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PEG@SDS超细纤维水蒸发器的复合结构设计及其液体传输行为
1
作者 赵珂 张恒 +3 位作者 翟倩 甄琪 苏天阳 崔景强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4-1024,共11页
为增强纤维基水蒸发器的液体传输能力,利用熔喷-热熔复合工艺,设计并制备了一种三层复合结构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超细纤维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液体接触角测量仪和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对其形貌结构和液体传输行为进行... 为增强纤维基水蒸发器的液体传输能力,利用熔喷-热熔复合工艺,设计并制备了一种三层复合结构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超细纤维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液体接触角测量仪和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对其形貌结构和液体传输行为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得益于样品在厚度方向上纤维直径和水润湿能力的规则分布,单向水分传递指数增加到了533.19%、吸液速率增大到了2.37mg/s,从而在613.52W/m^(2)光强下获得了1.27kg/(m^(2)·h)的水蒸发速率。同时,样品表现出优异的可水洗性,利于重复利用,且纵横向拉伸断裂强力分别为67.37N和35.39N,以期为可降解海水蒸发器液体传输能力的提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发器 复合材料 液体单向传输 结构设计 润湿梯度效应 差动毛细效应 超细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农田灌溉的轻木基水蒸发器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2
作者 褚小龙 《南方农机》 2024年第3期58-60,共3页
【目的】在淡水资源愈发短缺的背景下,解决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存在的能耗大、成本高、污染重等问题,利用海水淡化技术为农田灌溉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方法】通过利用植酸水溶液(Phytic acid,PA)对轻木(Balsa wood,BW)表面进行改性,成... 【目的】在淡水资源愈发短缺的背景下,解决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存在的能耗大、成本高、污染重等问题,利用海水淡化技术为农田灌溉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方法】通过利用植酸水溶液(Phytic acid,PA)对轻木(Balsa wood,BW)表面进行改性,成功制备了具备优异蒸发性能的植酸改性轻木水蒸发器(PA-BW)。以自浮性优异的轻木为研究基础,利用植酸对轻木蒸发面进行一步处理,在120℃的环境中进行保温处理,成功制作了具有优异光-热转化能力的太阳能界面水蒸发器。【结果】PA-BW蒸发器在1个太阳的光照强度下有着1.64 kg·m-2·h-1的蒸发速率和高达94.1%的光-汽转化效率,远远优于未经处理的轻木(0.81 kg·m-2·h-1,44.7%)。【结论】PA-BW蒸发器由于实验步骤简单、成分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和污染,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木材改性的方案具有简便、温和、通用性强等优点,在未来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助力农田灌溉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化 植酸 轻木 太阳能界面水蒸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化钛/粘胶纤维束集合体太阳能界面水蒸发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3
作者 娄辉清 上媛媛 +1 位作者 曹先仲 徐蓓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5,共7页
为提高太阳能光热转化效率,基于太阳能驱动的界面水蒸发原理,结合粘胶纤维的形貌和性能特点,通过在垂直排列的粘胶纤维束端面构筑碳氮化钛(MXene)作为光热转化层,制备MXene/粘胶纤维束集合体太阳能界面水蒸发器,并系统分析MXene涂层数... 为提高太阳能光热转化效率,基于太阳能驱动的界面水蒸发原理,结合粘胶纤维的形貌和性能特点,通过在垂直排列的粘胶纤维束端面构筑碳氮化钛(MXene)作为光热转化层,制备MXene/粘胶纤维束集合体太阳能界面水蒸发器,并系统分析MXene涂层数、光照强度对太阳能界面水蒸发器蒸发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粘胶纤维表面的沟槽结构及其集合体垂直排列形成的毛细孔为水传输提供了有利通道;纤维束集合体端面涂覆光热转换材料MXene和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器件的水蒸发性能,当MXene涂层数由1层增加至5层时,其蒸发速率和蒸发效率分别从0.78 kg/(m^(2)·h)和39.4%提高至1.47 kg/(m^(2)·h)和74.4%;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太阳能界面水蒸发器的蒸发性能也随之大幅提高,当光照强度由1 kW/m^(2)增加到5 kW/m^(2)时,其蒸发速率由1.47 kg/(m^(2)·h)提高至6.45 kg/(m^(2)·h),蒸发效率由70.6%提高至82.4%;太阳能界面水蒸发器在2 kW/m^(2)的光照强度下使用144 h后,其蒸发速率和蒸发效率仍分别高达3.31 kg/(m^(2)·h)和82.1%,与初始值相比仅降低4.1%和3.5%,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纤维束 碳氮化钛 太阳能界面水蒸发器 光热转换层 蒸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膜式水蒸发散热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戴承浩 苗建印 +2 位作者 王玉莹 陈跃勇 吕巍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72,共6页
