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克藻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26
1
作者 何池全 叶居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54-758,共5页
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抑制藻类的机制除了对光和矿质营养(N、P等)的竞争外,主要是由于石菖蒲根系向水体分泌的化学物质,能伤害和清除藻类(化感作用allelopathiceffect),用培植石菖蒲的水培养藻类,可破坏藻类的叶绿素a,使其光合速... 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抑制藻类的机制除了对光和矿质营养(N、P等)的竞争外,主要是由于石菖蒲根系向水体分泌的化学物质,能伤害和清除藻类(化感作用allelopathiceffect),用培植石菖蒲的水培养藻类,可破坏藻类的叶绿素a,使其光合速率、细胞还原TTC能力显著下降;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看到藻细胞从鲜红色变为淡蓝色,表明石菖蒲对藻类有显著的克制效果,可用于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繁生;通过根系分泌物的提取实验,显示该分泌物对同一受体产生浓度效应,它的浓度阈值为30~45ul/di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 化感 藻类 分泌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水淹条件下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菖蒲(Acorus calamus)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存活及生长响应 被引量:54
2
作者 王海锋 曾波 +3 位作者 乔普 李娅 罗芳丽 叶小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71-2580,共10页
人工构建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是控制消落区水土流失、保护消落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选择能够耐受长时间完全水淹的植物物种是该措施实施的关键。为了验证香根草、菖蒲、空心莲子草能否用于消落区植被的构建,实验模拟消落区的长期完全水... 人工构建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是控制消落区水土流失、保护消落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选择能够耐受长时间完全水淹的植物物种是该措施实施的关键。为了验证香根草、菖蒲、空心莲子草能否用于消落区植被的构建,实验模拟消落区的长期完全水淹条件,设置30d、60d、90d、120d、150d和180d等6个完全水淹时间水平,研究了3种植物在完全水淹条件下生长、生物量积累及存活状况。结果发现:(1)3种植物在经受长时间的完全水淹后有较高的存活率,180d全淹处理后,香根草、菖蒲和空心莲子草的存活率分别为87.5%、100%和50%。(2)这3种植物有不同的水下生长能力。全淹条件下,香根草生长缓慢,几乎没有产生新的叶片,总叶长也没有显著变化;菖蒲能够持续产生较对照植株更为细长的叶片,空心莲子草只在水淹初期(30d内)能够快速伸长地上部分的枝条,并迅速产生新叶片,但随水淹时间的延长,总枝条长及总叶片数没有再显著增加。(3)与对照植株相比,全淹处理抑制了3种植物总生物量的增加,但对3种植物的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抑制程度不同。全淹条件下,香根草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与水淹0d水平(水淹处理开始前一天,下同)相比无显著变化,根冠比高于对照植株;菖蒲的地上部分生物量随水淹时间延长而降低,但却高于对照植株,地下部分生物量始终低于水淹0d水平,根冠比低于对照植株;空心莲子草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与水淹0d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地下部分生物量与水淹0d水平相比大幅降低,根冠比低于对照植株。结果表明,这3种植物都有很强的水淹耐受能力,可应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的构建。同时,发现植物对长期完全水淹的耐受能力很大程度上与植株在水下的生长情况及植株的营养储备水平相关,剧烈的水下生长会消耗大量的营养储备,进而造成植株存活率降低。植株在全淹条件下有限的生长能力及丰富的营养储备可能是耐淹物种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菖蒲 空心莲子草 三峡库区 长期水淹 生长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磷胁迫下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通气组织和根系释氧的响应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丹萍 贺锋 +2 位作者 肖蕾 徐栋 吴振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8,共6页
