然存在;XRD分析表明:活性炭中含有石墨α轴结构;经比表面积测试和电镜观察,最优工艺活化后的刺竹活性炭孔隙发达,孔容、孔径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总孔容为0.489 cm^(3)·g^(−1),微孔容为0.388 cm^(3)·g^(−1),平均孔径为23.378 nm,BET比表面积为837.005 m^(2)·g^(−1)。【结论】使用最优活化工艺所制备的刺竹活性炭具有较好的性能,可用于吸附、除污等不同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竹 活性炭 水蒸气活化 吸附性能 活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石油渣油为原料制备多孔炭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灿 黄正宏 +2 位作者 张江南 康飞宇 梁吉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4-347,共4页
以石油渣油为原料,分别采取传统的水蒸气活化和类模板法制备多孔炭材料,并采用氮吸附、XRD和SEM等分析手段对得到的多孔炭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蒸气活化制备的多孔炭以微孔为主,且随着活化时间的增加,比表面积增大,炭收率减小。而类... 以石油渣油为原料,分别采取传统的水蒸气活化和类模板法制备多孔炭材料,并采用氮吸附、XRD和SEM等分析手段对得到的多孔炭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蒸气活化制备的多孔炭以微孔为主,且随着活化时间的增加,比表面积增大,炭收率减小。而类模板法制备的多孔炭以中孔为主,且随着MgO/渣油配比值的增加,其比表面积随之增大,炭收率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多孔炭 水蒸气活化 乙酸镁 类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织物制备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磊 郝露 徐山青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6-80,共5页
为研究以废旧织物为原料制备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及其吸附机制,以日常生活中废旧棉织物、黄麻织物和棉/亚麻混纺织物为原料,通过氮气将水蒸气送入高温管式炉进行活化制备活性炭材料,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750℃,活化时间50 min,水... 为研究以废旧织物为原料制备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及其吸附机制,以日常生活中废旧棉织物、黄麻织物和棉/亚麻混纺织物为原料,通过氮气将水蒸气送入高温管式炉进行活化制备活性炭材料,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750℃,活化时间50 min,水蒸气载体流速240 L/h。通过分析活性炭的氮气吸附等温线,并利用BET法计算活性炭的比表面积,用BJH方程表征了活性炭的孔结构,同时重点考察了3种活性炭样品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棉、黄麻和棉/亚麻混纺3种原料活性炭样品的比表面积分别为703.05、719.93、648.25 m2/g,亚甲基蓝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41.49、267.13和242.68 mg/g,而且3种活性炭样品均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织物制备的活性炭 水蒸气活化 亚甲基蓝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棉/亚麻混纺织物制备活性炭的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磊 郝露 徐山青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25,共5页
为实现废弃织物的综合利用,以废弃的棉/亚麻(50/50)混纺织物为原料,以氮气为载体,将水蒸气送入高温管式炉中进行活化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水蒸气的载体流速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的影响;利用废弃棉/亚麻活性... 为实现废弃织物的综合利用,以废弃的棉/亚麻(50/50)混纺织物为原料,以氮气为载体,将水蒸气送入高温管式炉中进行活化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水蒸气的载体流速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的影响;利用废弃棉/亚麻活性炭的碘吸附量来表征其吸附能力,分析结构性能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水蒸气载体流速的增加,活性炭碘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而孔直径不断增大;当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50 min、水蒸气载体流速为240 L/h时,活性炭比表面积及孔容达到最大,分别为1 047.34 m2/g和1.25 cm3/g,孔直径在18 nm左右,碘吸附量为805.16 mg/g;当活化温度为750℃,活化时间为50 min,水蒸气载体流速为240 L/h时,活性炭比表面积为648.25 m2/g,孔直径为4 nm左右,此时碘吸附量达到最大值,为1 079.3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棉/亚麻混纺织物 活性炭 孔径分布 水蒸气活化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焦的制备及VOCs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君 李蕊 +1 位作者 陈奇 王屯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8-131,共4页
以生物质废弃物(稻壳、核桃壳、橘皮)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焦吸附剂;采用水蒸气活化扩孔,以H_(3)PO_(4)或H_(2)O_(2)对生物质焦进行改性,强化其苯吸附性能;研究了生物质得焦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3种生物质... 以生物质废弃物(稻壳、核桃壳、橘皮)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焦吸附剂;采用水蒸气活化扩孔,以H_(3)PO_(4)或H_(2)O_(2)对生物质焦进行改性,强化其苯吸附性能;研究了生物质得焦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3种生物质得焦率均逐渐降低,稻壳的得焦率明显高于核桃壳和橘皮;红外光谱分析证实3种吸附剂表面均含有C—H键,稻壳焦表面还存在大量的C—O键,而橘皮焦表面存在含有C≡N键的芳香族氰化物;3种原始生物质焦中核桃壳焦的苯吸附效率较高,稻壳焦相对较低,经过水蒸气活化扩孔后,稻壳焦的苯吸附脱除效率在处理60 min时仍能维持在85%以上,H_(3)PO_(4)改性稻壳焦的苯吸附脱除效率也达到80%以上,而H_(2)O_(2)改性的稻壳焦对苯的吸附性能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焦 稻壳焦 核桃壳焦 橘皮焦 水蒸气活化 磷酸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Hg removal from flue gas by dry FGD 被引量:5
15
作者 Wang Fan Wang Hongmei +4 位作者 Zhang Fan Zhu Jinwei Tian Gang Liu Yu Mao Jixi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第1期107-110,共4页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SO2 and Hg removal from flue gas, an experimental packed bed reactor was designed to simulate the dry FGD, where a mixture of lime and fly ash in ratio 1:3 w/w was used as the S02 and Hg sor...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SO2 and Hg removal from flue gas, an experimental packed bed reactor was designed to simulate the dry FGD, where a mixture of lime and fly ash in ratio 1:3 w/w was used as the S02 and Hg sorbent, and steam at temperature of 100 ℃ was applied for activation of the sorbent, while the activation time set to 20 rain. The experi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SO2/Hg sorbent characteristics, 50% breakthrough time for SO2/Hg removal, sorbent packed bed depth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steam activation, the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specific pore volume increased from 37.8 to 45.5 m^2/g and from 0.42 to 0.51 cm^3/g, respectively. With activation of the sorbent by steam, the 50% breakthrough times of SO2 and Hg removal increased from 34 to 42 rain and from 23 to 45 rain, respectively. When the packed bed depth was increased from 5 to 25 ram. the 50% breakthrough times for Hg and S02 removal increased from 12 to 52 rain and from 6 to 47 rain, respective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50% breakthrough of SO2/Hg removal decreased accordingly. Steam activation can efficiently improve SO2/Hg removal simultane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 removal Hg removal Dry FGD Sorbent activ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