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见光与红外联合检测的火焰温度场及气固体积分数场同时重建研究
1
作者 张怡雯 常珂 +2 位作者 刘蒙 罗自学 程强 《煤炭转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9,共12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和红外联合检测的火焰温度场及气固组分体积分数同时重建的方法。首先,搭建了火焰图像检测实验平台,对21%O_(2),25%O_(2),30%O_(2)工况下的乙烯扩散火焰进行实验检测,利用高光谱相机、前置滤光片的短波红外相机和...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和红外联合检测的火焰温度场及气固组分体积分数同时重建的方法。首先,搭建了火焰图像检测实验平台,对21%O_(2),25%O_(2),30%O_(2)工况下的乙烯扩散火焰进行实验检测,利用高光谱相机、前置滤光片的短波红外相机和中波红外热像仪同时拍摄获取火焰图像;随后,通过检测得到的可见光波长下的辐射强度分布,重建得到火焰温度及烟黑体积分数分布,通过检测得到的红外波段下的辐射强度分布,结合水蒸气与二氧化碳对波长的选择吸收性,扣除烟黑在相应红外波段的辐射贡献后,重建得到火焰中水蒸气及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分布;最后,将温度检测结果与热电偶测温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误差在10%内;体积分数检测结果与文献中的结果及模拟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与红外联合检测 火焰温度 烟黑体积分数 水蒸气体积分数 二氧化碳体积 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燃煤锅炉烟气再循环方式选择与水分平衡计算 被引量:18
2
作者 阎维平 董静兰 马凯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93-898,943,共7页
在不同的二次烟气再循环方式下,以300 MW富氧燃烧锅炉机组为例,对分别采用直接接触式冷却器(DCC)进行烟气脱水和湿式脱硫(FGD)与DCC串联进行烟气脱硫及脱水的富氧燃烧系统详细计算并比较了烟气中水蒸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并计算和比较... 在不同的二次烟气再循环方式下,以300 MW富氧燃烧锅炉机组为例,对分别采用直接接触式冷却器(DCC)进行烟气脱水和湿式脱硫(FGD)与DCC串联进行烟气脱硫及脱水的富氧燃烧系统详细计算并比较了烟气中水蒸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并计算和比较了各种布置方式下的风机功耗.结果表明:单独采用DCC脱水情况下,锅炉烟气水蒸气体积分数比空气燃烧方式下高10%-15%;二次循环烟气脱水时,锅炉烟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比空气燃烧方式下高约3%;FGD与DCC串联布置时的锅炉流通烟气水蒸气含量略高于采用单独DCC时二次循环烟气脱水的水蒸气含量;电厂循环水温度为30℃时,DCC出口烟气理论水蒸气体积分数为4.28%;单独采用DCC脱水的干烟气循环方式的风机总电耗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燃烧 烟气再循环 水蒸气体积分数 DCC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H_2O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放电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源 方志 杨静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92-2598,共7页
为了研究水蒸气体积分数对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放电机理及放电效率的影响,进而产生高活性低温等离子体并优化其效率。通过对大气压氩水等离子体射流的电压电流波形和Lissajous图形等电气特性的测量及发射光谱和发光图像等光学特性诊断... 为了研究水蒸气体积分数对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放电机理及放电效率的影响,进而产生高活性低温等离子体并优化其效率。通过对大气压氩水等离子体射流的电压电流波形和Lissajous图形等电气特性的测量及发射光谱和发光图像等光学特性诊断,研究了不同水蒸气体积分数时,等离子体射流的放电特性。通过计算放电功率、传输电荷量、电子激发温度、分子振动温度和分子转动温度等主要放电参量,研究了它们随水蒸气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放电机理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r/H2O等离子体射流除了产生N2和Ar。还有OH和O,气体温度在525~720K之间变化,为典型的低温等离子体;随着水蒸气体积分数的增加,等离子体习习喷出管口的长度减小,放电功率减小,发光强度减弱,转动温度和振动温度增加;相同功率下,水蒸气体积分数为0.5%时,产生的OH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 放电特性 放电参量 水蒸气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c oxidation behavior of Fe-9Cr-1Mo steel in water vapor atmosphere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都清 刘光明 +1 位作者 赵国群 管延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535-540,共6页
The cyclic oxidation behavior of Fe-9Cr-1Mo steel (9Cr-1Mo) in 10%H2O+90%Ar (volume fraction) atmosphere at 600, 650 and 700 ℃ for various time was studied. The oxidation mechanism of 9Cr-1Mo steel in 10%H2O+90%Ar at... The cyclic oxidation behavior of Fe-9Cr-1Mo steel (9Cr-1Mo) in 10%H2O+90%Ar (volume fraction) atmosphere at 600, 650 and 700 ℃ for various time was studied. The oxidation mechanism of 9Cr-1Mo steel in 10%H2O+90%Ar atmosphere was discussed. The thermal stress was evaluated in two oxide layers to illustrate the spallation of the oxide lay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exists a duplex oxide scale with an outer layer of Fe2O3 and an inner layer of mixed (Fe, Cr)3O4 formed on 9Cr-1Mo steel during cyclic oxidation. Some cracks generated in both inner and outer oxide layers. Parts of oxide scales spalled from substrate during the cyclic oxidation. A higher tensile stress in the oxide layer is formed at the early oxidation stage than at the later oxidation stage during heating. This tensile stress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cracks in the oxide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9Cr-1Mo steel water vapor cyclic oxidation CRA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