以湿地植物菖蒲为研究对象,在水培条件下观察3个浓度梯度的氮磷污水(处理组1、2、3依次为N:40 mg/L、P:4 mg/L;N:80 mg/L、P:8 mg/L;N:120 mg/L、P:12 mg/L)对其胁迫后的根系释氧和通气组织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高氮磷胁迫明显抑制菖蒲... 以湿地植物菖蒲为研究对象,在水培条件下观察3个浓度梯度的氮磷污水(处理组1、2、3依次为N:40 mg/L、P:4 mg/L;N:80 mg/L、P:8 mg/L;N:120 mg/L、P:12 mg/L)对其胁迫后的根系释氧和通气组织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高氮磷胁迫明显抑制菖蒲株高和根系长度的生长,减少植物根系数量;高氮磷胁迫还可以增加植物根系释氧量和促进根系通气组织形成,由于根系长度和数量的减少,处理组的根系释氧总量不及对照组;高氮磷胁迫不改变菖蒲根系释氧趋势,根尖最大,离根尖越远释氧越小.研究还发现,根尖释氧量大小和通气组织呈正相关,根基和根中部释氧量与通气组织关系不显著,说明植物通气组织的形式更有利于根尖释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 根系释氧 通气组织 氮磷胁迫 水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对菖蒲(Acorus calamus)根际氧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文林 韩睿明 +4 位作者 王国祥 唐晓燕 夏劲 梁斌 李维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8-325,共8页
为研究淹水对湿地植物根际氧环境的影响,选择典型湿地植物菖蒲幼苗(株高约15 cm、根长约6 cm)和成株(株高约40cm、根长约11 cm)在沉积物中培养并完全淹没,利用微型电机控制氧气微光极对菖蒲根中部根际氧浓度及组织内部氧浓度原位测定3周... 为研究淹水对湿地植物根际氧环境的影响,选择典型湿地植物菖蒲幼苗(株高约15 cm、根长约6 cm)和成株(株高约40cm、根长约11 cm)在沉积物中培养并完全淹没,利用微型电机控制氧气微光极对菖蒲根中部根际氧浓度及组织内部氧浓度原位测定3周.结果表明:短期(7 d)淹水,菖蒲幼苗及成株根际氧扩散层厚度及氧浓度比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在淹水第14天,在幼苗根际未检出氧扩散层;在淹水第21天,成株根际氧扩散层厚度及平均氧浓度仍分别为0.34 mm和11.18%,并保持至淹水试验结束.淹水组菖蒲的根际氧扩散层厚度、平均氧浓度均随根组织内部氧浓度的下降而降低,其中幼苗3个指标分别由初始的0.22 mm、1.4%和50.3%降至0 mm、0%和32.9%,成株分别由0.64 mm、19.3%和64.6%降至0.34 mm、11.2%和55.3%,表明前2个指标的下降程度显著超过后者;淹水组菖蒲幼苗、成株根组织内部氧浓度主要受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而对照组则受光合作用及气体交换作用的共同影响,淹水能在短期(7 d)内促进菖蒲成株根通气组织的发育,使其孔隙率从28.45%升至32.44%,并有助于维持根组织内的氧浓度水平,根组织内部氧浓度淹水组(65.6%)与对照组(67.1%)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淹水胁迫下,根组织内部氧浓度水平是影响菖蒲根氧扩散的核心因素,其中幼苗根组织内部氧浓度显著下降并威胁到自身存活时,其已无氧扩散效应,而成株根组织内部较高的氧浓度使其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氧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 菖蒲幼苗 菖蒲成株 根际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石菖蒲挥发油抗抑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甜甜 谭娟娟 +1 位作者 张惠钰 杨洪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石菖蒲挥发油成分抗抑郁的作用机制。首先,检索TCMSP、CNKI和PubChem数据库收集挥发油成分;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挥发油成分靶点;利用DisGeNET、DrugBank、GenCards、OMIM和TTD数据库获取...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石菖蒲挥发油成分抗抑郁的作用机制。首先,检索TCMSP、CNKI和PubChem数据库收集挥发油成分;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挥发油成分靶点;利用DisGeNET、DrugBank、GenCards、OMIM和TTD数据库获取抑郁症疾病靶点。然后通过Venn、Cytoscape 3.10.1、String和DAVID数据库分析石菖蒲挥发油抗抑郁的潜在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建立抑郁样小鼠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石菖蒲挥发油抗抑郁的活性成分可能为香树烯、α-蒎烯、β-细辛醚等8种化学成分;关键靶点可能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主要富集于核因子κB受体(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石菖蒲挥发油能明显减少小鼠抑郁样行为,改善小鼠抑郁状态,显著下调抑郁小鼠海马PTGS2、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量(P<0.01),减少小鼠海马PTGS2及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or molecule-1,Iba1)阳性细胞数量。上述研究表明石菖蒲挥发油能够有效地改善抑郁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TNF、IL-17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挥发油 网络药理学 抑郁症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S14/MEK/ERK信号通路研究石菖蒲和 α -细辛醚促进疲劳运动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廖忠鑫 谢石凤 +1 位作者 朱梅菊 王文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310,共7页