针对空间膜式水蒸发器(SWME)中水工质蒸发过程的散热问题,应用管内对流换热和努森扩散-泊肃叶流动混合传质模型对该过程进行了数学描述。通过开展地面试验与数值计算,对工作参数与膜式水蒸发原理试样件稳态散热量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 针对空间膜式水蒸发器(SWME)中水工质蒸发过程的散热问题,应用管内对流换热和努森扩散-泊肃叶流动混合传质模型对该过程进行了数学描述。通过开展地面试验与数值计算,对工作参数与膜式水蒸发原理试样件稳态散热量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入口温度和环境压力通过影响膜式水蒸发过程的压差驱动力,对该过程的稳态散热量产生显著影响,稳态散热量随流体入口温度线性增加,而与环境压力呈现负相关性。在小功率散热情况下,膜式水蒸发原理试样件散热量的单管数学模型计算值与试验结果之间的偏差更小。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空间膜式水蒸发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膜式水蒸发器 工作参数 压差驱动力 稳态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气压高空膜式水蒸发循环冷却试验研究
5
作者 杨宝山 张文瑞 +2 位作者 朱建炳 于凯盈 于锟锟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82,共7页
为研究膜式水蒸发(WME)循环冷却技术在低气压高空环境中的应用可能,搭建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的WME循环冷却系统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低于10 kPa的低气压环境下可以实现将55—70℃的热水降温至45—55℃的冷水,膜组件进出口温差最... 为研究膜式水蒸发(WME)循环冷却技术在低气压高空环境中的应用可能,搭建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的WME循环冷却系统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低于10 kPa的低气压环境下可以实现将55—70℃的热水降温至45—55℃的冷水,膜组件进出口温差最大达到16.8℃,制冷功率达到4 kW,膜组件热效率高于80%;系统具有一定自适应能力,随着加热功率的提高,制冷量也相应提高;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易实现,在低气压高空温控应用中有着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气压高空环境 膜式水蒸发器 循环冷却 热效率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simulation of drum level sloshing of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6
作者 曹小玲 皮正仁 +2 位作者 蒋绍坚 杨卫宏 B.Wlodzimerz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413-423,共11页
Drum level sloshing is the latest discovery in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HRSG) in combined cycle, and shows certain negative influence on drum level controlling. In order to improve drum level ... Drum level sloshing is the latest discovery in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HRSG) in combined cycle, and shows certain negative influence on drum level controlling. In order to improve drum level controlling,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drum level sloshing were investigated. Firstly, drum sub-modules were developed using the method of modularization modeling, and then the model of drum level sloshing was set up as wel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experimental rig, and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using the obtained experimental results. Dynamic simulation was made based on the model to get a 3-D graph of drum level sloshing, which shows a vivid procedure of drum level sloshing. The effect of feed-water flow rate, main-steam flow rate and heating quantity on the drum level sloshing was analy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ignals with frequency higher than 0.05 Hz are that of drum level sloshing, the signals with frequency of 0.0-0.05 Hz are that of drum level trendy and "false water level", and variation of the feed-water flow rates, main-steam flow rates and heating quantities can change the frequency of drum level sloshing, i.e., the frequency of sloshing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eed-water flow rate, or the decrease of the main-steam flow rate and the heating quantity. This research work is fundamental to improv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drum level signal and precise controlling of drum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cycle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false level drum level sloshing model modularization mod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