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系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因子的关系——以浙江省8大水系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格日乐图 王斌 +2 位作者 李正才 杨校生 王小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1-145,共5页
浙江省8大水系是支撑该省经济发展和保障饮用水来源的主要水系。目前8大水系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污染。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浙江省8大水系污染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影响因子可划分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浙江省8大水系是支撑该省经济发展和保障饮用水来源的主要水系。目前8大水系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污染。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浙江省8大水系污染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影响因子可划分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种植业发展、农林服务业发展水平、渔业发展水平、人口密度水平等5f大类。浙江省8大水系社会经济因子总得分排序为:甬江〉苕溪江〉曹娥江〉鳌江〉椒江〉钱塘江〉瓯江〉飞云江。当这5大因子得分同时介于-1-0时,水系水质污染程度最低。社会经济因子总得分大于3或小于-3时水污染程度最低,水系的Ⅰ-Ⅲ类水所占比例在90%以上。水系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关系,但更多是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水系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各因子之间的平衡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农林业占非主导地位的地区,单位面积第一产值高低与水系污染呈正相关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水系污染 水质 社会经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们江水系陆源污染物输入日本海通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殷兴军 朱颜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用权重系数概念确定图们江水系陆源污染物进入日本海的主要污染类型和污染因子,得出它属于以有机污染综合指标COD为主要污染因子的有机污染类型。淡水分数判断图们江河口不受潮周循环影响。用零维模型计算其年入海通量为9.055... 用权重系数概念确定图们江水系陆源污染物进入日本海的主要污染类型和污染因子,得出它属于以有机污染综合指标COD为主要污染因子的有机污染类型。淡水分数判断图们江河口不受潮周循环影响。用零维模型计算其年入海通量为9.055万吨。用排放系数法预测目标年2000和2010年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COD排放量并计算其年入海通量分别为:17.64万吨和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们江 COD 日本海 通量 水系污染 陆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重要水体降雨期管网溢流污染调控策略研究——以苏州河为例
3
作者 陈佳蕾 朱桂娥 +1 位作者 张枭鸣 毛颂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9-115,120,共8页
城市重要水体面临的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从源头至末端的全面系统治理。鉴于治理工作的长期性与公众对于城市重要水体水环境迅速改善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探索了如何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和排水系统的联合优... 城市重要水体面临的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从源头至末端的全面系统治理。鉴于治理工作的长期性与公众对于城市重要水体水环境迅速改善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探索了如何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和排水系统的联合优化调度来减轻溢流污染的影响,在降雨期间应急改善城市重要水体的水环境质量。以上海市苏州河为例,建立了河网-管网耦合数学模型,分析了典型大暴雨事件中排水系统溢流对水质的影响,并依据现行工程调度原则和水文条件,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与排水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该优化调度方案能够显著降低苏州河最高氨氮浓度,降幅达15%~63%,减少水质劣于Ⅲ类的时间达17~21 h,有效缓解了排水系统溢流造成的水质恶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统溢流污染 降雨期水质应急改善 联合优化调度 河网-管网耦合数学模型 城市重要水体 苏州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梁湖和五里湖水-沉积物界面的物质交换 被引量:79
4
作者 范成新 秦伯强 孙越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3-78,共6页
研究了25℃条件下太湖北部湖区水-沉积物界面的物质交换结果表明:五里湖沉积物中的氮、磷和CODMn的释放程度明显高于梅梁湖,其NH4+-N、DTP和DCOD的平均溶出速率分别为158.2、2.05和27.8mg/(m2·d);梅梁湖北部湖区形态... 研究了25℃条件下太湖北部湖区水-沉积物界面的物质交换结果表明:五里湖沉积物中的氮、磷和CODMn的释放程度明显高于梅梁湖,其NH4+-N、DTP和DCOD的平均溶出速率分别为158.2、2.05和27.8mg/(m2·d);梅梁湖北部湖区形态氮处于“负释放”状态,DTP和DCOD溶出速率分别为0.584mg/(m2·d)和8.9mg/(m2·d).此外,形态氮、磷和DCOD的水-沉积物界面物质交换量与底泥中总氮、总磷和有机质含量有显著对应关系根据内源负荷分析.认为减少局部湖区沉积物氛、磷和COD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水系污染 沉积物界面 物质交换 梅梁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滇池及盘龙江磷形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尹家元 杨继红 +1 位作者 杨光宇 尹建国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0,共4页
对昆明地区松华坝水库-盘龙江-滇池水系表层水中的可溶性和不溶性正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等磷的几种形态进行分析,得出了磷形态分布曲线,从而为滇池水系磷污染的研究和治理提供了一定依据。
关键词 形态分布 水系污染 昆明滇池 盘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谷氨酸发酵废水制取生物絮凝剂的方法
6
作者 张淑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3,共1页
利用谷氨酸发酵废水制取生物絮凝剂的方法,涉及一种絮凝剂的发酵工艺。为了彻底消除水系污染.取代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高分子絮凝剂,本发明采用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二段式发酵方法制备生物絮凝剂,其核心部分在于配制培养液时,在培养液... 利用谷氨酸发酵废水制取生物絮凝剂的方法,涉及一种絮凝剂的发酵工艺。为了彻底消除水系污染.取代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高分子絮凝剂,本发明采用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二段式发酵方法制备生物絮凝剂,其核心部分在于配制培养液时,在培养液中加入谷氨酸发酵废水.直至培养液pH为7.0~7.5。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发酵废水 谷氨酸 制取 高分子絮凝剂 培养液 发酵工艺 水系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evaluation system under randomness and fuzziness for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risk assessment in a little town, Central China 被引量:2
7
作者 祝慧娜 袁兴中 +4 位作者 梁婕 刘永德 尹娟 江洪炜 黄华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044-1050,共7页
An integrated evaluation system under randomness and fuzziness was developed in this work to systematically assess the risk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in a little town, Central China. In this system, randomness of t... An integrated evaluation system under randomness and fuzziness was developed in this work to systematically assess the risk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in a little town, Central China. In this system, randomness of the parameters and the fuzziness of the risk wer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 and the exceeding standard probability of contamination and human health risk due to the contamination were integrated. The contamination risk was defined as a combination of "vulnerability" and "hazard". To calculate the value of "vulnerability",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was simulated by MODFLOW with random input variables and a new modified health risk assessment(MRA)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level of "hazard". The limit concentration based on environmental-guideline and health risk due to manganese were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to obtain the general risk levels through a fuzzy rule base. The "vulnerability" and "hazard" wer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of "high", "medium-high", "medium", "low-medium" and "low", respectively. Then, "vulnerability" and "hazard" were firstly combined by integrated evaluatio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scenarios under deterministic methods, the risk obtained in the proposed system is higher. This research illustrated that ignoring of uncertainties in evaluation process might underestimate the risk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evaluation RANDOMNESS FUZZINESS modifie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uncertainty MANGANE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