研究石菖蒲和α-细辛醚抵抗大鼠疲劳运动后学习记忆下降的RGS14/MEK/ERK信号通路作用机制。80只SD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正常组(normal,Nor)、运动组(exercise,E)、运动+石菖蒲组(exercise+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EAT)、运动+α-细... 研究石菖蒲和α-细辛醚抵抗大鼠疲劳运动后学习记忆下降的RGS14/MEK/ERK信号通路作用机制。80只SD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正常组(normal,Nor)、运动组(exercise,E)、运动+石菖蒲组(exercise+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EAT)、运动+α-细辛醚组(exercise+α-asarone,EαA)、运动+石菖蒲+RGS14拮抗剂CCG-63802组(EATC)、运动+α-细辛醚+RGS14拮抗剂CCG-63802(EαAR)、运动+石菖蒲+MEK拮抗剂U0126组(EATU)、运动+α-细辛醚+MEK拮抗剂U0126组(EαAU),每组10只。开展水迷宫实验进行学习记忆检测;利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等方法检测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14(regulator of G protein signaling 14,RGS14)、Raf-1、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phosphorylate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p-MEK)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p-ERK1/2)表达水平。结果表明EAT和EαA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低于E组;穿越平台次数显著高于E组(P<0.01)。EATC和EαAR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最短,穿越平台次数最多(P<0.01)。EATU和EαAU大鼠逃避潜伏期最长,穿越平台次数最少(P<0.01)。EAT和EαA组RGS1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E组,Raf-1、p-MEK和p-ERK1/2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E组(P<0.01)。EATC和EαAR组RGS1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Raf-1、p-MEK和p-ERK1/2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或P<0.05)。EATU和EαAU组p-MEK、p-ERK1/2表达水平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石菖蒲和α-细辛醚能够基于对海马RGS14/MEK/ERK信号通路的调节,从而显著提高疲劳运动大鼠的学习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 Α-细辛醚 学习记忆 运动性疲劳 RGS14/MEK/ER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菖蒲挥发油对抽动障碍大鼠CX3CL1/CX3CR1信号轴及神经炎症的影响
7
作者 丁艳琴 冯鹏 +8 位作者 王明露 王宇彤 孙可馨 魏星 田永衍 汤兴萍 李萍 逯若兰 李玲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5-1833,共9页
目的 探究石菖蒲挥发油对抽动障碍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8只)和造模组(40只),采用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DPN)制备抽动障碍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硫必利组及石菖蒲挥发油高、中、... 目的 探究石菖蒲挥发油对抽动障碍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8只)和造模组(40只),采用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DPN)制备抽动障碍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硫必利组及石菖蒲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造模完成后次日开始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4周,每周采用刻板行为与运动行为评分评估大鼠行为学变化。给药结束后,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纹状体神经元形态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纹状体TGF-β、IL-10、TNF-α、IL-1β水平;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纹状体CX3CL1、CX3CR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共染检测纹状体M1、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蛋白CD86、CD206及突触功能蛋白SYN、PSD-95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石菖蒲挥发油各剂量组大鼠抽动样行为改善,运动行为和刻板行为评分均降低(P<0.01);神经元尼氏小体损伤减轻;血清及纹状体TGF-β、IL-10水平升高(P<0.05,P<0.01),TNF-α、IL-1β水平降低(P<0.01);纹状体CX3CL1、CX3CR1蛋白表达降低(P<0.01),PSD95、SYN表达升高(P<0.05,P<0.01),CD86/Iba1荧光强度减弱(P<0.01),CD206/Iba1荧光强度增强(P<0.01)。结论 石菖蒲挥发油可能通过抑制CX3CL1/CX3CR1信号轴,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化,改善脑内神经炎症,达到抗抽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挥发油 抽动障碍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突触蛋白 CX3CL1/CX3CR1信号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肥配施生物质炭和腐殖酸对唐菖蒲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福建 陈磊 +7 位作者 惠艳华 姚文武 徐敏 芦艳 盛海安 顾婧瑜 龚凯 姜惠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195-1200,共6页
