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渗透稀油理想边水驱油藏动态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谷建伟 王学忠 +1 位作者 王金铸 乔明全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4,共5页
春光油田排2块属于埋藏浅、高孔、高渗、稀油、边水非常活跃的砂岩油藏,其开发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用好边水。为此,应用矿场生产资料、系统试井资料、同类型油藏类比、油藏工程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渗流力学理论研究了开采对策,得到了... 春光油田排2块属于埋藏浅、高孔、高渗、稀油、边水非常活跃的砂岩油藏,其开发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用好边水。为此,应用矿场生产资料、系统试井资料、同类型油藏类比、油藏工程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渗流力学理论研究了开采对策,得到了IPR方程、合理的生产压差及通过油嘴公式评估单井产量,推导出了边水推进速度方程,编制了专门软件,实现时时计算边水推进速度,并不断优选合理的工作制度。排2井区2005年开发以来产量稳步上升,保持自喷开采,边水水线缓慢、均匀推进,含水率仅为2%,采油速度、采收率同创国内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分析方法 理想边水驱 自喷开采 稀油 高渗透 水线推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光油田边水驱岩性油藏特色开发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传虎 王学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2期52-55,137-138,共4页
春光油田是以沙湾组为主力含油层的浅层优质高效油田,在矿场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薄砂体滚动勘探、勘探开发一体化、开发动态监控技术、单井油嘴系数估产技术及新的油藏经营管理模式等鲜明的特色技术。针对岩性油藏的隐蔽特点,形成了以... 春光油田是以沙湾组为主力含油层的浅层优质高效油田,在矿场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薄砂体滚动勘探、勘探开发一体化、开发动态监控技术、单井油嘴系数估产技术及新的油藏经营管理模式等鲜明的特色技术。针对岩性油藏的隐蔽特点,形成了以地震属性特征直接判断油层的技术;针对边水活跃的特点,建立了油藏精细地质模型,形成了以数值模拟为核心的油藏-井筒-地面一体化动态监控技术;立足实际,形成以单砂体成为独立油藏管理单元、管理扁平化、用工属地化、制度文本化为主要内容的实用油藏管理模式。春光油田开发5 a以来,产量稳步上升,保持自喷开采,边水水线缓慢、均匀推进,含水率仅为2%,采油速度保持在5%以上,采收率为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水驱 岩性油藏 开发技术 数值模拟 油嘴系数 水线推进速度 油藏经营 春光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性的示踪剂监测——以塔河油田T402注采井组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新宝 李留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59,共5页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储集体以分布非常复杂的缝、洞、孔为主,连续性差,非均质性强,这类油藏裂缝-溶洞复合存在,底水十分发育,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井间连通性极大地影响注水、注气措施的有效性。对此,探究了示踪剂监测确定缝洞...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储集体以分布非常复杂的缝、洞、孔为主,连续性差,非均质性强,这类油藏裂缝-溶洞复合存在,底水十分发育,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井间连通性极大地影响注水、注气措施的有效性。对此,探究了示踪剂监测确定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性的原理、方法,以及参数优选等问题,计算了水线推进速度和注入水分配系数。通过对塔河油田T402注采井组连通性评价分析表明,应用示踪剂监测确定缝洞油藏的井间连通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油藏 井间连通性 示踪剂 水线推进速度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东油田小井距注水示踪剂的选择及现场实施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宝瑜 曹绪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3-28,共6页
本文介绍了4种可同时使用的注水示踪剂的室内选择及其在孤东油田小井距试验区的应用情况。试验表明,硫氰酸铵、碘化钾、亚硝酸钠和钼酸铵是可同时使用的注水示踪剂。利用中心井的示踪剂采出曲线粗略地计算了示踪剂在地层中的损耗,并引用... 本文介绍了4种可同时使用的注水示踪剂的室内选择及其在孤东油田小井距试验区的应用情况。试验表明,硫氰酸铵、碘化钾、亚硝酸钠和钼酸铵是可同时使用的注水示踪剂。利用中心井的示踪剂采出曲线粗略地计算了示踪剂在地层中的损耗,并引用 Maghsood 等人的理论初步分析了中心井与4口注水井之间油层渗透率的纵向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孤东油田 注水井 小井距试验 油层渗透率 注入浓度 水线推进速度 油田注水开发 油井见水 地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