为探究复合肥配施生物质炭和腐殖酸对唐菖蒲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唐菖蒲为材料,采用大田栽培方式,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对照处理(CK,不加任何生物质炭、腐殖酸以及复合肥);单施复合肥处理(F,0.075 kg·m^(-2)复合肥);生物质炭与腐殖酸处... 为探究复合肥配施生物质炭和腐殖酸对唐菖蒲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唐菖蒲为材料,采用大田栽培方式,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对照处理(CK,不加任何生物质炭、腐殖酸以及复合肥);单施复合肥处理(F,0.075 kg·m^(-2)复合肥);生物质炭与腐殖酸处理(FT1,2 kg·m^(-2)生物质炭+0.2 kg·m^(-2)腐殖酸);复合肥配施生物质炭和腐殖酸处理(FT2,2 kg·m^(-2)生物质炭+0.2 kg·m^(-2)腐殖酸+0.005 kg·m^(-2)复合肥;FT3,2 kg·m^(-2)生物质炭+0.2 kg·m^(-2)腐殖酸+0.025 kg·m^(-2)复合肥;FT4,2 kg·m^(-2)生物质炭+0.2 kg·m^(-2)腐殖酸+0.045 kg·m^(-2)复合肥;FT5,2 kg·m^(-2)生物质炭+0.2 kg·m^(-2)腐殖酸+0.065 kg·m^(-2)复合肥;FT6,2 kg·m^(-2)生物质炭+0.2 kg·m^(-2)腐殖酸+0.085 kg·m^(-2)复合肥;FT7,2 kg·m^(-2)生物质炭+0.2 kg·m^(-2)腐殖酸+0.105 kg·m^(-2)复合肥)。结果表明,2种有机物料配施复合肥改善了唐菖蒲的农艺性状。通过对唐菖蒲生理特性测定发现,不同处理的生物质炭与复合肥配施整体上促进了唐菖蒲生长,与CK、F处理相比,在定植30和90 d时FT7处理的唐菖蒲株高分别增加了40.20%、1.52%和26.48%、6.79%。同时,随着复合肥施用量的增加,唐菖蒲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均有所提高。此外,各处理均能促进唐菖蒲根系生长,其中,FT5、FT6、FT7效果较好。本试验可为今后花卉化肥减量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腐殖酸 菖蒲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菖蒲药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模 邓颖姣 +5 位作者 冯芬 刘慧 闫佳旭 李瑞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9期8131-8133,8152,共4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水菖蒲的成分、药理、临床应用、代表性膳食及应用注意事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药物开发利用提供资料。
关键词 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 ) 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菖蒲提取物对4种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14
10
作者 延静 谢令德 +3 位作者 杨长举 薛东 姚英娟 喻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517,共3页
选用水菖蒲(Acorus calamusL.)根茎无水乙醇提取物测定了其对4种储粮害虫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长角扁谷盗(Cryptolestespusillus)的触杀和驱避作用。结... 选用水菖蒲(Acorus calamusL.)根茎无水乙醇提取物测定了其对4种储粮害虫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长角扁谷盗(Cryptolestespusillus)的触杀和驱避作用。结果表明,水菖蒲无水乙醇的提取物对长角扁谷盗和锯谷盗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尤其对长角扁谷盗,0.08 mg/cm2的剂量处理4 d后的校正死亡率仍达100%;其驱避作用亦很显著,0.63mg/cm2剂量处理60 h后平均驱避等级均达到V级,平均驱避率分别为99.77%、99.54%、93.62%和9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菖蒲 储粮害虫 触杀作用 驱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菖蒲活性物质β-细辛醚对四种储粮害虫的熏蒸活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姚英娟 蔡万伦 +2 位作者 杨长举 张宏宇 华红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3-460,共8页
植物性次生物质在植物-害虫的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中的一些成分对害虫具有熏蒸、触杀和驱避等作用。水菖蒲Acorus calamusL.是一种常用中药,它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为β-细辛醚。本研究通过室内生测试验研究了水菖蒲根茎提取物... 植物性次生物质在植物-害虫的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中的一些成分对害虫具有熏蒸、触杀和驱避等作用。水菖蒲Acorus calamusL.是一种常用中药,它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为β-细辛醚。本研究通过室内生测试验研究了水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和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Fabricius)4种储粮害虫的熏蒸击倒和致死作用。结果表明:β-细辛醚对4种试虫的熏蒸击倒和致死作用明显。以50μL/L的浓度处理120h后,对玉米象、谷蠹和四纹豆象的击倒作用均达到100%,而对赤拟谷盗击倒率为50%;玉米象、谷蠹和四纹豆象的死亡率分别为81.23%,97.78%和100%,而赤拟谷盗死亡率仅为8.89%。处理24h,β-细辛醚对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和四纹豆象的KC50分别为49.38,102.96,124.04和1.07μL/L;处理120h,β-细辛醚对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和四纹豆象的LC50分别为17.82,4.42,116.48和0.73μL/L。结果显示水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4种储粮害虫均具有明显的熏蒸效果,具有开发为储粮害虫熏蒸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害虫 水菖蒲 植物性杀虫剂 Β-细辛醚 熏蒸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菖蒲的杀虫活性成分提取与初步分离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广文 谢令德 +3 位作者 舒在习 延静 杨长举 姚英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0-333,共4页
本文采用冷浸法和加热回流提取法从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中提取杀虫活性物质,然后运用经典的系统溶剂法对粗提物进行初步分离,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水相四种不同极性部位的物质。试验以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 本文采用冷浸法和加热回流提取法从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中提取杀虫活性物质,然后运用经典的系统溶剂法对粗提物进行初步分离,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水相四种不同极性部位的物质。试验以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为试虫,用药膜法对各物质进行了室内触杀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冷漫法较加热回流法提取率低,但触杀作用略强。在各萃取物中以石油醚萃取部位活性最强,0.31 mg/cm2剂量处理3天后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6.81%,而其它部位基本上没有触杀作用,初分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菖蒲 提取 玉米象 触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菖蒲内生菌分离与抗菌活性菌株筛选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晓坤 陈钧 +2 位作者 韩邦兴 何佳 刘长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1-215,共5页
对水菖蒲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进行抗菌活性的筛选。采用改良氯化三苯四氮唑显色(TTC)微量稀释法筛选抗菌活性菌株。以18种常见导致食品腐败的细菌、酵母菌和霉菌为指示菌研究活性菌株的抗菌能力。结果显示,水菖蒲内存在广泛的具有抗菌... 对水菖蒲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进行抗菌活性的筛选。采用改良氯化三苯四氮唑显色(TTC)微量稀释法筛选抗菌活性菌株。以18种常见导致食品腐败的细菌、酵母菌和霉菌为指示菌研究活性菌株的抗菌能力。结果显示,水菖蒲内存在广泛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菌,占内生菌总数的40.7%,高活性菌株占内生菌总数的12.39%。其中S9菌株发酵液具有抗细菌、酵母菌和丝状真菌的广谱抗菌能力,是潜在的食品防腐抗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菖蒲 内生菌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菖蒲提取物对水稻褐飞虱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梁玉勇 姚英娟 +3 位作者 王梁全 程森弟 杨长举 华红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94-96,共3页
采用微量点滴法和喷雾法测定了水菖蒲提取物及其乳油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微量点滴法测定水菖蒲对褐飞虱3龄若虫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24.30 g/L,毒力回归方程为y=3.64+0.98x。30%的乳油稀释10倍后喷雾,褐飞虱在24、48... 采用微量点滴法和喷雾法测定了水菖蒲提取物及其乳油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微量点滴法测定水菖蒲对褐飞虱3龄若虫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24.30 g/L,毒力回归方程为y=3.64+0.98x。30%的乳油稀释10倍后喷雾,褐飞虱在24、48、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3.53%、87.06%和90.59%,对褐飞虱3龄若虫具有非常好的触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菖蒲 提取物 水稻褐飞虱 生物活性研究 微量点滴法 若虫 毒力回归方程 校正死亡率 半致死浓度 杀虫活性 乳油 喷雾法 触杀活性 测定 稀释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菖蒲水提物对谷蠹和玉米象的触杀活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乔利利 杨杉 +3 位作者 华红霞 蔡万伦 张宏宇 杨长举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为开发绿色环保、价格低廉的水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药膜法研究了水菖蒲根茎水提物对谷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水菖蒲根茎水提物对谷蠹、玉米象成虫均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并且对谷蠹成虫的触杀活性明显强于其对玉米象成虫... 为开发绿色环保、价格低廉的水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药膜法研究了水菖蒲根茎水提物对谷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水菖蒲根茎水提物对谷蠹、玉米象成虫均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并且对谷蠹成虫的触杀活性明显强于其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活性,对谷蠹成虫0.46 mg/cm2处理4 d后校正死亡率就达到100.0%,而对玉米象成虫1.50 mg/cm2处理4 d后校正死亡率达到90.8%。处理4 d后对谷蠹、玉米象成虫的毒力回归方程及LD50分别为:谷蠹y=3.17+5.45 x,0.26 mg/cm2;玉米象y=-0.36+9.50 x,1.09 m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菖蒲 水提物 谷蠹 玉米象 触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菖蒲活性成分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不同虫态的熏蒸毒杀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英娟 蔡万伦 +2 位作者 杨长举 张宏宇 华红霞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106,136,共6页
为了确定水菖蒲活性成分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的熏蒸毒杀作用,研究了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4种不同虫态的熏蒸作用。结果表明: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4种虫态均有一定的熏蒸作用。β-细辛醚熏蒸四纹豆象卵120 h后,LC50为0.9... 为了确定水菖蒲活性成分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的熏蒸毒杀作用,研究了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4种不同虫态的熏蒸作用。结果表明: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4种虫态均有一定的熏蒸作用。β-细辛醚熏蒸四纹豆象卵120 h后,LC50为0.95μL/L。对四纹豆象幼虫以200μL/L的体积比处理后,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51.69%。对四纹豆象蛹的熏蒸作用不明显。对四纹豆象成虫熏蒸24 h后,KC50为1.07μL/L,熏蒸120 h后,LC50为0.73μ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菖蒲 Β-细辛醚 四纹豆象 熏蒸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菖蒲活性物质β-细辛醚对赤拟谷盗的熏蒸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英娟 蔡万伦 +2 位作者 杨长举 张宏宇 华红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0-693,共4页
为了确定水菖蒲活性成分β-细辛醚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效果,采用密封熏蒸方法测定了β-细辛醚对赤拟谷盗幼虫、蛹和成虫的熏蒸作用。结果表明:β-细辛醚对赤拟谷盗3种虫态均有一定的熏蒸作用,且对赤拟谷盗低龄幼虫的熏蒸效果要比高龄幼虫明... 为了确定水菖蒲活性成分β-细辛醚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效果,采用密封熏蒸方法测定了β-细辛醚对赤拟谷盗幼虫、蛹和成虫的熏蒸作用。结果表明:β-细辛醚对赤拟谷盗3种虫态均有一定的熏蒸作用,且对赤拟谷盗低龄幼虫的熏蒸效果要比高龄幼虫明显;当β-细辛醚熏蒸浓度为200μL/L时,熏蒸48 h后蛹的校正死亡率为34.32%;β-细辛醚对赤拟谷盗成虫熏蒸120 h后的LC50为116.48μ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菖蒲 Β-细辛醚 赤拟谷盗 熏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菖蒲杀虫活性组分菖蒲螺酮的分离与鉴定(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英娟 蔡万伦 +2 位作者 杨长举 张宏宇 华红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85-992,共8页
储粮害虫的危害造成储粮严重损失,化学农药的种种弊端使开发新型环境友好型药剂非常迫切,植物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成为开发新型药剂的重要来源。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水菖蒲Acorus calamus提取物对多种储粮害虫具有明显的触杀活性,并且分... 储粮害虫的危害造成储粮严重损失,化学农药的种种弊端使开发新型环境友好型药剂非常迫切,植物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成为开发新型药剂的重要来源。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水菖蒲Acorus calamus提取物对多种储粮害虫具有明显的触杀活性,并且分离得到了其主要活性组分β-细辛醚。本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并以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的触杀活性进行追踪,对水菖蒲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另一活性组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方法鉴定,该活性组分为单体化合物菖蒲螺酮(1-异丙基-4,8-二甲基螺[4.5〗癸-2,7-二酮)。将菖蒲螺酮以314.54,251.63,188.72,125.82和62.91μg/cm2的浓度处理玉米象96h后,玉米象的死亡率分别为85.6%,72.2%,53.3%,38.9%和15.6%。处理96h后,菖蒲螺酮对玉米象成虫的LD50为158.00μg/cm2。这些结果说明菖蒲螺酮对玉米象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是水菖蒲提取物中除β-细辛醚以外的又一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菖蒲 菖蒲螺酮 活性组分 触杀活性 玉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菖蒲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娟 李顺祥 +2 位作者 麻晓雪 伍参荣 陈钰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41-1745,共5页
水菖蒲为我国民间常用中药,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含有单萜、倍半萜、苯丙素、黄酮、皂苷和有机酸等成分,杀虫、抑菌、镇静、抗抑郁、抗炎、抗肿瘤和降血糖等药理作用。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sciencedi-rect、natrue等数据库... 水菖蒲为我国民间常用中药,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含有单萜、倍半萜、苯丙素、黄酮、皂苷和有机酸等成分,杀虫、抑菌、镇静、抗抑郁、抗炎、抗肿瘤和降血糖等药理作用。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sciencedi-rect、natrue等数据库,查到2003—2013年有关水菖蒲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相关文献资料42篇,国内11篇,国外31篇,现将其进行综述,为水菖蒲合理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菖蒲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产石菖蒲和水菖蒲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组分抑菌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娟 麻晓雪 +2 位作者 李顺祥 伍参荣 陈钰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3-396,共4页
目的石菖蒲和水菖蒲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组分的体外抑菌活性比较。方法采用平皿打孔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样品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湖南产石菖蒲和水菖蒲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乙型溶血... 目的石菖蒲和水菖蒲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组分的体外抑菌活性比较。方法采用平皿打孔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样品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湖南产石菖蒲和水菖蒲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幽门螺杆菌等多种致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氏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对绿脓杆菌无抑菌活性。石菖蒲和水菖蒲乙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明显强于正丁醇萃取组分和水层部分,其中水菖蒲石油醚和三氯甲烷萃取组分抑制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水菖蒲正丁醇萃取组分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最强。最低抑菌浓度表明,水菖蒲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水菖蒲三氯甲烷和正丁醇萃取组分对幽门螺杆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3.13 mg/mL。结论石菖蒲和水菖蒲均具有抑菌作用,尤其是水菖蒲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显著,具有潜在的药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 水菖蒲 乙醇提取物 萃取组分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